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絕壁,是嗎;
那無論如何無法洞穿的嘆息之牆,想到這裡,方然意識沉默無言。
人死,不能復生,這條顛撲不破的鐵律,似乎與死亡,大有關聯,仔細思索起來卻又不盡然,而彷彿是一個自我意識最深處的認知盲點。
此時此刻,摟着懷裡的女孩,他暫時告誡自己別想太多,這並不合時宜。
“如果忘記了過去,那麼,也就無所謂未來。
我們每一個人,此時此刻正在思考的‘自我’,當然就是你、我,我們自己,但這所謂的‘自己’,又是怎樣的存在,究竟在這時間長河裡佔據一個怎樣的位置,這些都需要過去,歷史,需要我們自己的記憶。
不過,我們更應該着眼的,還應該是未來,你說呢,薇薇安?”
“恩,方然,你說的有道理。
說到未來,有時候我也思考過,只是、方然,不怕你笑話,雖然之前還和你談起‘淨土的太空艦隊’等等,我可並不擅長自然科學,見識也很有限。
不過說到這一話題,最近,‘裡世界’的民衆經常爲此討論、爭辯;
定居點裡的人也一樣,公衆平臺上的訊息非常多,不知你都看了沒?很多民衆都認爲,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我們根本無法邁出太陽系,悲觀的說法,甚至有可能——永遠侷限在太陽系之內,遙望宇宙,徒喚奈何。”
“這些觀點,我最近一直在關注;
改天還想找專家、學者們請教,或者,說討論也可以。”
“那,作爲淨土的原管理員,你是怎麼想的呢,方然?你認同這種觀點嗎。”
“認同、或者不認同,這只是一種主觀上的判斷,客觀現實不會因任何人的主觀意識而改變,薇薇安,從這種角度,我個人當然不認爲,人類會永遠被禁錮在太陽系之類,雖然這只是一種良好的願望。”
“你有點囉嗦呀,不過,好像情況還真是這樣。”
“的確如此。
實際上,對淨土民衆、或者人類文明,這正是文明發展與前途的關鍵兩步之一。
第一步,是人類要在太陽系內,竭盡全力,將自己的文明推進到現階段科技所能支持的極限;第二步,則是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認真窺探、並嘗試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決定人類未來前途命運的關鍵問題:
以現階段、乃至未來的客觀條件,人類,究竟能否掌握足夠強大的客觀規律,
強大到,
足以邁出走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
宇宙,浩瀚無垠,以人類迄今的認知,是近乎沒有邊際的一種客觀存在。
從不知數百萬年前,第一個仰望星空的原始人類,萌生某種描述般的定義開始,這無時無刻不高懸頭頂,卻始終絕對無法觸及的存在,
就令無數人着迷,甚至用畢生去觀察、記錄。
千萬年來,所有這些人的視角,都止於蓋亞表面,卻憑藉越來越精妙而繁複的手段,逐漸探尋到那燦爛星空中的一點一滴奧秘,逐漸意識到自己身處的世界,很可能,也是這燦爛星河中的一份子。
甚而,將無垠天幕中的光點,分門別類,逐漸發現其中有若干動態的光點。
而其他絕大部分,則彷彿永恆般一動不動。
直到最近幾百年來,憑藉前人的漫長記錄、線索乃至偶有提及之文字,才發現這些貌似永恆的光點,不僅正在一點點的緩慢推移,其實質,居然與高懸天際、放射無盡光與熱的太陽一樣,都是熊熊燃燒的巨大火球。
再往後,科學的天梯,越來越高、越來越遠,人類由此得以窺見這無窮無盡之中的更深一層,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
是何等龐大到無法想象的存在。
但,時至今日,所有這一切的成果,越來越呈現這樣的矛盾:
人類所見的宇宙,與可探索、可研究、可抵達的宇宙,差距實在太過巨大。
光,真空中每秒前進三十萬公里,倘若忽略相對論效應,可以認爲,其在宇宙中一貫以這樣的速度前進,對照蓋亞表面的常見速度,這自然是快到不可思議。
但即便是這一速度的極限,面對浩瀚宇宙,卻又顯得是那樣遲緩,遲緩到追不上宇宙膨脹的腳步,遲緩到讓這正在膨脹的宇宙,其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一大部分,始終處於任何觀測手段之外。
宇宙,究竟有多大呢,迄今爲止的科學認知,得出的數字,是看似自相矛盾的一百四十億年之年齡,與九百三十億光年之直徑。
但這且不算,一種假說更給出估計,宇宙“事實上”的直徑可能在一千六百光年;
從九百三十光年、到一千六百光年之間的大片區域,因光速有限,無可到達、無可逸出,而絕對無法被人類所觀測,至多隻能借助理論物理的研究成果,結合天文觀測,進行一些粗粒度的推斷。
所見,何其浩渺,待到探手欲摘,卻又是那樣的遙不可及,
這便是人類一直身陷的處境。
即便擁有無限長的生命,面對未來,面對廣袤宇宙,又要怎樣才能邁出這關鍵性的第一步,在搭乘客車前往“淨土理論物理研究院”時,方然始終在沉思。
“裡世界”的生活,十分自在,一個人只要不違犯公共秩序,隨便做什麼都行。
在公園裡露營了一夜,早晨醒來,沒有尋常世界裡必然會有的頭痛、乃至感冒,左右無事,方然想送薇薇安回閱覽室,女孩卻莞爾一笑,告訴他“自己想放幾天假,或許去遊樂園玩一陣子,改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