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攻城,其實清軍在野戰中早已喪膽,所以陳文並不打算折騰太多東西出來,除了裝有攻城錘的衝車外,基本上就是雲梯、雲梯、外加上一堆雲梯就夠了,反正蟻附攻城的也是被俘清軍的那些綠營兵,這些人在金華爲惡已久,就算能夠活過清算的也是要被弄去勞動改造個幾年的,還不如讓他們承擔一部分傷亡來得划算。
有道是“外無必救之兵,則內無必守之城”。
清軍乃是野戰被明軍擊潰才退而守城的,在整個金華府已經沒有足夠與明軍抗衡的援軍存在了,守軍的守城意志也未必會好到哪去。
就算清軍在主將的振奮下士氣有所恢復,能夠勉力擊退這些只靠着簡易器械蟻附攻城的清軍降卒,陳文的手裡也還有一招殺手鐗,只是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等實力強盛一些起來後再拿出來爲妙。
到了中午,用過了午飯,陳文便如約送走了那些還鄉團——趕着還返家鄉的團練兵。緊接着,回到大營後,他便把那些在營中空地裡喝了一晚上西北風的清軍降卒拉出來訓斥了一番,而後便慷慨的給這些綠營兵提了兩個選項供他們選擇:
第一,餓着肚子被明軍拉到城下祭旗;第二,用過一頓飽飯後,穿上明軍的軍服蟻附攻城,無論生死,此次攻擊明軍的事情就可以既往不咎。
在發現沒有第三個可供選擇的選項後,清軍降卒們異口同聲的表示了他們對於第二個選項的竭力擁護。
從昨天中午的那頓飯後,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和賽跑後,在空地裡喝着西北風,聞着明軍犒賞全軍的肉食所飄來的香味,心中滿是即將被明軍殺死的惶恐,一直餓到現在,只有傻子纔會在有飽飯吃,又可以脫罪的情況下選擇當個餓死鬼!
安排清軍割掉頭頂的金錢鼠尾,換上軍服,便讓順從者前去吃飯,而那些對腦袋頂上的耗子尾巴還表現出一絲眷戀和猶豫的則直接斬首示衆。待吃過這一頓飽飯,清軍降卒從營門外掛着的那一排留戀金錢鼠尾的清軍屍首旁經過,便在明軍的押送下開始去完成他們的義務。
東陽縣的東城門下,陳文指揮着明軍在城頭火炮的射擊範圍外列陣,而那些清軍降卒則在穿好明軍軍服後分爲兩部分,一部分分配了一些繳獲的刀盾、長槍之類的兵器,等待着陳文的命令蟻附攻城,另一部分則同樣在等待命令,而他們的任務則是填護城河。
在古代戰爭中,以降卒蟻附攻城乃是比較常見的現象,這樣做既可以降低己方士卒的傷亡,又可以消耗掉潛在的反抗力量,如此以敵軍去攻擊敵軍的做法對於攻城的一方可謂是惠而不費。
而這些降卒攻城,城頭上那些曾經的友軍或是同袍也絕不會手下留情,人心隔肚皮,誰知道你持着兵刃上城是反正還是奪城,而且還有一點,城頭的守軍在混亂的城池防禦戰中也很難分清楚哪個是曾經的友軍,哪個是真正的敵軍,所以自然是寧可錯殺,絕不能放過。
相應的,這些降卒也絕少有試圖藉着登城的機會向守軍反正的,因爲在面對守軍的不留情面,他們就需要進行自保,而自保就意味着殺傷,雙方便是勢不兩立的敵人。尤其是此番被俘的清軍,他們已經被陳文勒令割掉了頭上的金錢鼠尾,在滿清“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野蠻暴政面前,暫時也只有站在明軍的一邊了。
按照慣例,陳文還是叫一個軍官上前喊話,內容也無非是金華府清軍主力已經被擊潰,明軍實力強大,負隅頑抗的全部處死,投降王師的還可以免罪云云。當然,在這其中陳文又加入了一些“漢人不打漢人,不要給韃子當奴才”之類的煽動性話語。
只不過,守城清軍似乎依舊沒有拿這些當回事,城頭上雖說不像上次在天台縣那般射下一輪箭雨,但是對於明軍勸降的宣傳所表現出的無動於衷,還是讓陳文感到有些不耐煩了。
兵進金華府在去年的時候其實只是那個“浙江抗清鎖鏈”計劃的一部分,可是現下四明山明軍盡沒,舟山正在直面清軍主力而他卻無能爲力,天台山明軍的戰鬥力又比較弱小,他當時的計劃已經不存在什麼可行性了。
既然如此,那麼就只有佔據一塊可以迅速發展起來的根據地,然後儘快打出去,靠着滾雪球的方式獨自抗衡整個浙江清軍的壓力,在大陸上與滿清剛正面,而此刻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眼見於此,陳文也不打算再浪費哪怕一分一秒,浙江清軍的主力眼下還在舟山,但如果不能迅速增強實力的話,在必然會到來的圍剿面前就很可能會無力面對了。
一聲令下,清軍降卒便將裝滿了沙土的布包頂在頭上,飛一般的向護城河跑去。這樣的工作一般都是由輔兵來做的,只是陳文此番本身就抱着消耗清軍降卒的念頭,自然是毫不猶豫的將所有危險性較大的工作全部交給清軍降卒去做。
當清軍降卒開始向護城河跑去之時,城頭上的弓箭、弩機等物也開始試圖對其壓制。而此刻的清軍降卒,卻顯得經驗老道非常,他們無一例外的把裝着沙土的布包頂在頭上,待抵達護城河邊的同時一把將其甩進河裡,轉身就跑,沒有絲毫的猶豫。
“尹鉞。”
“末將在。”
“待攻城戰結束後,叫幾個降兵中的軍官和士兵過來,讓他們談談攻城時需要注意的東西,這是我部日後需要進行相關訓練的。”
“末將遵命。”
此前與俞國望圍攻天台縣時,陳文也曾經向俞國望請教了一些攻城的技巧,可是俞國望自身的水平本就有限,陳文也不打算在那裡耗費太多時間,也就不了了之了。眼下既然這些清軍降卒既然也有些經驗,那麼從他們身上學過來對付其他清軍也算是替他們積德了。
策馬於大旗之下,在感嘆於自己做人厚道之餘,陳文繼續目視着攻城降卒和守城清軍的動向,第一輪的運送沙包工作幾近完成,清軍降卒在腳力上有快有慢,也漸漸的拉開了些差距。
第一波次的扔沙包大隊開始向回跑的同時,第二波次的扔沙包大隊也頂起了民夫的裝填好的沙包向護城河衝去。待扔沙包的清軍趕回,每一個將沙包丟盡護城河的清軍降卒在回來後都會領到一張白色的紙條,作爲計件工資的憑據,而陳文也會根據白條的數量來決定他們之中各人在此後的待遇。
守城清軍依舊在以着弓箭和弩機向這些清軍降卒射擊,而明軍的鳥銃手也分出一部分開始向城頭的清軍還擊,以保證扔沙包大隊的進度。
扔沙包的清軍降卒不斷的往返於護城河和陣後裝填沙包的民夫之間,每一次投擲沙包都會有一些清軍降卒倒在路上。陳文仔細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向護城河時跑去時有沙包頂在頭頂,這些降卒的傷亡要遠少於丟掉沙包之後,而明軍開始壓制城頭清軍之後也比之前的傷亡要低上一些。
就這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東陽縣東城門外的護城河總算是填平了一段,陳文也不打算繼續去等擴大面積了,立刻派出了另一部分清軍分批次帶着雲梯蟻附攻城。
最後一批投擲沙袋的清軍降卒趕回來後,一個個無不坐倒、或是躺倒在地。而陳文則讓民夫給他們一人分配了一個雜糧餅子和一瓢水,權當是填平護城河工作的獎金。眼見着這一切,無論是那些接受食水而跪地致謝的清軍降卒,還是等待着命令蟻附攻城的清軍降卒,無不鬆了一口氣。在他們看來,既然陳文捨得給食水,那就說明這個明軍主帥應該會信守諾言。
得到了這一結論後,清軍降卒也開始更加賣力的參與攻城作戰,而那些休息過後的清軍降卒也紛紛表示願意戴罪立功,請求陳文給予他們更多的工作。
此間,攜帶着刀盾、長槍進行攻城的清軍已經扛着雲梯向城牆跑去。守城清軍見攻城戰已經進入了肉搏戰爭奪城牆階段,以着遠程兵器壓制的力度也陡然增強,就連始終沒有開火的那幾門火炮也紛紛發出了怒吼。
東陽縣城城下,喊殺聲震天。扛着雲梯的清軍降卒互相分散開來,吶喊着向城牆跑去。在守城清軍的箭矢、火炮的射擊下,不斷有清軍降卒被命中,而更多的清軍降卒則是繼續向前跑去。
隨着第一架雲梯被立在了城牆邊,清軍的弓箭和弩機也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這些更有威脅的目標之上。眼見於此,陳文只是擺了擺手,各由一個鴛鴦陣殺手隊護送的衝車也開始向城門推去。
此間攻城戰已經進入白熱化,攻城的清軍降卒盡皆舉着盾牌的向雲梯頂端的城牆處攀爬,而守城的清軍在無法完成正面殺傷的同時也開始從側面射擊,並投擲灰瓶、滾木、礌石等守城器具。
顧此失彼之下,很多已經接近城牆頂端的清軍降卒不斷的從雲梯上滾落,或是獨自一人掉落,或是連帶着跟在下面的清軍一起從雲梯上摔下來。
只不過,身後不遠就是那些兇悍得如怪胎般的明軍步兵和部分遊騎,眼下已是無路可退的境地,清軍降卒也只得繼續攀爬雲梯,試圖在先登之後佔據一塊城牆好引更多的清軍降卒登城,逐漸憑籍着數量的優勢壓倒守城清軍。
與此同時,隨衝車前進奪取城門的明軍也在損失了兩輛衝車後紛紛抵達了城門,或是其左近城牆的位置。
明軍的衝車乃是一個長方形的原木製造的架子,下面有四個輪子,上面則是鋪了一層木板。木板之上爲了防重物和火攻,則是鋪了一層厚厚的泥土,以及更上面的浸水棉被或是浸水的生牛皮。而整個衝車最關鍵的部位,便是架子上吊着的攻城錘了。
明軍抵達城下,便用攜帶的石塊將衝車的輪子卡在地上,隨即便將攻城錘上的繩子向後拉,待繩子將攻城錘帶到幾近接近橫樑時,便喊着號子鬆手放下,由此藉着攻城錘在衝車中擺動的力量,依靠動能破壞城門或是城門後的門閂。
明軍已經開始用衝車攻擊城門,而城門內的清軍則用木料、石塊以及守城民夫的力量死死抵住。他們很清楚,如果被明軍攻破城門,那麼城牆上守禦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自城門衝入城的明軍也可以在城中列陣前進,徹底擊碎清軍的防禦。
可是,先前被陳文俘獲的清軍數量頗多,如果只是和逃回城的清軍總數相比也只是五五開而已,可若是僅僅和清軍用來守城的步兵相比,那麼數量則高達兩倍之多。而且,在這些清軍降卒的背後,更有着同樣數量不菲的明軍協助。
見城門的壓力劇增,城頭的守城軍官立刻調集清軍和民夫攻擊城門方向的明軍。可就在這時,第一個清軍降卒也登上了城牆。
陳文遠遠的看着那個先登的清軍降卒很快就被守城清軍殺死,可是在這期間,藉着守城清軍解決這個更大的威脅的同時,更多的清軍降卒藉着雲梯登上了城牆。
城牆即將易手,陳文一聲令下,將旗隨之前傾,等待已久的明軍將士在戰鼓敲響的剎那齊聲高呼了一個“虎”字,便向着東陽縣城城牆的方向列陣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