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鄧州集議

鄧州,古南陽郡,爲武勝軍節度,正位於南陽襄陽盆地的中心位置。北部洛陽郡,南部襄陽郡,中部南陽郡,挑起了的京西路的骨架。鄧州正位於宛洛古道和宛襄古道的結合處,土地肥沃,人口衆多,交通便利,自古以來便爲帝都之選。

把集議的地點選在這裡,正是考慮到了京西路南北被山地阻隔,交通不便,定一個大家都方便趕到的地方。這也顯示了徐平的決心,這次是要各州官員全部趕到的。要麼是知州來,要麼是通判來,每州必須來一個能主事的。

趙賀平時並不怎麼管事,此時卻忙得不可開交。本州雖然是京西路提刑司駐地,但集議卻是由轉運使司提議的,只能由鄧州來操辦。

四月十一日,徐平到達鄧州,宿於城內驛館。趙賀以鄧州的名義,爲徐平接風,包括京西路提點刑獄賈昌齡在內,全部赴會。

十二日,各州知通到來,包括正在京西路的晏殊。徐平一邊準備,一邊迎接衆人,爲晏殊接風,同時召見以前沒有見過的各州主官,瞭解他們對《富國安民策》的意見。

四月十三,借地城南龍興寺,京西路衆官聚齊,正式討論《富國安民策》。

衆官向坐在上首的徐平和晏殊唱諾,紛紛落座。徐平對晏殊道:“學士,今日所議之事無非錢糧,便由賈提刑監議如何?”

晏殊有些心神不屬,點了點頭隨口說道:“如此甚好!”

李遵勖是武官,安撫使也是主管軍事,他今天並沒有來,地方官便以徐平爲尊。提點刑獄爲憲司,一向都是在漕司之下。

讓賈昌齡監議是早就定好了的,此時問晏殊不過是走一個過場。他點了頭,當下徐平便就高聲宣佈今天由賈提刑監議,讓他選責人手。

賈昌齡離位,向衆人致禮過了,便就在自己提刑司和鄧州衙門選了幾位公吏,同時讓鄧州觀察支使做自己的副手。觀察使是憲職,雖然此時實際職事早已經跟監察無關了,但這種時候還是儘量用古意,以示鄭重。

諸般忙碌,賈昌齡帶了選好的監議人員到徐平和晏殊對面坐了,擺好紙筆。公吏先清點今天到的官員,一一錄名。這不是隨便開會,是要留案存檔並上報的,不能馬虎。

最後賈昌齡起身,朗聲道:“歲在丙子,夏四月辛酉,京西路衆官依轉運使司命,集於鄧州龍興寺,議去年新政,及本路合撰《富國安民策》。提點刑獄賈昌朝依令監議。衆官對所議之事,各陳己見,凡有一言可用,必載之於冊,上達天聽。集議之時,所論限所列需議之事,不得別涉他事,不得攀扯不相關之人,不得妄言,監議官依例彈糾!”

說完,賈昌朝把定好的今天所議之事一一大聲宣讀,衆官應諾說聽明白了,纔對上面的徐平拱手:“今日主議,京西路都轉使、龍圖閣直學士徐平,學士院晏內翰觀禮!”

徐平回禮,賈昌朝才宣佈正式開始。

集議由徐平主持,倒不需要他自己來講,只要把握住走勢即可,保證不偏題。楊告站起身來,站到公吏拉出來的一塊大板前,開始分條講解集議的內容。

按照以前慣例,這種時候多是由相關公吏出來讀這些內容,讀一遍,如果沒有人說聽不清楚,便就開始了。這就要參加的官員記憶能力最少過得去,不會一下子就把要討論的內容忘了,所以人數越多,討論的議題就越簡單。徐平是按他前世的習慣,用板把議題列出來,就擺在那裡,防止有人連要議什麼都搞不清楚。這樣做,最大的好處便就是討論的內容豐富了,參與人員精神也不用那麼緊張,可以從容討論。

這個年代的集議可比後世的開會嚴肅多了,監議官不但是要記錄內容,還負責彈糾紀律。不要說是開小差,就是坐姿不正衣冠不整都會被喝斥,這說明態度不正。

議的內容來之前徐平早已經和身邊的人討論了無數遍,爛熟於胸,根本不用聽楊告所講的,只是看着坐在下面的人羣,想着心事。旁邊的晏殊同樣是心不在焉,討論出什麼結果其實可以預見到,今天集議最大的意義是通過這樣一種正式的場合,確認京西路的官員對徐平的支持。在這種至關重要的事情是跟本路轉運使作對,估計是沒有那二的。反正得罪了朝廷由轉運使徐平扛着,找不到下面官員身上來,自然樂得附和。不然的話,徐平的打擊報復可能就先來了,以他的身份收拾個知州還不費事。

官做得久了,這種門面功夫先練了出來。徐平和晏殊兩人各想心事,表面上卻都嚴肅認真,端坐上首,面相威嚴,看不出任何跑神的樣子。

最開始的議題是對去年新政的回顧,楊告列出各州的錢糧數據,讓主官確認。完畢之後開始討論各項新政的利弊,氣氛就活躍起來了。這個時候發言,並不一定就真的是對新政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大多數官員,都是爲了給上面的徐平和晏殊留個印象,還有一部分純粹是坐得麻了,站起來活動活動。

到了這一步,紀律便就不像剛開始那麼嚴了,交頭接耳私下討論也在允許範圍之內。

晏殊的眉頭越皺越緊,終於忍不住,低聲對身邊的徐平道:“如此大事,怎麼不見孟州李相和鄭州陳相公來?李附馬和張太尉是武臣,不來情理之中,怎麼他們——”

徐平淡淡地道:“李相公雖然沒有說要來,但也沒有說不來,而陳相公則是說好了要來的。孟州在最北,鄭州在西北,到鄧州最遠,兩位相公又年事已高,來得遲了很平常。”

李參和盧革是早已經到了的,他們本就是編《富國安民策》重要人員,還走在徐平的前面。按一州一主官來算,李迪和陳堯佐是不必到的。但今天最大的意義,不是來聽本路官員的意見,而是要獲得他們的支持,則兩人到與不到,意義就重大了。特別是對晏殊來說,徐平能夠獲得兩位相公支持,可以給他足夠的信心,回到朝廷之後就能不顧呂夷簡的意見,按自己的意思回報。如果沒有兩人的支持,那就要打折扣了。若論事權是此時徐平這個京西路的都轉運使重,但身份地位他如何能與兩位前宰輔相比?而且兩人在官場的人脈深厚,只要露一下面,就能在朝裡獲得無數官員的支持,這是徐平遠遠不能比的。

第191章 反擊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27章 衝突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64章 金光頂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83章 擒獲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52章 渡河第19章 出行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208章 使氣第111章 李覯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6章 不要失職第58章 仙人跳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95章 反攻第35章 食物和酒第40章 出人意料第59章 掃雪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67章 找盟友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93章 汝州第68章 別有出路第33章 我有秘法第57章 夜戰(上)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7章 回聲第27章 衝突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38章 青苗貸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37章 中牟主簿第88章 改制第17章 新的產業第32章 東華門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4章 炒花生第26章 不要失職第308章 怪物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284章 告罪使第90章 公人世界第298章 試用期第102章 幫一把第77章 訣別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45章 將校營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3章 誥命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4章 許願第302章 青冢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46章 忠州事發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72章 夜戰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52章 渡河第19章 宣詔使臣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91章 大勢第93章 多方牽連第302章 青冢第161章 開課第56章 官督民辦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章 回到從前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138章 憤怒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94章 養起來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219章 星空(上)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