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

一進鋪子,看見面前高大的兩層樓閣,王彬讚一聲道:“好氣魄!這些日子一直忙碌,也沒得空閒過來,只聽同僚說這鋪子造得氣勢宏大,卻沒想到如此大氣!”

一邊的徐平聽了,心中暗道一聲慚愧。這幾處鋪子,佈局上真是土得可以,都是他按照前世自己印象中的鎮上供銷社來安排的。迎面是大樓,裡面賣些日常用品,當然一些稍微上點檔次的貨品也在樓裡。一邊是農資市場,前世主要賣種子化肥,現在改成了各種各樣的改良農具。另一邊則是土特雜產,供銷社系統擔負的互通有無的功能,現在賣的是三司從各地上收上來的特產。本來鎮上的供銷社還有後面一片空地,作爲農村的集市,由農民自己擺攤賣自己的貨物,而開封城裡現在的鋪子只能把後面作爲倉庫。

這些鋪子,徐平本來就是想慢慢從京城擴展出去,像前世的供銷社一樣遍佈全國,用三司的實力形成全國性的商品流通市場,同時帶動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單單靠民間的力量,再大的商幫也不能覆蓋全國,各地的市場還是分離的。有這樣一個供銷系統在,除了官方的商業觸角延伸到全國,也可以起到運輸批發的作用,免了商賈長途販運的風險。他們只要在本地的供銷社批發,就可以有全國各地的貨物採買,並向周圍市場銷售。

這樣一個系統,在商業還不發達的時候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就像江河的主流,就像大樹的主幹,支撐起整個帝國的商業運行。同時也推動商業的繁榮,是商業經濟初始階段的發動機,啓動整個帝國的商業,並蓬勃發展。

不過徐平是個土包子,那也是一千年後的土包子,在這個時候,他按照自己想法建的這處商鋪,在京城人們的眼裡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

農資土特產顯然吸引不了這幾位官員的注意,兩邊連看也不看,直接進了樓閣。

迎面的中央擺的是各種鏡子,王拱辰看見就嘆了口氣。這東西他買不起,懷裡揣着的錢自然要買點實用的,不能花在這上面。

鏡子生產出來之後,三司作爲主管衙門,利用職權先挑了一些回去。在編修所進大廳的廊道里就設了一面大的,官吏每天進衙門前先到那裡正衣冠。這是相當奢侈的事情,剛擺上的時候不但是三司的人員,就連附近幾個衙門也都是哄動一時,一天到晚都有官員找各種藉口到編修所裡照鏡子。沒過幾天,最有權勢的政事堂和樞密院以及學士院進門的地方也各擺了一面,他們還專門設了一個公吏天天守在那裡看護,每時每刻都擦得鋥亮。

通過各衙門,鏡子的廣告早已經打出去了,今天很多手裡寬鬆的官員都是衝着鏡子來的。甚至有些有錢大戶,還準備着買上一批運到家鄉發賣,準備賺上一筆。

不過現在進來的幾個人,編修所的官員買不起,買得起的徐平和李璋家裡早已經有了,都是先前徐平在自己家裡製造的時候先用上的。

繞過鏡子,旁邊賣的是各種香皂、毛巾和臉盆。

皁是自古以來都有的,不過非常非常粗糙,實際上到了明朝之後香皂才比較普及。現在遠遠沒有徐平用鹼制來的這麼精緻,又加上了各種香味。最高級的甚至加了玫瑰水之類的高檔貨,聞起來香氣撲鼻,造型又精緻可愛。

至於毛巾說起來又多虧孫七郎從邕州帶回來的那個婆娘,她是蠻人,自小就會紡吉貝布,也就是棉布。到了徐平莊裡,有現成的棉花,便又拾起從前的手藝,沒事紡些棉布補貼家用。現在產量有限,徐平便乾脆收來製成毛巾發賣。

徐平自然知道棉紡職業對工業的促進作用,但多年都是在嶺南爲官,也沒有那個精力用在紡織工具和工藝上,回京之後也沒有什麼空閒。再一個現在時機也不成熟,這個年代中原的人口還少,麻紡織業又發達,棉布的需求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京城裡早就有賣棉布的,都是從崖州之類的地方運來,價格極高,不亞於高檔絲綢。要想發展棉織業,就必須把價格降下來,與麻布競爭,這需要的精力就多了。

最吸引眼球的實際上是臉盆,清一色的搪瓷盆。這個年代已經開始有琺琅工藝,不過非常地不成熟,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徐平在邕州的時候已經改了鋼鐵工藝,鑄造質量不知道提升了多少,足以保證搪瓷燒製的成功。精美的瓷器效果,金屬的輕便結實,價錢又比現在常用的銅盆便宜了不知多少,競爭力極強。

到了臺子前,幾個官員紛紛讓櫃檯後面的小廝拿臉盆給自己看。就是李璋,也擠到前面去,左看又看,挑選着自己中意的花色。

這禮物一是挑了回去孝敬老人,自己留一個討好妻子,價錢也合適,今天進鋪子的幾乎每個人都買。鋪子裡有專門的人員送貨,走的時候叫上直接一起帶回家去,也不用擔心自己拿不過來。

徐平站在一邊看着,臉上帶着笑意。這場面讓他想起前世邊遠農村的人家進城,看得眼花繚亂,要這要那,恨不得把整個店鋪都搬回家去。

不大一會,每人選定了自己想要的花色,到一邊的主管那裡交了錢,捏着手裡的字據,都是心滿意足。

京城裡面讀書識字的人多,但能夠算賬的人還是缺。還是徐平想的辦法,照着前世商場裡的樣子,每個櫃檯都有一個或幾個算賬的主管,算是勉強做得來。這也就是三司,手中握有大量的人力資源,平常人家想開這樣一處鋪子,可是不容易。

幾個人回來,徐平笑着問道:“怎麼樣?花了多錢?”

曹穎叔嘆了口氣:“可恨銅錢帶着不方便,幾貫錢花出去,袋裡就空了。”

“不必擔心,這鋪子裡早就有了對策,可以讓人送貨上門的時候一起收錢,只要家裡有錢就行。銅錢可是不輕,身上能夠帶多少?”

看看周圍擁擠的人羣,徐平也是沒辦法。一貫銅錢六斤多,一個人能帶多少?大量買貨,要麼只能夠帶金銀,要麼只有上門收錢,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行不通的。

旁邊雖然有三司屬下的金銀鋪,也是非常不方便。看來,商業要發展,不發行紙幣是不行的。不過發行紙幣牽扯的問題極多,還得慢慢從長計議。

拿了字據,身上的銅錢也花得差不多了,幾個人反而輕鬆起來。身上沒了錢,突然間花錢的慾望就小了很多,也是一種解脫。

方偕左右看看,問徐平:“早就聽說這鋪裡也有魚鉤魚線賣,不知在哪裡?”

徐平指了指大廳遠處左邊的櫃檯道:“在那裡,走,我們一起過去看看,旬休金明池去踏青!那裡的魚養了一年,正是肥美的時候!”

自三月初三開始,金明池向民間開放,全城百姓都可以進去遊玩,在池子南面有專門的釣魚區。不過這釣魚區不是免費的,都是要先交錢,領了牌子纔去釣魚。到了最後,釣的魚拿到旁邊,有人在那裡現場加工,做膾做湯,或者燒烤,邊吃邊欣賞春光。

這規矩實際上與徐平前世的城市休閒釣魚相仿,不過是在皇家園林裡,自然是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生意相當紅火。

編修所自年後一直忙碌,現在有些空閒,自然不能辜負了大好春光。等到旬休,大家早就約好了去金明池遊玩。那也是今年科舉殿試發榜的日子,格外熱鬧。

這鋪子裡魚鉤魚線魚餌,甚至連釣魚時坐的小交椅都是成套擺着賣的,自然是徐平借鑑了前世的先進經驗。這樣相關的東西擺在一起賣,能夠促進銷售。

到了臺子前,只見那裡已經聚集了一羣官員。不消說,都是打了要遊金明池的主意。

幾人上前,與先來的官員認識的人見過了禮。

徐平見王素也帶了個僕人站在這裡,有些驚奇,對他道:“好久不見,怎麼這些日子都不見你?仲儀最近都忙些什麼?”

王素道:“沒什麼事情,只是閒在家裡罷了。最近春光明媚,纔出來走走。對了,三司的這間鋪子真是不了得,裡面的東西應有盡有,大宋先前還沒見過這樣的地方呢!”

徐平隨口客氣幾句,心裡卻有些得意。這個年月能夠辦間百貨商店,讓京城百姓體驗一站式購物的樂趣,確實是非常了不得。財力、物力、人脈、貨物來源等等,除了三司有這個本事,別說是其他商人,別的衙門都辦不來。

小廝拿了幾種魚鉤過來,王素漫不經心地看着,隨手拿起一個問道:“你這裡的魚鉤比別處有什麼特別?要知道,京城裡可不缺釣魚的行家。”

京城裡最多的是什麼?不是官吏,而是各種閒漢,其中很多都有一技之長。就以釣魚來說,京城裡面頗有幾個有名的,號稱什麼魚都能釣上來。真正的富貴人家,出去遊玩的時候都有這種閒漢幫襯,什麼事情都由有專長的人去做。

王素生長在富貴中,身邊的幫閒自然不少。今天來買,也只是一時興起。

小廝只見王素的氣度,就知道不是一般人物,滿臉堆笑:“說起官人知曉,我們這裡的魚鉤可是與其他家不同。就說這用的鋼材,千錘百煉,水火共濟,再大的魚也不怕它們能夠拉開逃脫。而且官人您看,這是捉魚的利器,上面帶的有倒鉤,上鉤就脫不掉。這可是獨此一家的手藝,其他地方絕對沒有。這鉤分大中小三樣,能釣大小各種魚。”

徐平在一邊微笑,這小廝嘴裡簡直能開出花來。三司用的鋼材自然是好,但魚鉤對鋼材卻不怎麼挑,平常也不是靠淬火工藝,而是靠加工硬化。不過三司的自然高級許多,還是真用好鋼材,進行過熱處理的,不過也不是小廝的那個樣子。

王素哪裡知道小廝說的是個什麼意思?只是聽着覺得順耳,便把手中魚鉤放下,隨口道:“各種各樣的,都給我拿幾個,一起包起來吧。”

徐平暗暗點頭,這纔是豪客。不過心中有點奇怪,王素這種身家的人京城裡面可是不少,怎麼今天卻不見幾個呢?難道是要等到明天人少了纔來?也不應該,他們可都是出風頭慣了的人,怎麼能夠甘心落到別人後面。

第70章 蜀兵入隴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192章 鑿齒蠻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64章 歸來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312章 郵寄司第209章 階下囚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64章 善後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2章 父老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4章 郊迎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13章 預算第37章 三頭目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4章 賭鬥第76章 臨機處置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00章 虎威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75章 人質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55章 接風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6章 召對第94章 萬事俱備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146章 泉布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20章 星空(下)第28章 月夜第44章 打起來了第95章 西瓜種子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7章 貴人相助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88章 分岐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76章 稅改第97章 雪中論兵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8章 春忙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79章 後苑飲宴第33章 你是官了第98章 定策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209章 送禮第202章 換相(上)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96章 神針第52章 童七郎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8章 交接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48章 私鹽販子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63章 放生池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20章 匪訊(下)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6章 召對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66章 以民爲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