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公主

方正華聽到我問公主是怎麼回事時,他也給搞蒙了:皇上今天下午的時候還在跟大臣議論朝鮮使團的事宜,怎麼睡了一覺過來就不記得了!

不會是沒有睡醒,抑或者是給痰迷了?不管怎樣既然皇上問了,他便小心的回道:

“回皇上,這公主是朝鮮國的孝明公主。朝鮮重新歸順大明,國主李倧遣獨女進宮以示誠心,這是皇上在舊年就準了的。”

我開始隱約回憶起來,去年冬天,我在朝鮮的上表中看到他們要重新歸順,大喜之下就批了,後面一大節關於禮品什麼的就沒有看完。沒有想到這裡面居然還捎帶了一個公主,這mm的李倧還真捨得,可對於我而言,這個公主進宮算怎麼一回事啊?!我不甘心的繼續問道:

“這公主進宮是做什麼的?”

“回皇上,奴才記得奏摺上說是進宮做宮女服侍皇上的!”

“這個朝鮮國主是怎麼想的,朕還會缺人伺候嗎?她一個公主自己都需要人服侍……”講到這,我暗思:朝鮮公主進宮的目的很明顯了,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這個服侍自然不是指得端茶送飯之類的事情。還好國書上說的只是做宮女,不然就無緣無故給自己找了個妃子。既然這樣那還好辦點,先把她迎進宮來,過得幾年要麼就給她找個夫婿賜婚,要麼就等她思鄉心切,送她回去就可以了。嗯,這個主意不錯,就這麼辦!

“那就按照公主的規儀在乾西五所選一處吧,讓人好好伺候着。”

“奴才遵旨,回頭便傳旨給韓大人!皇上,晚膳的時候到了,不知皇上要在哪就膳?”

我打了個哈欠道:“就到乾清宮吧,昨兒那個什麼鴛鴦燴還不錯,今晚再上一盤。朕就睡在乾清宮,你讓皇后她們不用等朕了,早點睡吧!”

“奴才記下了!”

我覺得自己身處在一種掙扎的邊緣,如果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樣的日子過得久了,人會越來越懶。若非大明內患未消,外敵仍在,難保大明昏君裡面就有我一個。好在登基四年,很多東西都給我養成了習慣。下午晚上看奏摺是必須的,否則要不了幾天,書房就擺不下那些奏章了。

另外禮部的臣子也沒有給我少上摺子,說我登基四年,後宮只有兩個妃子,再引《禮記》來說什麼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子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達到外和而國治的目的。天子後也立六官、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以明章婦順,使天下內和而家理。總之一句話就是要我多立幾個妃子!

我不知別人是怎麼想的,至少對於我而言,妃子多了命不長!原因很簡單,我實在不能忍受把自己弄得像個玩一夜情的花花公子。一個現代人的觀點,若是玩一夜情,那麼就不需要了解太多,目的簡單而明確,那就是上牀,追求**的快感。但對一個自己要朝夕相處的人——自己的老婆妻妾而言,就會想着要了解熟悉她,不能冷落她。如果妃子多了,這個代價可是深重的,可不單是起不了牀,熊貓眼,腿軟這麼簡單,隨時可能就駕崩了!所以我要吸取‘光宗老子’的教訓,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讓自己命長點。

正當我還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旁邊的方正華小心的把絲巾扭幹水,遞給我擦臉。冷水敷面使得我清醒了起來,我記得今早陝西巡撫楊鶴送了些摺子上來還沒有看,便起身往乾清宮走去。

第二天早朝,韓璞慊剄髁順適拐叩睦匆狻?br /

“啓奏皇上,臣昨日會見了朝鮮使者,除了上表歸順以示臣服之心,他們還請求我大明派兵駐守漢城,以保境內安寧。”

我暗思這倒奇怪了,朝鮮國請求駐兵這是肯定的,但怎麼是守在漢城呢?

“還有什麼?”

韓杳兇叛劬廝劑訟虜諾潰骸盎鞀噬希歉齟奘菇諢顧黨式來擠竺鰨啦環磁選H緩蟾忌桃榱訟麓擁侵萑刖┏鋇氖慮欏!?br /

沒有想到什麼就乾脆不理這麼多,我轉了個話題道:

“各位大臣,這駐兵朕是同意的,對於派何人去朕再想想,在這裡就不議了!今日還是商議下如何把秋稅收好,糧乃天下之本,朕覺得大明自從海外糶米之後,應在各處囤積糧食,以備不時只需。朕想着在武昌,開封增設糧倉,衛所的屯糧就不用運至京師,就近在武昌,開封,南京囤積。各位愛卿以爲如何?”

這個話題我跟幾個內閣大臣們商議了一個月,我也不是說急着要把大明的財政給改了過來,而是我想着大明今後數年有大的災害,如果沒有糧食作爲後備,只怕內亂又起!但是這些大臣都反對,就連我的內閣大臣也不表態。

“皇上,微臣以爲不可!”說話的是工部右侍郎何如寵首先出來道;

“現今我大明略有餘糧,但也僅夠支出,如果再囤積的話,一則各邊吃緊,二則九邊缺糧,屯於腹地,再輸邊有傷民力。臣以爲此舉不可!”

“何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對對對,微臣也以爲如此,另設糧倉也不符合祖制,還是屯於京師的好!”

………

………

下面的大臣嗡嗡聲一片,沒想到反對的多,支持的少。可我又不能直說大明在這幾年將要出現大規模的災害,就算我說什麼託夢,神仙指示,只怕這些篤信儒家的道學先生不信鬼神之說。真是有點無計可施,想着心煩不由哼道:

“既然如此,那麼就你們先議着,退朝!”

衆大臣面面相覷,方正華跟宋獻策看皇上回宮,趕忙跟在後頭。

我帶着一腔火氣回了乾清宮,坐在龍椅上想了一會還是沒有頭緒,除了強來還真不知道拿這些大臣怎樣,索性就不理先。呆坐了一會,我順手拿起案臺上的摺子看了起來,是南京吏部來的,真是越看越來氣,我不禁皺起眉頭,南京六部也太囂張了!我正想讓方正華去宣李長庚進來的時候,有個內侍進來稟報道:

“啓奏皇上,孝明公主正在宮外等待皇上召見!”

我聽了不由一愣,這麼快就進宮了,看來朝鮮人還真心急。我原打算召李長庚來商議下南京兵部尚書的事情,正想說不見,突然想起朝鮮駐兵的事情,只好見見這公主先。

“宣進來!”

方正華出去傳旨後,我接着往下看鄭三俊的摺子,心裡想着如何處置。過了一會,只聽見前面有人行禮道:

“孝明拜見皇上,願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話聲音極甜極清,有如黃鶯初啼,令人一聽之下,說不出的舒適。我不禁擡頭看去,映入眼簾的卻是張如新月清暈,花樹堆雪,秀麗絕俗的臉盤,雪白的肌膚有如溫玉,滿臉都是溫柔,滿身盡是秀氣。這少女約莫十六七歲年紀,不僅漢語講的流利還穿着大明的宮裝,若不是我聽她自報姓名,我真以爲是出自南國水鄉沾滿靈秀之氣的女孩兒。心裡暗贊:“好一個美人!”面對這樣的嬌滴滴的女孩,語氣實在硬不起來,我溫言道:

“起來吧,你到宮裡不必拘束,朝鮮跟大明世代和睦,此番又重新歸回大明的藩屬,你在朕這裡就跟在家一樣。”

“是,皇上。”孝明象大明的宮女一樣行了個禮應,但一舉一動所表現出來的卻是朝鮮女子慣有的柔順,彷彿她是一隻不會反抗的小羔羊,而自己就是她的主宰。這種想法搞得我心思陡然跳動了下!

“嗯,你一個人離國千里的,也難爲你了。朕不會委屈了你,以後你就別穿這宮女的服飾了,自己想怎麼穿就怎麼穿,朕也給你按照公主的定製安排了間宮殿。朕平日都在這邊,你要缺什麼物事可以吩咐太監們!”

我還洋洋灑灑的說了一通,講着講着卻發現這個小公主越來越有些不對勁。只見原先明眸善睞的雙眼已經變得潮溼起來,眼角還帶着一點淚水,若非雙眼的主人強抑住,只怕就要掉下淚來。

我心裡暗罵自己一聲笨,什麼不說偏說這個,她一個女孩子孤身遠離親人,本來心裡已經夠悽苦的,我還惹她!我最怕女孩子掉淚,她們一哭我就沒了主張。見她如此,趕忙道:

“以後的事朕已經想過了,你要是想回國,過兩年朕派人送你回國團圓;要是想留在大明,朕便給你選個好駙馬,當大明公主一樣嫁出去;你看怎麼樣?”

孝明公主聽我這麼說,臉稍微擡了下,然後又低了下去,跟着就是一滴滴的清淚滑過了臉盤,掉在冰冷的地上。

我疑惑了,這樣都還不行,反而把她弄哭了。宋獻策跟方正華兩個望天望地的就是不吭一聲,我連顧左右而言他的機會都沒有。女人心真是海底針!不就是思念親人嗎?我不是已經答應過一兩年放她回去,還哭什麼呢?想不明白,我開始頭大了!

“別哭啊,朕這裡有不少廚子可以做朝鮮菜,你要吃什麼就讓他們做。”

“你可以把你的宮裡弄成朝鮮宮一樣。”

“你可以留多些以前的侍從!”

…………

…………

……

任我說了一堆,這公主還是低着頭,肩頭抽動,看來還沒有哭夠。面對一個小女孩,難道我還能吼她不成!真是口乾舌燥,我沒轍了,嘆了口氣道:

“大哥,你別哭了,你要怎樣就說吧,朕答應便是。是不是要跟你們的使團回去?朕答應!”因爲大明剛跟朝鮮結盟,現在就送公主回去好像有損氛圍,但我也顧不得了。

果然,孝明公主聽到我說了之後,漸漸止住了淚水擡起頭來。真是哭得梨花帶雨,修長的睫毛上還掛着淚珠,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讓我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大的錯事。

“皇上對孝明隆恩,孝明受之有愧!孝明奉詔書進宮侍侯皇上,怎敢輕言離去!方纔孝明失態,望皇上恕罪!”她說得雖然還有些嗚咽聲,但總算沒有再哭了。

“沒事,好好的別哭就是了。”

“皇上…”

“恩?”

“孝明有個不情之請!”

“哦,那說吧!”

孝明擡頭看了我一眼,然後跪下俯身叩拜道:“皇上剛允諾過,想來皇上不會對孝明失言。孝明想住在這宮殿的偏殿,以便能夠服侍皇上。”

沒有想到她會提出這個要求!

“這……你住的那邊靠近御花園,空氣好,公主你住在那邊最合適不過。朕身邊有不少宮人侍侯,你就在那安心住着。”

跪着的孝明卻不起來,也不應允,身子卻有些抖動。難道又哭了?!

“能不能換個地方?”

“……!”

……

哎,真是拿她沒辦法!我揮揮手道:“方正華,你就把孝明公主安排到昭仁殿的抱廈裡吧,另撥十二宮人去侍侯。”

“是!”

此時孝明才謝恩起身,臉上卻沒有哭的痕跡,我狐疑道“難道自己給這小傢伙耍了?!”我苦笑的搖搖頭。耗了這麼久,我差點把原先要問的事情差點忘了!

“舊年女真人犯你朝鮮,大明救之不及,如今你父王重新歸來,朕也打算派兵駐守邊界以防女真人再犯,不知爲何你父王卻請求朕派兵駐在漢城,公主可知其中原因?”

孝明公主大約沒有想到我會直接的問她這個問題,沉吟了一下才輕聲道:“孝明身爲女子不理國家大事,皇上所問實難回答,皇上既然問起孝明,就孝明所想,駐大兵於漢城,對大明,對朝鮮都有好處。”

“哦……”

“……”

“朕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方正華,帶公主去昭仁殿!”

“是,萬歲!”

他們走後,只剩下一個面色甚是古怪的宋獻策坐在那整理文書。想到方纔我連個小丫頭都沒有制住,真是沒有面子。這宋獻策還不知要瞎想什麼,我看了下時辰,板着臉道:“你別看着,朕這裡不少的摺子,你拿去看了,有什麼不妥的再給朕回奏。”

“微臣遵旨!”宋獻策忙強作正經的回道;

對於檯面上的南京奏摺,我不禁又看了看,心裡有了定見,執筆就在上邊做完歪歪扭扭的硃批,滿意的欣賞了下,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第17章 皇權造勢(上)第262章 軍數第54章 被逼出城第40章 北伐第32章 初聞戰報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84章 釘子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163章 陰謀論者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23章 紅袖不添香(下)第199章 另類策略(上)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1章 應對計策第113章 暢所欲言第47章 驚惶失措第277章 暗中佈局第95章 事發突然第83章 揚州風波第11章 年前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03章 算計(下)第57章 退兵(下)第238章 條件第76章 風雨欲來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240章 選擇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92章 結盟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0章 陝西流民第34章 兵圍大淩河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100章 危機四伏第80章 喜事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93章 歃血第23章 女真對策(下)第126章 研究院的作用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41章 建城伊始第83章 揚州風波第172章 聽案(中)第97章 二審定案第44章 皇子第175章 遇見第88章 公主第103章 再建二軍第41章 會戰第214章 有進無退第38章 朕是校長第284章 較勁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68章 鬥法第203章 算計(下)第96章 過河棋子第135章 都在打算第248章 怠慢第65章 預謀南巡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32章 扶持計劃第4章 出宮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289章 官商第127章 不經意之間第69章 河南也是河難第39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1章 應對計策第169章 過招第35章 攻城初戰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213章 陰招第157章 交鋒第237章 組建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294章 輿論分化(上)第254章 到京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255章 探視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20章 大同會盟(下)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227章 慢刀割肉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81章 問題(上)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7章 皇權造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