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

元參政梅殷,檄調三路進兵,自統大隊出巢湖,渡淮水,望歷陽進發。兵行數日,聞戚磷在六安州弩臺連戰皆捷,恢復霍、山兩縣。裴金仙亦到宣城宛溪,惟廣德州一路,尚未探的。

梅參政既得此信,聞宿州無備,竟襲宿州,一鼓下之。有賊將楊洪、蔡汜兵屯懷遠縣荊山,聞宿州有失,引兵來援。梅參政以大隊蹙之,二將敗死,遂由懷遠,徑長驅而前,中途又敗敵將樊-、王雄、李斂之兵,再取虹縣。倍道而進,已抵鳳陽。

時僞主淮王,以世子秦楠守鳳陽。張師旦偶過壽春未歸,秦楠不意元兵猝至,又聞沿途軍將皆敗,仇怒不止,率兵出戰,被元師大殺一陣,兵敗入城。梅殷圍之數重,急切不下。淮王秦錫帛聞之,命賈智深同二子緊守壽春,率兵赴援,史獻(白壽)將諫,賈智深視之以目,獻(白壽)不語。淮王以耿星星、邢士龍等皆有元兵抵敵,未可調回。惟張師旦方遣赴臨淮。不數日,遂飛檄召之。淮王率精兵直趨鳳陽城下,聲言決戰,鋒芒甚銳。梅參政一面攻打,一面迎敵。秦桶聞乃父引兵親援,亦大開城門,縱兵出戰,內外夾攻。秦楠一馬當先,正遇元將戴摩訶、馬騰芳。雙馬攔定,秦楠便與交鋒。二將敗走,秦楠縱馬直追。忽報元兵入城,秦楠猛省,回馬望見城上,概是元兵旗幟。怒奔城下,箭如飛蝗,人不可近,怞身殺回,方與淮王合兵,混戰一會,殺出重圍。元兵已大獲全勝,復了鳳陽。

淮王父子俱帶重傷,兵退劍山,遇張師旦從臨淮引兵來援,方始屯住。張師旦請淮王仍歸壽陽,請世子秦楠移軍定遠縣,以就糧草,自率一軍,即頓劍山。不日元將王峻引兵來取定遠,被張師旦戰敗而去。師旦以定遠城小而堅,請秦楠緊緊守定,劍山離城西僅三十里,元將戴摩訶、赤裡古等兵來幾次,皆被師旦敗去。梅參政大怒,命馬騰芳、王峻、薛超、徐罡四將用重兵守城,自引輕騎來攻定遠。張師旦以定遠終難抵敵,棄城而走,直奔臨淮。梅參政既得定遠,知張師旦乃淮南驍將,不除終貽後患。故又督兵,直追臨淮。張師旦方渡淮水,參政追及。下令曰:“今日之戰,有進無退,能獲秦楠賞千金,封萬戶;能取張師且首級亦賞千金,封統制。不用命者誅。”一時元兵奮勇爭先,濟過東岸,大戰淮水之濱。張師旦畢竟英勇,刺翻元將十餘人,身中數槍,顧不得秦楠,拍馬便走。秦楠方潰圍而出,被赤裡古一搠刺死。張師旦不敢戀戰,引敗殘人馬奪路奔走。逃過歷陽湖。填入和州。梅參政從西路追來,張師旦分兵一半,扎定遏狐城。元兵一至,張師旦以逸待勞,大呼陷陣。元兵少卻,戴摩訶奮勇上前抵敵。張師旦咬牙切齒,將戴摩訶搠死馬下。梅參政見元兵失利,鳴金收軍,退保昭關。

相持數日。張師旦聞六安、廣德二州元兵俱失利引退。大喜曰:“羯奴,吾有以破之矣。”不數日,耿星星、邢士龍俱引兵來會。師旦迎人營中,泣曰:“二將軍能助某一戰,世子之仇可復矣。邢、耿二將皆願效死力。張師旦曰:“某觀參政梅殷,知兵而不諳陣法,請二將軍誘敵,吾用混元一氣陣破之。”二將許諾,次日邢士龍直叩昭關討戰。

梅參政命赤裡古出現。不合數,邢士龍敗走。梅參政在關上,看得分明。見賊軍隊伍不整,終是鳥合。亦慮赤裡古疏虞有失,自率大軍,從後掩殺策應。命楊暹、魏鏞各引一支伏兵,以備不虞。梅參政追不數裡,又遇耿星星截殺一陣,皆敗去,不以爲意。忽賊兵散者複合,邢士龍、耿星星二將又勒馬殺回,大呼曰:“梅參政何不納降?”梅殷大怒,督衆將力戰。邢士龍手起刀落,赤裡古死於非命。參政忿怒不已,援桴周鼓。楊暹、魏鏞兩翼伏兵殺出,邢士龍、耿星星分頭迎敵,忽連珠炮響,張師旦引一支生力軍馬殺來,列成一陣,勢若八卦,形如六花,團團圍住。梅參政定睛看時,見霧籠煙迷,天昏地暗,並無門戶方向,始大驚曰:“吾生平不喜陣圖,嫌爲死法,今爲賊將所算,麾下將士,有以識此陣者,方可殺出;不然,吾命休矣。”將士攻殺一會,楊暹、魏鏞俱已落馬,部下死亡過半。梅殷仰天嘆曰:“吾三入樞密,位極人臣,又從太傅伯顏,身經數百戰,一旦落於賊將之手,有何面目於人世乎!”乃北向泣,謝曰:“臣辱國喪師,不能平賊,有負知遇之恩,願陛下速遣兵將,以救淮南百姓,臣死目不朽。”言訖,拔劍自刎。

元兵死者降者不計其數,餘皆逃回鳳陽。張師旦三將合兵,來奪鳳陽,馬騰芳等不能抵敵,聞參政陣亡,心膽俱裂,棄城而遁。

三將又復取鳳陽,報入壽春。淮王秦錫帛,此時因痛惜其子秦楠死於淮水,亦不行賞。惟令邢士龍、張師旦二將鎮守鳳陽,耿星星仍領本部兵,守廣德州而去。

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徵羅浮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四十七回 鳳凰臺大開武選第二十七回 範國昌入夢承簡命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泄憤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七十九回 黃金河大破元兵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徵羅浮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七十三回 蘇縣令巧決疑訟第七十七回 範僕射登臺觀星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九十八回 哈麻獻策造龍舟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三十五回 德報德上官樸免禍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三十三回 翔龍府風雲會合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九回 北固亭範國昌望氣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二十一回 嶽燕超官辭參政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遊西湖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遊西湖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徵羅浮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遊西湖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遊西湖第十一回 徵曰本蒙古喪師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遊西湖第十一回 徵曰本蒙古喪師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徵羅浮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三十八回 淳于丹論史匡君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徵羅浮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三十九回 嶽燕超練兵演陣第九十回 許廉訪請頒葬制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十七回 壽陽城錫帛僭號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十四回 万俟蠣棄家走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