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鬧事

看着桌子上明亮的煤油燈,劉太師面色陰沉,冷冷地道:“這從邕州來的煤油燈到底是個好東西啊,又明亮,又沒有油煙。聽說城北新開的場務也要制這種燈,在京城裡面販賣。京城可不是邕州那荒遠邊疆,不知有多少有錢人家,這燈得賺多少錢哪——”

身後一箇中年人道:“不止呢,新場務裡要造的東西多了去了,這煤油燈在裡面根本就不起眼。十家新場,七間鋪子,多少年三司都沒有這麼大手筆了!”

劉太師靠椅子上,看着屋頂,悠悠地道:“好多錢哪——”

話音未落,突然直起身子來,在桌子上重重地一拍:“這麼多錢,竟然沒有我們的份!就這麼看着在眼前白白流走,你們甘不甘心!”

“哪個甘心?三司這麼多年做了無數事,還不是靠着我們這些公吏幫着出死力!竟然還嫌我們冗員太多,什麼考覈淘汰,那些官員是得了失心瘋嗎?”

說到這裡,說話的白麪員外臉上已經露出了狠厲之色。

旁邊的中年人道:“玉璧,還是我們自己不小心哪!椎貨務事發,還不是我們過於大意,連明面上的手腳都做不完全,被人一查就查了出來。”

“那又怎樣?我們吃苦受累,賺一點錢怎麼了?舊茶引換茶本來就沒有錯,那些官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當以前換出來的,又有什麼關係?難道少了他們的肉!”

玉璧圓睜的雙目微微帶着血絲,面色有些猙獰。

“讓我們做事,還不讓我們得到好處,天下間哪裡有這樣的道理!不但給我們的錢少,平時還要低人一等,就是不把我們當人看,要我們做牛做馬!”

見玉璧如此激動,旁邊的中年人拉了拉他:“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我們公吏就是做事的,那些官員動動嘴脣管人,這世間哪有道理講?就說吧,最近不但要淘汰冗吏,還有官員提出來說我們竟然能夠借騎官家的馬,可以引子侄接替自己,什麼‘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覺得不好,也沒見哪個官員願意來做公吏的。”

圍在周圍的幾人一起看着劉太師:“太師,您老得想想辦法啊!再這樣下去,那些官員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我們可是活不下去了啊!”

劉太師點點頭:“今晚找你們來,就是有事情要吩咐。哼,淘汰冗吏?不用那些官員費心,我們給他送上門去,讓他們把人趕走,不就好了!”

“太師的意思是——”

“你們附耳過來。”

“——記住,此事萬萬不可走漏了風聲。明天旬休,把握住機會,給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臣們點顏色看看!還有要淘汰的人,不需要官員費心了,我們給他們挑好。你們找信得過的人去做這件事,記住把握住分寸,不要把身家性命搭進去。”

“太師放心!明天您老儘管安心等好消息!”

圍着的幾人一起鬨然應諾,士氣一下高昂起來。

正月三十,本月的最後一天,旬休。

因爲最近的公務特別繁忙,徐平沒有回家休息,帶着幾個家不在京城的官員依然在編修所裡忙碌,整理高成端送來的歷代三司條例。

太陽升到半空,徐平讓衆人休息一下,喝會茶再接着幹活。

春天不知不覺就來了,暖洋洋的陽光讓整個世界都有一種萌動。身上的厚衣服還沒有脫下來,被陽光曬得熱熱的,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

王拱辰跟王彬兩人開着玩笑,不知說什麼,還怕別人聽見,偷偷擠到角落裡。

正在這時,一個三司屬下的小軍官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見到徐平,叉手行禮:“副——副使,外面出大事了!”

徐平把手裡的茶杯放下,向那小軍官擺了擺手:“慌張什麼?說吧,出了什麼事?”

小軍官使勁嚥了一口唾沫,才道:“外面汴河大道上,我們三司的數百公吏聚在一起,說是朝廷要裁減員額,他們無法養家了。”

“什麼?”徐平一下竟然沒明白過來,“幾百公吏,怎麼聚到一起的?他們聚到一起幹什麼?有什麼事爲什麼不到三司衙門來說?”

小軍官猶豫了一直道:“他們哪裡敢到衙門裡來!皇城的門就進不來,有皇城司和殿前司的人在那裡守着呢!再說,我們衙門裡也有不少兵士。”

“什麼意思?難道他們要造反?!”

徐平這纔有點明白,一下子就站了起來。這些公吏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京城天子腳下,數十萬禁軍,幾百個公吏難道還想翻天不成!

“副使誤會了,他們不是要造反,是要討個說法。”

徐平一愣,看着報信的小軍官道:“他們討什麼說法?要討說法不也是該找我和寇省主嗎?跑到汴河邊上幹什麼?”

小軍官苦笑着搖頭:“雖然那些都是我們三司的公吏,事情卻與我們三司無關。”

“你喝口茶慢慢說,怎麼越說我越糊塗了呢。”

徐平吩咐旁邊的雜吏,給小軍官端了一杯茶來。

小軍官喝了口茶,平復了一下心情,才道:“副使,是這樣的。前些日子韓御史提議裁汰三司冗吏,不是已經報中書同意了嗎。這事情不知怎麼就傳了出去,也不知道是什麼人組織起來的,今天就有數百人聚到一起,說是要找兩位宰相和韓御史討個說法。”

聽到這裡,徐平目瞪口呆。

這些三司公吏,這是要遊行示威?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不對,在這個年代應該叫聚衆鬧事,雖然這與後世的遊行示威沒有任何區別。

去找宰相和御史中丞討說法,這些公吏的膽子也太肥了吧。徐平是真的有些被嚇住了,實在想不到這個年代的公吏還有這種組織能力。

此時州橋附近,聚集的三司公吏已經有三五百人,全都穿着公服,羣情激憤。州橋上面站着幾個年輕力壯的,正在高聲鼓動。因爲御史臺提出裁汰三司吏員而引起的動亂,已經不可避免。耐人尋味的是,周圍一個開封府的差吏都沒有。

(備註:此事歷史上時間稍後,被衝擊的御史中丞是杜衍,書中略有改動。)

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38章 青苗貸第215章 妥協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33章 矛盾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5章 擺攤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238章 做事難第34章 移民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58章 桃花運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91章 大勢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75章 僵局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59章 合謀第9章 科舉冤家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59章 合謀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318章 解甲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33章 家信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56章 城狐社鼠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71章 北巡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78章 入甕第71章 戰場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9章 遊園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9章 遊園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95章 遷隆峒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6章 買書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25章 搜尋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52章 糾纏第153章 攻城(上)第33章 我有秘法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1章 矛盾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42章 節制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