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四章 見道德仙宗二

四百八十四章 見道德仙宗 二

清淨境者,有兩類。

第一類,是如秦先羽般天生清淨境。第二類,乃是道學領悟高妙,心中平和淡然到了極點,久而久之,心性清明,淡然而淨,便與天生清淨境的人物無異了。

眼前這位,原是道德仙宗一位弟子,修爲不高,然而深研道學,悟得其中至深至妙之意,無論善惡之念,喜怒之惡,也只能泛起一絲漣漪,最終歸於平靜。

懷有這種心境,便是清淨境。

當他發覺自身已然修成清淨境的時候,歡喜了幾個時辰,便又歸於平靜。

這是心性領悟,與道行高低無關。

秦先羽覺得此人修爲或許還不如自身,但他的心性,卻要遠比自身這天生清淨境更爲平和。

“貧道還要修行,失禮了。”

那人微微一笑,伸手作個請的手勢,已是下了逐客令。

少年撇了撇嘴,然後拉着秦先羽離開。

“他是三代弟子,原本是頗爲好玩的一個人,和我聊得來,談得來。我們曾經一起去後山洗澡,掏過鳥蛋,不過後來被人罵了一頓,說是鳥蛋之中也是生靈,所以就不幹這事了。”

少年攤了攤手,說道:“後來我睡了一覺醒來,這廝就不再好玩了。”

秦先羽問道:“爲什麼?”

少年說道:“因爲他修成了清淨境,性子不復當年。”

邊講邊行。

前方又有一人,他從對面走來。

眼神淡漠,如水晶一般,神色冷淡,全無人氣,唯有一身道意。

擦肩而過。神色未變,他眼中似乎全無秦先羽二人,或者說。這兩人與地上的石塊並無不同。

又是一個清淨心?

秦先羽倒吸口氣。

清淨之心者,赤子之心者。或清淨境者,俱是極爲罕見的人物,千萬人中未能尋得一個。或許幽州大地廣袤,人口億萬,能夠有許多這類人物,但心性難以判定,並非根骨一般能夠測得出來。

古往今來,並不缺乏心性絕倫者。絕佳根骨者,但大多未能得遇仙緣,導致埋沒天資,碌碌一生,壽盡之後,只留一具枯骨,化作塵土。

但道德仙宗竟能蒐羅出這許多心性脫俗的人物?

“天生清淨境者,清淨之心者,諸如此類,我道德仙宗並不缺乏。但本門真正看重的,還是他們的成就。”

少年說道:“能夠進入這裡的,並不一定都是清淨心。清淨境,但他們必然都有所成就。”

秦先羽聽出了許多不同的含義。

道德仙宗,並不缺乏清淨心,清淨境之人,或者此地之外,便有一些這類弟子。而在這裡的弟子,必然是有所成就的。

秦先羽沉吟道:“比如這位?”

“他也本是門中一個尋常弟子,修爲極快,後來有所感悟。也如之前那廝一樣,感悟道學。心性變化,溫善平和。”少年說道:“再到後來。他修成了道劍,憑藉這種淡然心性,熬過了道劍的諸般考驗。”

秦先羽微微皺眉。

“修成了道劍,他時時斬去心緒,深研道學,已成清淨心。”少年說道:“憑藉道劍來護道,修行再無憂慮,他雖是三代弟子,卻也已是金丹九轉,內蘊元胎,功成圓滿的人物。後來他閉關十年,近些日子才破關而出,據說再過不久,將嘗試元胎化道,邁入道境,成就道祖。”

秦先羽半晌無言。

各宗二代弟子乃至和掌教同輩的一代弟子,都未必有九轉金丹的功夫,而他一個三代弟子,竟然已是要嘗試成就道祖。

九州仙宗之中,恐怕也沒有多少這樣的人物罷?

至少燕地裡面是沒有這等人物的。

但細想來,修成道劍者,萬邪不侵,大道無憂,他又已是清淨心,有這等成就,卻也並非難以置信的事情。

道劍原本出自道德仙宗,後九宗俱有,但均是傳統道劍。秦先羽體內這一柄,是燕地一位極爲出色的道祖改善之後的道劍,能有護道之用,不拘是自身情緒,還是外來不利之物,俱能斬去,亦能用以對敵,十分不凡。

而真正的道劍,乃是心神交合而成,以精氣神凝合,從虛無而來,以神爲爐,以性爲藥,以定爲火,以慧爲水。修成之後,護衛自身大道,不受外物所侵,能斬心中思緒,能滅外來不利之物,但獨獨無法出體對敵,只能護衛自身。

可是這樣的道劍,正是道德仙宗所看重的。

能夠修成道劍者,便是道德仙宗,也寥寥無幾,加之清淨心,這三代弟子能得這等成就,也是應有的。

“我們去看另一些人。”

少年笑得十分燦爛,領着他繼續往前走。

他們走過許多通道,路過幾汪池水,然後從山的另一面,走出了這裡,於是看見了另外一座山。

山的那邊有一人,他坐在山巔,身在雲霧中,看着天邊。

白色的雲霧。

秦先羽忽然感到一陣綿長的氣息,再看那雲霧時,驀然驚覺,那不是雲霧,而是來自於那人身上的氣息。

從那人身上,感應不到半點龍虎的氣息,沒有龍威,沒有虎威,只有一股綿長味道,類似龜,又似蛇。

“龜蛇綿長,此二者皆爲長壽之物。”

少年說道:“這是本門三代弟子景字輩排行末尾的弟子,修爲不是龍虎,而是龜蛇,已臨近仙凡壁障。”

秦先羽疑惑道:“龜蛇?”

“龜蛇皆是長壽之物,但凡修煉先天混元祖氣者,直指大道,乃是魂魄衍生的本源之氣,有延壽之效,與其修煉龍虎,不若修行龜蛇。”

少年說道:“仙君感悟水火,凝鍊蒼龍白虎,以龍虎交匯,得金湯玉液。而龜蛇者,亦是如此,然而龜蛇壽元綿長,雖不如龍虎霸道,卻另有仙氣。”

“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此爲真武。”

少年微微閉目,低聲道:“龍虎結丹者,喚作龍虎玄丹,而龜蛇結丹者,喚作真武道丹。”

秦先羽道:“九大仙宗,未有這等說法。”

少年笑道:“因爲真武道丹乃是本門獨有。”

秦先羽問道:“此中有何不同?”

“龍虎者霸道,以此結丹者,爲龍虎玄丹,法力亦是霸烈。”

少年說道:“而真武綿長,氣息柔韌,更具大道韻味,同等級數間,壽元更長,突破境界時障礙極輕,但相較之下,鬥法不如龍虎來得厲害。”

道德仙宗,專於修道,不以鬥法爲主,故而有此真武道丹。

秦先羽看向天空。

悠悠雲層上,又有一人,盤膝坐於雲間,身後虛影若隱若現,形如龜蛇結合,與雲霧交連,氣息綿長。

仙人道韻,莫過於此。

此爲真武道丹。

四百五十四章 白珠三百九十九章 獨佔二百六十章 龍虎交匯之法五百八十三章 及木城六百三十八章 地穴裡那言語中的鋒芒六百三十六章 巨人六百二十章 燭淚第31章 寒意二百五十章 演一場戲二百零一章 三記觸地印第25章 難以置信百八十四章 九重門神仙鎖二百四十三章 醒來百九十八章 天生清淨境三百八十二章 羽化二字惹風波三百零一章 蒲元子第4章 壽誕將近六百五十二章 萬丈大妖七百一十八章 斬妖中第50章 一劍定生死五百零六章 收徒上四百四十一章 倏忽又三年二百五十七章 龍虎山上觀龍虎二百二十九章 心意百三十三章 欲沾神仙氣內附書友羣第2章 毒殺五百六十三章 風波將至六百四十章 浩然書生法百一十二章 碎骨第16章 傳功(上)五百二十九章 燕地分宗百二十二章 風吹鶴雲樓四百七十五章 舊年事今年知未來還七百一十二章 仙人下界四百四十五章 廣成白玉樓船五百五十八章 荒龍血肉爲食三百七十七章 聖果七百四十三章 大德聖龍天子上百三十六章 道君一劍名清離五百七十七章 神宗之內二百五十八章 異變二百零六章 先天神算二百二十四章 事後二百九十八章 歧黃觀仙丹藥浴百三十四章 煉劍七百四十章 請小師叔祖歸宗七百七十七章 牽掛與否六百六十四章 每一人都應有不該殺的理由七百二十一章 進山拜聖龍七百零五章 屠神滅鬼六百五十一章 大焱劍陣五百四十三章 人劫二百零九章 蛇化蛟六百五十八章 棄書第92章 符劍,雷法百六十八章 不怒佛五百四十八章 兇榜第三的殺孽四百九十一章 身作八景宮中客六百二十章 燭淚六百一十一章 馬不鞭打不快人不疼痛不爭三百九十六章 變故二百零七章 離京四百九十四章 心不靜意不平百六十七章 言出法隨兩章合一六百八十九章 天劫三百九十二章 聚會四百六十一章 三脈弟子第96章 拭目以待五百九十四章 無上神通七百九十八章 各方風雲起七百八十九章 再相見隻手降龍五百零三章 擦肩而過的緣七百二十一章 進山拜聖龍四百零一章 神靈之徒葉辰二百七十三章 秘劍大成與小成七百三十一章 雙親復生五百七十六章 蠻荒神宗三百二十章 尋仙訪道談何易六百三十六章 巨人四百七十六章 幽州第71章 月色裡的少女四百六十一章 三脈弟子第62章 秘地,仙宗四百八十九章 得道四百九十九章 太漓門六百七十章 餘暉第64章 蘇文秀第65章 弩箭!七百八十九章 再相見隻手降龍第60章 驚聞三百五十七章 雲州玄庭宗第8章 病癒六百九十九章 亂象五百九十一章 尹青七百一十一章 秦瑞麟二百零三章 趙家下七百九十八章 各方風雲起百六十六章 搬山填海驚天雷百一十五章 停手五百三十六章 神靈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