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軍費

自從王賓把兩個巡防營駐紮到了新民府之後,王賓就在想着巡防營現在既然已經到了新民府,着駐紮期間的一應消耗怎麼說也不應該讓自己管着吧!

要知道自己養着這四個巡防營可都是一直使用的小金庫發放的軍餉,這四個巡防營吃喝拉撒再加上一些日常的消耗和每個月的軍餉,對王賓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光是一個月就要付出七八千兩的銀子,雖然說有着和日俄雙方的軍火交易款項的進入,但是這些款項有部分是要投入兵工廠,以及自己名下了紗廠和洋灰場,還有最近一直在把錦州四周的道路全部都換成水泥路,這可是一個大花銷。

以前沒修水泥路的時候還能支撐下去,但是這水泥路開始修築下去之後,已然開始入不敷出了,看着小金庫裡的銀子在緩慢的減少,王賓的心也是有些疼啊。

小金庫的裡錢雖然還是能夠經受的住消耗的,但是總這麼消耗,卻沒有額外的進項總有一天這個小金庫是會被消耗一空的,所以王賓不得不想辦法增加一些額外的款項。

至於現在的話,正好有兩個營的巡防營開到了新民府不如就讓增祺負責這兩個巡防營的日常消耗。

其他方面的話,不如上道奏摺,說不定朝廷還會酌情補助一些。

這樣一來的話,多多少少還是能夠補上每月消耗的缺口的。

於是打定主意後的王賓讓餘筍在領兵到新民府之後想增祺表達這一意向。

至於其他方面,王賓則是上了一道奏摺,總之就是說自己在編練第五鎮之後又整編出了四個巡防營,但是自己又苦於沒有什麼經費,所以希望朝廷能夠補助一些軍費云云。

這道奏摺剛遞到京城就到了袁世凱的手中,此刻的袁世凱就在京城之中商討這件事情。

“諸位,看了這道奏摺可有什麼想說的?”

袁世凱朝着下面坐着的幾個北洋大佬說道。

袁世凱在話語當中透露出了一絲的不滿,這給王賓掏軍餉的事其實袁世凱一個人就能決定了,但是這一次卻偏偏把他們幾個給叫了過來,一看就是有些不滿意了。

爲什麼王賓在編練第五鎮的時候還能在編練出四個巡防營,而段祺瑞等人到現在連手下兵員補齊還有一定的缺口,更不要去談編練出額外的新軍了。

從北洋軍的擴編以來,當屬王賓的擴編速度最快,第五鎮的建立不過只用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更主要的事巡防營的整編,王賓可是沒有向袁世凱要過一分錢,這一次實在是因爲承受不了軍費的開支才向袁世凱要求援助些軍餉。

相對而比其他鎮的編練速度可就遠遠不如王賓了,要知道這編練的軍費每個鎮都是一樣的數目,但是成軍的速度卻遠遠不如王賓,這就引來了袁世凱的一些不滿。

下面的段祺瑞等人自然也是聽出了袁世凱的一些不滿。

但是袁世凱也並沒有說出什麼不好的話,畢竟現在的北洋諸多大佬都知道練兵一向是王賓的強項,在整個北洋內部王賓說自己練兵是第二絕對沒有人敢搶第一!

可以說王賓編練部隊的速度之所以那麼快一方面是因爲本身就有着一手練兵的本事,還有一點就是王賓在錦州這個地界的名聲也是極好的,這些百姓一聽說王賓要招士兵入伍了,自然都是慕名而來。

在袁世凱表達出了不滿之後,又繼續開口說道:“現如今王賓在錦州練出了這額外的四個巡防營,在軍費的開支上面自然是有着極大的壓力的,這奏摺你們也都看了吧,這四個巡防營怎麼說也是有兩千多人了,單憑每個月撥給第五鎮的軍餉是單單不夠的,所以你們看看這軍費的問題該怎麼解決啊?”

袁世凱的這一句一說出來,下面的幾個大佬就知道大人已經決定對王賓手下的四個巡防營進行撥款了,對於王賓的擴軍行爲也是支持的,畢竟王賓身上還是有個關外練兵大臣的職務的,所以這個王賓在關外編練額外的軍隊也不會有什麼人去說些不是的。

其實最關鍵是,袁世凱認爲這個巡防營雖然並不屬於北洋的體系而是屬於關外練兵大臣王賓手底下的軍隊,但是在袁世凱看來這巡防營只要是王賓所控制的,那就是歸北洋的體系。

所以他纔會有向這四個巡防營撥軍費的想法,這四個巡防營要是不屬於王賓,鬼才會那麼好心好意的去撥軍費。

袁世凱說完之後王士珍就第一個開口說道:“大人,這薄軍費職部是贊同的,但是這也總不能讓我們來撥軍費吧!要知道這四個巡防營可是負責彈壓遼西地界的,這盛京將軍增祺怎麼說也應該表示一下,總不能老讓我們來出這個軍費錢。”

王士珍的這話說的也是有些道理的,這四個巡防營本來就是王賓出於彈壓遼西所編練的,出錢增祺怎麼說也應該意思一下,這北洋的錢可是還要養着北洋各軍的,王賓手下的巡防營一旦錢拿多了,這就代表着自己的軍費就要少拿一點了,這可是關乎自身利益的問題決不能馬馬虎虎的。

王士珍說完之後,一旁的段祺瑞也是說道:“是啊,大人,這撥款職部是同意的,但是不能撥太多,我們北洋每年的軍費也是有限的,這撥多了職部怕有些人會有意見的。”

ωwш• t t k a n• C〇 段祺瑞的這句話也是說出了其他大佬的心裡話,這軍費本來就是固定的,每鎮的軍費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現在又要再扣一點,任誰心裡都會有些不舒服的。

對於段祺瑞等人的話袁世凱早就有了預料,實際上他自己也沒有準備給王賓撥出太多的軍費。

主要是王賓既然已經把奏摺給遞了上來自己如果友沒有什麼表示的話,總感覺是刻意的不想撥這筆軍費一樣。

於是袁世凱在段祺瑞說完之後便開口說道:“現在這巡防營雖然缺少軍費,但是本官也是無法撥出太多的,不過既然王賓已經把奏摺給遞了上來,要是不批一些下去總是會讓人感到心寒的。”

“這樣吧,本官從戶部那裡把撥給我們的軍費開支在額外的向戶部多撥出三千兩,然後在從我們自己的軍費中每鎮在撥出五百兩,這樣一來就有了五千兩也夠這四個巡防營的開支了。”

在袁世凱定下的基調之後,也就沒人再反對了反正自己每個月只是少撥五百兩的軍費自己等人還是能夠承受的。

於是,給王賓手下的巡防營所撥的軍費款項就這麼定了下來。

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72章 打還是不打?第58章 迫擊炮的出現第二百零六章第214章 撤退四十章 徵兵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239章 帷幕第248章 查探結果二十一章 憲兵隊的成立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第140章 訓練事宜第264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下)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250章 一探究竟(二)第317章 九里關的陷落(二)第12章 錦州新軍(一)第300章 平衡第320章 拿下東平州第225章 俄國人的反應第18章 我也不知道該叫什麼標題第286章 雙雙離世第255章 局勢頓轉第288章 亂(續)第192章 軍火之憂第293章 謀其國(三)第108章 改變第177章 序幕第一百八十四章第80章 交易達成第201章 談判第149章 倒黴的岑春煊第71章 願歲月靜好三十一章 戰爭的進程第302章 政體第265章 消息傳來第274章 戰後瑣事第153章 密談(三)第238章 段祺瑞的誓言第66章 迫擊炮的威力(二)第148章 稅收第305章 南清的謀算(下)第195章 至關重要的情報第268章 巡視鳳凰城第284章 奉系二十三章 空間變化第276章 肺癆第92章 民變第162章 選官第189章 青木宣純的拉攏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237章 擴軍二十七章 老爺子的用意第250章 一探究竟(二)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二)第44章 會後第205章 圖窮匕首見第85章 夜談(一)第67章 戰後總結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第164章 天下大勢第20章 交易第162章 選官第146章 經濟的發展第103章 旅順,旅順(一)第124章 結束的戰爭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第286章 雙雙離世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243章 二選一第221章 坑的就是你第295章 所謂共和與憲政第317章 九里關的陷落(二)第三白零三章 全面發展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20章 交易十六章 下馬威二第271章 青黴素第266章 簽訂協議第144章 打他一票(二)第216章 虎山第94章 鎮壓(二)第183章 時代的更替第192章 軍火之憂第114章 要錢第314章 王賓的想法第60章 無題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139章 心服口服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兩百九十七章第301章 工商業的發展第201章 談判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決定第317章 九里關的陷落(二)第204章 王英楷的來訪第237章 擴軍第兩百九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