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一千七百多萬條目,雖然已有心理準備,這數字之大,還是讓開發者們深感棘手。

須知FSCIM的條目定義,有的簡單,有的複雜,簡單如“原子”、“對二甲苯”、“螺旋漸開線”這些科學範疇內的定義,基本無需重構,直接拿來使用都未嘗不可、充其量只需進行數字化、邏輯化的迭代。

但另一方面,諸如“阿茲特克”、“圈地運動”、“十二指腸部分切除術”等概念,就完全無法直接測度,必須藉助大量上一級條目、平行條目才能構建。

而且這些條目,彼此間的縱橫聯繫也極其錯綜複雜。

當時估計,對這類貼近社會現實生活的複雜概念,每個都至少要花費一人周工時,才能拿出堪用的草案。

以FSCIM項目所能調動的人力、物力,顯然無法承擔如此巨大的開銷。

一千七百八十萬,初學時見到過這數字,短暫驚訝後,方然很快就領悟到資料中的說明介紹。

他意識到這個數字,即便對FSCIM而言龐大到了不切實際,對照數以萬年、甚至百萬年計的人類歷史,卻又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最起碼的,不考慮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有史以來誕生過的所有人,總數就達到100,000,000,000,多達上千億之巨。

而根據項目組的初步統計,涵蓋人類文明自古至今的一切條目,總數纔不過一千七百多萬,其中又包含從“羅馬執政官凱撒”到“網球冠軍威廉姆斯”的諸多個體,那麼可想而知,歷史上的那一千億前人,其中的絕大多數,豈但是沒有青史留名,甚至連一丁點人生的痕跡都沒留下來過。

一千億,多麼巨大的數字,歷史書裡,卻沒有記載他們的隻言片語。

他們都是誰呢,曾經,在蓋亞的哪裡降生,度過怎樣苦樂無常的歲月,最終,火花般的短暫一生,又是在哪裡,以什麼樣的方式謝幕;

所有這一切,除親歷者和寥寥無幾、很快也將被時間掩埋的見證者外,根本無從得知。

他們,或許降生在赤道的熱帶雨林,或許成長在繁華的東方大都市,或許此生從未離開酷寒的格陵蘭一步,或許被強權驅趕出再也回不去的埃及,甚或,在反覆無常的文明浩劫中掙扎,呼喊,也許曾身披戰甲在巴格達城頭激鬥,也許曾在尤洛浦的闊葉林中射出冷箭,也許踏出登陸艇躍上諾曼底灘頭,繼而,被尖嘯的子彈終結。

人生,對親歷者,是百分百的全部;

在歷史的浩蕩長河中,這一切,卻只是一朵稍現即逝的浪花。

“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了大量的木材,結果卻是一小塊。”

凝結下來的,是厚重的文明史,一千七百八十萬的數目是如此彌足珍貴,身爲人類的一員,又怎能嫌棄其太過龐大。

至於這一千七百八十萬之外,那分明曾經降生、曾經經歷,卻既無人見證,也無人銘記的一切,沒有任何記載,沒有任何痕跡,就真的能當做那一切都不曾發生,沒有任何留存至今的微末回憶嗎。

不,不應該是這樣的。

世界不應該是這樣,人生,也不應該是這樣。

即便未曾留下任何記載,無人知曉,無人回憶,過去的一切,埋沒在時間洪流中的上千億匆匆過客,同樣是文明不可或缺的全部。

喜怒無常的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且脆弱的。

脆弱到在久遠的過去,生命,隨時可能終結,在從自然災害到滔天戰火的浩劫中,化爲一縷逝去的輕煙。

但也正是這無數的渺小而脆弱,在遙遠的矇昧時代,在看不到盡頭的黑暗道路上前行,揮舞手中的簡陋工具,披荊斬棘,用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與兇險萬狀的客觀世界殊死搏鬥。

他們,或許也曾絕望,或許想要放棄,闔上沉重萬鈞的眼簾,似乎就能徹底擺脫一切艱辛與痛苦,但卻終究未曾後退一步,而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用條石與竹排馴服江河,用選育與辛勞豐收食糧,遍嘗百草驅除疾病與傷痛的折磨,又用靈活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選取材料留下記述,讓微弱的人類文明之光,燃燒泛亮,薪盡火傳。

他們,是千千萬萬平凡而樸實的勞動者,是人類中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份子,在歷史的長卷中,彷彿海灘上的砂礫,毫不起眼,默默無聞。

可倘若沒有這千千萬萬平凡,普通的一份子,綿延的海岸線上,就只會剩下嶙峋的礁石。

爲了自己,爲了子孫後代,爲這生生不息的文明,無數人都曾在這條荊棘路上,灑下汗水、眼淚與熱血。

正是平凡的民衆,而非任何統治者,在逆境中艱難前行,在城牆之上抵擋遊牧民族的鐵騎,在落基山脈反抗尤洛浦殖民軍,在聖索菲亞大教堂殿外浴血奮戰,在遙遠東方用闊刃格擋鬼軍的刺刀,即便面對滔天惡浪,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魔鬼,也絕不會後退一步。

世界何其遼闊,可背後即是老幼婦孺,他們退無可退。

背後,即是彌足珍貴的星星之火,是哪怕付出一切代價也要拼死守護的,文明延續的希望。

死亡,濃重如墨,吞噬一切的魔鬼,已經在地平線上現出猙獰輪廓。

但這又怎樣呢,他們,即便內心充滿恐懼,仍毫不猶豫的拿起武器,爲信念與理想,迸發出最後的吶喊,爲迎來徹底戰勝死亡的那一天,毅然跳進地獄。

死神就在眼前,他們知道,沒有人能夠戰勝它。

浸透鮮血的人類歷史上,他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他們的功績,無人傳揚;

但他們畢生的信念,還在延續,人類文明的漫長征途,還在蜿蜒,一切都還沒有到最後的時刻。

生的希望,即便再怎樣渺茫,微弱到寥若晨星的幾不可見,卻有如星星之火,能給所有徵途上跋涉的人以堅持下去的力量。

沒有姓名,沒有簡單的生平,甚至沒有一絲人生痕跡,那又如何。

歷史,終究是民衆所創造,即便冠以再多王侯將相之名,這世界,這歷史,也終究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個。

文明,人類傳承至今的唯一作品,正是由民衆所著就。

他們的名字,就是人類;

他們的全部人生,鑄就的,正是這人類文明。

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八六九章 極限第五十章 條件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六七四章 遏制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五八二章 麻木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二七一章 條目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三十章 痕跡第四二四章 遷徙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六十章 凱恩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一四章 自動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十三章 沾染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十章 升學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一一五章 軟件第三章 衰老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六九六章 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