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天聖六年,交趾諸皇子及甲峒知峒甲承貴寇略邕州邊地,擾動地方。未幾,檢校太師、靜海軍節度使、南平王李公蘊卒,朝廷以交趾新喪,一時未加嚴懲,而以溫言撫慰。冀新王能深自戒懼,約束地方,以邊境平靜爲福。

自李德政嗣位以來,累封至檢校太尉、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交阯郡王,新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廷之恩不可謂不深,自當謹守本分。然自其繼位以來,邊境騷亂,無一日平靜,實負朝廷厚賞。

上國如慈父,蕃屬如稚子,甲峒臣事交趾,則豈非大宋之孫?則我大宋子民,實爲甲峒叔伯,自當恭謹。然其自負強力,連年在邊境寇略不止,既無臣禮,又失人倫,可謂狼子野心之輩。

天聖七年三月,甲峒兵民二百三十五人次竄擾沿邊村峒,擾亂農事。

天聖七年四月,甲峒兵丁六人入淥州下屬村峒,不許小民稻田除草。

天聖七年六月,甲峒六十八人,寇略西平州所屬村峒,傷十一人,搶稻穀五石,肥豬兩頭,水牛一隻。

……

天聖十年五月,甲峒二百三十六人次,襲擾石西州,略人口二十三人,傷峒民五十一人,搶稻穀八石,水牛三隻,雞鴨無數。

比近幾年,邊境無一日寧靜,峒民日驚恐,財物被搶掠無數。

予提舉左江道溪峒,代天子守地方,豈可讓治下百姓受此苦惱。自即日起,知會甲峒及交趾,約束屬下,不得再生事端。治下峒民,如遇自境外來的盜賊搶掠,如能力戰擒賊者,無論生死,捉一人或得一屍,賞錢五貫。如不能力戰,則飛馬報官府,不得延滯。”

下面是徐平左江道提舉司的落款。

徐平看過,抓起筆來,又加一句:“官府乃民之父母,豈能坐視屬下民衆受此荼毒?似此等事,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寫完,想了一下不妥,把最後一句劃掉,改成:“吾輩豈能坐視!”

然後交給送來的人,口中道:“寫的還是文縐縐,再改得淺顯些。這裡比不得你們福建路,識字的人不多,繞來繞去的反而讓人看不懂了。再說就是甲峒那個地方也沒幾個讀書人,你寫深了他們也不明白。”

穿長衫的人名叫譚培元,本是福建的一個教書先生,機緣巧合跟着別人來到了蔗糖務,因爲筆頭硬,這次被徐平招了來。原以爲跟着提舉官人有了出頭露臉的機會,要寫些錦繡文章出來,萬萬沒想到徐平讓他寫的東西要求越白越好,滿肚子墨水沒處發揮,差點憋出內傷來,沒想到徐平還讓他再白。

鬱悶地接過文稿,譚培元問道:“官人還有什麼交待?”

“就這樣吧,你改改便就讓人去排版印刷,佈告上用我的官印,要貼遍治下所有村峒,我還會再派人去宣讀。”

譚培元應聲諾,拿着文稿回去改了。

這種要貼遍鄉村的佈告,也就是能活字印刷了,不然謄錄就能累死人。

桑懌站在一邊看着,見譚培元離去,對徐平道:“這法子還是不錯的,附近山裡的蠻人,自古以來也沒什麼朝廷的意識,這次給他們出頭,這些佈告貼出去,也能讓他們對朝廷歸心。”

“就是這個意思,不然何必費這心思。”

徐平也是沒辦法,廣源州那裡得罪自己不輕,有力量了不去報復,那自己這官當得跟鹹魚有什麼分別?再說這也是爲朝廷消除隱患,擴大疆域,一舉兩得的事。但這年月,朝裡的主政者可不這麼想,只想着太太平平,嚴禁地方官起邊釁,再是有理到了朝裡也沒理。沒有朝廷的支持,那就只好爭取地方百姓的支持,這裡的百姓又沒有什麼中原正統的概念,只能用這粗劣的法子在最短的時間把他們調動起來。至於效果如何,聽天由命吧。

桑懌笑道:“這種事也沒有別人做過,說不定會收奇效。對了,既然這次是衝着廣源州去的,怎麼偏偏佈告甲峒,對廣源州提也不提?”

“甲峒只是騷擾,見了佈告之後倘能懸崖勒馬,以後還能和平相處,佈告了纔有用。廣源州已經公然造反,說了也是白說,砍了他的人頭纔是正經。”

嘴上這樣說,徐平心裡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理由。阿申被黃從貴帶到甲峒,徐平交涉了好幾次,那裡就是不放人,他對段方父女無法交待。

路已經通到了憑祥峒,趁着雨季修起鎮南關,再把路修到那裡,手裡就有了足夠的牌。到時等平定了廣源州,甲峒再沒有眼色,徐平並不介意把那裡也平了。破了甲峒,穩定諒州,大宋就控制住了這條重要通道。

由於蔗糖務這兩年交的錢糧多,邕州的駐軍年年增加,雖然禁軍依然是不足兩百人,廂軍卻已經達到了七千多人。

如果是在北方的平原地區,七千多人的部隊也鬧不出多大浪花,邕州這裡可就不同了,除大理和交趾外,碾壓各方小勢力。

以前交通不便,中原王朝無法在邕州方向出動大軍,對交趾的軍事行動大多依靠海路,取太平江口逆流而上。邕州方向雖然也有軍事行動,但大多都是作爲偏師奇兵,支撐不了大部隊。

年月久遠,傳說中雖然也會有中原王朝從邕州進攻的故事,比如憑祥峒這裡就有後漢伏波將軍馬援廟,還有支持馬援的義女班夫人廟,但這些都當不了真。馬援的年代連太平江的水路都還沒探出來,實際上是沿着海岸而行。

唐朝之前,交趾地區僅有部落,中原王朝大軍沿水路直上無人可擋,只要安然過海,交趾就可計日而下。唐朝之後交趾有了統一政權,可以沿着太平江組織軍隊節節抵抗,水路進攻就極難成攻了。

以後對交趾成功的軍事行動,比如神宗時候郭逵平交趾,就是從邕州沿陸路進軍,水路僅爲偏師,沒起太大作用。

但邕州地形複雜,道路崎嶇狹窄,僅能人挑馬馱,支撐戰事代價大得不可思議,需要中原王朝舉國之力,這也是宋後交趾能打下來卻守不住的原因。

宋人常說:“今日師行,一兵行,一夫饋,只可供七日。”一名士兵配一名專門帶補給的民夫,也只能堅持七日,這還是在北方地區,邕州這裡翻倍都不止。當然這說的是一來一回,若按單程就是十四日,但那就是孤注一擲了。

邕州到憑祥五百里山路,單程就要將近一月,一兵兩夫還不足,若是憑祥沒有提前蓄下的糧草,一兵就要配五夫。一萬戰兵,就要抽調五萬民夫運輸給養,再加上護糧道的軍隊,七八萬民夫是少不了的。整個廣南西路編戶不過二十多萬,支撐一萬人的軍事行動,就要把壯丁抽調一空。就是糧草不從本地徵集,全都靠外運,這些壯丁抽出來農事也要荒廢。這種仗只要打上一年,整個廣南西路的血就被抽乾了,一二十年都未必能恢復過來。

郭逵十萬大軍,按宋時習慣,編內兩三萬是輜重兵。除此之外,僅從江南和荊湖帶來的民夫就有二十多萬,加上嶺南征調的民夫,支撐力量就要四五十萬人。如此龐大的軍隊,到了交趾首都升龍府城下也是魯縞之末,只能接受交趾國王的降表,而無法郡縣其地。

徐平的蔗糖務這兩年大建水利,治着河谷開墾了許多水田,加上旱地種的玉米補充,左江道的糧食已經大大富裕,幾年積蓄,可以折騰一段時間。

邕州現在七千多廂軍,右江道馮伸己那裡在橫山寨一千五百人,邕州城和其他關隘驛站駐有一千人,徐平這裡因爲與交趾接界,有四千多人。

四千多人的正規軍,徐平再從蔗糖務抽調鄉兵補足五千戰兵,無論是對甲峒還是廣源州都有絕對優勢。有了路,這些軍隊的補給毫無問題,就是不說馬車牛車這些,僅用二人推輓的小推車,一個民夫支撐兩兵都很輕鬆。

在這羣山連綿之中,路就是生命通道,沒有路就得拿人命填充。

隨着蔗糖務的道咱擴展出去,大山裡面的世界就再是化外之界了。

徐平看着牆上掛着的巨幅地圖,趴在椅背上沉思。憑祥峒現在有忠銳、廣安一步一騎兩指揮兵馬,其他本地原有靜江軍各指揮正在向這裡慢慢集中。今年新除兵役的福建廂軍三千人,還有蔗糖務抽出來的熟手五千人,共八千人也慢慢集中到這周圍修路開田,下年憑祥周圍也會成爲蔗糖產地。有這些人在這裡,憑祥就從此牢不可破。以前是交趾及甲峒利用自己平原地區離得近的優勢,不斷向大宋這裡擠壓,有了蔗糖務就要反過來了。

今年蔗糖務三司定的份額是三千五百萬斤,基本與上年持平,徐平也有餘力空出手來解決周邊一些棘手的問題。

這樣的份額不是三司變慈祥了,三司使陳琳是個精明人,發現因爲這兩年白糖涌進內地太快,價格跌得厲害,故意放慢了白糖發賣的速度。

徐平也探出了一條新路子,從邕州沿鬱江而下,直到廣州,白糖在那裡向海外發賣。市舶司的收入比內地更高,三司也樂觀其成,由着徐平鬧騰。

到了天聖十年,邕州這裡可謂是政通人和,內部平靜,這幾年發展起來的力量,開始向外部伸展了。

(括號內字數不收費。下面的的劇情大致有了條理,一沒注意卻到月底了。這幾天的時間就算了,還是繼續維持一更,我也存點稿,四月一日起恢復雙更。多謝讀者的支持,到時候我就不特別說明了。)

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16章 仁義者何?第56章 錢入戶等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6章 知州第116章 對衝第24章 談判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35章 **未遂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51章 新的消息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12章 黑吃黑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50章 抓捕第203章 換相(中)第7章 貴人相助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89章 搶佔要地第332章 建節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8章 農田輯要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51章 綠影亭第22章 星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40章 軍令之外第71章 意外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02章 幫一把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66章 文臣武將第55章 利用第168章 大新聞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26章 前奏第23章 流民第58章 步步爲營第127章 大捷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94章 立場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23章 蔡襄之錯第56章 驚變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174章 砲戰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45章 將校營第295章 強兵策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40章 誰承其後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83章 有放有收第53章 炭價風波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5章 對抗第50章 京城故人第8章 通判廳第8章 雪第61章 入社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236章 堵截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19章夜戰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298章 夜襲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62章 劉員外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