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舊部

石全彬雖然被徐平說得心動,但終究放不下在皇后身邊這麼多年的恩情,下不了決心在這個時候離開郭皇后出宮任職,還是決定等等看。

郭皇后入宮的時候只有十五歲,這個年代的人再是早熟,說話做事還是經常帶着孩子氣。忽忽九年,宮裡雖然比平常人家人情淡漠,但也不都是冷血心腸,不是說放下就能夠放下的。石全彬父祖去得早,無家無室的人,總是有感情寄託在。

徐平不像這個年代的人有帝后無私事的想法,儘量避免攙和皇上的私事,自與石全彬談過一次之後,便就儘量不聞不問,藉着準備獻俘大典的機會,連三司都去得少了。

李用和已經從党項出使回來,面對的時候,特意提出党項有不臣的跡象,日後趙元昊必反。他能有這種見識,倒讓徐平刮目相看。不過此時朝中“西戎小丑,北邊爲大”的思想根深蒂固,這種戰略要借重党項對抗契丹,李用和的話也沒人真當回事。

徐平向李用和提了高大全,李用和的意思是先等等,過了獻俘大典再說。交趾戰事高大全也是鄉兵的統兵官,錄了功勞再補官對他更加有利。

就這樣到了十月十八,徐平穿好公服,早早就在家裡等待。

樞密院有宣旨下來,邕州獻俘隊伍即將到達朱仙鎮,先行人員將在今日到開封城迎接徐平,到朱仙鎮去,主持一應事宜。明後天,樞密副使王德用會帶京城禁軍的禮儀隊伍前去會合,到二十一日作爲隊伍的先導。

高大全等在外面,邕州的人來了,直接領到客廳見徐平。

來人一身戎裝,邁着大步跟在高大全後面,見到徐平叉手行禮:“屬下魯芳,來迎太守前往軍中!”

“好!好!”

徐平看着魯芳,連連說了幾個好字。

這些日子徐平在京城過得並不順利,處處都受到掣肘,老是有一種壓抑的感覺。見到了自己在邕州的老部下,一時竟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站起身來,徐平上下打量了魯芳一遍,見他還是老樣子,僅僅多了一點沉穩,還多了一點銳氣。沙場磨練過的人,總是有一種不同的氣質。

拍拍魯芳的肩膀,徐平高聲道:“走!”

已經入冬,汴河裡面有了冰碴,迎面吹來的風帶着刺骨的涼意。

京城裡卻熱鬧非凡,人多的去處都張燈結綵,迎準備迎接幾天之後的大日子。

徐平帶着高大全和魯芳及幾個當年隨身的親兵騎馬走在大街上,有一種神清氣爽的感覺,這些日子壓在心頭的烏雲一掃而空。

街的行人有的認出了是邕州來的兵馬,向着徐平一行人歡呼。

出了京城,北風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呼嘯,卷着枯草在一無所有的黃土地上翻滾。徐平深深吸了一口冰涼的北風,長出一口氣,帶着衆人向南方的朱仙鎮奔去。

中午,慘白的太陽掛在天上,周圍是淡淡的雲層。北方越發得大了,嗚咽着掠過光禿禿的大樹,卷下細小的枯枝,在半空中翻滾。

整個朱仙鎮已經成了大軍營,近萬人駐紮在這裡,營帳連綿一眼看不到頭。

自徐平靠近,哨兵便高聲傳呼,高亢的聲音在風中飄蕩。

到了營門前,早有邕州來的將領等在那裡,見到徐平到來,一起叉手高呼:“恭迎太守回營!”

站在最前面的是張榮,他也榮升新設的邕諒路兵馬都監,駐田州。張榮也是這次來京城的邕州軍隊中官職最高的人,統管來的一千多人軍兵。

張榮身邊是新任的邕州通判韓綜,統管來的邕州官府人員和民間百姓。這樣大的盛典,自然來的不能都是官面上的人,還有幾十名七十歲以上的耆老,還有蔗糖務的人,還有各部蠻人,甚至還有幾十名交趾人。

徐平前世的慶典喜歡用兒童,這個年代則喜歡用老人,意思都一樣。

兩人的身後,都是徐平熟識的手下,已經升爲沿邊巡檢的韓道成,改了京官的方天巖,甚至還有一臉喜氣的黃天彪,林林總總幾十人。

徐平下了馬,被衆人簇擁着一路進了中軍帳。

在帥位上坐下,徐平輕撫着面前的案几,彷彿又回到了在邕州的歲月。一聲令下,萬人向前,破人國,執國王大臣,那意氣風發的日子。

擡起頭來,看着下面肅容站立的當年手下,徐平高聲道:“到了京城,便嘗一嘗我徐家的酒!一會孫七郎押了酒來,大家不醉不歸!什麼事情都明天再說!”

衆人鬨然叫好。

徐平感受了一下當年的感覺,便就散了。這本來就是個儀式,也不可能讓他真地再管邕州的事情,新任的邕諒路安撫使範諷還賴在京城裡沒走呢。

與一衆舊屬下敘過了別情,徐平便由張榮和韓綜陪着,在軍營裡巡視。邕州來的軍民見到徐平,都興奮得打招呼。徐平在邕州六年,改變了太多人的命運。

韓綜在一邊低聲對徐平道:“聽說大理也派了使節來,而且拿住了逃到那裡的阿儂母子,要作賀禮獻給朝廷。”

徐平笑道:“大理倒是乖巧,人只怕是早就拿住了,選這個時候送上來。不過不管怎麼說,拿住了人就是好的,免得日後再生禍患。”

當時桑懌攻破了廣源州,儂智高母子逃脫,徐平一直記在心裡。能夠在歷史上留下那麼大的名聲,儂智高必然不是簡單人物,萬萬不能給他機會東山再起。還有大理乖巧,生怕大宋攻破了交趾之後,用這個藉口征伐他們,主動把人送了來。

把整個軍營轉完,看過了自己當年的屬下和百姓,已經到了傍晚時分。孫七郎早得了吩咐從中牟押了一車酒來,便在中軍帳裡,徐平招集當年的部下,開懷暢飲。

自邕州兵馬到襄州,孫七郎便迎上去,如今已經接了認識的婦人到中牟,單等着徐平有時間回去給他主親。有了這個興頭,孫七郎拉着高大全在軍帳裡團團轉,找每一個邕州來的舊相識拼酒,酒量大有與孫七郎一較高下的架勢。

徐平並沒有多喝,只是在帥位上看着衆人,回味着當年在邕州的豪情。

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22章 星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45章 追來了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57章 清場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23章 流民第174章 春光第60章 騷亂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68章 交權第90章 發酒發肉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165章 試探第18章 草市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9章 詠梅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40章 出人意料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315章 亂戰第24章 留客第77章 你倒黴第134章 鬧事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209章 楊文廣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9章 準備抓人第76章 稅改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97章 布衣上書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42章 旬估第42章 旬估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96章 神針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43章 賜姓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51章 抓捕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36章 孟州通判第66章 文臣武將第79章 一劍平亂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39章 待以客禮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9章 攻略(一)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96章 神針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31章 造紙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74章 砲戰第40章 清香白酒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55章 左右虞侯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230章 約定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00章 虎威第195章 反攻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69章 失意者第60章 騷亂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