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廣寧之失(三)

皇太極出了御帳,代善,阿敏,莽古爾泰,濟爾哈朗,阿巴泰,薩哈廉等一批將領都在營外瞭望。他們看到皇太極來都忙讓出通道,代善指着遠處人影晃動的地方道:“大汗,明人派出三四萬的人馬前來挑戰,據探馬回報,明人後面都拖有大量火炮,看來他們是準備用火炮作戰!”

皇太極邊看邊點了點頭,他知道這是明軍逼女真人出戰的招數,對此法他不是沒有辦法,不過他不願袁崇煥過早知道他還有大量的火炮,他要等真正攻城戰的時候再給袁崇煥致命一擊,讓他無從變招!皇太極正權衡間,回過身卻見一旁的莽古爾泰正面帶冷笑,心中一動便道:“莽古爾泰,本汗讓你帶着正藍旗去破敵,你可有辦法嘛?”

莽古爾泰爲人魯莽,哪知其中深淺,揚言道:“大汗,這有何難!憑藉馬匹斜插到後方,多轉幾次,那些明豬哪應對得過來。露出破綻後,就讓騎兵衝鋒突破。衝了進去,那還不是砍菜一般的容易!”

皇太極尚未答話,大貝勒代善接口道:“莽古爾泰的計策如果在野外倒也可行,不過現在明人離城牆太近,只怕我女真男兒一靠近,那城牆上的火炮便要傷人。即便我女真勇士以一換三,那都划不來。不如我們用大炮轟開城門,那時衝鋒陷陣傷亡要少很多!”

皇太極沒有想到代善會出來說話,有點耐人尋味的瞟了一眼代善,故作嘆氣道:“唉,可惜各貝勒都舉薦多爾袞,阿濟格去守赫圖阿拉了,多鐸也帶鑲白旗去了遼陽。不然憑藉父汗留下來的親軍,攻這廣寧城也是易如反掌!”

莽古爾泰一聽這話以爲皇太極瞧不起他,反而還提那兩個嘴毛都還沒長齊的小子,心裡大是不爽。也全然沒有注意對面的代善正在給他暗示,讓他不要出聲。他吭聲道:“大汗,你莫小瞧我!不用兩白旗,就正藍旗就可以破那幾萬明豬!我現在就領兵破給你們看!”

莽古爾泰說完就要去點兵,卻給代善一把拉住道:“大汗都尚未發話,五弟你急什麼!”莽古爾泰雖是個蠻漢,但在大貝勒前也不敢放肆,只好乖乖的站在一邊。代善說完還望着皇太極道:“現女真八旗兵力不足,昨晚我兒的鑲紅旗又損失很大,若這樣強攻,只怕是我女真承受不起。大汗,你說是不是?”

代善是先汗王努爾哈赤的次子,長子褚英死後,代善作爲大貝勒一直管理其他弟兄。他極早便隨努爾哈赤四處征戰,立功頗多。若非當年他曾犯錯,引起努爾哈赤的猜忌。汗位更可能會傳給代善!當他自己沒有機會繼承汗位後,他便轉而支持文韜武略的皇太極。但是這幾年皇太極的所作所爲,卻讓他心裡產生了疑惑。皇太極即位後,沒有像努爾哈赤父汗所希望的那樣實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反而連四大貝勒共坐制也給取消了。代善年事漸高,他對權力的**也已經消融。如果皇太極能夠將父汗的大業發揚光大,那麼他也沒有任何意見。但事情卻沒有像他所希望的那樣,皇太極屢屢對明作戰都損兵折將,特別是上次他聽了那個漢人的話,居然長途跋涉的進攻明人京師,結果四萬女真男兒就這樣丟在關內。若繼續這樣下去,女真人遲早要給明軍耗乾淨,他不忍父汗一生所建立的大金國就這樣沒了,他必須阻止這可怕事情的發生。

女真八旗實力最強勁的是兩白旗,但旗主多爾袞,多鐸年紀還小,說話還沒有什麼份量。皇太極現在手上有兩黃旗,加上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共有三旗的人馬支持他。莽古爾泰素來與皇太極不合,這兩年代善憑藉自己的兩紅旗制衡着皇太極一家獨大。但昨夜一戰,把代善所構建的平衡給打破了。現如今兩紅旗只還剩下他的正紅旗,他兒子嶽託可以說是一個光桿貝勒!他現在倒是後悔當初皇太極整治阿敏的時候,自己作壁上觀了。如果現在阿敏還是鑲藍旗主,就是一個極好的同盟,比莽古爾泰這個蠻漢不知好多少倍。不過這也只是想想,現在阿敏給皇太極調到鑲黃旗作豪格的副手,還能有多大的作爲。代善這邊的已然實力大損,現在皇太極又激莽古爾泰出戰,只怕莽古爾泰稍有點閃失,皇太極便要發作,所以代善不得不替自己這個傻弟弟說話!

皇太極倒不是真要莽古爾泰出戰,聽代善這麼一說不由臉色一暗,他繼而呵呵一笑道:“嗯,本汗也跟大貝勒想的一樣。我女真八旗寶貴,明人多多都不夠換!既然明人要出來作戰,他們出來便是,本汗也無心跟他們耗着。衆貝勒聽令:莽古爾泰率正藍旗往南門,濟爾哈朗率鑲藍旗往東門,你們都無需攻城,只要在那邊紮營,若有敵人逸出便出兵追擊就可以了。其餘各貝勒隨本汗退後五里,今天休息一日,明日再戰!”

“是!大汗!”

看着衆人離去的背影,皇太極心中重重一嘆。原先他父汗努爾哈赤在的時候,對着明軍作戰那是無往不利。到了他手頭上卻來了個袁崇煥,雖屢次興兵,但在他手底下愣是沒有佔到便宜。計劃重重的奔襲給他破去,連遼東後方也給他派人騷擾不斷。八旗子弟傷亡慘重是歷年來之最,彷彿袁崇煥就是上天降下來專門對付他皇太極的剋星!

代善這幾年總是勸着他暫時不要伐明,要修養生息經營遼東!連其他的小貝勒也支持這個論調,兩年來都只是派兵前去收服北面的野人女真。可皇太極心裡清楚,以遼東的底子,如果不以劫掠作爲補充,極容易出現饑荒。而這些貝勒們各個花天酒地的,只顧着眼前。女真,難道女真人還要再到深山老林去過活嗎?

皇太極自少看到漢人的書籍,知道唐宗宋祖,也知道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他心中把父汗努爾哈赤比作了成吉思汗,而以忽必烈自居。明朝皇帝昏庸無能,卻佔着大片的錦繡河山。他不僅要恢復前大金朝的國威,還要象忽必烈那樣征服整個中原。

但女真人太少,要想伐明就得聯合蒙古,但一座廣寧城幾乎擋住了向漠南蒙古進兵的方向。他需要勝利來鞏固他的汗位,他也需要勝利來擴寬金國的領土,他同時也需要勝利來獲得財物充實國庫。不管出於何種目的他都要攻破這廣寧城。

大貝勒已經對他不滿,皇太極自然心裡清楚。但現在他還不能翻臉,也沒有翻臉的實力。現在女真八旗大不如前,要再搞個內訌,只怕不用袁崇煥動手,女真人就四分五裂了!但要實現他的理想,唯有絕對的權力才能使得他的意志能夠完全得到執行,集權是必然的,他繼承汗位後,一直都在做這件事情。

昨晚的兵敗讓皇太極心疼了好一陣,不過總算也給他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收穫。鑲紅旗損失慘重後,代善的底氣也沒有那麼足了。只要再解決掉莽古爾泰,八旗就是他皇太極的八旗!他準備把這一旗兵力給十一弟阿巴泰,阿巴泰自幼追隨皇太極,對他忠心耿耿。阿巴泰又是太祖之子,一切都名正言順。不過莽古爾泰作戰勇敢深入人心,他要把正藍旗奪過來還要動番腦筋。范文程雖有謀略,但這涉及到女真旗務,不好讓漢人蔘與進來。皇太極要另尋計策,不由得一路苦思!

女真人的撤退讓明軍沒有找到對手,趙率教也不敢太過脫離廣寧,這樣的情況下只能率兵回城。然而女真人分兵兩路,棄北面而轉攻東南二門。此法明軍無計可施,只能分兵抵禦,這一日雙方無戰!

十月二十三日的清晨,沖天的炮聲將明軍震醒,女真人開始新一輪的進攻。這一次女真人卻不再試探,四十門紅夷大炮連續打擊東城門。袁崇煥修建廣寧城的時候,從寧遠調來了十尊紅夷大炮,除了北門,其他各門都只有兩尊。面對女真人四十門火炮轟炸,明軍的回擊顯得蒼白無力。

突然廣寧東門大開,數萬明軍蜂擁而出,後面拖着八十門火炮。明軍意圖明顯,就是重複昨日的戰略。如果他們縮在城內,就只能眼睜睜看女真人轟垮城門。

女真人既然下決心攻城,自然不會給明軍機會。明軍離城後尚未布好陣,濟爾哈朗跟豪格率着兩旗人馬左右夾攻而來,後方的炮兵也抽調出十門火炮直轟明軍陣地。明軍要通過圓陣才能抵擋女真騎兵的衝擊,由於兵士密集,給火炮擊中後往往死傷數百。而女真騎兵卻是憑藉騎兵的優勢迅速移動,使得明軍的火力攻擊收效不大;明軍一旦給火炮擊中後,陣與陣之間就露出缺口,女真騎兵乘機衝入,明軍多被殺傷!總算趙率教佈陣嚴謹,衝進去的騎兵有死無生,雙方打得血肉橫飛。

城牆上的明軍將領看得是咬牙切齒,但除了這樣更沒有辦法。鏖戰一個時辰後,袁崇煥見趙率教漸漸抵擋不住,便鳴金收兵。等明軍退入城中時,已經傷亡過半。沒了明軍火炮的壓制,女真人又開始大規模的轟炸城牆。

雖然女真人的火炮命中率很低,但在四十門大炮的轟擊下,東城門轟的一聲給炸開了一個缺口。城牆上的數百士兵都給震了下來,摔得粉身碎骨!

女真人‘嗬嗬’高呼,所有炮火都集中在缺口上,將缺口越炸越大,足有十來尺見寬。原來在炮陣後面的正紅,正黃旗,蒙古騎兵都舉刀嚯嚯,只要皇太極一聲令下,便要攻城!

皇太極站在高處,望着豁大的缺口,強壓心中的狂喜,喝令道:“八旗聽令,強攻東門,第一個攻入者賞千金,賜號巴圖魯!”

如潮水般的八旗騎兵立刻蜂擁涌向東門缺口,趙率教守在城內,儘管剛纔出戰損失慘重,但仍率着殘兵堵在缺口上。原來的東城門早給明軍用石頭填了,在外邊進不去的女真人開始架起雲梯登城。此時攻城的是皇太極的親軍,一心想要在其他旗面前立功,打得異常勇猛,巴圖魯的稱號引得女真士兵毫不畏死的爬上城牆。祖大弼跟吳三桂兩人在城頭領着明軍死死把虜兵殺下去。

隨着女真人騎兵不斷的衝擊東門缺口,趙率教的人馬開始給衝散,明軍被迫後撤。虜兵踏着地上的屍體涌進城後,還未來得及辨別方向,四周就響起了火槍的聲音,密集的槍彈將這些前鋒打成馬蜂窩。明軍事前做好了防禦,在城內房屋,圍牆上打孔然後以火槍殲敵。內城的明軍更是用佛郎機,碗口銃,噴筒等短距離的火炮直轟缺口處。女真人哪想到這廣寧城內有這許多彎彎曲曲的道路圍牆,一次一次的進攻,又一次接一次的給打退!

過了大半時辰,當女真人再一次從缺口退出來後,皇太極不由心中大恨!他原想着自己火炮彈藥不足,節約剩下這一批留來進攻錦州。不想袁崇煥卻在城內藉着工事拼死抵抗,大量殺傷他女真兵士。

“所有兵馬退開,讓炮兵營給本汗狠狠的炸,看那袁蠻子還能支撐多久!”

很快,佟養性所率的所有紅衣大炮再一次發出怒吼,炮彈飛入廣寧城內響起一陣陣的轟炸聲。由於目標如此之大,大部分的炮彈都打進城內。稍讓人意外的是明軍並沒有再次出戰,任由女真人一味的炮轟。一個時辰後,女真人的炮彈告罄,廣寧城猶如一座死城一般,城頭上絲毫不見明軍的身影。城外的女真騎兵再一次上馬準備衝鋒!

隨着女真人炮火的漸漸稀落,祖大壽揭開蓋在頭頂上的木板,落得滿頭滿臉的灰塵。在他不遠處,不少明軍都從地坑裡爬了出來,各個罵罵咧咧的。這也是,從來都是他們用火炮打韃子,不想今天卻給人困在城內用炮轟。

祖大壽查看了四下情況,只見自己一干下屬都還在,心裡穩妥了一些。城外號角響徹天際,女真人即將又要攻城,祖大壽來不及清點便下令再次佈防。

雖然女真人的炮彈是盲打,但在這密集的城內給明軍造成頗大的損傷。面對密密麻麻而來的虜兵,明軍火力明顯不足。很快兩軍再一次短兵相接,此番虜兵更是攻勢迅猛,爲首的將領更是左衝右突,漸漸把明軍逼到了內城。

此時事態緊急,外邊殺聲陣陣,趙率教及祖大弼,吳三桂等人勉強在內城門外守着,祖大壽也顧不得那麼多了,他帶着幾個親兵徑直入內城,他要說服袁督師先去錦州,這裡讓他祖大壽來頂着。

他剛到城樓,還在督戰的吳襄忙迎了過來。不待祖大壽說話,吳襄便急道:“大壽,你可來了,督師受了重傷,你看如何是好?”

“什麼!”祖大壽沒想到袁督師會在這當頭身受重傷,擡腳邊走邊道:“怎麼你不來通知我一聲?督師怎麼受傷的?現在怎樣?”

“督師怕影響軍心,沒有讓我通知你。督師巡視城牆的時候給炮彈激起的石塊打中頭部,現在已經讓郎中在醫治!”吳襄緊跟在後邊。

此時袁崇煥已經昏迷過去,腦袋上包紮的布襟上透着刺眼的血紅,站在一旁的郎中也是搖頭不已。

祖大壽看過後劈頭就問:“袁督師的傷勢怎樣?”他瞪着大眼,就盼郎中嘴裡吐出‘無事’來。那郎中是軍中最好的醫官,他連連躬身道:“祖總兵,小人無能啊,袁督師傷在額角,現在只能靠天意了,七天內督師若是醒來那還有得救,不然便是……”

那郎中的話雖未說完,但在場的人都明白是什麼!祖大壽身負袁崇煥大恩,豈能白白等候!他要將督師送回後方,延請天下名醫。況且現在廣寧危在旦夕,能否撐過今日還是未知之數。祖大壽深吸了口氣道:“妹夫,大哥拜託你件事!”

吳襄乃是祖大壽的妹夫,但在軍中祖大壽從不以此作爲稱呼,今日祖大壽這般開口,自然有了重大決定。

“大哥有事就說!”

“袁督師不能再呆在這,大哥想借你手下將士一用。你帶着其他人護送督師到錦州,然後再回寧遠,一定請人醫好督師。這裡就交給大哥!”

此時明軍各部都受損嚴重,只有吳襄的一萬人馬駐守在內城,沒有什麼傷亡。祖大壽想憑着這一萬的生力軍將女真人再阻擊一陣,讓其他人好安然回錦州。

吳襄知道自己這個大舅的脾氣,只怕是抱了必死之心。祖大壽他們這幾日來連番血戰,身上的戰甲都劃開了口子,此刻又慨然殿後做掩護,吳襄不由頓生豪氣。他也是遼東將領,開戰來他還尚未正面殺敵,他按了按佩劍道:“大哥,還是你護着督師走吧,這裡是本將的防地,祖大人護着督師速速離去!”

“這…”祖大壽頓了一頓,吳襄的話已然把兩人拉回到軍職中來,吳襄是副總兵,雖祖大壽高他一級,但也無權奪他兵力。

“祖總兵就不要再遲疑了!何遊擊,你在城上指揮,其他人隨本將出去接應其他兄弟。”

“好,好兄弟!”祖大壽滿眼含淚,“咱們在錦州會合,保重!”

“保重!”

吳襄領着人馬殺出城去,由於明軍是生力軍,硬生生的把女真人逼退,在內城腳下再一次發生激戰!祖大壽的親兵已經將袁崇煥小心的擡上擔架,前去探路的是關寧鐵騎,趙率教跟祖大弼的人馬作爲後隊護着擔架。吳三桂原本要跟父親共同殿後,吳襄不願兒子跟自己涉險,強命他隨隊出發!

明軍大開南城門後,未見有虜兵的蹤影,一行人迅速朝錦州出發,留下一個仍在廝殺的廣寧城!

第236章 轉機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65章 預謀南巡第69章 京察(中)第248章 怠慢第89章 遣使第318章 雙管第239章 整頓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16章 另設太學第72章 南轅北轍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99章 難以兼顧第306章 問案第265章 分工第33章 錦州城內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257章 團聚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322章 展望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37章 學生,老師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74章 青樓才女第157章 絕不妥協第93章 歃血第71章 變數第29章 安南之行第53章 不變之局第32章 沒事瞎轉第13章 遼東局勢第105章 非我族類第276章 爭奪(下)第22章 餘塵未了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164章 爭權第1章 夜看明書第115章 吃虧買賣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40章 選擇第173章 再起爭執第122章 暗波涌動第24章 朝鮮局勢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261章 駐兵第8章 閹黨盡除第70章 河道第40章 北伐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87章 朝鮮使者第163章 困擾第3章 宮外世界第7章 突生橫變第156章 出發赤峰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308章 猶豫第248章 怠慢第299章 應勢(下)第274章 歸來第219章 填土作戰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190章 最後的對話第322章 展望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1章 應對計策第114章 預設奇兵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89章 秋賦時節第25章 驛館閒談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68章 鬥法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84章 較勁第50章 迂迴策略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16章 最後人選第57章 退兵(下)第45章 募捐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40章 初有成效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124章 斂財大計第252章 佈置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35章 攻城初戰第26章 算計第178章 藉口手機站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238章 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