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西南邊事

徐平騎着馬,緩緩前行,臉色陰沉,一句話也不說。

旁邊的牛車上,林素娘看着徐平的樣子,嘆了口氣道:“我把秀秀送回家去了,送一份厚禮給她家裡,算是給秀秀的嫁妝吧。這麼多年,秀秀隨在你身邊早晚服侍,還跟着遠到嶺南,吃了不少苦頭,不能刻薄了她。她也到了要嫁人的年紀,再隨在你身邊也不合適,早早遣回家去,也是爲了她好。”

徐平“嗯”了一聲,過了一會沉聲對林素娘道:“你應該告訴我一聲的。”

林素娘笑道:“你們主僕多年,情份當然深厚,我告訴你只怕你又要不捨得。有的事情時候到了,該斷就得斷,我們回京去,過些日子你慢慢忘了豈不是好?”

徐平的面色陰沉,再沒說話。

林素娘心裡暗暗嘆氣,秀秀隨着徐平在邕州六年,有沒有發生什麼她不知道,她也不想知道。但現在回到京城裡來,有自己在身邊,怎麼可能允許這麼大的一位小娘子天天在徐平身邊轉悠?

林素娘知道徐平的爲人,對自己喜歡的人,他不可能做出讓人爲奴爲妾的事。但如今徐平身上穿的是紅袍,那不光是衣服的顏色不同,還意味着徐平可以享受一些五品官的待遇。唐朝的時候,五品以上有滕有妾,品階不同,數量不同,都可以接受誥封。宋承前唐的制度,雖然減少了數量,取消了滕的名頭,貴妾可還是在的。

五品以上可以有貴妾,受誥封,雖然等級低於正妻,但也不是平常婢妾可比,例稱小夫人。秀秀的年歲可是比當初林素娘嫁給徐平的時候都大了,再讓她在家裡呆下去,不定什麼時候就成了徐家的小夫人,林素娘自然要未雨綢繆。

這種事情無所謂對錯,在林素孃的立場上,她沒有苛待秀秀,已經是賢妻了。

但無所謂對錯的事情並不是真的沒有對錯,最少在徐平這裡,對林素娘沒有告訴自己一聲就把秀秀送回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釋懷。

與林素娘自小認識,最艱苦的日子裡她也不離不棄,當時說好的結髮到白頭,徐平記得,並且把這誓言深深記在心裡。嶺南六年,他從來沒有做出對不起林素孃的事,就是因爲知道這份誓言的珍貴。

秀秀跟在身邊九年,說是沒有感情那是騙人的,但他從沒有對秀秀有過其他想法。因爲徐平記得自己的妻子是林素娘,他寧可把秀秀當成自己的妹妹,也不起別的心思。

卻沒想到林素娘自己心裡先有了別的心思,有了防範的心思也沒什麼,可以明說出來給自己聽。六年都熬過來了,還有什麼不能商量的?

偏偏林素娘自己作主把秀秀送走了,還要等到離開了莊子到了半路才知會徐平。這事情有沒有錯,在徐平這裡那是大錯特錯了。

當年洞房之夜的誓言,徐平自認可以經受住天下任何事情的考驗,但沒辦法的是裡面卻先裂開了一道縫。

林素娘感覺到了徐平表情的凝重,知道這事情平息下去不容易,但也沒往心裡去。世間哪有容易的事情,那麼容易又何必自己費盡心思?

當天趕回京城,夜裡徐平一個人睡到了書房裡。自與林素娘兩人在一個地方,這是第一次兩人分開睡。林素娘沒有多想,只是覺得慶幸,還好把秀秀送走得早,徐平這個樣子,若是時間長了還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

兩人在一起,惟願兩心作一心,當連對方心思都不知道了,就多了不該有的東西了。

八月二十二,雙日沒有早朝,徐平早早就到了三司衙門,去見自己的長官。

長官不但有三司使,各司副使也通籤三司事,也一樣是徐平的上司。或者說,副使比如鹽鐵副使,正式稱呼應該是主管鹽鐵司的三司副使,本就是三司的使副長官。

明確的三司副使,只在很短的時間存在過,大多時間都是掛名各司的副使。

見過長官,再去見同僚。

三司衙門極大,實際上若論單獨官署,三司在京城可能僅次於皇宮的規模,比中書門下和樞密院都大得多。連綿一千多間大大小小的房屋,一不小心就要迷路。

兩位鹽鐵判官是分司治事的,分轄鹽鐵司屬下的各案。

徐平來前,職事已經分派好,許申管轄都鹽、茶、鐵和設案,徐平則管剩下的兵、胄和商稅案。新來的人總是要受點委屈,常人眼中有油水的都在許申管下,徐平手中除了一個商稅案有點花頭,其他都是日常雜事居多,出力不討好的職事。

由自己屬下的小吏領着,徐平來到許申判事的院落前。

門前有兵士守衛,見到徐平到來,忙入內通報。這些兵士都是隸於三司,並不歸於樞密院和三衙,也就是徐平名下那個兵案所管的人員。

許申已經快六十歲的年紀,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歷練出來的人,怎麼不知道徐平的背景非同尋常。所謂的三司判官,也就過渡一下,不定什麼什麼時候就成了自己的頂頭上司。聽到兵士通報,急急忙忙就迎了出來。

兩人見禮過了,許申便熱情地帶着徐平參觀鹽鐵司屬下的各處,給他介紹各處官署的位置,一些日常要打交道的同僚。

鹽鐵司屬下公吏自然小心奉承,這是他們未來的長官,尤其是都知道徐平不會在這個位置久任,也就沒有精力把事情管得過細,那是發自心底的親熱。

宋人常說各衙門是公人世界,實際事務是由不起眼的公吏把持着,確實也是實情。三司屬下公吏近千人,還有一些不算公吏的辦事人員,命官有幾個?可不就得靠吏人辦事。

正在許申帶着徐平各處轉的時候,幾個閤門禁軍急匆匆地尋來,找到徐平這裡,高聲道:“有旨,徐平火速入宮,御前議事!”

徐平接過,簡單看了,忙向許申告辭。

這種算不得正式聖旨,按徐平前世的說法,應該叫通知更合適。不過出自御前,當然就是詔旨,不過不會像正式聖旨一樣需要供起來,也沒有那樣的效力。

原來是關於邕州邊事,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合議數次,一直不能形決斷,沒有辦法,各自帶着自己的決定到皇帝面前請求聖裁。趙禎因爲徐平是當時的主事人,要他入宮,聽他的意見。

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297章 大政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5章 分工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52章 橫死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04章 換相(下)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30章 攻略(二)第121章 煙花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58章 步步爲營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68章 軍民魚水第37章 月夜雜談第9章 科舉冤家第45章 孟州李迪第39章 兄弟夜話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30章 端午(中)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6章 緊急措施第215章 合夥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34章 同年歡宴第251章 危機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20章 送行第25章 你們不懂第242章 交涉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42章 動盪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36章 組織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45章 安撫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49章 戰後忠州第49章 戰後忠州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7章 自己的路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16章 對衝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90章 發酒發肉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93章 新鐵錢第14章 邊亂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2章 秀秀(上)第21章 黃白朮第25章 廷辨第197章 遣散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