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新錢之論

門外小黃門的贊名聲如同唱歌一般,一波三折,竟然還帶着餘韻。徐平一直覺得在這樣莊嚴肅穆的場合,還保持着這種禮儀,甚是可笑,好像滑稽戲一樣。

不過當小黃門的聲音停歇,徐平不由怔了一下。怎麼,今天還叫了臺諫的人來?這是個什麼道理?臺諫參與具體行政事務的討論,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也相當罕見。御史參與一些刑名律法之類事務還說得過去,諫院跑來摻和什麼?

隨着小黃門的引導,宰相呂夷簡和張士遜,參知政事蔡齊和章得象,身後隨着御史中丞韓億和知諫院孫祖德,魚貫而入。

向皇上趙禎參拜過,衆人落座,小黃門一樣過來上茶。

呂夷簡看手中的不再是往日常用的兔毫盞,杯口還加了個蓋子,心中微微詫異。他爲相多年,富貴已久,家裡自然是什麼新奇東西都有,知道這是學徐平府裡的。輕輕喝了一口茶,便把茶杯放下,面上沒有任何表示,心中卻已經有了數。

皇上趙禎見大家都已經到齊,用平和的聲音道:“年前邕州貢了新茶,都是那裡用新法制成,雖然少了原先團茶的許多樂趣,但沖泡容易,別有一番風味,衆卿品嚐。”

今天來談的是國家大事,哪有心思來品茶的。聽趙禎說完,便一起謝恩,至於杯裡的茶到底是個什麼滋味,也沒有人用心注意。

謝恩畢,趙禎又道:“先前寇瑊所奏,三司新制了一種鐵錢,樣式精好,且能夠耐水耐曬,不會鏽蝕。今年新改元,正要鑄景祐新錢,衆卿一起參詳,看是否合適。”

話音剛落,寇瑊便站起身來,掏出一把鐵錢,恭恭敬敬地呈上去。

趙禎取了兩枚在手裡觀看,又讓身邊小黃門分發給衆人。

呂夷簡接錢在手裡,不斷把玩,仔細觀看,低着頭卻不說話。

坐在旁邊的張士遜不耐煩,開口道:“官家鑄錢,講究的是品相,品相好了,才能取信民間。當年趙安易鑄大鐵錢,其他不論,一枚枚皆燦然有光澤。這新鑄的鐵錢,黑黢黢的毫不起眼,民間如何能信?”

一直坐在一邊沒有說話的王曾緩緩地道:“世間所謂泉幣,上古時候,有貝幣,有布幣,有刀幣,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這些又有什麼品相?能夠取信民間即可。”

殿中羣臣,資歷名望最重的就是王曾,張士遜見他慈眉善目,慢聲細語,說出來的話卻是與自己針鋒相對,心裡一下着急,又不敢說什麼。

呂夷簡擡起頭來,從容言道:“錢幣出自官府,流佈民間,還是要流通方便,既好攜帶,又耐儲藏,不知這新鐵錢如何?”

寇瑊恭聲道:“攜帶自不必說,新的鐵錢與銅錢開制一樣,沒什麼不方便的。至於儲藏,這鐵錢我等已經試過,隨手泡在雨水裡,埋在溼土裡,數月之後沒有任何鏽蝕,不比現在行用的銅錢差了。正是因爲如此,才獻這鑄新鐵錢之法。”

“能不能防民間盜鑄呢?”呂夷簡面不改色,看着寇瑊問道。

寇瑊笑了笑:“新鐵錢鑄出來之後,是用鹽鐵副使徐平的秘藥煮過,纔有這黑色的一層覆在外面。也正是因爲這黑色,才能夠耐鏽耐蝕。鐵錢民間自然是能夠鑄出來,這外面黑色的一層就絕無辦法做出來的,自然是能夠防盜鑄。”

呂夷簡看看徐平道:“徐平,你且說一說,果真能防盜鑄嗎?”

徐平站起來拱手施禮:“那些秘藥製取非常麻煩,慢說方子流傳不出去,就是知道了方子,也很難製取。不過,能不能防盜鑄還是要看這鐵錢定的價格合不合適,若是定的價格過高,總有人會想出各種辦法鋌而走險。”

“錢還有價格合不合適?徐副使這話卻是人摸不着頭腦——”

呂夷簡微笑着搖頭,周圍的人一起笑了起來。

徐平面上沒有任何表情,從容答道:“怎麼會沒有價格?就是銅錢也是一樣有價格的。大中祥符年間一兩白銀換八百文銅錢,現在就過倍不只。難道是白銀漲價了?與此對應的是糧價也漲了一倍,市面上大多貨物價錢都上漲,那自然是銅錢便宜了。鐵錢鑄出來也是一個道理,五枚鐵錢換一枚銅錢是一個樣子,五枚銅錢換一枚鐵錢又是一個樣子。”

呂夷簡搖搖頭,沒有再說話。

王曾接過話頭,問徐平:“那徐副使以爲,鐵錢與銅錢該怎麼兌換。”

“兩個辦法,按照市面上的鐵價,算上鑄錢的人工,秘藥總還有個價,加上搬運分發等的本錢,再個虛頭,定個比率。不過這樣定起來耗工耗時,如果不想這麼麻煩,那就大致估一個比率,行用一段時間,民間自然會有應該的比價,再調整就是。”

聽徐平說到這裡,進殿之後一直沉默的知諫院孫祖德道:“錢幣關係民生,是國家之大計,豈能如此草率?徐副使掌管着鹽鐵司,如果做事都是如此馬虎,早晚引起大的亂子來!這新錢雖然鑄出來,如果對如何行用民間沒有主意,那自然是先不鑄的好!”

“對,孫祖德這話說得有道理!如果對怎麼行用都模模糊糊,那鑄新錢,必定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此事暫時先擱置一邊吧!”

好長時間插不上話的張士遜終於找到了突破口,高聲做了結論。

徐平看了看張士遜,沉聲道:“剛纔王樞相是問我怎麼定銅錢與鐵錢比價,我自然就回答定價的辦法。至於新鐵錢與現行銅錢比價如何定,也不外乎這兩個辦法雜用。既然上了新鐵錢到御殿,鹽鐵司也自然定了比價。”

這個時候徐平也不管原先寇瑊和李紘兩人對自己的定價不滿意了,如果真地應了孫祖德所說,自己上新鐵錢卻沒想過怎麼發行,是免就給人留下一個年少輕浮的印象。

在上位靜靜觀看的趙禎這時候插話:“徐平,那你說比價定在多少合適?”

徐平拱手行禮道:“回陛下,微臣測算,當是定在五鐵錢兌一銅錢比較合理。”

趙禎輕輕頷首:“哦,有何道理?”

徐平從懷裡掏出一本奏章來道:“此事詳說起來極爲複雜,又有一些應當拿來推算的數據蒐集不齊,不得已用其他的方法估算。微臣這裡有一本手札,詳記了定這一比率的理由,請陛下和執政大臣參閱。如有不妥當之處,指出後我再細細更正。”

“拿來我看。”

小黃門得了吩咐,下階取了徐平手上的札子,放到趙禎面前的御案前。

趙禎打開札子,粗粗地看了一遍,點了點頭。

整個大宋,這樣的手札只有徐平一個人寫得出來,用語平易淺顯,中間有大量的數據參照,每一個結論都有詳細的推導過程,絕不引用先賢的話故作玄虛。

自當年石全彬到南海買珍珠,趙禎見過了帶回來的蔗糖務的大量資料,就對這種風格極爲熟悉。只要腦子正常,用心看過一遍,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清晰無比。不至於看一道奏章看得雲裡霧裡,反覆思索才能明白意思,結論更是難下。

看罷手札,趙禎合起來交給身邊的小黃門道:“着人謄錄三份,一給政事堂,一給樞密院,一給學士院,原本留在宮裡。”

小黃門領旨,拿着手札放到階下的案几上,急急出了殿門。

手札關乎着朝廷政事,要謄錄也得在殿裡面,小黃門如果拿着出殿找人抄錄,就有了作弊的嫌疑,形同密奏,難免引起在座執政大臣的懷疑。徐平本身因爲與李用和家裡的關係,就被朝中大臣懷疑結交外戚。不過他們兩家結交是在李用和被認親之前,而且李用和本人也低調,纔沒人公開提出來。但與皇上相對,一些細節還是要注意,免得給人把柄。

不一刻,小黃門領了一個地位高一些的內侍進來,想必是在宮裡從事文字工作的,向趙禎行了禮,便坐在案几旁專心抄錄徐平的手札。

趙禎道:“衆卿可以飲茶暫歇,等徐平手札抄錄妥當,各自帶回衙門商討,等到以後擇日再議新鐵錢的事。錢法事關朝廷大計,不可馬虎了。”

衆人一起恭聲領旨。

張士遜卻有些不忿,本來想用話把徐平擠兌回去算了,沒想到又引出這麼一出,看起來更加麻煩了。而且看趙禎的樣子,對這手札的內容還頗爲讚賞,不然不會這麼急着在殿裡就抄錄,完全可以依程序等銀臺司發下來就是。

徐平年少新貴,遽登高位,自己又沒有什麼人脈,跟朝廷裡的大臣交往都不多,這些老臣早就看他不順眼了。先前小心謹慎也還罷了,最近又是要鑄新錢,又是捲進改革茶法裡,議論事情處處與老臣不合,越來越惹人討厭。

現在朝中大臣裡面,願意跟徐平站在一起的只有自己的頂頭上司寇瑊,偏偏他又是丁謂餘黨喪家狗,其他人是怎麼看現在的三司怎麼不順眼。

第6章 買書第7章 雜談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6章 書生張載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49章 事發第22章 星第65章 名將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167章 獵犬第92章 餘波未了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83章 擒獲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19章 審問第31章 攻略(三)第42章 酒名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95章 反攻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13章 教閱第93章 新鐵錢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39章 黃師宓第58章 怪人知縣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168章 田園風第32章 東華門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24章 死城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86章 有錢人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319章 使節第120章 破陣子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84章 南線北線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97章 試探第5章 公路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5章 閒事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3章 糉子第13章 治術(四)第29章 攻略(一)第11章 德政第122章 甩鍋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7章 盼盼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3章 治術(四)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46章 收割機第2章 秀秀(上)第57章 原則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72章 農事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38章 再見故人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5章 理政(一)第151章 新市場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4章 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