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九章 大戰開始了

“用百姓做要挾...!”

餘夏的眼睛微微的陰暗了一下...因爲此時的餘夏心中有了一絲的憤怒,他忽然想到了明朝時期...發生在自己的家鄉不遠地方的戰爭。

大明最後的幾年時光充滿了卑鄙和悲壯,官僚們最終還在打嘴仗,一切的跡象都顯示這個王朝已經爛到骨子裡了。但就在這幾年之間也有許多英雄的出現,在這其中,江陰軍民的抗爭算是最有悲劇色彩的一幕了,一座小城足足抵擋了縱橫天下無敵的滿清鐵騎81天。

事件是這樣的,明末時期皇帝朱由檢自殺以後,整個大明幾乎可以說是完了。

江陰土地肥沃,富庶非常,不僅如此,有明一代,江陰還誕生了許多位留名青史的仁人志士。

在清朝攻入京城以後,攝政王多爾袞下達了剃髮令,這對於一個本爲明朝的百姓突然接受到這樣的命令,這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恥辱。

當時的江蘇江陰十萬百姓拒絕了這樣的命令,所以清朝的鐵騎朝着江陰而來。

江蘇江陰人民抗清,81日守城,義兵死難者6.7萬人,清兵損兵折將7.5萬人。江陰人民奮勇抗戰,在兩個多月裡,頂住了數萬清軍的圍攻。中秋節當天夜裡,城中軍民帶着城中最後的美酒和食物,全部登上城樓賞月。還有人唱着以往的中秋小調,也有人彈奏樂器,此情此景讓城下的清軍都潸然淚下。而清軍將領見此情形趁機向城中喊話招降,但是被城上軍民用大炮擊退。

在此之後五天,清軍調來了兩百多門大炮用於攻城,並在二十一日當天轟開了江陰城的東北角。但是讓清軍意想不到的是,城破以後,江陰民衆亦無一人投降,從閻應元到普通民衆都在繼續與清軍作戰,這實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奪目的一頁。

要知道此役只有10萬江陰百姓,面對24萬清軍鐵騎,兩百多門紅衣大炮,血戰孤城,抗清81日。擊斃清軍7萬5千餘人,親王3名,大將軍18名。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被後世稱爲“江陰抗清三公”便有了“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此戰震驚天下,雖然已經過去幾百年,但江陰城的風骨後人又如何敢忘。

而清軍陰損,就在第三十日的時候,因爲久攻不下江陰城,就在四周劫掠周邊百姓,一共劫掠了近萬人,跟着將這些百姓都趕到了江陰城下。

這些被劫掠來的百姓和江陰城中的百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清軍想要以這些關係來要挾江陰打開城門,只是讓清軍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

那些被劫掠而來的百姓,爲了不讓自己的親人受到要挾,居然毫不猶豫,義無反顧的衝向了那些逼迫着自己前進的清軍長矛。

一萬多人英勇就義,也是這些百姓用自己的死亡解了清軍的威脅之法,更加堅定了江陰人的抵抗情緒。

..............................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突然餘夏從椅子上站起了身道:“用百姓作爲要挾,那是無恥之事...如果一打戰爭,就要用百姓作爲要挾,那會有多少百姓會白白的死去。

雖然壽國的百姓是我領國的百姓,但是我也絕對不能坐視不管,方部長...你認爲呢?”

這個時候看着義憤填膺的餘夏,方清華也是立即道:“公子...治國民爲本,只有蠻夷暴民,纔會用此下作手段,公子愛民如子,我建議準了丁旅長的解救壽國百姓提議,不過,要同五旅六旅匯合之後。

這樣纔會有更大的把握,也會讓我們少受到損失。”

“對...這是老沉之舉...!”跟着餘夏對三子下令:“飛鴿傳書,令...五旅六旅靠近芙城,和丁大山匯合,以丁大山爲首,同意丁大山提議,並附上我的強調,任何敢於拿百姓生命作爲要挾的賊匪,我青山軍定趕盡殺絕,我要用這一件事情,告訴所有人,我餘夏連領國百姓都心中珍惜,誰趕動我青山城百姓,必死。”

“公子愛民如子...臣願爲公子效死...!”餘夏的話,讓方清華和三子齊齊的下跪。

就這樣又有幾十只鴿子從青山城飛出,這些鴿子帶着餘夏愛民如子的決定,飛向了青山軍四個旅,而得到了餘夏命令的青山軍四個旅立即開始運動了起來。

只是此時那位擁有三萬人的大賊還不知道,他的滅頂之災就要來了。

這位擁有三萬人的大賊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名叫薛丁的傢伙,他接受了向空的遊說,爲了向空許諾的一百萬兩想要攻打壽國的芙城。

不過,芙城可不是那麼好打的,城中的守兵有兩萬,如果是平時,芙城還能接受到左右兩個城池的援兵,當然了,現在是不可能了,壽國所有的城池都已經進入了自守階段。

可是就是這兩萬人守城,你三萬人匪賊也不可能攻下芙城,

可是一百萬兩白銀又真的是太誘人了,所以這位大賊做了一個沒有想到會惹怒了餘夏的決定,那就是他要劫掠芙城周圍的百姓,然後用他們來要挾芙城守軍,如果不從,他就準備殺掉這些百姓,然後離開芙城。

其實這是一部很好的棋,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位薛丁有大將的潛質,因爲這個人夠狠,只是薛丁碰到了一個王者,王者要夠狠,還要夠仁。

僅僅夠狠,是不足以成爲一個王者的。

餘夏有自己的仁...而這次薛丁就突破了他的底線,所以薛丁必須死,這也是在彰顯餘夏的仁,算是餘夏再爲自己的樹名。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狠辣或許會讓人一時畏懼你,但是等不畏懼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幹掉你,而仁纔是一位王者最需要具備的東西。

...........................

第二天...餘夏也是悄悄的離開,本來說要兩天之後才走的,但是餘夏感覺三王的動作可能要提前,所以也提前了一天離開了青山城,向着蘊城進發。

此時餘大猛的青山旅爲先鋒,餘夏帶着火箭旅,左右兩翼被趙呈翼和歙族近萬人的騎兵護衛,一起從此的趕向蘊城。

而與此同時,讓餘夏猜中的是,因爲將許正先成功給策反,所以三王提前了他們的攻打,就在餘夏剛剛發兵之後,三王的三十萬軍隊已經到達了蘊城城外。

大戰一觸即發!

.............................

第九十八章 方清華第四十九章 晉國皇帝第一百五八章 王妃林冪第二百七四章 大敗禁宮侍衛第一百七三章 石弩,燃燒罐第一百六八章 全軍出動第八十九章 四級戰備第二百三六章 周陽文求死第一百一五章 趙普郎君第二百二八章 長兄如父第三十六章 黑色箭雨第九十章 大戰就要開始第二百五一章 調查和圍捕第一百二八章 恨意滔天第八十六章 驚駭的讀書四人組第三十五章 山匪襲擊第一百四九章 賣冰的冰廠第一百七八章 公子萬歲第二百七四章 大敗禁宮侍衛第一百八十章 自來水和抽水馬桶第七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一章 小小心思第一百七三章 石弩,燃燒罐第二十五章 合作生意第一百零七章 一條毒計第二百二三章 青山軍的自豪第一百一五章 趙普郎君第三百三三章 許正先叛逃第二百五二章 逃離青山城第二百一一章 佈局荒城第二百八一章 龍雀兵魂,死戰不退第一百八五章 暫緩攻打荒城第五章 豆芽菜第二百一二章 公審趙家兄弟第一百五三章 壽王結親第七十四章 到達青山第二百六五章 宰相魏幅第一百五七章 鳳鳴清風第一百零八章 驅趕瘟疫者第二百一八章 天大的壞消息第二百八十章 御林軍第五十九章 餘家的難處第一百四四章 祖兆清第二百七七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一百四三章 鐵果和石弩第一百七五章 公平競爭第五十四章 上將軍李語汐第一百九六章 趙呈翼的悲傷第二百零三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一百九四章 荒城趙丘永第一百五二章 竹紙第六十二章 發現鐵礦礦脈第二十一章 武器英格蘭長弓第一百零八章 驅趕瘟疫者第一百三一章 警部部長第二百六一章 兩人相認第二百一八章 天大的壞消息第二百一五章 餘夏的套話第二百二四章 青山美名揚第一百四六章 大戰開始與結束第四十六章 建造甕城第二百六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四章 入境者,殺無赦第九十一章 死亡在身邊第六十一章 朕給他要挾朕的機會第一百八一章 一場足球賽第一百五五章 殺光山匪第二百四六章 恐怖的炸藥第九十二章 大勝第二百四六章 恐怖的炸藥第十五章 李葳蕤(weirui)第五十四章 上將軍李語汐第二百一四章 香水第二百章 起義首領遲秋萍第二百一十章 拿下荒城第一百九一章 第一位吃螃蟹的人第二百六五章 宰相魏幅第一百九九章 青山城出兵第一百八七章 冷兵器巔峰迴回炮第二百五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六十章 恭喜出嫁第一百二一章 青山侯第三十八章 燒磚和養馬第二百五一章 調查和圍捕第一百九六章 趙呈翼的悲傷第五十八章 朝廷缺錢第四十九章 晉國皇帝第一百一二章 陳芥菜滷第一百六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九九章 青山城出兵第三十九章 李葳蕤的救援第一百七八章 公子萬歲第四十五章 虎賁丁大山第二十四章 制弓過程第二百零五章 我是光榮的第九十五章 青山旅第二百一一章 佈局荒城第十四章 簡易吊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