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依稀似舊年

徐平探了探林素孃的鼻息,發覺呼吸均勻,知道她只是大驚大喜,暫時暈了過去,身體並無大礙。

彎腰把林素娘抱起,徐平小心地爬上山頂,把她放在草地上。直起身來看四周,只見到處都是雜樹叢生,既無人煙,又無道路,也不知到了什麼地方。

此時已到中午時分,天上愁雲慘淡,一輪蒼白的太陽在雲彩中露出臉來,半死不活的樣子。

徐平騎來的李威那匹馬,已經跑脫了力,趴在一邊喘着粗氣,偶爾纔有力氣去啃一口地上的枯草。

看了一會看不出個頭緒,徐平只好坐在地上,看着林素娘,等她醒來再想辦法。

坐了一會,一陣山風吹來,林素娘悠悠醒轉。

徐平看見林素娘睜開眼睛,出了一口氣:“你醒來就好了!”

林素娘坐起來,看看四周,問徐平:“大郎,這是什麼地方?”

徐平苦笑道:“我一路跟着,也不記路途,正不知到了哪裡。不過看這裡地形,當是已經出了中牟縣,甚至出了開封府也說不定。”

林素娘吃了一驚:“那我們怎麼辦?”

徐平道:“你先歇一歇,過一會我們再想辦法。”

中牟一帶都是平原,沒有這麼大的山包。徐平回想自己這半天跑的方向和距離,現在大概已經到了鄭州境內。這裡不像徐平前世那樣人煙稠密,此時地廣人稀,人煙罕見。整個鄭州五縣,全境不足兩萬戶,數萬人而已。這裡位於兩京之間,汴河沿岸,皇陵附近,這幾項都需大量徭役,人口極難增長。

又坐一會,林素娘不好意思地對徐平道:“大郎,你去找口水來給我喝,我有些渴了。”

徐平站起身,舉目四望,看見不遠處的一座小山腳下有條小河,對林素娘道:“我去打水,也帶不回來,再說留你在這裡,也怕出來個野獸傷了你。那邊有條小河,離得不遠,我揹你過去吧。”

林素娘低聲道:“也好。”

把林素娘背住,徐平牽了馬,小心地向山下行去。

徐平一直沒問,那些人爲什麼要擄走林素娘。若說爲了美色,實在有些超出徐平的想象。林素娘長得漂亮,氣質又嫺靜,是個美女坯子。可她纔多大?十三歲,若在前世正是剛上初中的年紀,身子完全沒長開,怎麼會讓人產生男女之事的聯想!即使是徐平已經定了的妻子,徐平也從沒對她有過非分之想,實在是太小了,怎麼也要等幾年再說。

但除了這個理由,徐平也實在想不出其他的來。

小心翼翼地下了山坡,林素娘在徐平背上小聲道:“大郎小心些,這路上不好走,不要傷着了。”

淡淡的氣息從耳邊吹過,帶着點甜香。

徐平這才感覺到背上的林素娘極輕極軟,右手託在手裡的她的腿柔若無骨,心中有了一些異樣的感覺。

這便是軟玉溫香,吐氣如蘭嗎?

徐平不敢繼續想下去,只是小心看路,低頭前行。

走出灌木叢,到了一片小樹林裡,林素娘道:“這裡路好了,大郎把我放下來,我自己能走。”

徐平小心地把林素娘放在地上,見她臉色還是發白,扶住她的胳膊道:“你受了驚嚇,還是我扶着你。”

林素娘點點頭,任由徐平扶着自己的胳膊,向前走去。

出了小樹林,又經過一片枯草地,到了小河邊。

徐平對林素娘道:“你且坐一坐,我去看看有沒有盛水的東西。這裡的河水也不知乾淨不乾淨,能燒開就好了。”

林素娘坐在地上的枯草上,對徐平道:“大郎不要走遠。”

徐平點點頭,把馬找棵樹拴了,提着那把長刀,跨過小河向前尋去。

此時已到秋天,萬物凋零,山谷裡大多都是槐樹松樹及其他雜木,沒有什麼可以拿來用的。偶爾有幾株野棗樹,上面的棗都是極小,核卻大,徐平嚐了兩個,根本不能入口。

走了五六十步,徐平都沒什麼發現,正想放棄回去,偶然一擡頭,看見不遠處轉彎的地方伸出一個大梨來。那梨極大,不小於徐平前世的碭山酥梨。

徐平心中一喜,快步走上前去。

眼前是一片平地,長滿了荒草,地的邊上緊挨着三棵大梨樹,碩果累累,青黃色的大梨子掛滿枝頭。

這梨樹看起來就不是野生的,必是有人種在這裡。而且看周圍的樣子,曾經有人家在這裡耕種過也說不定。

然而此時荒草萋萋,一點人家的痕跡都找不到了,只留下了三株大梨樹。

徐平到了樹前,伸手摘了兩個大梨下來。拿在手裡掂了掂,一個怕不是得有一斤重。沒想到這裡有這種好東西,他來這麼久都沒見過。

取了梨子,徐平趕緊轉回來。

轉過坡腳,卻見到林素娘牽了馬,正款款行來。

見到徐平,林素娘道:“我在那邊看大郎一轉就不見了,怕有什麼事,就跟了過來。”

徐平捧着兩個大梨到林素娘面前,笑道:“那邊幾樹好梨,我去給你摘了兩個。吃這個不比喝水好得多?”

林素娘拿了一個大梨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看,也不急着吃。

徐平奇怪:“你只是看幹什麼?快點吃啊!”

林素娘嘆了口氣:“大郎,我們大概真是跑到鄭州轄下來了。”

徐平問道:“怎麼說?這梨子只有鄭州才產?”

林素娘點頭:“這梨叫作斤梨,又叫作語兒梨,天下只有鄭州才產,而且都是產在周皇陵左近。北方水果,青州棗鄭州梨,冠絕天下,先前在京師,我阿爹也曾買了給我吃過。”

徐平愣了一下,對林素娘道:“先不說這些,你只管吃了。如果這梨只產在這裡,那倒是好事,我們最少知道到了什麼地方。”

林素娘笑了笑,找個枯樹樁坐了,揹着徐平吃梨。這梨太大,小姑娘的吃相就不怎麼雅觀,躲着不讓徐平看到。

徐平站在一邊,開動腦筋定位自己的位置。

周皇陵指的是後周幾位皇帝的陵墓,應該是在新鄭縣。趙匡胤陳橋驛皇袍加身,奪的就是後周的皇位,在宋朝是大事,徐平能從記憶裡搜出來。

沒想到一口氣跑出幾十里路來,把徐平也嚇了一跳。

既然知道了這是後周皇陵附近,那就好辦了。作爲前朝,周皇室雖然不受宋王朝的優待,基本的禮儀還是在的,守陵人最少應該是有的吧。只要找到了人家,就能回到自己中牟的莊園裡。

事實證明徐平想多了,後周皇陵並無守陵人,此時已破敗不堪。這不全是因爲趙宋皇室刻薄,也有一個原因是後周諸帝崇尚節儉,自太祖郭威就決定自己喪事從簡,不設守陵宮人。當然好人有好報,極簡陋的後周皇陵連盜墓的也瞧不上眼,反而一直保存到後世。相反的是宋皇陵在金朝就被女真族有組織地盜掘一空,成爲廢墟。

按照禮制,中原王朝有二王三恪制度,以續王統。大宋是最後一個尊從這一制度的統一王朝,柴家被奪皇位之後,恭帝柴宗訓被封爲鄭王,可以使用皇帝禮儀,以續周統。恭帝之後,後人降爲鄭國公,皆因皇陵在鄭。不過這個封號只是名義,柴家人並不在鄭州,與周朝的宋國待遇天差地遠,皇陵也就很快成爲了一片荒草,只是偶爾有有心人來打理一下。

徐平並不知道這些,只是一心想着去尋找守陵的人。

等了一會,林素娘轉過身來,手裡還有小半個梨子,對徐平道:“這梨太大,我吃不下了。”

徐平道:“吃不下扔掉好了,那邊樹上多得是,一會我去摘些帶着。”

等林素娘去河邊洗過了手,徐平才扶着她沿着小河所在的山谷,牽着馬一路向山外行去。

又走了一個多時辰,中間歇了兩回,終於出了這一片小山包。

此時太陽已經看不見,天徹底陰了下來。然而舉目四望,都是漫漫荒野,看不見一戶人家。

徐平看看林素娘,已是眉頭緊皺,走不到路了。還好此時女子還不流行纏腳,不然真不知道這一路她怎麼走。

看看牽着的馬已經恢復了點力氣,徐平道:“娘子,你到馬上坐着吧,我牽着慢慢走。這一路還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找到人家。”

林素娘腳都磨破了,只是咬着牙沒說,此時已經到了極限,再也走不動了,只好由徐平扶着上了馬。

坐到馬背上,林素娘就有些心慌。她以前只是偶爾騎過驢,從來沒在馬背上坐過,又加上上午一路驚嚇,不由自主就緊緊抓住馬鞍。

徐平看了,安慰她道:“你放輕鬆些,我牽着馬只是慢慢走,沒事的。”

一人一騎,在荒地裡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有星星點點的雨滴落了下來。

徐平嘆了口氣:“人倒黴了,真是喝涼水也塞牙!這荒天野地裡,又沒個避雨的地方,可是有些麻煩了。”

林素娘在馬背上看得遠,對徐平道:“大郎別急,前方有個土堆,旁邊好像有房子,莫不是戶人家?”

徐平聽了,也來了精神,讓林素娘指了方向,牽着馬加快了腳步。

走不多遠,徐平也看見了那個大土堆,旁邊有幾間房屋,但卻不見牲畜家禽,顯得很是破敗荒涼。口中道:“是座廢了的破廟吧。”

到了近前,見就是一個大土堆,高不過兩丈,土堆前一排三間大房。

此時雨已經有些大了,徐平顧不得什麼,牽馬駝着林素娘快步進了那三間大房裡。

進了房裡,發現正房裡供奉得有牌位之類,應該是廟之燈的建築,不是人家。不過這裡破敗得久了,也看不出是個什麼地方。

扶着林素娘下了馬,找了個乾淨地方坐了,徐平道:“你在這裡先歇一歇,我去找些枯枝什麼的來生個火。”

林素娘身上的衣服微微有些溼了,冷得發抖,對徐平道:“大郎快去快回,我怎麼覺得這裡陰森森的。”

徐平應了,走出門去。

過不了多大一回,徐平抱了一抱枯樹枝回來,對林素娘道:“還好雨剛剛下來,還能找到這些乾柴。”

徐平都是在白沙鎮和自己莊裡活動,身上並沒有引火用具。還好李威的馬上有火刀火石,徐平找了出來,因爲不習慣,費了好大工夫把火引着。

林素娘烤了一會火,慢慢回過神來,問徐平:“大郎,這是什麼地方?”

徐平嘆口氣:“你絕想不到,這裡就是順陵,周恭帝埋葬的地方。”

林素娘一怔:“難道這周皇陵,就沒有守陵人了?”

徐平神色黯然地搖了搖頭。

恭帝被迫禪位之後,被降封爲鄭王,發送到北宋王公大臣的斷魂地房州安置,二十一歲客死異鄉,周的法統至此而絕。小皇帝一生都在憂懼之中,又沒有劉阿斗的樂觀天性,英年早逝。據說宋太祖有遺訓,善待柴家子孫,終宋一世,柴家也確實未遭誅戮。但這與其說是宋太祖的忠厚天性,不如說他有容下古禮的心胸,遺訓內容並未超出二王三恪的特權範圍。自此之後,開朝皇帝再沒有宋太祖的心胸,對前朝皇室恨不得斬草除根,這一禮制也就廢棄了。

雖然感嘆前人遭遇,但這一話題在宋時至爲敏感,雖是夫妻相對,徐平和林素娘也自覺地不去討論。

過了一會,徐平身上的衣服烤乾了,走到門口看雨下得越發大了,心中不由焦急:“這可怎麼辦?難道我們在這裡過夜?”

林素娘縮着身子道:“不知阿爹有沒有在後面尋來,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我們。這裡荒山野嶺,他們也沒地方尋去。”

徐平纔想起自己莊裡還有許多人的,也不會就這麼任自己走失,必然會出來尋找,只是找到哪裡去可就說不定了。

不由心中嘆氣,這個時代也沒個什麼的,真是麻煩。

烤了一會火,徐平道:“看看天色快黑了,只好在這裡過夜。你身子嬌弱,受不了飢餓,我出去找點東西吃。”

林素娘道:“下着雨你到哪裡尋去?帶的梨子還有,我吃個就好了。”

徐平苦笑着搖頭:“我看那邊有條小河,裡面應該有魚。”

說完也不理林素娘,出門進了風雨裡。

吃個梨子,一路上林素娘已經小解了兩次,再吃下去,還不得被折騰死。

離房屋不遠,有幾條水溝,當是建造陵墓時挖出來的,常年累月下來,裡面都積滿了水,當是有魚的。

徐平到了溝邊,身上已被淋溼,冷得直打哆嗦。心裡一橫,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捲起褲管下到了水裡。

已是秋天,溝裡的水冰涼刺骨。徐平咬着牙,在溝裡摸來摸去。

魚是真有,而且還不少,但都是一指多長的小魚,徐平一條條扔上岸,讓它們在雨水裡撲騰。

摸了好一會,徐平直起腰來,看看岸上在雨中跳來跳去的小魚,還不夠一盤菜。心中苦笑,這鬼地方也不連着什麼河湖之類的,魚種不對。擡起腳來,就想換個水溝試試。

沒想到這一腳踩下去,就踩住了一個滑溜溜的東西。

徐平心中一喜,莫非是老鱉?這東西爬來爬去,倒是不挑地方。

用腳踩得死了,徐平彎腰把腳下的東西抓住。搭上手就覺得不對,這東西不是圓的,而是長長一條。

從水裡抓出來,原來是一條大黑魚,在徐平手裡躥來躥去,還想逃掉。好在徐平這半年舞刀弄槍,還練弓箭,手勁練出來了,才死死抓住。

把黑魚扔到岸上,徐平從水裡出來,見它還在雨裡躥動,發起狠來一腳踩在魚身上。沒想到黑魚滑溜異常,徐平踩不住,反而摔個跟頭。

徐平爬起來,見這黑魚也差不多有兩斤多重,應該夠兩個人吃了。此時他身上又冷,摔得又痛,沒力氣折騰下去,弄根草繩把黑魚穿了,又把地上的小魚捧在手裡,回了房屋。

林素娘站在門口,見徐平回來,焦急地問道:“我跟才聽見聲音,是大郎跌倒了嗎?有沒有受傷?”

徐平進了門,甩了甩身上的雨水道:“沒事,只是路滑絆了一下!”

把魚都放在地上,徐平又道:“這些也夠我們將就一頓了。”

林素娘不放心,上來看徐平,見他確實沒傷着,纔出了一口氣,道:“先不忙這些,你身上都溼透了,快烤一烤吧。”

徐平也實在冷得不行了,就坐在火邊暖和一下。

火光映在身上,漸漸有了些溫暖的感覺,徐平覺得自己身上發燙,然而卻又忍不住發抖,知道自己只怕是感冒了。

然而看看一邊的林素娘,她嬌嬌怯怯的樣子,一雙玉手細長瑩白,明顯是沒做過什麼活的人。只好硬着頭皮站起來,提了長刀到門口殺魚。

把大黑魚宰殺了,其它小魚卻沒法弄,只好用條樹枝穿了,整個去烤。

與林素娘吃過了魚,徐平有了點力氣,然而頭還是昏昏沉沉的,怎麼也集中不起精神來,知道自己是真地感冒了。

林素娘見徐平精神不好,讓他坐在火邊,自己在房間裡翻了柴朽爛的木柴出來,把火燃旺,讓徐平烤火。

徐平靠在一根柱子上,看着對面的林素娘不斷拔動火堆,把燃的旺的柴都拔到自己這一邊,知道她也猜到自己病了。

透過火光,林素孃的小臉瑩白如玉,又被火映出一抹淡紅,認真的神情更添幾分風韻。

這是徐平第一次這麼注意林素孃的容貌,才發現她確實是美,美的不食人間煙火。以前總是因爲自己的妻子是個沒長成的小女孩,徐平刻意不去注意林素娘長得如何,只是留個漂亮小女孩的印象,今天才算清楚是如何漂亮。

把手中的木棍放下,林素娘抱着膝蓋坐在火邊發呆。

就這麼過了一會,林素娘突然問道:“大郎,你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樣子嗎?”

徐平默默地搖了搖頭。他的記憶裡確實沒有這些,只有自小與林素娘青梅竹馬長大的一個粗略印象。

林素娘悠悠地道:“你到底是忘了。——那時我阿爹第一次落第,我們被親戚家趕了出來。那個親戚是我阿爹的一個表姐,兩人本來差點就要成親的,後來他嫁了一個官人,那個官人中了進士,便看不上我們家了。”

徐平靜靜聽着林素娘講着這些與自己從前的幫事,沒有說話。

“那時候,他們家的孩子罵我,是大郎擋在我身邊,把他們罵回去。他們家的孩子打我,是大郎把他們打回去。後來,我和阿爹住到你們家,你都是護着我,不讓人欺負我。那些日子,我過得好開心!”

“然而,再到後來——”

再到後來發生了什麼,林素娘沒有說,徐平的記憶卻接上了。

徐家大郎腦子愚鈍,性子頑皮,文不成武不就,分明就是個不成器的。而林家的小娘子自小聰慧,又會書畫,又會詩詞,兩人便漸行漸遠。

林文思一直沒有高中,多虧了徐家幫襯,纔在京城落下腳來。張三娘看着林素娘長大,一心要她做兒媳婦,終於結了這門親事。

林素娘一直想着那個站在她身前護着她的徐家大郎,雖然現實中的形象與記憶中的差別越來越大,她終是沒有嫌棄。

現在,她記憶中的徐家大郎,終究是回來了。

徐平靜靜聽着林素孃的訴說,精神慢慢恍惚起來。突然之間,他不知道是自己的意識佔了這個少年的身體,還是這個少年用意識中最寶貴的東西,換來了他的這一生記憶。在這一刻,他的記憶與這個少年真正融合了起來,從此不再分彼此,那本就是一個夢境中帶來的知識,人還是這個人。

不知什麼時候,林素娘坐在了徐平身旁,把頭靠在他的肩上,輕輕地訴說着這些年來發生的故事。

看着林素娘開心的臉龐,徐平竟有些癡了。

“聽夜雨,前事已惘然。

一片癡心偷後世,莫說我傻我瘋癲。

雨打併蒂蓮。”

在林素娘耳邊唸了這一首《憶江南》,徐平看見她的嘴角泛起笑意。

詩詞本是隨心所作,此情此景,一向不擅此道的徐平也吟了一首出來。是好是壞且不管它,他只要把這時的心事說盡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

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8章 意外之喜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40章 炸山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5章 你不明白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35章 活字第226章 自助餐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129章 重貶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9章 名人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22章 星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269章 對峙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48章 下忠州第79章 一劍平亂第85章 閒適日子第29章 端午(上)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67章 選擇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209章 階下囚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38章 軍法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80章 起風雷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232章 狼煙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83章 擒獲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88章 百官圖第37章 逼迫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6章 書生張載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6章 難處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1章 遇仙樓第294章 養起來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2章 秀秀(上)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95章 遷隆峒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9章 匪訊(上)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0章 治術(一)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78章 入甕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93章 拔牙第195章 反攻第92章 收權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54章 出路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99章 搞事情第3章 人之將去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