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清理後患

天聖十年五月初十,徐平正式行文廣源州,要求其約束手下,不得騷擾波州地方,否則太平縣將採取措施。

廣源州回信,說是並不知道波州發生了什麼事,待查清之後回覆。回信寫的雖然沒什麼文采,但規規矩矩,完全合乎當時公文要求。徐平看了冷笑,這種信絕不是廣源州那裡那羣大字不識的蠻人能寫出來的,不由想起了廣州進士黃師宓,自劉小妹之事後再沒有他們兄弟消息,想來已經全家搬往廣源州了。

五月二十,徐平再次去信,要求廣源州立即把結果回報。

五月二十五日,徐平最後一次去信廣源州,把波州報到他這裡的情況大略說了一遍,要求廣源州必須約束地方,不得再騷擾其他土州境土。如果廣源州把這警告置若罔聞,太平軍將採取措施,到時不要說朝廷不教而誅。

五月二十八日廣源州的信姍姍來遲,信中說已經查明他們州里的屬下都安分守已,並沒有人到處擾亂,波州的事情與廣源州無關,徐平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這話說成白話就是,我就這麼幹了,你想咋的就咋的吧,不服咬我。

徐平把信看過,隨手扔在一邊。

太平的軍隊早在二十日就已經出發了,廢這些筆墨不過是虛應故事,將來可以用來堵某些人的嘴。結果早就註定,徐平能用一兩封信就讓廣源州收斂的話,他們也就不敢出來惹事了,雙方純粹是來回說了幾次廢話。

答應了段雲潔下月去憑祥峒,在這之前就必須改變波州的窘境。不然徐平前腳剛走,後腳廣源州就攻波州,哪怕就是被崇善寨擋住,也會極大影響徐平在整個左江道地區的佈置。

徐平的本意是不想插手波州和廣源州的衝突,雖然李道來了幾次態度都很恭順,但那只是因爲現在波州的處境確實艱難,只要困境一過去,他們的態度恐怕就不是這樣了。不管是波州還是田州,這幾年靠着販馬都從徐平這裡賺了不少錢,但有錢之後獨立性卻更加強了,不把左江和右江道提舉司當回事。

人都是這樣,順風順水的時候,都認爲能賺錢是我自己的本事,沒了我來賺你的錢,你捧着出去求人都送不出去呢。

要讓他們認清現實,只有讓他們吃上足夠的苦頭。

自廣源州鬧事,徐平這裡和馮伸己那裡都是一個態度,波州和田州求到提舉司來,一概好言撫慰,但卻絕不插手。寧可讓他們的寨子被廣源州攻破,提舉司再發兵把他們送回去,多費些力氣也要讓他們認清現實。

最終是徐平打破了這個默契,主動出兵幫助波州。

無奈之下做出這個決定,徐平也堅定了攻滅廣源州的決心。只要廣源州一平定,波州也就沒有作爲土州存在的必要了,一樣行括丁法,把李家架起來。

田州則因爲面對的不僅是廣源州,還有特磨道、自杞國,還有與大理交界的,到現在邕州官府也沒弄清楚有多少的地方小勢力,當然還有大理國。那裡的情況比左江道這裡更加複雜,朝廷勢力也僅是延伸到田州,再外面就一片空白,所以田州的處境比波州要靈活得多。

太平縣衙裡,段方坐在黑夜裡的榕樹下,不遠處的桌子上放着一盞煤油燈。他的身子縮在交椅裡,看着手中阿申的信,神情木然,一直沒有出聲。

段雲潔站在不遠處,看着父親的樣子,過了好一會才輕聲道:“徐通判跟我說,他下個月要去憑祥峒。我聽人說,上次在遷隆峒招見土官,門州那裡也派了人來,他該是爲了門州去的。門州已經與甲峒接界了,說不定還來得及把阿母接回來,阿爹你也不用太擔心。”

段方仔細地把信收好,淡淡地道:“我擔心什麼?這十幾年來我從來就沒有擔心過,更何況你現在已經長大了,就更不會有那些心思了。”

段雲潔隨着父親長大,比誰都瞭解他的心思,惟有關於母親的事,他完全不知道父親是怎麼想的。也從來不見他提,也從來沒聽他說,好像那是別人的事,與段方這個人沒有什麼關係。

沉默了一會,段雲潔又道:“阿母說病,也未必就是什麼大病,她正當壯年,養一養也就好了。她還說,要看看我長什麼模樣了呢。”

“希望有這個機會,希望她看了不會失望,隨着我你還是吃了苦頭。”段方站起身來,慢慢走回屋裡去。

到了段雲潔身邊停下腳步,又輕聲道:“有的事情你不會明白,阿爹也希望你永遠不明白,不明白是好事。還有,你在提舉司裡衙門裡幫着做事,難免會聽到一些消息,以後就當沒聽到,這種事情犯忌諱的。就算是徐通判自己不在意,別人也難免會說閒話,記住了。”

“我知道,也只是跟阿爹說一說,在別人面前我從來沒提過。”

段方點了點頭,再沒說什麼,慢慢走進夜幕,走回自己房裡去。

段雲潔看着父親的背景在黑暗中慢慢消失,眼角禁不住有些溼潤。從記事起她就沒在母親身邊呆過,並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樣的人,費盡心力送過來這封信又是什麼意思。或許這個世界上只有父親才明白吧,這終究是他們的事。

作爲低階選人,段方的官當的並不舒服。俸祿低,只能勉強養家餬口,偶爾有機會當兩任縣令的時候還好一些,有公使錢用着不會那窘迫,判司簿尉的時候就慘,不是長官公使錢也不能隨便用。頂頭上司又大多都是武臣,並不怎麼看得起他這個落第秀才。也就是在嶺南,在其他地方段方這種落第的就得乖乖回家種田,哪裡有出來當官的機會,憑什麼讓人看得起。要知道東京城裡每次科舉揭榜之後,因爲沒有回家的路費,舉人要飯的,做賊的,甚至賣身給人做奴做僕的,投到汴河裡自殺的,從來不缺。

廣南西路的選人可以由當地直接差注做官,不用經過流內銓,不然的話讓段方這種人到京城守選兩年,再加上來回路費,他連段雲潔都拉扯不大。

父親的背影在夜幕裡消失,段雲潔嘆了口氣。自己吃了苦頭,父親爲了把自己拉扯大,還能知文識字,那又吃了多少苦頭?

這麼多年來,段方一直未娶,雖然有女兒段雲潔,卻是未婚生的,說起來也是一個人過了輩子。

世上真的有人,能夠讓另一個人傻傻等上一輩子?

段雲潔說不清楚,默默地轉過身,走向了黑夜裡。

太平縣到崇善寨五十里,崇善寨到波州六十里,一路都是在山間穿行的小路,沿着黑水河衝出的河谷而行。路窄谷深,艱險難行。

過了波州,到處都是分散的小土州土縣,以及無數的村峒。大的如上下恩城州、雷州、茗盈州和金龍峒,也都不過是不足千人的寨子,其他的小村峒人口更少,幾十戶上百戶佔據一小片山間壩子的比比皆是。

要想守這種地方完全沒有可能,人少了沒有用處,人多了當地沒有糧食養,運又運不過去,也呆不住。

徐平也沒有想守,能夠讓那裡平定下來的惟一辦法就是以攻對攻,把來騷擾的人消滅掉或者捕捉住就可以了,當地的情況完全不用理會。

到那裡執行任務的是蔗糖務裡一指揮特殊的鄉兵,專門在山地作戰。徐平在左江道也有數年時間了,自然會有這麼一支適應地形,執行特殊任務的人馬,只是人數不多就是了,現在剛好用上。

孫七郎就編在這支鄉兵裡,可惜他的性子不如高大全穩重,徐平怎麼也不放心讓他領一支軍隊,只是編在裡面算是一個特殊人員,並不領軍。

孫七郎倒不在乎,他參加進來純粹就是湊熱鬧,在山林裡轉來轉去多好玩,像高大全那樣天天開山砸石頭悶死了。至於什麼立功升官的事情他根本就不用想,實際上對高大全也沒什麼意義,徐平不想讓他們兩個留在嶺南,一直都沒有利用職權給他補官,要等到自己回到京城再說。

宋朝官員到了徐平這個級別已經有機會恩蔭親人當官了,不過徐平自己是小門小戶,也沒什麼親人讓他來蔭。掛念着秀秀,徐平一直留了一個名額給她的弟弟虎子,剩下的名額都要着落在高大全和孫七郎這些人的身上。

恩蔭補官的資格極寬,僕人門客都可以,實際上就是身份沒有限制,只要讓當官的看着順眼就行,所以孫七郎根本不着急。

莽莽山林裡,孫七郎一路跑着到前面樹林深處,不一會手裡提着一隻松雞回來,口中喊道:“這雞好肥,晚上好歹有點油水!”

林業嘆了口氣:“七哥,我們出來作戰,身上帶的箭枝都有定數,用一枝就少一枝,你怎麼拿去射松雞?”

孫七郎滿不在乎:“打仗有你們,我只管讓你們吃好喝好!林大哥,仗也要打,人也不能受了罪,對付一羣山裡蠻人而已!”

林業聽了,只是搖頭。

第66章 金光洞第132章 柳八娘第71章 少取多予第64章 歸來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51章 春狩第209章 送禮第164章 歐陽修第207章 離別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20章 繡花枕頭第57章 原則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46章 分別第82章 立足於打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155章 攻城(下)第9章 變夷爲夏第29章 邕諒路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5章 公路第110章 小大人第174章 春光第17章 自己的路第62章 算計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73章 示威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30章 端午(中)第145章 三不朽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80章 花開富貴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71章 意外第23章 秋意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97章 大政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58章 桃花運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8章 草市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7章 第一權臣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章 夜談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39章 黃師宓第203章 換相(中)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75章 火海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99章 傳承第35章 三輪車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9章 進殿面對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21章 黃白朮第11章 德政第152章 糾纏第43章 插手忠州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49章 串連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9章 宣詔使臣第36章 釀酒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5章 軍改第59章 合謀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39章 文理荒謬第38章 青苗貸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6章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