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民變

袁世凱的回覆倒是很快,很快王賓就得到了袁世凱的回覆,每個月會額外的向王賓撥出五千兩的軍費開支,而就在王賓得到袁世凱的回覆之後,來自增祺的回覆也到了王賓的桌上。

在餘筍表達的軍費上面的需求之後,增祺二話沒說,直接就保證每個月會有一萬兩的軍餉,當然前提是要保護好他的安全。

這樣的手筆即便是王賓也感到有些意外,這增祺平日裡可沒有這麼大方。

看來現在這緊張的局勢着實刺激到了增祺,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這錢自然也就不成問題了。

在有了這筆收入之後,王賓將之前的一些開支和收入都整理了一下。

整理出了目前小金庫的狀況,算上所有的收入之後王賓手上的資金還是十分的充足的,特別是在有袁世凱和増祺的撥款之後。

前期在剿匪的時候王賓的手上就一共攢下了三十萬兩的白銀,再加上和日俄的軍火交易力度越來越大,少說每個月都能夠給王賓帶來二十萬兩銀子。

還有之前開廠剩下的十五萬兩銀子。

不過有收入也是有開支的,之前的剿匪從後勤的消耗再到對士兵的治療就花了三萬兩銀子,更主要的是這個剿匪的收入只是一次性的,匪剿完了這項的收入也就沒有了。

而且這個和日俄的軍火交易也是存在消耗的,這軍火交易光是讓自己獲得全部的利益就顯的太自私了,要知道這些軍火交易的錢都是由負責運輸的士兵賺過來的,自己總不能白白的讓這些士兵運輸軍火而得不到任何的好處吧!

在將這些成本刨除之後對日俄的交易每個月只有十八萬兩銀子。

而且王賓之前所建立的兵工廠、紗廠和水泥廠也是需要消耗原料的,這每個月就要消耗三萬兩的銀子,還有現在正在進行的水泥路的建設每個月也是需要一萬到兩萬兩銀子的投入。

以及工廠在投入生產時的損耗,這部分的大頭主要在於兵工廠,但是水泥廠和紗廠也是有一定的損耗的,在把損耗加進來之後,每個月又要扣去三萬兩的白銀。

所以從這些角度來看,這錢是遠遠不夠用的,再加上小金庫內永遠要保留一定的應急資金,這錢真的不夠用。

在進過切實的統計之後王賓在一張紙上寫下了收支的統計

建廠剩餘:十五萬

剿匪:收入三十萬,支出三萬

軍火交易:收入二十萬,支出兩萬(每月)

工廠:支出原料購買三萬,生產損耗五萬(每月)

修路:水泥路消耗兩萬(每月)

軍費:第五鎮軍費朝廷供給無消耗,巡防營消耗六千兩,收入一萬五千兩(每月)

總合計:每月最低消耗十二萬六千兩(不固定),收入二十一萬五千兩(固定)

在將這些收支寫在了紙張上面之後,王賓發現自己每個月的收入最多隻有八萬兩左右。

剩下的錢則是需要慢慢的贊起來,用來應付日後因爲某種突發的情況。

在做完了這個統計之後王賓也是一個人在內心中嘆道:這做一個軍閥就是雷,剛開始的時候因爲好奇做的還津津有味,可是現在成爲了一個小軍閥之後越發感覺這個做軍閥還是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行。

更別談自己心中的大軍閥之路了,但是王賓轉眼又想,在這個時代除了做軍閥之外已經沒有其他自保的辦法了,文官雖然地位比武官高,但僅僅限於現在。

諸多的官員目前還不認爲清廷會亡,但是王賓知道清廷是會滅亡的,所以除了朝着大軍閥的目標去前進之外,現在的王賓並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在王賓正想着以後的軍閥之路的時候,馬自楷突然很急的衝進了辦公室把王賓給嚇了一跳,還以爲出了什麼大事情急忙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麼急匆匆的就進來了。

“大人,蒙古出事了!”馬自楷匆匆的回答道

王賓一聽蒙古出事了,心中也是一驚,要知道錦州距離蒙古其實並不是太遠有什麼風吹草動的話自己在錦州都能得到一些消息,但是今天看馬自楷有些焦急的樣子王賓就知道蒙古看來出了不小的事情,於是開口問道

“什麼事,這麼急?”

“大人,喀爾喀左翼旗的民變鬧大了!”馬自楷喝了口水之後又繼續說道。

對於馬自楷拿自己的杯子喝水王賓現在倒是不在意了,現在的王賓開始在意喀爾喀左翼旗的民變了。

喀爾喀左翼旗的民變王賓在之前早就有所耳聞,剛開始不過是因爲清政府爲推行“新政“,在蒙古地區掀起了大量墾荒移民,搶佔蒙古族土地、草場。

招進了衆多的移民百姓,使得當地的蒙古族牧民羣衆無法生活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喀爾喀左翼旗的羣衆才產生了民變。

不過據王賓所知這個民變剛有苗頭的時候,當地就已經進行過調節了,現在怎麼又鬧大了?

在王賓問出了這個問題之後,馬自楷也是急忙答道

“大人,這之前民變的態勢確實已經被調節了,但是後來不知道爲什麼又開始民變了,而且這一次比之前還要嚴重,還有不少人蔘加了進去,最主要的是這羣人手上竟然有了不少的槍械,而且民變的範圍有擴大的趨勢。”

在馬自楷說完之後,王賓也是有些驚訝萬萬沒有想到這民變已經開始擴大了,這樣一來只怕朝廷又要派出新軍前去鎮壓了。

王賓正這樣想着的時候又突然對馬自楷說道:“把地圖拿過來!”

王賓突然想起來到現在自己連這個喀爾喀左翼旗在哪裡都還不知道。

在馬自楷把地圖拿過來之後,王賓看向地圖上面喀爾喀左翼旗的具體位置之後,第一反應就是隻怕只一次的鎮壓會落到第五鎮的頭上了。

在地圖上面喀爾喀左翼旗距離錦州也是比較近的,位於錦州的西北方距離和從錦州到新民府的距離差不多,途中只需要經過朝陽後再經過察罕郭爾村就到了喀爾喀左翼旗。

由此推斷的話,朝廷一旦要派兵鎮壓民亂的話,必然會從最近的地方調派兵力前去鎮壓,而距離最近的只有増祺的巡防營和自己的第五鎮了,不要說朝廷肯定是不會指望増祺手下的那些巡防營的,這樣看來朝廷十有八九會從自己的第五鎮調派兵力前去鎮壓了,隨後的電報也證明了王賓的這一判斷。

第92章 民變第296章 南清朝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132章 合作(三)第316章 九里關的陷落(一)第5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01章 最後的比試(一)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250章 一探究竟(二)第243章 二選一第115章 旅順陷落第102章 最後的比試(二)第244章 對策第59章 錦州造第302章 政體第139章 心服口服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78章 三方會談(一)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319章 投降主義(續)第307章 義陽三關第128章 幕僚(二)第108章 改變第51章 紗廠與水泥六十四章 新兵們的進攻第280章 視察新兵營第183章 時代的更替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130章 合作(一)第80章 交易達成第291章 謀其國(一)第47章 兵工廠第216章 虎山第226章 誰人得利?第273章 那年那人(下)第302章 政體第290章 王英楷告密?第182章 黃雀與螳螂(三)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269章 收繳日本人的武器第85章 夜談(一)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30章 合作(一)第200章 大烏龍第193章 複製軍火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168章 陰謀(三)三十章 募股建廠二第175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三)三十三章 拉攏第180章 黃雀與螳螂(一)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96章 事後第17章 訓話第215章 交接軍火第315章 東平州的危局第230章 九連城之戰(一)第122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一)第196章 拖延時間第236章 要擴軍的王賓第259章 坑一波英國佬三十九章 擴協成鎮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87章 夜談(三)第117章 對馬海戰(一)第267章 簽訂協議(續)第96章 事後第56章 資敵賣國(一)第112章 定局第93章 鎮壓(一)第二百零六章二十三章 空間變化二十五章第59章 錦州造第224章 虎山大捷第259章 坑一波英國佬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19章 立見尚文的異動四十章 徵兵第179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二)第119章 資本家的聯合第142章 三月匆匆第13章 錦州新軍(二)第1章 新的自己第165章 反心第292章 謀其國(二)第239章 帷幕第92章 民變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三十一章 戰爭的進程第127章 幕僚(一)第65章 迫擊炮的威力(一)第245章 對策(續)第146章 經濟的發展第18章 我也不知道該叫什麼標題四十章 徵兵第220章 虎山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