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望遠鏡

丘待詔在玻璃務裡有自己的小院,除了幫手的兩個徒弟,還有兩個小廝專門被派過來照他們的飲食起居,日常待遇比管玻璃務的小官還要好。

玻璃務是三司一手建起來的,但管理模式與其他的民間場務大致相同。提舉官員是最低級的小武官,主要管理生產經營之外的日常事務,當然還有人事監督。管理生產的是聘來的主管,並不是官吏,生產事務以及工匠和雜役都歸主管,提舉官並不插手。只有倉庫、財務和審計等一些要害地方,是三司的公吏在管。

三司屬下的場務,大多數都是這種模式,越是技術要求高的,官方直接參與的成分就越少,大多數的人員都是從外面僱來。而技術要求越低,官方參與的程度就越深,到了一定的地步,就全是官方人員了。比如一些採石場,就沒有外僱人員,底層的是廂軍和配來的囚犯,上層就是官員和公吏。

這種二元的管理模式是逐漸發展起來,在一些與生民相關的場務裡,已經成爲了主流。各州府的酒坊,京城的文思院,基本都是這樣。這種情況下,僱來人員的報酬與市場上的待遇基本相同,一些熟手工匠報酬經常比管理的官員還高。

徐平沒有生搬硬套蔗糖務的模式,京城裡的場務還是按照京城裡的模式。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市場好的時候容易擴張規模,情況不好時也容易收縮。反正僱來的人,沒有不能解僱一說,就跟民間一樣,情況不好了解僱就是。至於因此技術向民間擴散,三司建這些場務本來就有這個目的,民間生產一樣交稅,肉還是爛在自家鍋裡。而且這樣也有競爭,不至於到最後成爲死水一潭。別說場務裡的工匠,就連翰林院裡的待詔都極少有做一輩子的,很多還是會出來開店。

再一個就是官吏和場務的經營管理者可以互相監督,不至於成爲別人無法插手的獨立王國。前些日子的公吏勾結舞弊案,徐平也有些心有餘悸。

到了丘待詔的小院,徐平和燕肅在客廳等着,小廝急忙飛奔着去稟報,不多一會,丘待詔就急匆匆地回到客廳。

見丘待詔兩手上還是研磨玻璃的水粉,臉上也星星點點,徐平道:“辛苦待詔。”

“如何敢當?小的就是個手藝人,副使何許人物,怎麼當得起您一句辛苦?”

丘待詔一邊說着,一邊在旁邊的搪瓷盆裡洗了手,擦過了,上前見禮。

小廝上了茶來,三人分賓主落座。

喝了口茶,燕肅急不可待地問丘待詔:“待詔,徐副使交待下來要磨的鏡片,現在已經磨了多少塊?可是能用了?”

“有五六塊,用是能用。”說到這裡,丘待詔便不由訴苦。“以前琢玉,最怕的就是玉料不純,到了關鍵時刻,出了斑斑雜雜的東西。沒想到玻璃還不如玉料,因爲中間有雜料或者氣泡,不知道磨廢了多少,不然哪裡要廢這許多功夫!”

這個沒辦法,現在工藝就那水平,厚一點的玻璃就容易有雜質和氣泡,一時半會是解決不了這問題的。這還是徐平想盡力法,精心計算之後用玻璃鑄出粗坯,大減小了玻璃的厚度,也減少了磨削的用工量,不然丘待詔還要花更多的時間。

對這件事情燕肅比徐平還上心,聽了丘待詔的話,迫不及待地道:“既然如此,待詔喝口茶歇一歇,我們便就過去看如何?”

面對兩位待制,丘待詔也拿不起架子來,把杯裡的茶喝完,起身道:“既然兩位待制官人如此焦急,我們便就去吧,看看哪裡還有不合意的。”

“好,好,待詔先行!”

燕肅急忙起身,與徐平一起隨着丘待詔出了客廳。

到了旁邊丘待詔工作的小房間,撲面而來的就是嗆人的粉塵味。雖然是用水磨,一天到晚做下來漫天的粉塵還是避免不了的。

徐平皺了皺眉頭,這工作環境着實有些艱苦,心裡想着,等過些日子棉紗紡出來,要想辦法給這些人做些口罩,免得整天吸粉塵,對身體不利。

進了房子,丘待詔小心地從桌子上拿了一片透明的鏡片起來,用旁邊放着的綢布擦得鋥亮,小心地遞過來,口中道:“待制官人請看,可還中意?”

燕肅接過,拿在手裡翻來覆去,又舉在眼前看了看,透過鏡片看到的景物都變形得稀奇古怪,讓他覺得分外新奇。不過他是第一次看這種奇物,心裡沒底,看了兩眼便遞給徐平:“徐平待制,你看這東西可合用?”

徐平接過,看這鏡片晶瑩透亮,沒有一點雜質和氣泡,質量極佳,點了點頭:“好是極好了,沒一點瑕疵在裡面。不過,丘待詔,聚光點你可曾經測過?”

“那是自然,副使吩咐,小的哪裡敢不照做?”丘待詔說着,一邊指了指身後的一處黑盒子,“兩位待制官人儘可以自己看。不過現在太陽已經落山,測起來可能不準。”

“待詔測過就好了,何必再費一遍事?”徐平說着,把手裡的鏡片小心地放到桌子上,“除了這片,還有哪些?待詔可都把聚光點遠近都標記清楚?”

透鏡片的焦距非常重要,如果不測清楚,裝望遠鏡就只能胡亂湊了。

那個黑盒子是徐平制來專門測焦距的,一邊裝透鏡片,另一邊則可以移動,下面有標尺。另兩面一邊用木板堵死,另一邊開着讓人觀察。白天太陽正好的時候,把要測的透鏡片裝在上面,慢慢移動聚焦的一邊,等到聚焦時利用標尺讀出透鏡的焦距。

太陽光可以認爲是平行光線,利用這種方法,測出來的焦距數值就基本能用了。如果不用太陽光,就需要用光學手段製造出平行光來,太過麻煩。

丘待詔指着桌子上的幾片鏡片道:“總共有五六塊吧,按徐副使吩咐,那種什麼凸透鏡少一些,凹透鏡多一些,看看是要怎麼用。”

徐平上前,看桌子上放了六塊鏡片,四塊凸透鏡,兩塊凹透鏡,旁邊都用筆仔細標好了焦距,鏡片都一般的晶瑩剔透。不遠處,則是一大堆磨廢了的鏡片,丘待詔顯然費了不少功夫。主要原因還是玻璃的質量不好,透光率的高穩定性好的玻璃配方還在摸索之中。

燕肅靠上來,看着鏡片問徐平:“那個什麼望遠鏡,是要怎麼制?”

徐平從桌子上拿起一凸一凹兩片透鏡,大致估算了一下焦距距離,拿在手裡,對燕肅道:“待制上前來看,順着鏡片向屋外看去。”

“唉呀,看到的東西怎麼突然大了!”

燕肅看了一眼就猛地退開,瞪着眼睛喊道。

徐平把鏡片收起,道:“就是如此啊,不然怎麼能夠看遠方的東西?”

又問一邊的丘待詔:“我前些日子制好的鏡筒不是放在你這裡?拿過來用。”

丘待詔吩咐徒弟把徐平制好的鏡筒取了過來,交到徐平手裡。

這是一根長長的圓筒,主體都是用黃銅鑄造之後打磨而成,分成幾節,相當精緻。

徐平看了看手中鏡片的焦距,把鏡筒取下兩節,剩下來的剛好合用,才把鏡片裝了進去,大端裝着凸透鏡,小端裝着凹透鏡。

裝好,固定緊了,徐平把手中鏡筒舉起來,向遠方看了看。

此時太陽已經徹底落下山去,只有落日的餘暉還塗抹着這個世界,光線還不算太暗。

向南看去,各種房屋建築擋住了視線,只能擡高一點,剛好看清遠處的南城樓。幾個守城的兵丁無精打彩地走來走去,小頭目無聊地袖着手靠在女牆邊打盹。

徐平突然間想起來一個問題,拿着這望遠鏡,站在城內的制高點上,比如宣德門城樓上,向北就可以直接看到大內。這問題說大不大,說小可也不小,皇上的私生活,那是絕對不可以被別人看到的,更不要說還涉及到了皇宮的安全。前樞密使張耆家靠近皇城,曾經在家裡建了一座樓閣,高過了皇城的城牆。在劉太后去世他失勢之後,這便成了一條罪狀,被勒令拆除。有了望遠鏡,莫不是城內的建鞏高度還要被限制?

燕肅見徐平看得入神,心癢難耐,對徐平道:“副使看過了,也讓我看看。”

徐平放下望遠鏡,交到燕肅手中,笑道:“燕待制看看南薰門城樓,看那些兵士是個什麼樣子,再跟萬勝門那裡比一比。”

“說笑,離得這麼遠,怎麼可能看得到?京城可不是下面的小縣城,城小的一眼就能看出城去!別說南薰門城樓,能看見汴河邊的柳樹就是神物!”

燕肅一邊說着,一邊把望遠鏡湊到了自己的眼睛上。

“啊,真地看到了南薰門?那真的是南薰門!”這次燕肅沒有把望遠鏡拿開,一邊喊着,一邊還不住地看個不停。徐待制吩咐製出來的這新奇玩意,果然是神奇。

第74章 無妄之災第16章 煤球爐第25章 你們不懂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72章 夜襲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55章 合作社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22章 試學士院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32章 長命縷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99章 前奏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22章 星第80章 花開富貴第58章 軍政結合第243章 算賬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31章 造紙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54章 買馬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207章 離別第88章 改制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1章 太后崩殂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3章 流民第20章 西行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42章 劉小妹第65章 因地制宜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47章 一年一考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95章 反攻第236章 狂徒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43章 賜姓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5章 分工第25章 廷辨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225章 新消息上架感言第22章 新米第71章 戰場第38章 軍法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95章 反攻第205章 蛻變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250章 修兵書第318章 解甲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236章 堵截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章 錢能通神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8章 交接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98章 演練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22章 星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46章 我們只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