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有秘法

四人行禮見過程琳,隨着他重又回到官廳裡。

分座次坐下,程琳看着徐平道:“徐史館,你到三司衙門任職也有些日子了,感覺還好?有沒有什麼不如意的地方,儘管向我講。”

徐平起身道:“勞省主動問,有諸位同僚幫扶,一切都還順利。”

程琳點頭:“你雖然初入三司衙門,但以前在邕州提舉蔗糖務,也是三司屬下,沒必要生分了。這些日子你整治金水河,操勞了些,日後有什麼事,只管找我。”

徐平謝過,才重又坐了下來。

寒暄過了,進入正題,程琳看看在座衆人,對鹽鐵副使任佈道:“人已到齊,天時也不早了,依中書指揮,我們便說一說鑄新錢之事。”

任布稱是,去門口喚了書吏進來。

集議是正式朝廷公事,不是私下閒談,事後必須形成書面文字,上報中書,以作爲具體政事決策的參考。書吏記述集議內容,形成上報的文狀,參與的各官員還要署名。

任布落座,書吏在邊上的案几攤開紙張。郭勸起身,到書吏邊看他寫好文狀格式,到官廳中向程琳施禮,又向兩邊的各位官員施禮過了,高聲道:“爲鑄新錢事,依中書指揮,鹽鐵司衆官集議,請諸位詳議!”

程琳點頭,郭勸到了記錄書吏邊站定,集議正式開始。正式公事,集議有監議官,郭勸本職就是審計督查,事務又與他牽扯不大,今日依程琳的命令任監議官。

見郭勸就位,程琳看着任佈道:“近日朝裡用錢的地方所在多有,三司乏錢使用,任副使動議朝廷鑄當十大錢,可否詳細說一說?”

任布躬身示意,沉聲道:“秦漢起來,銅錢流佈天下,歷朝歷代,依例遵循,未有大的更張。獨漢武和王莽時,因國用日耗,府庫空虛,鑄大錢行天下。雖有弊端,行用不久即廢,但都解一時之難。到了唐朝安史之亂後,第五琦主國用,初鑄當十大錢,不到一年間,國用充足,軍資不乏。唐肅宗賴當十錢所得財富,重整軍旅,得獲大勝!”

說到這裡,任布掃視衆人:“今日朝廷缺錢使用,效法第五琦,鑄當十大錢,解一時之急,也不是不可行。”

許申聽到這裡,呵呵一笑:“任副使,你既然提到了第五琦,不會不知道由於他擾亂錢法,不久之後就物價騰貴,餓殍滿地,民間盜鑄蜂起。第五琦被貶出朝廷,爲忠州刺史。全賴後來劉宴處置得當,纔沒有釀成大禍。前朝故事,歷歷在目,你現在重提當十大錢之法,是何居心?”

任布面不改色,沉聲道:“許判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第五琦初鑄當十大錢,朝廷獲利頗豐,只是第五琦貪功冒進,又鑄乾元重輪錢流佈,才造成錢法大壞。凡世間事,過猶不及,只要適度,鑄大錢也不失爲良法。”

“副使是說,當十錢是良法,只是被重輪錢拖累了?”許申面上已現譏諷之色。

任佈道:“自然如此。不然地話,爲何鑄當十錢不久,第五琦即拜相?如果當十錢有百害而無一利,大唐上下就沒有一個明白人,由着第五琦亂來,還加官進爵?”

“無他,錢鑄出來,還要流佈出去。從鑄大錢,到第五琦拜相,不過數月之間,朝廷用大錢贖買民間物資,正是嚐到甜頭的時候。等到壞處顯出來,重輪錢又已經出來了,民間受害自然加倍地大。若不是如此,到了劉宴主持財政,悉罷大錢,全部與開元通寶以一當一流佈,而不留下當十大錢呢?”

集議的議題是提前幾天下發下去的,在座的人都在這幾天裡充分研究了第五琦當年的得與失,許申哪裡會被任布幾句話矇混過去。

任布一直繃着臉,道:“這些,不過是許判的猜測罷了。史書明載,當十大錢初行的時候,朝廷獲利不少,第五琦由此拜相,難道錯了?”

程琳在上座聽着,面上毫無表情,像尊泥菩薩一樣。

對於屬下,程琳還是很清楚的。任布這個人,做事情一絲不苟,還是可以的,但缺點就在於面對大局無力,只能處理一些瑣碎小事,爲吏有餘,爲官不足。這次他提出鑄當十大錢,可能就是被第五琦鑄大錢初期得利迷惑,想在鹽鐵副使任上做出成績來。

可大家都把唐史看得爛熟,三司裡的人也都知道日常事務是個什麼樣子,自然心裡都雪亮,第五琦只是受益於政策的滯後效應,並不是當十大錢真有什麼神奇效力。

本來任布提出這建議,大家都知道不可行,說一說也就過去了,就當任布腦子一時發昏就好。哪裡知道中書那裡不知吃錯了什麼藥,竟然把這建議真當一回事,又鄭重其事地發回三司再議,還頗有要推行的意思,這實在是出乎程琳的意料。

見任布和許申兩人爭執不下,程琳對一直不吭聲的徐平道:“徐判,對於此事你有何見解?不妨說出來讓大家參詳。”

點到名了,徐平不得不說,沉吟了一下道:“要鑄當十大錢,無非是在鑄這錢時朝廷能夠得利。利從何來?無非是括民財。可徵民間財富,辦法有的是,鑄大錢卻是爲害較大的一種,何苦來哉?卑職以爲,此法不可行。”

程琳聽了,點了點頭:“徐判說的直指要害,鑄大錢即使不壞錢法,也不過是括民財。皇上剛剛親政,如何能夠行此敗壞民心之舉?此事就定了吧,大錢不能行!”

一邊監議的郭勸見在座三人都點頭,只有一個任布沉默不語,上前兩步高聲道:“議定,大錢之法不可行!在座諸位,可有異議?”

程琳看着任布,任布閉上眼睛沉默了一會,沉聲道:“本官無異議。”

任布鬆口,其他幾個人都出了口氣,終於結束了這無聊的話題,紛紛表示無異議。

郭勸回身,到書吏身邊看着他寫好結論,正要拿文狀讓衆人畫押。

正在這時,許申突然道:“且慢,我有話說!”

程琳看看許申,向郭勸擺了擺手。

郭勸無奈,只好又走上前來,向許申拱手道:“許判可有別議?”

“有!”許申從懷裡掏了一塊烏黑的物事出來,舉起來讓衆人看過。“我有秘法,可用鐵雜在銅裡鑄錢!鐵賤銅貴,用此秘法,輕重不減,而鑄錢大省費用,可開財源!”

徐平看着許申手裡那黑不溜秋的一塊,心裡嘆氣,果然是石全彬給自己看的那東西。

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33章 家信第18章 種士衡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章 父老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26章 峰迴路轉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59章 合謀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8章 種士衡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98章 破上思寨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125章 歸正人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38章 兩地第47章 生意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231章 購物券第134章 救星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95章 遷隆峒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45章 安撫第208章 老花鏡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209章 楊文廣第34章 期集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96章 補丁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6章 折騰契丹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22章 三司集議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59章 掃雪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5章 高大全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94章 春狩防秋第97章 試探第27章 小隱君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29章 端午(上)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22章 清路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61章 官吏鬥法第8章 雪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7章 我做好人第165章 試探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62章 劉員外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26章 峰迴路轉第50章 抓捕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00章 營田務第28章 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