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懸崖

怦然心動的感覺,是真實的,方然並不想刻意壓抑這一點。

但此時此刻,他所凝視的並非只有Emily,“我們的未來”,也不是兩個年輕男女的那些卿卿我我。

從不知道多麼久遠的過去,延續至今,文明的燦爛成就,並不只是巍峨矗立的古老建築奇蹟,也不僅是塵封已久的羊皮卷和竹簡,而是如Emily這樣,正生活在這偌大蓋亞表面,正在經歷短暫人生的無數鮮活個體。

無數個體中的絕大多數,終其一生,都彼此不曾相見,不曾認識,沒有機會對彼此說上一句話,甚至無從察覺彼此在世間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上,都能感受到“人類”的存在。

2,000,在七十億的人口面前,是一個多麼渺小而微不足道的數字。

但世間的普通人,終其一生,真正打過交道、彼此留有些許印象的人,往往也就只有這寥寥的兩千左右。

其餘的絕大多數,都恍若林中的樹葉,天邊的白雲,你知道他們就在那裡,甚至,也曾親眼見到過他們中的許多個,但,卻沒辦法分辨彼此,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橫亙在身爲同類的自己和他們之間,讓彼此永遠不會有交集。

然而人的意念,認識,卻可以超越這時間和空間的鴻溝,意識到他們並非幻景,而是真實。

這樣的大千世界,有朝一日,倘若真的迎來了末日;

那將會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非但如此,那宿命般的終結,卻又是因人類自己而起,因人工智能與永生的探索而走向滅亡,着就不僅僅是可怕,而是令方然扼腕嘆息。

一切都將終結,眼前的Emily是這樣,即便自己,很可能也無從逃脫。

但自己又能做什麼呢,拯救世界嗎。

現在,憑藉過去三十年的努力,自己卻還完全的不確定,能否在末日浩劫中倖免於難,既然連自己都未必能拯救,他,方然,又要拿什麼來拯救世界呢。

在“國際商用機器”廢寢忘食,掌控龐大的生產體系,進而掌控暴力,清除一切潛在的威脅,當真做到所有這一切,就能拯救自己,甚至拯救這彌足珍貴的大千世界嗎,能,還是不能,現在的自己根本毫無把握,而只有繼續跋涉向前。

想想也是可笑,人類,自詡爲萬物之靈,當今所做的一切,卻是在將自己推向懸崖。

更悲哀的是,在早已研究出博弈論,明確知曉“囚徒困境”的今天,這種自掘墳墓,自取滅亡,仍然在無法扭轉的進行。

多年來的親眼目睹,所見所聞,今天,坐在返回酒店的轎車裡,和Emily四目相接,從女孩清澈眼瞳裡見到的,卻是浩劫,卻是毀滅與衰亡,恍惚間,三十歲的年輕人似乎產生了幻覺,他開始覺得,冥冥中彷彿有某種原則,某種力量,超越了人類文明的智慧,纔會讓明明洞悉客觀規律的人,依然走向宿命般的終結。

維繫人類社會,維繫人類的法則,究竟是什麼;

而破壞這一法則,讓世間一切都在浩劫中滅亡的,又究竟是什麼。

是人工智能,是信息技術的浪潮,還是自私的貪慾,是陷於囚徒困境而無法自拔,這一切,表面上如此簡單,如此直白,背後蘊含的道理,卻彷彿埋沒在浩瀚無際的大洋深處,是那麼的難以窺探,難以求索。

花一般的女孩,此時此刻,在方然的視線裡,彷彿就幻化成了光輝而燦爛的文明。

真的沒辦法了嗎,無論如何,不管自己、乃至世間所有的一切,怎樣竭盡全力的要挽回,也無法忤逆客觀規律,無法逃避自然法則指向的終結嗎。

倘真如此,那麼,自己長久以來所追尋的,無限長的生命……

豈非也會成爲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冥想着這一切,思考,讓頭腦漸漸有了眩暈感,意識到對面投來的問詢目光,方然炸了眨眼。

他忽然覺得,自己從未像現在這樣,疲憊而厭倦了漫長到不見盡頭的路。

但又能怎麼樣呢,難道,還能放棄嗎。

事關自己,乃至全人類的命運,“匿名者”的告誡在耳邊迴響,放棄,是沒有用的。

身在人生的旅途,方向,只有一個,不論怎樣恐懼,彷徨,面對大廈將傾而無能爲力的痛苦,一切都要自己去承受。

等待在前方的,究竟會是什麼,不知道,也正因如此而絕無退路。

辦法,拯救一切的奇蹟,究竟是否存在於這世界,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但哪怕只有億萬分之一的希望,對自己而言,就是活在當下的全部希望。

被這樣的想法所主宰,慢慢的,方然說出了讓Emily有些不明所以的話。

“辦法,終究會有的;

可是誰也不知道,我們,會不會有等到它的那一天。”

……

仲夏時節,夏洛特,結束了短暫的旅程,回到工作地的方然很快接到了新任務。

IBM公司規劃中的“全產機”,在長達數年的預研後,終於啓動。

按公司上層的說法,定名爲APOS的“全產機”對公司意義重大,“國際商用機器”必須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搶佔制高點,爲此,將在未來十年內投入超過兩萬億聯邦馬克,爲世界提供劃時代的自動化生產帝國。

身在夏洛特研發中心,於基礎研發組工作了若干年,不論經驗、資歷還是自身能力都得到赫伯特*西蒙的推薦,方然又一次進行了職位調整。

現在,與若干名研發工程師一道,開展研發中心承接的APOS支持項目。

無視聯邦社會的混亂現狀,也對其堪憂前景無動於衷,IBM的“全產機”計劃依然雄心勃勃,這種態勢,昭示着世界的彼此割裂在加劇,方然卻無暇他顧,對自己而言,這反而是一種有利於自身目標的現象。

因民間消費萎靡,APOS擬製造的“自產機”類型,幾乎完全擯棄了消費品,而專注於能源、原材料與裝備領域。

爲掌控蓋亞,這種APOS的價值,顯然比爲鞋帽、罐頭和衛生紙而訂製的大得多。

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二四〇章 苟活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六六〇章 時限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二七三章 產業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五一章 意志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二〇二章 職責第二一〇章 時間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十四章 適者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八七五章 加速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四五四章 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