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四章 月面

動用超大功率的激光,將月球表面的某處,照射到熔融態,然後在周邊部署發電設施,這一設想看起來的確很駭人。

至於說,這樣做的效率,熔融態的月面自然會向太空輻射大量熱能,只不過,與激光輸入的能量相比,比例很小,倘若只是在理論上分析,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似乎還真有實現的現實可行性。

當然,任何奇思妙想,一旦從理論進入工程實踐層面,就無法維持簡潔明瞭的原理態。

“燒化月面,圍坐烤火”,這種瘋狂設想遭遇的現實困難,第一條就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

而是淺顯的熱脹冷縮。

月球,地質成分與地球近似,即便化學組分多少會有一些差異,整體上,可以認爲是由厚重岩層構成,對其進行非均勻加熱,甚至將一部分燒蝕至熔融態,在加熱過程中就會引發大規模的熱脹效應。

按項目規劃中的描述,加熱,可不止是一場小打小鬧。

倘若用激光將月球表面約一百平方公里的區域,照射至熔融態,預計溫度至少在開氏1200~1500度,如果要提升轉換效率,溫度還會更高。

那麼,這就很有可能在月球表面,造成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巨大裂縫。

對直徑幾千公里的月球,裂縫,似乎不會直接造成一些很嚴重的後果,熔融岩漿池外壁的裂縫,則會讓岩漿灌入月球深處。

只要激光持續照射,能量,就會源源不斷注入月球,有可能引發更難以預料的地質災難。

嚴重一點,倘若月球因此爆發超級地震,人類建立的月面基地,發電設施,都會一下子灰飛煙滅。

如此可怕的前景,稍加摹想,方然就覺得這方案很不靠譜。

而研究機構的白大褂們,也分成幾派,其中有一些更提出新的質疑,批駁“岩漿池”方案提出者們的辯解:

“只要控制照射的力度,延長‘熱機’時間,就不會引發月球的地質災難。”

“的確如此,但是,如果一百平方公里的區域,要用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加熱到穩定狀態,對人類文明而言,這是不是也太緩不濟急了?

更不用說,遲緩的進行照射,等同於用激光加熱整個月球。

人類本來就在爲能源而焦慮,現在,卻要先提供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滿功率照射,消耗相當於幾千億噸標準煤的能量,然後才能開始真正向月面基地供能,這種做法的效率太低,根本不可取。”

一眼看去,說的很有道理,方然在控制室裡搖了搖頭。

如果,僅僅是如果,人類真的有極其充裕的能量,用超大功率激光照射月球,直到其核心具有相當高的溫度;

若能避免引發地質災難,這,還真是一種向月球供能的可行之策。

但現在的問題,蓋亞淨土,之所以要向月球供能,根本動機是爲了建立近日軌道能源站。

本來就是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能源問題,現在,缺乏長久能源的人類,並無法進行這樣奢侈的工程,何況以月球的地質條件,這種做法,會不會引發巨大的地址災難,白大褂們也不敢打包票。

退而求其次的方案,相對而言,引發災難的可能性不大,

技術難度卻會更高一些。

在蓋亞表面的激光照射系統,受限於大氣,無法精確瞄準月球表面的一點(實際上只能是一個區域),這是目前難以克服的困難。

不同於通信的持續激光傳輸,也不同於攔截墜落物的激光脈衝,前者功率很低,不會引發嚴重的大氣加熱效應,後者則只持續一段較短的時間,這兩類系統都可以保證將激光準確投射到太空中的衛星或墜落物上。

但是用激光輸能,一道功率至少在億瓦、甚至上萬億瓦的光束,則會在路徑上產生比較嚴重的加熱效應,繼而產生光路扭曲。

在短距離傳輸時,勉強可以忽略這一效應,但是對三十八萬公里的傳輸長度,

就絕對無法漠視其存在。

事實上,以蓋亞淨土當前的技術水平,不要說將上億瓦的激光,準確照在月球表面的某一區域,就是將一束功率極低的測距激光,準確照射到月面,

也不是很簡單的事。

對此,研究者們的對策,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從“近地軌道換能站”的中繼照射方案,到“分佈式投射體系”的分散配置方案,得益於當下充裕的科研預算,其中若干種方案都進入了實驗驗證階段。

不過,時間進入1519年,開始進入實質性部署的系統,

卻和上述方案都不一樣。

月球的能源問題,本質上,是在一個表面無大氣層、無其他能源的天體,設法獲取能量,人類在蓋亞表面的工程思路,並不見得適用。

1519年春夏之交,陸續進行的幾次大規模航天發射活動,消耗掉上百枚N-5火箭,GMC着手在距離月球兩萬多公里的繞月軌道上,建設一座徑向尺寸超過一千米、設計指標百萬千瓦的陽光反射空間站。

與此同時,在月球表面的適當地點,若干座陽光接受站的建設也陸續展開。

利用太陽輻射,爲天體表面提供能量,這樣一種看起來十分自然而然的設想,也就是在月球的客觀條件下才能實現。

具體的配置,早年間,研發機構裡進行過多次討論。

第一種方案,是在月球表面大規模部署光伏系統,直接獲得太陽能;

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也沒有其他衛星保護(這是很顯然的,月球體量太小),光伏系統的維護壓力太大,產能也不一定能穩定,所以被否決。

第二種方案,是在月球表面大規模部署反射板,在近月軌道部署換能器,然後再將能量用光輻射的形式饋送到月面;

相比脆弱的光伏系統,反射板的抗損性能更好一些,維護工作量也小,但卻平添近月軌道換能器——月面的傳輸系統,在成本和穩定性上仍不理想。

第三種方案,則是GMC批准的工程計劃,在近月軌道上部署超大型反射面,

將陽光反射到月面的一系列換能站。

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六二六章 遮斷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四八〇章 趨勢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八四七章 保險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二八章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一七一章 重返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一七二章 意義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六四章 讀出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三五九章 延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