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泥潭

即便能預見一場經濟危機,普通人的選擇,也無非是保住財產,或伺機牟利。

至於方然,交過學費、住宿費的賬戶裡還有不到二十萬馬克,除此之外並無什麼財產,似乎不必太擔心。

但他的憂慮,本來就和普通人不一樣。

經濟危機,在現代社會並不罕見,年紀稍大的聯邦民衆都經歷過一次,或者不止一次,危機爆發時,固然一地雞毛,但只要熬過兩三年的艱難光景,待那些註定無法償還的債務湮滅殆盡,經濟就會轉暖,開始新一輪的興與衰。

至於債務的湮滅,會伴隨着多少家破人亡,只要事不關己,沒人在乎。

但這次危機不一樣,很不一樣。

以往的世界,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原因都很相似,無非是大量的商品找不到買主,進而打破了經濟循環;但這一次,卻會從大量人口的失業開始,而且這種失業,可想而知,一旦被智能機器奪走了飯碗,就再沒可能搶得回來。

人的體力,智力,短時間內無法有大的進步,機器卻可以迅速的不斷升級換代;

這種情況下,被機器頂替了的人,只會被運算速度、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機器越甩越遠,而不會有任何翻盤的機會。

除非改行,到其他領域一試運氣;

但這種時候,除研究人工智能、製造智能設備的公司,社會其他行業都將陷入衰退,裁員都來不及,且不說大部分失業者的能力,至少是眼前的專業水準,並不足以在競爭激烈的IT、人工智能和自動化領域找到工作。

更何況,連軟件測試、模塊設計和系統部署這樣的工作,都有被機器一步步蠶食的趨勢,又哪來那麼多崗位可競爭呢;

這樣的趨勢,會導向怎樣的未來,一望可知,就是危機的自我循環、持續惡化。

智能設備替代人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引發經濟危機的原因就會一直存在,使危機不斷加深:失業的人越多,大量生產出來的商品就越沒有銷路,經濟越萎縮,工廠主們就越傾向於用機器替代人,至少暫時維持住可憐的利潤率。

危機的洪流中,只有智能設備的生產者,暫時高枕無憂,但隨着社會形勢的惡化,最終也無法獨善其身。

這樣的前景,相比莫須有的財產打水漂,才更讓方然頭疼。

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個人的安全,根本就得不到保證,而他卻又如此畏懼死亡,厭惡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風險。

上課之餘,有時去布朗教授的實驗室,擺弄儀器,方然仍心神不寧。

自從窺見了經濟危機的徵兆,並推測其不會輕易結束,他就有些煩躁,畢竟,一個經濟滑坡、社會動盪的聯邦,不僅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存,想必也很難爲永生的科學研究提供充分的支持。

但,即便看透了這一點,他卻又無能爲力、只能當一個看客。

那麼歷史上的經濟危機,尤其很嚴重的那幾次,又是怎樣被解決的,有好辦法嗎。

人類社會,畢竟到今天還存在,歷史上的一次次經濟危機是怎樣度過的,《聯邦歷史》裡就有答案,雖然這答案,隱藏的挺深,很多學生都看不出來:

就是戰爭。

回顧蓋亞的歷史,最近一百年來,爆發過兩次席捲世界的大規模戰爭,方然對此印象深刻。

他知道,那兩次戰爭的根本緣由,就是深陷經濟危機的列強爲爭奪經濟緩衝區——殖民地而大打出手,最終,不管哪一方勝出,世界都被砸了個稀巴爛,人口損失慘重,戰後重建和生育高峰則充當了經濟的啓動機。

即便一場戰爭,也不過是讓經濟再繁榮十年左右,這是歷史的規律。

可最近幾十年卻不是這樣。

從第二次蓋亞戰爭到今天,幾十年過去,再沒爆發過一次世界範圍的大戰,對愛好和平的人來講,當然是好事,方然的思考角度卻迥異。

眼下的危機,既然是由IT、人工智能的不可逆趨勢引起,要解決問題,恐怕就得再來一次慘烈的世界大戰,這種前景,讓他短暫的憂心忡忡。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情形幾乎不可能發生。

畢竟,時代變了:

核武器的恐怖平衡,讓世界大戰成爲了不可能。

武器,一個距離生命科學、永不下車十分遙遠的領域,方然的認識有限,但哪怕從聯邦的基礎教育裡,他也會知道,利用核力的核武器威力之巨大,一枚就能摧毀整座城市。

這樣的炸彈,可以在幾十分鐘內,被運載火箭投擲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爆發出沖天的蘑菇雲,和致命的輻射灰燼。

正因爲有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一旦失控,列強都會同歸於盡,世界才暫時遠離了戰爭。

核武器的存在,讓方然糾結,說起來甚至有點可笑。

一方面,他對即將爆發的經濟危機感到不滿,希望生活在一個和平環境中、以便追尋永不下車的票;

可另一方面,認識到這危機很可能沒有盡頭,必然會影響生命科學的發展,他又希望經濟危機能儘早結束,哪怕是用戰爭爲代價。

但這一切,總歸不是他能決定的,想太多也沒有用。

思考進行到這裡,方然就暫時安下心來,一邊應付學業,一邊更賣力的爲“國際商用機器”工作,設法在危機降臨之前,多積累些金錢。

動機有一點庸俗,每天更加忙碌,但有時候,他也得應付些其他的事。

譬如學生之間的交往。

方然住的宿舍樓,規模不大,一共幾層裡幾乎都住着未成年的學生,也就是提前聯考、或者特招進入伯克利的“天才”們。

在這些十幾歲的大孩子當中,方然很不起眼,即便他的心理、思維遠比外表成熟,對那些稚氣未脫,除特長外並無過人之處的年輕人,也沒有要搭理的想法。

本來,他完全可以一個人獨來獨往,和任何人保持足夠的距離。

但,和環境相對單一的金伯利不同,方然很快發現,即便在伯克利,學生羣體中也會有些不成文的生存法則。

第四〇二章 堅壁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六四四章 鐵壁第八八六章 聯結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四〇六章 互毆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三一三章 龐大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五二九章 施救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四一九章 安息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十章 升學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七〇六章 全境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六八四章 安詳第十二章 壽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