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玻璃產業

“不知道看天上的星星,會是個什麼樣子呢?”燕肅拿着望遠鏡,看着漸漸暗下來的天空,口中喃喃低語。

作爲醉心於科學發明的人來說,天上的日月星辰充滿了誘惑,它們各種各樣奇妙形態的變化,想想就讓人心醉。尤其是燕肅曾經長期觀察月相的變化,並最終發現了海潮與月相變化的緊密聯繫,雖然解釋還帶着神秘色彩,兩者關係卻說得清楚明白。

常年觀察天象的司天監人員,自然知道天體是不斷地運動變化着,他們要把觀測到的天象與渾天儀等測算結果校對,甚至準確地推算出日食月食。這個年代之所以曆法不斷地變更,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測算出來的日食月食與實際時間對不上,每隔幾年就會出現偏差。同一天時刻不對還可以勉強,差一天以上就要改曆法了。

在這些人員眼中,天象實際上沒有那麼神秘,哪怕是最流行的渾天說,也是認爲日月星辰是圍繞着地球不斷地運動。能夠看見浩瀚的星空,是很多人的願望,解開自己觀測星空時心裡的無數疑團。雖然要把天象與五行學說附會,說災異等事,那些人的心裡未必就真這麼想,各種天象推算是要真正的數學知識和天象觀測相結合的。

很多時候,針對觀測到的特別的天象,司天監的人員既要根據自古流傳的星占學典籍解釋,又要附合具體的朝政形勢。比如真宗景德四年五星連珠,司天監奏報的就是“五星聚而伏於鶉火”,帶有明顯的粉飾太平的政治意味。

司天監下邊設置有天文院和鐘鼓院。鐘鼓院專職於定時辰,進牌等等事務,當然也兼職製作計時工具。而天文院則主要觀測天象,不管日裡夜裡,都有數十人不停歇地觀察着天象的變化,隨時與渾天儀的結果核對,並上報由專業人員分析。

有了望遠鏡,這些人眼中的天象竟與從前大大不同。月亮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夠看清上面的大致地形,不用瞎猜上面有什麼了。五星也不再有神秘感,甚至一不小心就能看到以前肉眼看不到的其他太陽行星,星占學的內容還不知道要怎麼大改。最少那句著名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就不怎麼佔得住腳了,無論《史記》和《漢書》都明言五星同出東方利於中國用兵,出西方利於外國,現在很可能多出兩星來,又該怎麼算?

有了這些天文儀器,天象會看得更清楚,曆法會變得更精確,但言休咎的星占學者們就麻煩了,他們會發現許多以前不曾見到的天象,不知道要怎麼附會。

但不管怎樣,對天空看得越清楚,神秘色彩就會越來越淡,對天的敬畏就會越來越輕,對人本身就會越重視,總不是一件壞事。

拿着望遠鏡走到院子裡,燕肅吸了口氣,舉起來望着漸漸暗下來的天空。

徐平不知道他到底看到了什麼,只見他神情嚴肅,甚至帶着一種神聖的莊嚴意味。這種感情是徐平不能理解的,這是時代的鴻溝。

看了一會,燕肅把手中的望遠鏡放下,對徐平道:“徐待制,這望遠鏡,可以借給老朽帶回去一兩天嗎?我與司天監丞楚衍友善,給他看一看天上的星星到底是怎樣的。”

“這有什麼,當然可以。能製出第一架來,就能製出更多來,後面這種物事不會有多麼稀奇。”徐平本來想告訴他,自己還想試試其他幾種成像形式的,後來想想,先讓他到司天監那裡探探底也好,看他們的接受程度如何。

第一架是最簡的凹——凸鏡形式,一般稱作伽利略式望遠鏡,結構簡單,製作起來也容易,但相應的體積大,放大倍數小,視野範圍也小。徐平還想試一試凸——凸鏡形式的,相對來說效果就好得多,不過成的是倒像,稱爲開普勒式。

徐平當然記不住這些名詞,但光學規律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簡單,真正需要的其實是數學知識。望遠鏡說白了就是兩鏡片焦點重合,從而擴大視野,放大視野中能夠看到的景象。需要的數學知識徐平還是具備的,不管凸鏡凹鏡,甚至不用是球面鏡,就是橢圓面鏡,拋物線面鏡,或者雙曲面鏡,徐平都能輕鬆算出焦點來。各種鏡片配合在一起,再與折射的三棱鏡配合,徐平都不知道自己可以造出多少種望遠鏡類和顯微鏡類的儀器來。只是要看用處,看他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而已。

不過現在徐平最想做的,還不是這些,而是老花鏡,這纔是賺錢的產品。

這個年代,像徐平這樣二十多歲做到高官的人鳳毛麟角,不誇張地說,就是他以後什麼都不做,光憑着年齡和履歷就可以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了。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要到四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才做到前行郎中和待制,這個時候的眼睛就花了。

每次上朝,徐平身邊都是一羣白髮蒼蒼的老人,眼睛看東西的狀態根本就不正常。如果有了老花鏡,不用說其他人,光朝中的高官大員就足以撐起一個巨大的市場。

這種躺着賺錢的生意,怎麼能夠不做?被他賺了錢的人還要感恩戴德呢!

與前世不同,近視鏡的意義很小。一是因爲各種原因,近視的人雖然有,但絕對數量不多。再一個,近視的人年輕,苦哈哈的年輕讀書人也買不起這種奢侈品。

老花鏡可就不同了,有這種需求的大多都是富貴員外,官員權貴,有需求,有消費能力。哪怕就是普通人家,兒女爲了孝心,很多也會給父母買一副帶上。

想想以後殿內議事,一羣宰執大臣都帶着老花鏡,一本正經地看着奏章,那種景象越想越好笑。只是不知道自己老了之後,會不會也落到這步境地。

想到這裡,徐平問丘待詔:“前些日子,不是還讓待詔的高足磨了一些薄的鏡片出來嗎?不知磨好了沒有,我也有用處。”

“好了,那些早就磨好了,那些容易的多。只是副使說不急用,便就一直放在這裡。”丘待詔一邊說着,一邊轉身去取鏡片。

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70章 風波起第23章 誥命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4章 賜名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4章 賜名第59章 致太平(一)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62章 算計第36章 組織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80章 花開富貴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53章 秦二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29章 圍寨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5章 家的味道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79章 後苑飲宴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77章 決戰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24章 死城第270章 震懾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83章 擒獲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29章 新場務第91章 災年第168章 田園風第50章 防秋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35章 活字第67章 找盟友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25章 你不明白第97章 雪中論兵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8章 徐昌定親第33章 迷惑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288章 分岐第125章 歸正人第64章 一拍兩散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7章 辨司馬光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60章 釜底抽薪第63章 放生池第10章 詔旨回京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92章 鑿齒蠻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2章 私下商量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123章 出書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8章 通判廳第8章 讀書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14章 心經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81章 試探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60章 新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