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

太陽慢慢西垂,沒有了正午時分的酷烈,看上去不再刺眼。

徐平看着那慘白的太陽,面色沉重,一言不發。集議並沒有意外,地方長官只是提出了一些施行中的小問題,無關大局。這當然是因爲前期的工作做得細,還有楊告和方偕對徐平的支持也功不可沒。特別是方偕,獨自在襄州建司,掌管京西半路,他的態度對南部各州主官的表態非常重要。到現在,徐平已經得到了京西路官員的一致支持。

然後呢?以京西路的名義上《富國安民策》,不說把新政推向全國,最少京西路的改革不能中斷,不管用什麼辦法,河南府的飛票必須兌付。徐平有把握,這次呂夷簡不會再反對了。把范仲淹貶出朝堂,呂夷簡看似沒有損失,實際上影響力遭到了巨大的削弱。人心說起來虛無縹緲,但又無處不在,再反對新政呂夷簡的能量不夠了,而且正給倒呂的一派口實。呂夷簡爲官多年,做到這個地步,不會自己去引爆反對他的火山。

新政會進行下去,但呂夷簡不會用自己,對此徐平心知肚明。不但不會重用,而且還有可能被髮配遠方。理由都是現成的,不管是河北路,還是陝西路,很多地方都要求徐平這個級別的人去鎮守,給徐平提一兩級官對呂夷簡也是惠而不廢。

走了一個范仲淹,呂夷簡不會再讓一個與自己不對路的徐平進京,不然徐平學范仲淹與他對抗呂夷簡可真有些頂不住了。正是因爲自己不會被重用,徐平纔要把這本《富國安民策》編得儘量詳細,獲得儘可能多的支持。有了這本書,朝廷纔會有興趣推行新政,才能在徐平不主持的情況下順利推行下去。

自己還年輕,不是日薄西山的太陽,不用去計較這一時長短。徐平惟一擔心的,是自己不參與的情況下,新政在推行過程中變了樣子。明明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被一些人搞成爲自己謀利的工具就不好了,壞了名聲,再來收拾殘局就難了。

至於李迪和陳堯佐,對徐平來說來與不來都不重要,他們的地位可以爲徐平的政治前途加分,但不能爲新政加分。可徐平的前途需要這兩個人嗎?

晏殊是認爲需要的,所以他巴巴坐了一天,眼睛幾乎沒有離開過龍興寺的大門。就憑着徐平,哪怕就是加上這些州官,就能夠對抗呂夷簡的意志?晏殊心裡,一直都認爲徐平在胡鬧。宰相稟國政,這些小官的意見有什麼用?他們千言萬語,抵不過李迪和陳堯佐過來露一面。《富國安民策》再是天花亂墜,比不過當朝宰相的一句話。一言可興邦,一言可喪邦,關鍵在看說這話的人是誰,對與錯真的那麼重要?天真!

太陽越來越向西謂,晏殊的心也越各下垂。怎麼辦?京西路全體官員支持徐平,自己怎麼回朝上奏?是說新政在京西路得民心,徐平得民心,還是說新政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怎麼說都是可以的,什麼新政都無法讓人人都滿意,關鍵是選擇立場。

晏殊的心裡鬥爭得厲害,如坐鍼氈,天氣雖然並不熱,卻一身細汗。

人羣中的聲音漸漸停了下來,賈昌齡上前拱手:“都漕,集議已定,京西路衆官認爲去年新政卓有成效,《富國安民策》實爲治國之良策,當上奏朝廷,惠及天下!”

徐平點了點頭:“若無他議,賈提刑可以了結了。”

賈昌齡應諾,取了監議的書吏寫的書狀,走上前呈給徐平。

把書狀略略看了一遍,徐平擡手交給身邊的晏殊:“學士也看一看,覺得有沒有虛漏的地方,可以讓衆官再議。”

晏殊哪裡有這個心思?隨便看了兩眼,便就交還徐平,口中道:“甚好!”

徐平提起筆來,在書狀上畫了花押,交還賈昌齡:“便如此吧。天色不早,提刑可以讓衆官畫押,就此散了。今夜在此寺設宴,衆人不需離去。”

賈昌齡領令,拿了書狀,與躡自己監議的官吏一起,組織到會的人簽字畫押。

此時集議便就到了尾聲,徐平不須要在場了,便與晏殊一起起身到旁邊淨室休息。

走到半路,晏殊終於忍不住嘆了口氣:“雲行,你真地以爲靠這樣一場集議,一本《富國安民策》,就能讓朝廷同意你在京西路做的?要知道,三司可是欠着河南府數千萬貫的飛票,那可是數千萬貫啊!就是朝裡同意,又哪裡拿得出這個錢來!”

徐平道:“怎麼可能會拿不出來呢?京西路的棉布確實運到他路賣了,這賣的錢在哪裡?學士,錢已經出來了,就看三司怎麼聚到手裡還回河南府而已!”

晏殊一怔:“棉布是賣了,可三司從哪裡來錢?”

“世上交易,從來都是錢貨兩清,沒有貨賣出去了不收錢的道理。朝裡大臣口口聲聲說河南府的飛票是虛賬,那是因爲這賬是掛在各衙門頭上,要是欠的是民間商人的人,你看收了貨不給錢他們能不能如此說?河南府手中的飛票,是有那麼多棉布賣出去,又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莫不是他們以爲,我的棉布不賣,都堆在貨場裡纔是實賬?”

三司兌不了飛票的原因很複雜,既有舊的財政制度不適應的原因,也有貨幣循環一時反應不過來的原因,更與整個社會的經濟體系有關,向細了想,就會覺得現在的經濟制度處處是漏洞。晏殊理解不了很正常,以前的學問在這方面是空白。

終究還是想不出三司怎麼變出錢來,晏殊只好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王相公就提過穩住絹價,用三司鋪子的購物券抵賬。可如此一來,這些購物券相當於把三司鋪子數年之內的收入都預支走了。雲行,你要知道,現在的三司可沒有了你在的時候那樣的生財之能,好多用項都靠着三司鋪子呢,要是把那些錢預支了,三司就有好大的窟窿!”

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徐平又有什麼辦法?鋪子裡的收入本來是他給三司憑空生出來的,要用來支撐改革提高官員待遇爲自己爭取支持的,結果兩年不到就把這錢給硬生生揮霍得不知蹤影,這樣的理財法誰也撐不住啊。

《禮記、王制》有云:“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爲出”,這個量入爲出的財政原則在中國被堅持了幾千年,雖然中間也有一些人提出“量出爲入”,小有波折,但大的原則並沒有改變。量入爲出,簡單的說,就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其中按“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的原則留出儲蓄,三十年準備好十年的儲蓄,以應付天災人禍戰爭等。問題是真正執行起來,有多少花多少是貫徹的,三年儲一年之用是沒有的,實際也做不到。宋立國之後太祖建“封樁庫”,實際是儲蓄原則的體現。但到了現在,由“封樁庫”演變而來的內藏庫實際上的儲蓄功能越來越小,只是成了皇帝控制財政的工具而已。

沒有預算決算制度,多賺出來的錢總是莫名其妙就不知道哪裡去了,反正有錢了就花唄,天下需要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徐平在三司的時候,還能有意識的地自己職權之內控制收支平衡,他一走,這方面的努力又白廢了。

這種收入不足支出的情況在徐平前世是常態,有國債,有赤字,別說是透支三司鋪子幾年的收入,就是整個國家的財富製造能力都敢給你透支幾年。但那要有相應的經濟運作制度相配合,就這個年代,現在的制度,根本就不用想。

沒有預算決算,對收入支出就連中書和三司都沒有底,透支的行爲便顧慮重重。呂夷簡堅持用政治手段解決經濟問題,這也是原因之一,也是他獲得趙禎支持和許多大臣擁護的原因。一國宰相,不管心裡怎麼想,政策總是要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說出來。

見晏殊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徐平道:“河南府賣出去了棉布,這錢是實實在在地賣出來了,三司自然要想辦法收到自己手中。能收到這錢,現在暫時透支鋪子幾年的收入又算得了什麼?不能把錢收上來,那自然是三司的事,沒道理河南府和京西路擔着。”

這話等於沒說,晏殊搖頭不語。要是知道怎麼變出錢來,又哪裡來的這許多事?莫非徐平的意思是三司缺了他不行?看他這幾個月並沒有這個意思啊。

徐平看着已經滑到西天的太陽,輕輕嘆了口氣。其實辦法在《富國安民策》裡已經寫了,不管是用貨幣政策,還是銀行的結算功能,都可以解決。晏殊想不明白,是因爲他在理財方面基本空白,也不想在這種事情上動腦子。但以呂夷簡的豐富經驗,以他超人的智慧,必然是會想出辦法來的。做到這一步同,徐平是真地沒有想利用國事爲難別人,讓朝廷不得不用自己的意思。強扭的瓜不甜,要用自己,總得上邊真心實意才行。

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01章 陛辭第74章 無妄之災第312章 郵寄司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4章 規劃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章 回到從前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58章 怪人知縣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7章 實際演示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43章 插手忠州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9章 白沙鎮第41章 串香第77章 交涉第235章 天機第20章 匪訊(下)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52章 童七郎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04章 學生第32章 東華門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84章 南線北線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91章 大勢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220章 星空(下)第78章 入甕第187章 包拯第77章 你倒黴第37章 夜對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2章 父老第233章 學習第11章 遇仙樓第47章 法外之地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91章 反擊第24章 大動作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3章 護衛鐵騎第35章 申峒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28章 殿中議事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5章 官身第139章 朝爭第161章 開課第94章 春狩防秋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84章 告罪使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61章 轉機第77章 訣別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43章 賜姓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103章 事發第14章 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