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人質

年輕男女,以“戀人”的身份相待,活塞運動就成了一種自然而然。

風險仍然是有的,各種意義上。

與一個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畢竟與改造客觀世界不盡相同,並非設定好前提,進行準確的操作,目標就會乖乖遵循物理定律,向既定方向前進。

深夜,激-情的潮水退去,睜開眼只見到一片暗淡朦朧,躺在柔軟牀墊上的年輕人不用支起耳朵,也能聽到身旁女孩輕勻的呼吸聲,他探手摸索,給兩個人都蓋上薄被,然後就這樣睜着眼,在黑暗中思索。

權衡風險與收益,這樣做,究竟是不是真的值得。

永生,追尋無限長的生命,爲此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這,曾經是方然的人生信條,即便過去的二十九年間,大多數時候,他都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在黑暗中前行,但真的作出決策、要隱匿身份時,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托馬斯*安生,素昧平生的凡人,就這樣從世界上憑空消失,身份則被竊據,一切,自己做起來都毫無猶豫,也沒什麼心理壓力。

但是對Emily,情形,則似乎又不太一樣。

情感的欺騙,雖然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方然並不願意承認自己正在這樣做,他的動機,也和那些或者貪戀身體、或者尋求刺激的唐璜迥異,但倘若換位思考,對Emily而言,他所做的卻正是如此。

在今天的聯邦,相戀,乃至於婚姻,和歷史上絕大部分時期一樣,建立的基礎往往並非感情,而是出於從經濟到生活質量的諸多考量,步入婚姻殿堂時的莊嚴承諾,“不論貧窮,還是富裕,不論疾病,還是健康”,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幾句寬慰之語,是激-情中男女彼此敷衍的空話。

人心不古,世風日下,衛道士們或許會這樣控訴。

他們卻好像忘記了,所謂“婚姻”,打從一開始就是某種經濟契約。

人類文明的漫長曆史上,如現代社會這短短几十年中的婚姻之定義,反而是罕見情況。

但這就是欺騙Emily的正當理由嗎;

似乎是,又不全是。

說來奇怪,同樣是爲追尋永生,同樣是在爲永不下車的資格爭奪做準備,在設計“準末日避難所”、並誘殺托馬斯*安生時,自己都非常冷靜,至於前往費城後偶爾有之的感傷,與其說是爲安生之死,倒不如說是在感慨自己,和這世界的無奈宿命。

死亡,遲早都會降臨,從這一離經叛道的角度理解,剝奪他人的性命,這種事的罪惡程度究竟怎樣,有時候就真的很難衡量。

凡人的短暫生命,爲追尋無限長的生命而不得不將其剝奪,這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但是現在呢,出於同樣的動機而策劃一切,把天真幼稚的女孩鑲嵌進通往永生的路線圖中,即便莫須有的情感欺騙,傷害,必定遠不如剝奪性命,方然卻難免躊躇,不知道他這樣做究竟是不是正確。

尋找伴侶,對外展示相戀、結婚、組建家庭的尋常軌跡,是塑造托馬斯*安生身份的重要一環,也是取得有產者、統治者信任的關鍵步驟。

這一點,並非無師自通,方然是在工作中漸漸觀察而知。

譬如赫伯特*西蒙,之所以在夏洛特研發中心擔任要職,不僅如此,還是聯邦FSCIM專家組成員,與成員共同負責偌大聯邦的IT基礎設施與軟件體系規劃,說明此人深得“上面”的信任。

西蒙先生本人的能力,是重要的因素,但卻並非唯一、更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最關鍵的因素會是什麼呢,稍加思考,方然也不難從有產者、統治者的立場出發,明確認識到選人用人的掣肘,就在於“是否容易控制,是否可以信任”。

身爲有產者,掌控聯邦的核心階層,其中是否有精通信息技術、現代IT技術的精英,當然會有,然而考慮到這些身份的代際繼承、而非擇優選拔之特性,出於智力不穩定遺傳、意志更無法遺傳的原則,頂層中的絕大多數,註定無法切實把握龐大的IT體系。

事必躬親,親自掌控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對整個頂層而言,是一點都不現實的。

那麼就要找人來幹活,不僅如此,這僱傭來的勞動者,還必須乖乖聽話、恪盡職守,而沒有自己的小算盤。

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實際上卻根本就不現實。

既然生而爲人,利益的酌量,但凡是人就都會有,何況思維敏捷的IT專業人才,事實上,在今天的聯邦信息技術產業裡,多得是像肯*湯普森那樣能力十足、野心勃勃的傢伙,看不清楚未來、或者淡然處之如赫伯特*西蒙者,反而屬於少數。

出於人才的旺盛需求,野心家,頂層但凡需要也只能來者不拒,畢竟要搞清楚FSCIM、AI等繁雜體系,絕非隨便哪一個人都能完成。

相比之下,背景尋常又普通,看起來與世無爭、人畜無害的那些勞動者,

委以重任的機會更多,受到的監視,相對而言也更少。

理由,似乎很充分,但這並非只是情感上的欺騙,方然很清楚這點。

事實上,自從隱約有了這樣的想法,並鎖定Emily爲目標後,自己就將她置於了一種相當危險的境地。

掌控勞動者,讓專業人士爲自己效勞,頂層的防備措施是很多樣化。

本人的性命安危,有時候,並不如其家人的性命安危更有牽制力,從這種角度考慮,成爲追尋永生者的至親,就幾乎必然會在未來的某一刻,開始作爲人質,或遭遇其他更麻煩、更兇險的未知威脅。

甚至於,考慮到文明的宿命,Emily的命運,恐怕也不會有一個多麼能令人接受的結局。

即便如此,在計劃並實施這一切時,方然並沒有猶豫。

即便自己不去接近Emily,不去利用她,在時間列車疾馳向前、偌大車廂地覆天翻的大勢下,懵懂如她,卻反而會有期望之中的生活、和寧靜安詳的結局嗎。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追尋永生的自己,都完全不報那樣的奢望;

對凡人而言,善終,就更是一種完全的不可能。

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九十章 對策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十六章 概率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七一二章 工程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三三六章 吼聲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三二一章 亂鬥第六七九章 失去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四〇八章 弱點第八六八章 天頂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六章 渺茫第一五三章 密室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一章 列車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六二四章 歷史第六五二章 使命第十八章 社工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一三九章 留言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五章 希望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七十三章 理想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四五三章 分析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八章 無限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三十章 痕跡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九十章 對策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九章 保障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六三章 關係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九五九章 傳送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二〇七章 困難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四五二章 地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