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慶功

前面一直蹲守的暗哨也被叫了回來,還帶回了兩匹馬。

徐平上前看看,這兩匹馬都比自己那匹雄峻得多,不由心中歡喜。此時西北戰事未起,馬還不像後來那麼短缺。但宋朝的規矩,一等馬都充爲軍用,不堪軍用的才用於驛站和民間騎乘,稍微像樣一點就很珍貴了。

此時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但經了這樣一場大勝,又沒有人員傷亡,人人都是興奮異常,沒有睡意。

徐平命人把俘虜和屍體都帶到麥場上,俘虜都鎖在場邊的大楊樹上,屍體找領破蘆蓆捲了,放在一邊。命莊客去莊裡取了高粱酒出來,再去殺雞宰羊煮了,就在麥場上開個慶功宴。

明晃晃的十幾枝火把點起來,徐平端起碗來高聲道:“諸位先吃這一碗酒壓壓驚,稍後肉上來,再吃喝個盡興!”

衆莊客鬨然應一聲好,都一飲而盡。

李威被從莊裡帶到麥場上來,到了徐平面前行個禮。

徐平道:“今晚這場大勝,多虧耆長通風報信,當記首功!先去指認了賊首,再來飲一碗慶功酒!”

李威到楊樹下看了柯五郎,對徐平道:“小莊主,這人就是柯五郎了。”

柯五郎見了李威,啐罵一聲:“豬狗不如的東西!虧我以前把你當兄弟看待,竟然出賣我,我真是瞎了眼!”

徐平笑道:“你不是瞎了眼,你是腦子被驢踢了!找耆長打聽消息,這送上門來的功勞他能不要?弄得好了,也被知縣相公補個都頭,從此也是有了官身,跟現在比不是天上地下!”

李威心裡本來是忐忑不安的,聽徐平一下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兩眼登時就亮了起來,假模假樣地嘆着氣對柯五郎道:“五郎,我多少次跟你說過,好好找份營生過日子,不要在外面瞎混。你不聽哥哥的金玉良言,一意孤行,終是有了今日之災,你說你後悔不後悔?”

柯五郎冷笑道:“你且張狂一時,別以爲拿住了我就能怎樣!等我脫身出來,有你們的好看!”

徐平看他氣焰囂張,忍不住就踢一腳:“你以爲你是誰?難道還是太后的乾兒子!還想出來給我好看,老老實實等着砍頭吧!”

柯五郎只是冷笑,也不知到底有什麼倚仗。

徐平卻不怕他,開封府裡十幾個人明火執仗搶劫,這種案子當朝宰相都別想壓下來,還怕他一個柯五郎翻天!

確認了柯五郎身份,徐平請李威回桌止喝酒。

喝了一碗,徐平問李威:“耆長,人都已經綁在這裡了,其他的我們卻都要聽你吩咐,是要送官還是怎的?”

李威嚇了一跳,急忙站起來向徐平行禮道:“人都是小莊主捕的,當然一切聽小莊主的,我怎麼敢亂說話?”

徐平示意他坐下,溫言說道:“你帶着本地耆長,職責就是捕盜。我把人拿下了,也還是要交給你,由你送官,這才合情合理。”

李威是耆長,之所以被徐平收拾得服服帖帖,沒有辦法,因爲徐平家在京城雖然上不得檯面,在本地卻是一等一的豪門大戶。豪門欺負差役,歷來都是平常事情,除非李威能力逆天。

李威只當徐平是客氣,連稱不敢當。不想徐平卻是鐵了心由他出面,最後不得已只好答應下來,喝了兩碗酒便去招集手下壯丁了。

徐平是懶得跟官府打交道,這種功勞他也看不在眼裡,只是嫌麻煩。捕盜維護地方功勞大了也是可以補官的,但這種官徐平怎麼可能去當?他在自己莊裡大堆白銀進賬,神仙一樣的日子,哪會去費那個精神!更何況他最近隨着林文思讀書也有了起色,以開封府的情況,下次科舉開科他去混個鄉貢進士並不難,帶上這樣一個身份,安安穩穩就是一方豪強小地主了。若是再有心,那就正兒八經去中進士,那纔是做官。

來到這個世界這麼長時間,徐平也搞清楚了,這個時代中進士並不像後來的明清時候那樣難得變態,甚至也遠不如南宋時候,這是最容易的時代。

科舉入仕真正向普通百姓敞開大門還沒有太長時間,社會上也沒形成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風氣,真正把科舉當成自己事業的大多還是仕宦之家,其他的不管地主還是商人都不會在這上面花太大力氣。

這個時代很微妙,如果再早幾十年,進士錄取名額極少,太祖朝時經常一科就取十個八個,那時纔是真正難如登天。而從太宗朝大規模開放名額,提高待遇,距這時不過三五十年而已,一般百姓根本還沒反應過來。也只有在開封府民衆見多識廣,張三娘念念不忘讓徐平去中個進士。

打發走了李威,院裡的肉也已經煮熟了,端到麥場上來。一時呼聲四起,莊客放天吃喝,盡情享用。

喝了幾碗酒,東方終於出現了魚肚白,折騰了一夜,徐平也覺得有些困了,只是李威還沒回來,只能堅持在那裡。

又等了一會,李威還沒來,林文思和林素娘帶着蘇兒卻過來了。

徐平上前行了禮,林文思便問起昨夜情況。

這沒什麼好隱瞞的,徐平便從李威前來報信說起,自己如何佈置,如何指揮戰鬥細細說了一遍,雖沒誇張,但也沒謙虛。

林文思聽完點頭:“你做得極好!佈置得法,進退有序,一鼓而功成,頗有大將之才!以後就是科舉入仕,這也是極有用的。本朝與歷朝歷代不同,哪怕是文人外任地方,例帶軍職,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文官也要有將才!”

宋朝的地方主官知州知縣,文職武職的都有,又以文職爲尊。凡文職主官,例帶本地軍隊主官的職務,如兼兵馬巡檢、兵馬都監之類。而主官如果是武職,則合作的通判必須是文職,實際主持民務。

林文思主攻的是《春秋三傳》,與很多京中武將都有交往,所以對武事並不排斥。徐平有這個能力,還讓他頗爲驚喜。

徐平對林文思的態度倒並不意外,很多武將讀《春秋》,他接觸得多了當然也容易接受。

倒是旁邊林素孃的態度讓徐平疑惑不已。

林素娘雖然一句話沒說,但臉上神采奕奕,一直聚精會神地聽徐平講述。那份認真的表情,幾乎有些崇拜的意味了。

這種表情的林素娘,徐平從來沒有見過,甚至就是在記憶裡,也搜尋不出來。依徐平的印象,林素娘可不會喜歡一個武將,她對徐平的要求始終如一,如果好好讀書,去中個進士從東華門唱名而出,那就極好極好的了。

徐平一頭霧水,不知這個小姑娘在想的什麼。

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26章 龍門酒家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18章 突圍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82章 祭奠續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10章 小大人第86章 兩全其美第39章 兄弟夜話第53章 萬民雲集第93章 新格局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96章 補丁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95章 大變第23章 秋意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8章 農田輯要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34章 移民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01章 提舉官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27章 小隱君第34章 磨鍊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254章 出路第53章 甘谷歸附第5章 公路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219章 星空(上)第56章 國柄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52章 酒鬼亭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32章 長命縷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80章 花開富貴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32章 東華門第52章 虛開中路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6章 前奏第32章 小縣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7章 雜談第21章 割稻第270章 震懾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2章 星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8章 種士衡第57章 原則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80章 轉機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73章 地方反應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5章 對抗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73章 童大官人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49章 應有權變第225章 新消息第51章 新的消息第155章 接風第236章 狂徒第3章 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