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三章 見道德仙宗一

四百八十三章 見道德仙宗 一

在少年的帶領下,秦先羽登山而行。

前面山道上,有一青年道者,約三十來許,他眉目低垂,時而在樹前比劃,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這是本門一位三代弟子,修爲至龍虎巔峰,原已將要得道成仙,後來看一夜風雨,花開草長,心有所悟,於是止了修行,觀看滿山花草樹木,感悟自然,感悟天心。”

少年笑着說道:“門中有長老談及,贊他道心有成。也有長老斥他荒廢修行,全無修行之念,着實令人惋惜嘆息。”

秦先羽仔細看他,只覺那青年道人眼中再無他物,只看着那樹木,怔怔出神。

原想上前去與之交談,但細看之下,終究打消念頭。

這青年道人眼中別無他物,自也不願有人擾他。

“他平日裡行蹤不定,也就只有我,常在山中走,才知道他在哪裡。”

少年笑得頗有得意之色,像是一個孩童。

秦先羽微微一笑。

他們繼續前行。

前面山道上有個涼亭,亭中有兩人,他們相對而坐,也在對弈,但口中言語不斷,聲音平靜淡然。

秦先羽細聽之下,不禁駭然。

這兩人竟是在論道,他們談論山河大地,草木枯榮,也在談論日月交替,星辰萬古,他們在談論道從何來,談論天地因何而生,九鼎何以鎮世,又論生死輪迴,除卻天仙外,萬物生靈終要落個塵歸塵,土歸土,意義何在?

不知不覺間,兩人已談論了兩三個時辰。

而秦先羽和那少年也在旁邊山道上聽了兩個時辰。

“他們經常論道。這些還算好的,上次聽他們論人心善惡,論天地衆生,聽得我三天都沒能睡着。”少年笑着說:“聽得他們論起人心善惡,舉例無數,聽得好像天地都是灰暗。人總是假的,那天后,我看見每一個人總是害怕,直到後來有師兄告訴我。”

“自己心中善,天地便是大善。”

少年說道:“不過從那之後,我不敢聽他們論道了,雖然他們論道很廣,什麼事情都能談論得出來。”

秦先羽略有感慨,說道:“這兩位真是學識淵博。”

他細看之下。那論道的二人,都是仙家之輩。

“他們兩人都疏於修煉,極少靜坐練功,總是喜歡論道,後來掌教真人與他們說,若要論道,且先知道,要想知道。必先得道。”

少年笑道:“所以他們都已得道。”

得道者,凝於大道金丹之內。脫去凡俗,喚作陸地神仙。

那兩人偏頭看來,略有點頭,以作示意,然後便不予理會,繼續論道。而他們的棋局,又是一盤和局,已無處下子。

少年繼續領着秦先羽行走,指着前方的山洞,說道:“內裡有位長老。枯坐二百餘年,一心修行,意在積蓄真氣,彙集法力,心繫道行增進,卻未曾習練過半點神通道術。”

然後他指着滿山遍野,說道:“這裡有許多山洞,許多洞府,但有些是空處,而多數有人在內修行,他們百年如一日,積蓄真氣或法力,藉以突破境界,尋求得道成仙,尋求元胎入道,道胎化聖,更是尋求仙胎羽化之境。”

他們來到一座洞府前,敲門拜訪。

內中並無迴應。

然後少年伸手推開了洞府大門。

顯現出來的是一座水晶所鑄的通道,彷彿冰晶,卻又不冷。

盡頭處是一汪清池。

清池上有一人盤膝而坐,閉目運功。

他坐在池水上,未曾運用法力,未曾施展本事,卻浮而不沉。

他輕得似乎不像是一個人,而像是一根羽絨,或許他的本體就是輕如羽毛。

就如和沉鐵外形相似的浮木。

這人身着道袍,面色清淡,聽聞動靜便睜開眼睛來,眼中如水晶一樣淡漠,只瞄了一眼,便垂下眼瞼,默默修行。

秦先羽忽然怔在那裡。

清淨之心者。

秦先羽有天生清淨境,但他卻有一個常人的心。

但這道人,乃是清淨之心。

從見到這人的第一眼開始,秦先羽便知曉,這是一面鏡子。

倘如秦先羽自身的清淨境,是一面湖泊,隨風盪漾,遭遇諸般事情,能起漣漪水痕,能生喜怒哀樂,最終仍會歸於平靜。但這道人不會,他有清淨之心,便是一面鏡子,萬物不沾身,萬事不在心,淡然超脫,漠然無情,任何事情都在他心底泛不起一絲漣漪。

這種人物,對世間是大善。

所謂大善,便是因爲將世間一切,俱都一視同仁。

不論你是常人,還是修道人,或是同門,還是長輩,皆與花草無異,俱是岩石塵土。

世間一切,都是灰燼塵土。

而灰燼塵土,也是他眼中的世間衆生。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秦先羽微微閉目,心中道:“清淨之心,天生便是一個聖人之心。”

他睜開雙眼來,目中不似那道人一樣淡漠,略微有些情緒波動,但終究歸於平靜。

“這位是本門二代弟子,天生有清淨之心。”

少年說道:“懷有清淨之心的人物,萬般事情加身,亦無喜怒哀樂,心如明鏡,勘破一切。”

秦先羽說道:“道書中說,這等人物心性絕頂,天賦絕佳,故而修行起來,乃是世間一等一的迅捷,若能修得直指大道的功法,便能有望得取大道,踏足道境,成就真仙道祖。”

“確是如此。”少年說道:“但正因爲過於完美,心性過於清明,故而少了人世感悟,少了喜怒哀樂,少了凡世情緒,在勘破仙聖之境時,或多或少有些礙難。反倒是清淨境,雖然不如清淨之心那般完美,但有了情緒波盪,卻更容易超脫出來。”

清池上的道人,依然閉目修行,未有半點動靜。

即便秦先羽二人談論的便是他,可他依然置若罔聞。

因爲他是清淨之心者,對於身外之事,皆不在意。

“他在感悟道劍,藉此破境。”

少年說道:“傳聞道劍乃是心與神交,憑空而生,他便在感悟。”

秦先羽低聲道:“若得感悟,必可修成。”

因爲對於這等心如聖者的人物而言,修成道劍的諸般礙難,許多危險,都應如無物。

那道人沒有動靜。

秦先羽二人從他身旁走過,轉折入了另一條通道。

前方有好幾面鏡子,正中間盤坐一人。

那人睜開雙目,微笑着朝兩人點頭。

恍惚間,秦先羽似乎從他身上看見了自己。

那是一個清淨境的人物。(未完待續。。)

ps:??下一更快好了,本來打算合併起來,但覺得有些長,所以還是分開。另外,今天我會盡量寫出第三更來……

三百八十九章 道祖坐騎四百九十五章 青垢門五百一十九章 陣破只在一指間四百四十四章 五色煙羅四百六十一章 三脈弟子二百二十七章 心障六百零八章 九轉妖龍神秘海潮五百五十五章 銀羽神鷹第41章 發難百九十六章 血海深仇不惜血誓二百零四章 有恃無恐二百五十一章 龍虎山四百七十六章 仙廬法寶順手拋仙緣造化何其重第82章 翅翼神蜂百八十八章 連過五門暢通無阻六百四十八章 誘而殺之三百零二章 商羊寶鏡無形劍氣六百九十九章 亂象四百一十章 忌憚三百六十七章 乾元大艦踏月舟四百三十二章 諸般手段百六十一章 尺劍交擊百三十二章 請神尊壽終正寢百五十章 賠禮七百六十八章 斬佛三百二十八章 國運之說龍龜之血七百九十六章 海底洞府第9章 寒年草百四十三章 欲求三丈之地第31章 寒意六百三十三章 一個平靜的時代三百九十一章 中州燕地二百十六章 豐行府奉縣二百三十章 天尊山四百二十七章 聽音閣百三十章 五越觀王潮七百六十七章 西北聖佛四百零二章 三招中秋快樂四百六十七章 同歸於盡章節序號修訂四百六十五章 考驗三百七十一章 塵兒四百七十七章 道德仙宗六百四十二章 劍起三百二十二章 點化之術百六十八章 不怒佛七百三十八章 玄機明風林景堂百三十八章 風水秘術七百九十章 不如效仿第66章 如煙似風蟬翼步七百六十五章 大道之樹天地乾坤百六十八章 不怒佛四百七十六章 幽州四百六十七章 同歸於盡章節序號修訂二百二十四章 事後百三十二章 黎府五百七十章 枯木無生七百五十八章 大德聖龍遺蛻百七十九章 驟變五百二十二章 受困三百五十四章 西天極樂淨土六百七十六章 乙木青龍王二百零四章 有恃無恐六百五十四章 九轉妖物二百四十八章 言分道人百九十三章 真龍烈焰道都金龍百九十二章 自開一門二百十五章 嘗試伏虎八百零二章 天仙天仙三百八十章 呼吸之間殺龍虎三百十一章 歸途七百八十二章 出關第93章 六府十三真五百七十五章 神魔二百六十二章 劍仙殺神林景堂六百七十八章 遍尋蠻荒七百三十五章 聚三花凝五氣今爲煉氣士二百七十四章 塵緣七百八十章 垂釣第109章 再見蘇大學士二百零三章 趙家下第43章 驚聞三百三十四章 應皇山之秘百四十章 雲嶺骨三百五十章 妖人王舒克五百五十五章 銀羽神鷹百四十二章 山莊二百六十一章 九重霧障之後八百零二章 天仙天仙百六十章 觀戰第44章 退親三百十五章 逆鱗六百四十一章 變故六百六十二章 鴻蒙混沌虛無三百七十三章 於仙法下得以存活者第23章 灰黑霧氣百二十四章 刺殺六百零六章 昔日道人擲虎三百十四章 八犬閣王舒克第62章 秘地,仙宗五百七十九章 金丹五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