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三章 傳輸

以人類的眼光,可以認爲,月球表面是一片貧瘠的荒漠。

根據舊時代太空探索的資料,距離蓋亞三十八萬公里的月球,地質成分與地球十分接近,據此,也有人認爲,月球是在久遠過去從蓋亞分離出去的一塊。

這種說法,正確與否並無從查考,不過考慮到蓋亞形成的過程,可以認爲,與太陽有一定距離的恆星爆發殘留物質,本來就具有相近的組成成分,那麼在聚攏、形成天體之後,具有相似成分也是很尋常。

不過,與擁有幾十億年演化史,特別是擁有大氣、水與生命的蓋亞相比,月球則始終是一片遭受天體墜擊的不毛之地。

沒有大氣和與液態水,陽光,就無法轉化爲二次的可再生資源。

沒有生命,就沒有化石燃料生成的基礎。

最後,由於自身尺度太小,月球的地熱蓄積效應微弱,也完全沒有利用的價值。

不論是否親自踏足,人類要想在月球建立基地,從事生產活動,就必須有大量且可靠的能源供應。

在這方面,蓋亞淨土的白大褂們,提出若干策略,一種是從蓋亞運送核燃料,在月球建立裂變電站,一種是在月球表面部署光伏系統,最後,則是腦洞大開般的“利用光輻射介質,將能量直接輸送”。

前兩種手段困難重重,至於最後一種,說白了,就是用功率超大的激光炮,向月球基地的“靶點”照射。

而月球基地,則建設一座龐大的換能器,用光輻射作爲能源。

能源根本上來自蓋亞,利用光輻射的無線傳輸方式,達到目標,這一設想從原理上並不新穎,而且,以人類現有的技術水平,實現起來也不容易,脈衝激光炮與穩定供能激光器的差異,即便無法與與“聚變彈與可控核聚變”比擬,

實質上也相去不遠。

在西曆1516年的研討會上,面對與會專家,阿達民就提出過一些顧慮:

“用激光傳輸能量,原理很直白,工程技術上則有一些現實的困難,諸位的報告裡,多有提及,這些困難是否能克服,決定這一工程是否能上馬實施。

首先,穩定輸出大功率激光的設備,至少達到萬億焦耳級別,製造難度如何?

其次是大氣散射,引起的能量損耗倒可以忽略,由此導致光束偏移,如何校正,如果不能校正,這樣功率巨大的光束,必然直接引爆月球表面,照射到人造設施上,則會毀滅一切,造成很嚴重的生產事故。

最後,接受系統的換能器,採用什麼原理,轉換效率和可靠性如何?

各研發機構的負責人,就圍繞這三點,開展工作,儘快論證項目可行性,並準備第一階段的實驗確證。”

從蓋亞到月球,三十八萬公里的距離,採用無線方式供能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談到這裡,既然氣氛十分寬鬆、開明,現場也有專家提出質疑,認爲“既然向月球供能如此困難,還不如直接在地球上完成一切”。

與其到月球兜圈子,倒不如,踏踏實實從地球邁出往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站在項目、規劃本身的立場上,這想法可以說完全正確,但是着眼於人類文明的全局,這種設想,則顯得有些片面。

對這種質疑,阿達民在座位上欠欠身,伸手比劃了一下:

“是的,詹姆斯*麥克斯韋先生,考慮到項目難度,我們似乎是可以認爲,把原定在月球基地進行的一切,放在蓋亞表面,就可以省很多功夫。

但,有關‘激光遠距離供能’的一切,可並不是只能用在蓋亞到月球之間。

蓋亞淨土的中長期規劃,從月球基地,到近日軌道能源站,再到承載‘全產機’的近日軌道太空城,能量的大規模傳輸、交換和利用,是必然環節。

展望未來,不論從能源站到太空城,還是從能源站到中繼設施,乃至於從中繼設施到月球基地,再到蓋亞表面,人類,必須掌握切實可行、兼具效率的長距離能量傳輸手段,否則,就沒有辦法在太陽系範圍內,截獲、調動並使用能源。

對一個文明而言,能源,意味着什麼,相信不用我在這裡贅述。

正因如此,今天各位所做的研究,意義深遠,不論從哪一方面考慮,人類都必須儘快研究出利用光輻射、或者其他媒介傳輸能量的技術。

最後我還要強調一點,相比於從蓋亞到月球,能源站、中繼設施、太空城乃至月球之間的能量傳輸,難度顯然更低,只因無需解決蓋亞大氣對光束的散射、扭曲效應,傳輸效率也容易提升。

但稍加思考,我們都不難明白:

只要人類還想在蓋亞生活,而非遷居到太空,就終歸還是要解決這一難題。

蓋亞表面的能源,除可再生資源外,不論地熱、核裂變還是化石燃料,都並非長久之計,而單憑可再生能源,未必能支持兩千六百萬民衆的高水平生活。

今天的蓋亞淨土,面臨的際遇、挑戰,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但,憑藉空前強大的科學技術,能夠爲各位研究者提供的資源,也是前所未有的充裕,既然可望擁有無限長的生命,我認爲,各位應該有信心、也有意願,去鑽研與之相關的一切。”

心懷星辰大海的理想,同時,也不會放棄蓋亞,這是人類規劃的未來願景。

要實現這一天,能源,必須有堅實的保障。

1516年召開研討會,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研發組陸續提出好幾個方案,並逐一論證,報告則由ASA逐次傳遞到阿達民案頭。

瀏覽這些報告,不時跟進,方然則感慨科學家們的思維,

簡直就是一片奇思怪想、天馬行空。

從蓋亞到月球,利用超大功率激光傳輸能量,如何瞄準、如何接收,乃至於如何轉換利用,方方面面的設想不一而足。

其中,很驚人的一種設想,是根本不考慮什麼“瞄準”的問題,只管用激光炮持續轟擊月球表面的特定地域,將其加熱到熔融態,然後在周邊地帶建設大批換能站;

如“圍坐烤火”一般,利用輻射出來的熱量發電。

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八二一章 物種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四五四章 維持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七章 生命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九章 保障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九十七章 循環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八一一章 過時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五十章 條件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八九七章 自制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一七〇章 告別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五〇二章 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