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三司商鋪

天剛矇矇亮,曾公亮便和弟弟帶着三個可靠的僕人,急急向城北行去。

三月清晨的汴梁城,到處都是濃濃的霧氣,在路上走不大一會,就被打溼了身子。路上的行人不多,只有早起的小販急急匆匆地在霧氣裡穿行。

曾公亮有些心焦,對身邊的人道:“都走得快些,今天三司新鋪子開張,去的人必然多。我們不能及時趕去,不定就有看中的貨物被人挑走了!京城回一趟福建可不容易,一定要選好帶的貨物,又要輕便,又要值錢,可是馬虎不得!”

幾個人諾諾連聲,加快了腳步。

繞到城西,剛過了州西瓦子,就聽到北邊傳來驚天動地的噼裡啪啦的聲音。

一個僕人不由停住腳步,疑神疑鬼地道:“前邊什麼聲音?莫不是出了什麼事情?”

“那是新鋪子開張放的煙花爆竹,又熱鬧,又喜慶,還能招攬客人。三司開鋪子是什麼手筆?自然跟普通人家不同!我們也買一些回去,等到福建的鋪子開起來的時候用!”

曾公亮是見過上元節煙花的,又早就跟人打聽了三司鋪子開的底細,可不會像僕人那樣亂猜疑。要說鞭炮也真是個好東西,放了熱鬧驅邪不說,還能招人過來。

衆人加快腳步,向城的北方行去。

相國寺左近,州橋不遠,朝着汴河邊的大道的一處鋪子,門前一早就擠滿了人。

這是三司在京城開的七處鋪子中的正鋪,規模最大,也最氣派。汴河邊本就有三司店宅務的很多房子,甚至還有貨場,挪出一些來做商鋪一點也不難。若是其他人想在這裡開店可不容易,但對三司來說,這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韓林學士梅詢帶着侄子梅堯臣站在前面,對身邊的石中立道:“學士,聽說這鋪子裡新奇貨物不少,今天會有很多官員過來選購。不知你中意什麼?”

石中立嘻嘻笑道:“我就是來買幾盞煤油燈回去,沿着家裡院子游廊掛上兩排,足夠氣派了!不過,我這種俗人早早來就還罷了,梅學士怎麼也來得這麼早?聽說這裡賣的都是新場務製出來的玩意,又沒有外洋來的好香,你能買什麼?”

梅詢一甩自己香噴噴的雙袖,微微一笑:“場務製出來的就沒有好貨了?那是你沒有用心打聽了。我聽說了,今天鋪裡賣的有一種新制的皁,不用皁角,又香又洗得淨,極是珍貴。而且聽說場務裡製得有明鏡,宮裡已經有人用過,照得人清亮無比!”

石中立撇了撇嘴:“那我一會跟着梅學士,你買什麼我買幾樣,回去哄家裡的女人玩。你用的東西,婦人一向也都喜歡用。”

梅詢微微一笑,並不以爲意。做一個香噴噴的男人,是他自傲的事,誰說只有女人才會在意這些?男人家終日出來見人,要更加註意自己的儀表。

石中立是以翰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還是要在學士院當值的,與梅詢份屬同僚,兩人一下早朝就約了一起到這裡來。翰林學士職位清閒,石中立又一向沒正經慣了,通進司那裡根本就沒去,直接來到了這裡。

正在外面議論紛紛的時候,鋪子的大門終於緩緩打開,兩個小廝從裡面出來,向兩邊一站。然後纔有三位主管跟着出來,先向周圍的人拱手,中間一個朗聲道:“多謝諸位客官捧場,小號多有怠慢。我們這間鋪子是三司屬下產業,京城裡的正鋪,物美價廉,明碼實價,童叟無欺。等一會各位儘管入內選取自己喜歡的貨物,一手付錢,一手取貨,甚是便捷。不過今天剛剛開張,來的人多,難免擁擠了一些,衆客官多多擔待!”

講完這一番開場白的套話,鋪子裡才又走出兩個大漢來,一人手裡挑着一支鞭炮,高高舉起來,一個小廝手裡拿着香火跑上來點着了。

登時驚天動地的聲音就響了起來,伴着濃濃的黑煙,傳來刺鼻的硝煙味。

衆人卻不覺得這味道難聞,都是興高采烈,隨着鞭炮聲精神也振奮起來。

石中立對身邊的梅詢道:“三司做事果然大氣,這兩支鞭炮也不少錢。等到過幾天我擺壽宴,也弄這麼兩支來放一放,喜慶熱鬧!”

梅詢微微一笑:“有什麼稀奇,聽說這鋪子裡就有鞭炮賣,過一會你只管買便了!”

石中立有些不信,自上元節的煙花後,很多富貴人家都想買點菸花,在生日節慶的時候放來助興,卻根本無處去買。聽說上元節放的是特製的,專供皇宮的好物,市面上並沒有人賣,着實讓人掃興。這鋪子要是連這都有的賣,那可是跟百寶閣一樣了。

鞭炮聲停了下來,從鋪子裡走出四個三司的軍將,分到門兩邊站立,手一揚把門兩側牌子上蓋着的紅錦扯了下來,隨手扔在一邊,昂首挺胸,巍然站立。三司的生意,自然要派屬下的兵士過來看門,維持秩序,也顯得氣派。

兩塊牌子,左邊是“貨通天下”,右邊是“財源廣進”。

這個時代的人講究含蓄,這麼赤-裸裸的口與還是很少見的,是徐平根據前世的習慣命人制出來,請翰林院的待詔特製的,看着很是順眼。

到了這個時候,三位主管才一起拱手:“諸位,小號開張,多謝惠顧,大家裡面請!”說完,兩邊各站一位,中間的主管帶着人向內走去。

不說相國寺這裡,曾公亮帶着兄弟和僕人緊趕慢趕,到了城北的時候也已經太陽升起來了,霧氣都散去,整個世界都清清亮亮。

看着周圍整整齊齊的房屋,曾公亮奇怪地道:“什麼時候這裡成了這個樣子?前些年我隨着父親拜訪李防禦家,這裡還到處都是菜地,現在怎麼都不見了?這些房屋都是新建的,不知是京城裡的哪家豪戶有如此手筆!”

一個僕人道:“官人不知道,這都是三司新建的房屋,用於安頓新建場務裡的工匠和官吏。城北的鋪子正是在這裡,官人看那裡人多的地方不就是!”

曾公亮順着僕人指的方向看去,只見離着百十步遠的地方擠滿了人,熱鬧非凡。

沒想到三司把這處京城的大菜園變成了這個樣子,現在如此熱鬧,不知幾代人一直住在這裡的李昭亮家是怎麼想。是慶幸自己的房子值錢了呢?還是感嘆再也沒有清靜了呢?

“官人,那鋪子已經開了,我們快快趕去!不要被人搶了先!”

正在曾公亮心裡感嘆的時候,僕人焦急的聲音讓他回過神來。

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2章 清路第72章 魚水第70章 蜀兵入隴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56章 緊急措施第39章 黃師宓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24章飛來橫財第54章 官與民第302章 青冢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11章 潑皮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104章 多賣酒第242章 交涉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207章 離別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56章 破城第19章 出行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8章 雪第8章 交接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74章 無妄之災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87章 攻防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96章 改天換地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156章 破城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49章 舊部第26章 龍門酒家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27章 夜宴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32章 柳八娘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25章 你不明白第6章 酒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233章 學習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152章 渡河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88章 棄杖不殺第75章 人質第172章 農事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96章 改天換地第5章 和尚契嵩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48章 轉折第47章 吃點苦頭第64章 三路出擊第39章 黃師宓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57章 原則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45章 三不朽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34章 期集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67章 情報第7章 我做好人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118章突然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