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次發兵入西平

數萬軍民百姓一同高呼的聲音,簡直聲若雷霆。而一直都跟在張世華身後的趙子玉,見到這樣的一幕之後,也不由由心而發的感慨道:“軍心民心皆可用也。從今日起,將軍在南陽府,可謂無敵也。”

而後,就在萬民高呼之後。在萬民臺前立誓的張世華,也不由命人在此立碑爲證。並要以此石碑來表明張世華本人的決心。

……

“啓稟將軍大人,營外有二百餘西平倖存之民想要投身於將軍麾下,不知該如何處置這些人呢?”就在張世華立誓立碑的第二天一早,負責守衛營門的千戶官白希不由得在一大早便找上了張世華,並在見到張世華的第一時間便這般說道。

而聽到白希這樣的話,張世華看了一恭恭敬敬站在自己身旁的趙子玉後,也不由開口對着趙子玉問道:“子玉,軍中甲仗兵器可還富裕?”

“啓稟將軍,襄城一戰之後,軍中甲仗極其富裕,再裝備三千人,也絕無問題。”

“好,既然如此,民意也不可輕違。這樣吧,白希將軍,本將知你素善練兵,那麼二百餘名前來投軍的百姓,便也就劃分到你的帳下,由你來進行操練吧。”聽到趙子玉這話,張世華也不由這般淡淡的對着白希說道。

而聽到張世華這話的白希,自然也不由的面露喜色。畢竟,張世華能讓他來訓練新卒,從側面也就表明,張世華已然快將他視作自己的心腹了。所以在面露喜色之後,白希也不由當即便對着張世華拜道:“末將遵命,末將必不會讓將軍大人失望的。”

見白希這般,張世華自然也是含笑的點了點頭,並擺了擺手讓白希免禮。

不過也就是在白希免禮站起來的時候,一直都站在張世華身旁的趙子玉卻忽的站了出來,並對張世華拜道:“啓稟將軍大人,下官以爲,自將軍大人您昨日與萬民之前立誓之後,受大人之感染,這幾日前來投軍之人,料想決不會少。”

“所以,下官以爲,將軍大人對此,最好也要有所準備纔好。”

聽到趙子玉這樣的話,張世華在略微思量一番之後,便也不由對趙子玉說道:“既如此,此事便交由子玉你來準備吧。”

“是,下官遵命!”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趙子玉也是拜道。

而張世華見此,在又點了點頭之後,便也擺手讓他們退了下去。

而之後發生的一切,自然也如同趙子玉他料想的一般,短短的三日時間,便差不多有近千人前來投軍。而對於這些個投軍者,張世華在這個時候自然也是來者不拒。

故而,在又過了五天的時間之後,張世華駐守在舞陽的軍隊,也再一次增長到了八千人。而後又爲了增加此次決戰的把握,張世華便也又按照趙子玉的建議,從舞陽和葉城的兩處礦場之上,各抽調一千名還算可靠能用的俘虜,並將其打散之後,編入了軍中。

而自此,張世華駐守在舞陽的人馬,也終於是過萬了。

不過此時暫且先不說張世華那邊如何。但說一路坎坷,終於從安豐路撤兵回來的劉福通,此時的事情……

汝陽府城。

作爲江北紅巾軍大元帥的劉福通,他回到汝陽府城的時間也很巧,正好就是張世華在萬人臺前立下誓言的那一天。而恰恰也就是在這一天,攻破了上蔡城,整個人都變得志得意滿的也先,也沒有聽從手下人要繼續攻打南陽,剪除劉福通羽翼的建議。

而是徑直帶着麾下的七萬人馬,浩浩蕩蕩的殺向了汝陽府城。顯然,也先已盡厭煩了這費時費力的討賊任務了,他現在就是準備畢功與一役。

不說也先,單說率領着麾下的五萬餘人馬,撤兵回到汝陽府城的劉福通。

不得不說,也先順利攻下上蔡重鎮,且又成功擊退悍將張世華的黑衣軍。這樣的兩件事情,的確給了劉福通不小的震撼。畢竟張世華和韓咬兒兩人,絕對算的上是他劉福通麾下,排名極爲靠前的悍將。

可這樣的兩員悍將,卻在短短旬月時間,便就被也先他打的一死一逃。有這樣一個前車之鑑,也就怪得不劉福通內心會懼怕了。畢竟他劉福通做的可是誅九族的買賣,這一次要是失敗了,他和他的家族都將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在知道自己失敗之後,會有一個怎樣的可怕下場之後。爲了謀求勝算的劉福通,便也不由在回到汝陽府城的第一時間,便將駐守在汝寧府南邊的兩萬餘軍隊,全部召集到了汝陽府城。

顯然,劉福通此次是決心要在汝陽府城,和也先的大軍展開最終的決戰了。

而再說也先,在一連翻的勝利之後,作爲此次討賊主帥的也先,在心底裡,也不由的產生了一種勝利者的自大情緒。

現如今的也先,根本已然不將劉福通麾下的七萬餘兵馬放在眼裡了。雖然說,劉福通現如今的兵力並不比他少。但是“賊畢竟是賊,想這樣不堪的烏合之衆,又怎麼可能會是朝廷王師的對手呢?”

有了這樣的一個想法之後,也先便也就率領着麾下的七萬人馬,徑直的撲向了汝陽府城。

故而,元末的這第一場驚世之戰,便就這般在汝陽地界爆發了。

不得不說,軍心這個東西,對於一場戰爭而言,真的是起着一些決定性作用的。

元蒙官兵這邊,因爲一連串的勝利外加一連串豐厚戰利品的影響,全軍上下的士氣都變得極其高漲。因爲他們都想着要殺進汝陽府城,將這個富麗的城池,以合法的手段劫掠一空。

故而,在劉福通指揮着麾下的人馬,和同等數量的官兵進行初次交鋒之後。紅巾軍竟然遭到了又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敗,而這一敗甚至也足足讓劉福通喪失了近萬人馬。

因此,在此戰之後,劉福通也不得不轉攻爲守,和也先的大軍打起了長時間的防守戰。

但即便是這樣,劉福通也依然是處在下風。所以,在又經過了長達數天的鏖戰之後,雙方也不由陷入了僵局之中。

……

“殺賊!”又是一天,數千官兵再次高呼着,頂着無比密集的槍林箭雨,在身後將官們的怒吼和喝罵聲中,向着駐守在汝陽府城之外的紅巾軍營壘,再一次發動了衝鋒。

“殺啊!~~”雙方近萬士卒發出的怒吼聲簡直驚天動地,一名又一名的官兵士卒,倒在了血泊之中。

不過即便是如此,在戰場是殺紅了眼睛的官兵士卒們,還是頂着紅巾軍密集無比的箭矢,硬生生的殺到了紅巾軍的營壘之外。

而見到這樣一幕,在前線指揮作戰的羅文素,也不由擺手高呼道:“弟兄們,給我丟檑木巨石,砸死這羣該死的狗韃子。”

聽到羅文素這樣的話,紅巾軍士卒這邊,也不由在第一時間從營壘的女牆之上,丟下了數以百計的檑木巨石。而被這沉重無比的檑木巨石砸中的倒黴官兵們,也更是非傷即殘。

“該死,任何人不得後退,給我向前再攻!”官兵這邊,指揮此次作戰的哈兒班答,看到前線的士卒們進攻失利之後,也不由站在軍隊的後面,這般對着前線士卒們高吼道。

而前線的官兵士卒們聽到哈兒班答這樣的話,因爲出於對軍法的畏懼,也不由頂着紅巾軍如雨般的攻勢,將一架架攻城長梯架在了紅巾軍營壘的女牆之上,並再一次拼命般的發動了進攻。

“頂上去,別讓一個韃子上來!”見到營壘之外的官兵士卒將攻城長梯架在女牆之後,在最前線指揮作戰的羅文素,也不由這般指揮着麾下的士卒們高吼道。

“殺韃!”數以千計的紅巾軍士卒,在接到羅文素這樣的命令之後,也紛紛是高吼着。手持各種兵器,奮力的對着殺來的官兵士卒迎了上去。

“給我砸斷他們梯子上的鐵鉤,把他們的梯子給掀翻,摔死這羣王八蛋!”一名在前線作戰的紅巾軍百戶官,看到攻城長梯上的鐵鉤,牢牢的將女牆勾住之後,也不由對着身後的一隊手持鐵錘的紅巾軍士卒這般吼道。

而那隊手持鐵錘的紅巾軍士卒聽到百戶官這樣的話,也紛紛怒吼的迎了上去,並用着全身的力氣,猛的揮動了手中的鐵錘,狠狠的砸在了官兵攻城長梯的鐵鉤之上。

攻城長梯之上所用的鐵鉤,質量也並不怎麼樣。故而在紅巾軍士卒奮力的砸了兩錘之後,便也將那攻城長梯的鐵鉤砸斷。而後在鐵鉤被砸斷之後,便又有幾名手持叉子類兵器的紅巾軍士卒,猛的用力將官兵的攻城長梯掀翻了。

長達數丈的士卒被掀翻,長梯之上的官兵士卒,也不由發出了一陣撕心裂肺的驚呼聲。不過即便他們再怎麼驚呼,也顯然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了。

“哈哈哈哈……啊!”見到在地上翻騰慘叫的官兵士卒,那名紅巾軍百戶官也不由發出了一陣暢快無比的笑聲。但卻也就是在他狂笑的時候,不知從哪裡飛出來的一支流矢,正也好巧不巧的射中了這名百戶官的喉嚨。

鮮血順着這百戶官的頸動脈噴濺而出,而這名百戶官即便再怎麼用力的捂着自己的傷口,卻也依然是改變不了死亡的命運。

“殺啊!”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已然響徹整個戰場,它顯然也並沒有因爲這名百戶官的陣亡和那架攻城長梯的被毀,而有絲毫停止的意思。

……

這一場慘烈無比的廝殺,時間足足持續了近兩個時辰,兩個時辰之後,損失都無比巨大的雙方,也不由選擇的暫時休兵罷戰。

看着遠方那處被自己猛攻了近七天時間,卻依然堅挺着的紅巾軍營壘,身爲元蒙朝廷討賊大元帥的也先,也不由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這該死的紅巾賊,可真是好生麻煩,整日就跟着縮頭烏龜一般,實在是讓本帥有些無從下手啊!諸君都乃朝廷萬里挑一的人傑之人,不知可有何儘快破敵之策嗎?”看着帳下站着的一衆將官,也先卻也不由的這般問道。

而聽到也先這樣的問話,大帳之下的一衆將官,也都不由低着頭,沉思起來。但令也先他無比憤怒的是,帳下的這些個傢伙,一個個都在那一副低頭沉思的樣子,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提出什麼計策。

所以就在這般等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之後,也先也不由的不耐煩的說道:“怎麼,爾等平日裡皆是一副有勇有謀的樣子。到了現在,需要用爾等的時候,爾等怎麼就成了木偶擺設了。”

聽到也先這樣的話,大帳之下的一衆將官們卻也不由的將頭低的更低了。但即便還是如此,卻還依然是和剛纔一樣,並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向也先他獻策,

而也先見此,也終於是壓不住心中的怒火了。只見其猛的一揮袖,對着帳下的諸多將官們吼道:“我留汝等,真的全無用處。爾等還是速速退下,休要在我眼前礙眼了!”說完這話,也先看都不看這些人,便直接轉身離開了。

而大帳之中的諸多將官見此,在皺着眉頭對着也先的背影拱了拱手之後,便也相繼轉身離開。

不過也就在也先這邊因商議對策而鬧得不歡而散之時,在距離此地數百里之遙東北方,張世華卻也是率領着麾下的萬餘人馬,再一次浩浩蕩蕩的殺到了西平城外。

此時的西平城,因爲哈兒班答大肆屠城的原因,已成一處死地。所以元軍在此地並沒有駐守兵馬,故而張世華輕而易舉的便也再次得到了此城。

……

而就在張世華率軍趕到此處的,半個時辰之後,西平城之中,被數百精兵騎卒簇擁着的張世華,看着西平城中遍地的廢墟與焦痕,也不由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說道:“戈戈不休,吾民何罪。戈戈不休,吾民何罪啊!”

說完這話,張世華也不由的翻身下馬,大步向前,並緩緩的撩袍跪在地上道:“西平城慘死之百姓,我張世華今日提兵來爲你們復仇來了,你們若在天有靈,請萬萬保佑我!”

說完這話,張世華也不由對地扣了三扣。而身後的數百精兵悍卒見張世華這般,卻也不由相繼下馬,匍匐在地。

第六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三百八十三章 過年兩三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深夜 撤兵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四十三章 庇護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二百八十五章 嗜血悍將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三百五十六章 悍不畏死的搏殺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四十三章 庇護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衝殺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章親下鄉第一百三十八章 亂離人命歸黃泉 大將軍分明罰賞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序幕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雨 激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四百三十五章 楚王殿接見陳友諒 衆使者震撼軍械監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第四百三十七章 雙雄演武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十二章 大勝1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百八十八章 擴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五十七章 要活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八十三章 準備第四十三章 庇護第二百九十四章 誰人願久居人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三百三十章 匠師失蹤第二百三十六章 布王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廝殺激戰第二百章 中計第二百二十章 戰勝第四十五章 免職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六十三章 新婚燕爾好時光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三百七十六章 演戲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四百八十七章 江浙使者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九十三章 講故事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八十五章 去潁州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三十九章 冬天第四百八十章 大勢所趨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變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三百四十七章 元末張士誠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三章 買糧第四百六十六章 陝省交易第三百三十七章 分娩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七章 訓練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與丞相第三百七十三章使者到襄陽第七章 訓練第三百九十七章 潰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擴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2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四百二十七章 兵進天臨路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