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反抗

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短短十分鐘內,就有近百名聯邦民衆死於非命。

如此性質惡劣的流血事件,即便在社會劇變、秩序瓦解的聯邦,也是十分令人震驚的。

繼而,還未等聯邦當局反應過來,弗林特市市區內的數萬民衆就從耳口相傳中得到消息,繼而,將持續多年來積累的憤懣徹底點燃。

西曆1484年1月19日,弗林特市當局向密歇根州報告,該市的局勢已“完全失控”。

由於長期的經濟低迷,弗林特市的傳統工業企業紛紛遷出、或者倒閉,失去財源的城市逐漸破敗,還曾爆出與底特律市的水費糾紛而改變水源、結果讓大量市民鉛中毒的醜聞,這樣的城市裡,可想而知,安保力量的規模是很有限的。

而近年來活躍在弗林特市的有活力組織,在這次衝突中,也沒有起到當局幻想的所謂“義務秩序維持隊”作用,而是迅速被憤怒的民衆瓦解、消滅。

爆發在弗林特市區的衝突中,外強中乾的有活力組織,在民衆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多年來在弗林特作惡多端,欺男霸女,填充聯邦當局淡出後的力量真空,有活力組織在市區的活動十分猖狂,非但如此,還憑藉馬克攻勢而與半死不活的城市當局沆瀣一氣,充當打手,進行了大量不便由當局出面的活動。

在暴動中,民衆的尖銳矛頭,第一個就對準這些騎在自己頭上的組織。

星星之火一旦燃起,局勢很快失控,爆發在失去的動亂,很快由小股市民的自發行動,演變爲響徹全城的大作戰,有活力組織的槍手在亂鬥中死傷殆盡,殺紅了眼的民衆則彙集起來,向當局控制的市警察局發動進攻。

面對危局,弗林特市警察局調集全部力量,約六十具武裝機器人應戰。

偌大一座城市的警戒力量,只有六十具機器人,說來可笑,但是面對武器簡陋、毫無章法的民衆,機槍還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據事後統計,僅1月19日當天,就有超過三百名市民在衝突中喪命,受傷者更不計其數。

儘管如此,長久以來備受煎熬的民衆,還是一鼓作氣將警察局完全攻佔,並消滅了全部六十具武裝機器人。

也正是在這一天,弗林特市暴動的消息在見諸媒體,令聯邦民衆深受震撼。

遙遠東北部的城市暴亂,對民衆而言,究竟是抱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在觀望,聯邦政府無需猜測,用腳趾頭也可以想象得到。

進而,對媒體的競相報道,爲何會採取一種默許、甚至放任的態度,也讓方然特別留意。

距離夏洛特上千公里之外的弗林特,在1484年1月下旬,事實上已完全被暴動民衆所佔據,不僅如此,據網絡流傳的消息,真正有活力的組織正在弗林特市出現,武裝起來的民衆已經有了一定的組織能力,並向全聯邦發出訊息,號召民衆起來戰鬥。

當然,所有這一切訊息,與“弗林特市爆發騷-亂”的新聞不同,在聯邦均被嚴密封鎖。

新時代的奴隸制,在體系內,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穩定性,但對抗外來挑戰的能力如何,在此之前,方然一直不甚了了,現在當然就密切關注着弗林特市的動向。

或者說,他真的很想知道,在這樣一個機器逐漸取代了人的時代,飽受折磨的民衆,究竟還有沒有除忍耐之外的手段,有沒有機會像歷史上的無數鬥爭者那樣,揭竿而起,爲自己的利益、也爲人類的未來而鬥爭。

但,在觀察這一切的時候,方然的心態,卻是複雜而沉重的。

憑藉閱歷與頭腦,他,已經預見了結局。

必然的結局,不知道弗林特市的民衆是否能預見到,但不管怎樣,一旦決定用暴力反抗命運,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就不再取決於自己,而取決於坐擁龐大暴力體系的聯邦當局。

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仍然證明,弗林特的暴動者,對事態發展並沒有任何的預見性。

1月19日,在這一天攻佔市警察局,基本肅清了市區範圍內的一切資本爪牙,接下來的時間裡,佔據弗林特市區的幾千名武裝民衆,和或主動、或無奈而追隨這些民衆的數萬名市民,就一直在準備與前來圍剿的聯邦國防軍作戰。

這種作戰,想一想國防軍的坦克和武裝直升機,也不難猜到血色的結局。

預見到這殘酷的前景,短暫的迷茫後,弗林特市的幾萬名男女老幼,就在反抗組織的指揮下進行一系列的戰鬥準備,設法構築街壘、囤積武器彈藥,並派出信使聯絡周邊城市,進而在網絡上發出消息,期待飽受壓迫的聯邦民衆就一呼百應、紛紛起來鬥爭,支援弗林特市的反抗大業。

然而還沒等一切進入正軌,聯邦當局的應對之策,已雷霆般降臨。

西曆1484年的寒冬,在弗林特,雪花在漫天冷風中飄舞,缺吃少穿的民衆一邊在房屋裡瑟瑟發抖,一面卻抱着滿腔怒火,擦拭史密斯*韋森左輪槍,製作莫洛托夫雞尾酒,準備用這滿含怒火的回擊,去迎接自己的宿命。

多少年來忍飢挨餓,曾經的工作一概不見蹤影,稅收的絞索越來越緊,救濟的數量日漸微薄。

所有這一切,都在讓民衆覺醒,意識到前途、乃至性命,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關頭。

即便在聯邦多年的洗腦策略下,一般民衆,根本不知共同主義爲何物,卻會從切身體會中,逐漸發覺,誰造就了這一切人間悲劇,又是誰,纔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聯邦的武裝力量,毋庸置疑,是強大而無法戰勝的,弗林特市的居民們多少都清楚這一點。

即便如此,在暴動發生後,大多數民衆還是逐漸自發、或者隨波逐流般的彙集在了一起,與少數積極行動者並肩向前,只因爲他們,已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對未來失去了希望,絕望到即便死亡,都無法將其嚇倒、喝退。

反正都無所謂了,退縮嗎,那又能怎麼樣呢;

在陰冷潮溼的地下室裡,飢寒交迫而亡,這一切,豈不比戰死沙場更可怖。

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一章 列車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八二〇章 物種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五八五章 抗爭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七九〇章 缺陷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八十章 生意第六七七章 意願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一九八章 逆轉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三二七章 號角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一五七章 協議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六六七章 使命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八七七章 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