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郊外

民衆經濟日漸窘迫,另一方面,在經濟擴張期放縱赤字的地方當局,同樣深陷債務危機而無力自拔。

相應的,倘若不想信譽掃地、甚至直接關門大吉,當局的做法,也只有削減一切不必要的開支、終止一切非必須的職能,甚至直接用調崗、壓縮編制、增加任務的方式,減輕體制自身的負擔。

對聯邦統治體系的運作而言,這樣做,影響顯然並不美妙。

不過這時候,焦頭爛額的民衆已無暇它顧,他們能直接感受到的,則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數量與質量的持續下降。

城市的運行,維持,不言而喻,需要管理者和居住者持續的資源投入。

一旦這兩方面的投入,由於經濟危機而同時出現了問題,可想而知,城市中心區域、乃至周邊區域的情形,就會逐漸惡化,直到進入人口遷出的逆向淘汰,最終落入“環境惡化——逆向淘汰——更加惡化”的死循環。

這過程,極端一些的實例,譬如早年間被拖垮的底特律,聯邦民衆包括方然都見識過。

只不過在這一輪危機的打擊之下,苟延殘喘的城市,又同時遭遇到IT滲透、變革的沉重打擊。

經濟危機,人類世界的現代史上,時常發生,列強的城市卻並未完全淪陷,主要還是因爲,短暫的崩潰期過去之後,經濟會逐漸復甦、至少是因刺激政策而暫時扭轉勢頭,被資產價格暴跌與直接收入銳減壓迫的民衆,因此而多少得以喘息。

然而從1470年延續至今,聯邦生產領域的自動化與智能化趨勢,一直在加速,即便經濟數據因天量放水、刺激政策而表面恢復,無數民衆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

在人工智能的挑戰面前,他們找不到工作,加不了薪,跳不了槽,也無法獲得原有水平的公共服務。

因此,他們居住的城區,也沒有能力自救,從不斷惡化的態勢中掙脫出來。

面對城市中不斷出現,不斷擴張的貧民窟、失控區域乃至法外之地,鼓吹形勢一片大好、其實卻在焦頭爛額的市政當局,顯然沒興趣、也沒能力去設法干預,政客們所做的,無非是藉此撈取政-治資本、攻訐競爭對手,甚至推波助瀾、謀取私利。

除此之外,公開渠道的應對之策,也不過就是像方然所見到的那樣,用不知疲倦、也無須撫卹金的機器戰警,將貧民窟與有錢人的活動區域隔離開來。

與城區的情形相比,夏洛特,原本就風景如畫的大片郊區,景象則大不一樣。

拜發達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所賜,就在最近十年來,IT在聯邦社會中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相應的,城市郊外那些因爲距離、人口密度而生的不利因素,也隨之漸漸消失。

繼而,郊區原本擁有的,低廉的地價,開闊的視野,清新的空氣,多樣的物產,所有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就成爲了聯邦富裕階層的新追求。

尤其在最近十年來,聯邦的所謂“中產”,居住地越來越向城市郊區遷移。

居住在郊外,在過去,享受到的除環境外,大概也就只有相對低廉的房價,但是在一切被IT所改變後,這種選擇的不便之處,就大大減輕,接受過良好教育、具備相當能力的民衆,不僅可以在家中完成很多工作,還可以方便的網絡下單,採購到從日常飲食到裝修急救的全方位資源與服務。

憑藉發達的網絡,和越來越無處不在的智能化終端、設備與系統,只要馬克到位,衣食住行的這一切都不成問題。

這一點,在費城生活時,方然雖然有體會,卻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

上午坐車前往“國際商用機器”在夏洛特遠郊,實際位於其與小城羅克希爾之間的研發中心,車輛通過檢查站後,又行駛了近十分鐘才抵達一棟龐大建築,走進接待大廳的方然左右一瞥,不出所料的幾乎沒見到人影。

在迎上來的一名接待人員陪同下,他確認了入職流程,接下來就一個人在偌大建築裡走動,直到辦妥所有手續。

整個過程中,一直都在和智能終端、而非職員打交道,甚至於除兩三次在走廊迎面而過之外,方然都沒見到任何其他人,考慮到自己的入職時間偏晚,見不到同期前來的人,也很正常,這仍然讓年輕人所有所感,意識到接下來,自己所生活的整個環境、氛圍,恐怕會和在校園裡時大不相同。

當然,即便一切再怎樣自動化,“國際商用機器”目前仍有大量的員工。

在聯邦乃至全世界,僱傭超過二十萬名專業技術人才,位於夏洛特的“IBM基礎工程研發中心”,按方然此前的調查,一共也有近千人在這裡工作,生活。

只不過研發中心佔地廣闊,建築之間也距離很遠,見不到人,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

對方然而言,人,在周遭環境中只是一種尋常存在,他並不期望着能獨自行動、不被他人打擾,同時,也沒有要和人打交道的迫切願望。

手續很快完成,按電子地圖的指引,方然還是坐車行進了幾分鐘,纔在員工居住區域的大門外駐足,在這裡,他依舊沒感受到濃厚的人類活動氣息,如果不是一路上幾次見到車輛相對駛過,居住區的接待室裡,也端坐着和之前見過前臺一樣裝束的年輕女孩,他恐怕都會產生錯覺,以爲自己是踏入了一片無主之地。

雖然有接待員,但,正如在大廳裡的情形一樣,面孔精緻、身材窈窕,笑容卻帶着職業化的女孩,也只是賞心悅目的花瓶。

根本無需和她打交道,驗證身份後,電動車就得以進入居住區,繼續行進。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研發中心,佔地超過一千公頃,數字之大,有點超出方然的想象。

現在置身其中,下車後在一大片錯落有致、近似於別墅區的場景中穿行,視野很開闊,能遠遠望見一棟棟層數不高、卻很龐大的建築,對照腦海中的記憶,他猜測那應該是IBM的同步研發製造設施。

換句話講,在夏洛特的這片土地上,不僅有研發中心,同時也有IBM的大型生產實驗基地。

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八一〇章 信念第四十七章 集權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五三九章 參觀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一〇二章 猜想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一四一章 活着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四一五章 易貨第二一三章 離去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四五一章 勝率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六十七章 進餐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四六九章 態勢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五五四章 燃燒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四四四章 囚徒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三〇九章 繼承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二一四章 標準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五十一章 旅途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七九五章 審美第七八三章 傳輸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八十一章 房產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八一五章 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