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斷糧

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大帳之中站的一衆將官們,也不由皆沉默無語的低下了頭。

因爲熟知戰事的他們都知道,一支正處在攻城中的軍隊,如果遭受敵人的兩面夾擊,到底會發生什麼可怕的結果。別的不說,如果是他們這萬餘兵馬在攻打上蔡城這樣的重鎮途中被也先偷襲的話,也先根本就不需要派出他的數萬兵馬,估計只需要三千精騎,就能將張世華他們徹底擊潰。

故而在聽到張世華這樣一句反問之言之後,他們才這般沉默。因爲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根本找不出任何化解辦法。

而一直都高坐主首的張世華見到麾下部將這樣,也知道他們已然明白了其中的兇險。所以在又輕咳了一聲之後,張世華也不由接着對着麾下諸將官們說道:“而且我們在此堅守,也並非是一件喪失主動權的事情。”

“據本將所知,也先麾下的七萬大軍,其軍所用之糧草,盡數囤積在上蔡城。我軍若堅守於此,便自可斬斷也先他們的糧道。軍無糧必散,糧道被斬斷,也先即使兵馬再多,也不過是一困獸罷了,對我軍又能造成什麼威脅呢?”

“而我軍只要待其軍中斷糧,再想要擊敗也先,那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嗎?”

聽到張世華這般分析,帳下諸將在微微沉默了片刻之後,面上也不由相繼的浮現了歡喜之色。顯然,他們也覺得張世華這樣的分析極其有道理。

不過在歡喜了片刻的時間之後,趙九卻不由的微微皺眉,對着張世華問道:“將軍大人此計固然極好。但,我軍若這般斬斷那也先的糧道,那也先情急之下,也必然會傾盡全力前來攻打我軍。”

“到時,十萬兵馬南北向擊,以我軍的兵力,實恐難以退敵啊!”

然而聽到趙九這樣的話,張世華看了趙九一眼之後,卻反而是哈哈大笑起來。

而等到張世華笑罷之後,趙九心中雖然明白張世華已然有了解決的對策,但卻還是不解對張世華問道:“將軍大人因何發笑?”

“阿九啊阿九,你莫非忘了率大軍駐守在汝陽城的劉元帥了嗎?你說那也先擁兵近十萬,劉元帥又何嘗不是如此。劉元帥這些天來和也先廝殺了這麼久,戰事正處於焦灼之中。你說要是劉元帥現在知道了我率軍斷了也先的糧道,他還會給也先全力攻打我的機會嗎?”

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聰明的趙九也頓時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於是在之後,趙九也不由無比敬佩的對着張世華拜道:“將軍大人明見萬里,我等實不能及也,願遵將軍之令,爲將軍馬首是瞻。”

“願遵將軍之令,爲將軍馬首是瞻!”見趙九這般,餘下的那些個將官們,也不由齊聲對着張世華這般拜道。

而張世華見此,再點了點頭之後,也不由擺手讓他們退了下去,各自準備修建營壘的事務去了。

……

時間又過了數個時辰,到了戌時,明亮的月亮高懸於天空之時,前來也先這裡報信求援的盧六,也終於騎着海都送給他的千里寶馬,來到了也先的大營之外。

“急報,急報。我乃是奉衛王殿下之命從上蔡城來的,現有緊急軍務要稟報也先大人,爾等還不快快讓我進營!”被守營放哨的兵卒擋在門外之後,騎在戰馬之上的盧六也不由這般對着那些守門卒如此數道。

而那幾名守門卒聽到盧六這樣的話,又一看盧六的穿着打扮和行爲舉止也的確不像是紅巾賊,所以在對盧六搜了一遍身,收了他隨身攜帶的兵刃之後,也不由放盧六進了大營,並在接下來由一名千戶官親自帶着盧六他去見也先帖木兒。

“來人止步,此乃也先大人營帳,無有要事不得靠近。”在那名千戶帶着盧六來的也先那華麗奢豪的營帳前之後,守衛在營帳前的一隊親衛士卒,也不由這般對着盧六他們說道。

而聽到這話的盧六,則是忙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書信,並對着那名親衛將官數道:“此乃是衛王殿下交給我的書信,上蔡城那邊發生了了不得的大事,所以我現在便要面見也先大人,還勞煩將軍前往通稟。”

那親衛將官聽到盧六這樣的話,難得識字的他在掃了一眼盧六手中的那封信之後,發現信件上面所用的印信也真的是衛王寬徹哥的,所以也並不敢怠慢,忙對着盧六點了點頭,說了一句稍等的話,便轉身進賬通稟去了。

“就這樣,時間差不多又過了一刻鐘,就在盧六他有些等的不耐煩時,那名親衛將官也終於邁步走出了也先帖木兒的大帳,並對着盧六擺了擺手,讓盧六進賬面見也先。”

而見此,盧六也不由長舒了一口氣。故而心中有些焦急的他,也顧不得整理什麼儀容,甚至連額頭上的汗水也不顧的擦,就這般灰頭土臉的大步走進了也先那奢華無比的中軍大帳。

“末將盧六,拜見也先大人。”在繞過也先中軍大帳擺着的屏風之後,見到坐在牀榻之上有些睡眼朦朧的也先,盧六也不由在第一時間便這般單膝跪地,抱拳高拜道。

而也先見到盧六這樣,則是在大大的打了一個哈欠之後,便伸手對着跪在地上的盧六數道:“快,把衛王殿下的書信給我。”

然而聽到也先這話,盧六卻並沒有拿出什麼信件,而是直接對着也先說道:“啓稟也先大人,在數個時辰之前,南陽賊酋張世華率領着萬餘賊匪包圍了上蔡城。上蔡城內兵馬不多,難以擊退賊匪,所以末將便是奉了衛王殿下的命令,前來也先大人此處求援的。”

“什麼,你說什麼,紅巾賊包圍了上蔡城!”聽到盧六這句話,也先頓時睡意全無,甚至連人都猛的從牀榻上站了起來,之後更是瞪着兩隻眼睛這般對着跪在地上的盧六高吼道。

而跪在地上的盧六見此,自然也是點了點頭,並將剛纔的話又對着也先他複述了一遍。並在複述完這段話之後,還將臉埋在地上,對着也先懇求道:“上蔡城堅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還希望大人您可以儘快回援。”

然而此時的也先卻並沒有理會他這話的心情,因爲現在的也先,已然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衝昏了頭腦。

“快快快,快將馮先生請來,我有要事要與馮先生商議。”稍稍清醒了些後,也先也不由這般吼道。

而見此不得不說,也先他本人畢竟也算是一個經歷過一些風浪的人。雖然說面對這樣的局勢,也先自己一時間想不出什麼辦法,但他現在至少知道要和誰商議此事。

馮彰,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漢人。但是這個漢人卻也正是也先帖木兒手下的頭號謀士,早在也先帖木兒通過他兄長脫脫的關係,剛剛當上朝廷御史大夫的時候,馮彰便在他手下爲他出謀劃策了。

不得不說,馮彰這個人也的確是一個人才。雖然說他只是一個北方漢人,但是謀略上,此人也端的不簡單。故而,在也先經歷一些風浪並全都被馮彰他順利化解之後,也先對他便也是言聽計從。

甚至不單是言聽計從也先他更是把馮彰視爲了自己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就連此次南下討賊,也先他也一直都將馮彰帶在了身旁,好爲自己謀劃事務。

……

時間差不多過去了一刻鐘,就在也先他在自己的大帳中等的有些不耐煩,想要再派人催促的時候,帳外也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而伴隨着這腳步聲一同傳來的,則是一名中年男子不慌不忙的見禮聲。

“下官馮彰,拜見大人。”這名手拿摺扇、長着好看的山羊鬍子、面色如玉氣質也如同謙謙君子一般的中年男人馮彰,在看到大帳中因爲焦急而左右亂轉的也先之後,也不由對着也先抱拳彎腰,這般見禮道。

而心中無比焦急的也先在看到馮彰進來之後,卻是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到馮彰的身旁,親手將馮彰扶起不說,在接下來更是抓着馮彰的手,哭喪着臉說道:“義明(馮彰字),你可來了,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說完這話,也先便也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口氣將上蔡城被張世華他們包圍的事情告訴了馮彰。

而往常對什麼事情都顯得胸有成竹的馮彰,在聽完也先這樣的事情之後,卻也不由的深深皺起了眉頭。

“大人,此時頗爲棘手啊!”在沉默了片刻之後,馮彰眼珠一轉,卻也不由這般對着也先嘆道。

而也先見他的心腹智囊都如此,心中自然也不由更加焦急,忙問道:“難道,就連義明你,也沒有絲毫辦法嗎?”

不過聽到也先這樣的話,馮彰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大人您是知道的,在這營壘之中,大軍可用之糧只有五日,餘下的糧草盡數都囤積在上蔡城中。而這樣一來,無論那南陽紅巾賊有沒有攻下上蔡,卻也把我軍的糧道給徹底斷絕。”

“軍無糧必散,若五日之後我軍斷糧,那面對這數以萬計的紅巾賊,必然是有敗而無勝。所以我軍現如今勝負的關鍵,便就是能否在剩下的五天時間,擊敗南陽紅巾賊並打通糧道。”

“既如此,我明日便讓大軍拔營。上蔡城距離我軍並不遠,大軍開拔,兩日必到。到時我以十萬人馬南北夾擊,必能將那羣該死的南陽紅巾賊碾爲齏粉。”說到這,也先臉上也不由露出了一抹輕鬆的喜色。

然而見也先這般,馮彰卻是苦笑着搖了搖頭道:“大人事情可沒有那麼容易,難道您忘了,這汝陽府城還有着數萬紅巾賊匪嗎?他們此次既然出奇兵斷了咱們的糧道,便必然不會讓咱們這般輕鬆的如願的。”

“所以到了明日,咱們估計想撤兵都撤不了啊!”

聽到馮彰這樣的話,方寸大亂的也先也不由的哭喪着臉哀嚎道:“那這可如何是好啊,難道我也先就要這般命喪嗎?”

然而話說的着,還不等馮彰開口勸解什麼,也先卻又咬牙切齒的說道:“該死,今日之局面,全怪哈兒班答這狗賊,如果不是這狗賊虛報戰功,我軍又怎麼又會這樣的困局。今,我必要殺了這禍國殃民的狗賊!”

說到這,咬牙切齒的也先便也想讓左右直接在今夜將哈兒班答處死。不過就在他想要這般下令的時候,一直站在他身旁的馮彰卻將他阻攔。“大人,哈兒班答此賊的確該殺。”

“但大人若在這個時候以虛報戰功的罪名將他殺死,也必然會使哈兒班答麾下的兩萬兵馬驚恐不安,甚至更會使那些兵卒離心離德。而現在卻正是局面危難之時,實在不宜在節外生枝了。所以,下官還請大人您可以收回成命。”

聽到馮彰這樣的話,稍稍冷靜下來的也先,也不由將即將脫口而出的命令嚥下。

不過即便是如此,但因爲驚恐和憤怒的也先,此時的腦子卻也想一團漿糊一般,什麼退敵的好辦法都沒有想出。

然而也先他雖然沒有辦法,但馮彰卻不同了。早年經歷過無數的風浪,且從底層一點一點爬上了的馮彰,論心性而言的確不是也先能比的。所以,雖然說此時的局勢無比危機,但是在冷靜下來之後,馮彰卻還是想出了一個主意。

“大人,現如今想撤兵顯然是不可能的了。甚至非但不能撤兵,更要將此消息封鎖,絕對不可以在這個時候讓底下的兵卒們知道他們糧道被斷的事情。”說到這,馮彰也不由對着一名守在門口的親衛士卒吩咐道:“快,給我將那名傳來求援的斥候兵卒喊來,我有事要問他。”

“遵命!”聽到馮彰這樣的話,守在門口的那名親衛士卒,在高唱了一個肥諾之後,也忙將盧六再次的喊了進來。

第四百零六章 忠義民賊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團(爲大唐劍俠客的加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八十章 掌控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四百四十四章 元曲 冤案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布天下第九十章 紅巾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襲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三十章 惡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論功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九十九章 勇士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戰常遇春(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搏命之戰第四十章 過年(二合一)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2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業決勝(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走向了‘神壇’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古代各類攻城武器第三百四十八章 隨州方面的應對第四百一十四章 訊息傳來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與丞相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二百一十六章 奇兵斷糧第七十七章 萬無一失的任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官昇平章第三章 買糧第二百八十章 局勢危急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三百八十八章 擴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三百三十九章 滿月宴及火炮改造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制 賞賜第四百零五章 奪城之戰(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業決勝(六)第四百九十章 宣戰第四十七章 受罰第二百二十三章 突圍之法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八十四章 招撫第三百零二章 欲使火炮克強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二百六十一章 廝殺激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借兵甲第三百六十五章 內奸 奪關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混亂第二百一十一章 小將米傑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九章 分析 局勢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四百零九章 湖廣之戰(二)第一百零三章 夜襲1第三百二十七章 雜記第三百二十章 招降與俞君正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二十五章 鄧鎮第六章 招兵2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詐敗之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落寞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陽城破第四百八十六章 移駕 封賞第七十六章 勸說第三百七十章 南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