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波州來人

天聖十年二月,在與交趾的戰爭中獲勝的廣源州再次給大宋上表,願意納土歸順,求封廣源州節度使,並把波州和田州納入治下。

廣南西路轉運使章頻再次回絕,並知會朝廷。

這次卻起了波瀾。

原廣南西路轉運判官張存此時改任殿中侍御史,因在判官任上跟章頻有矛盾,上書要求關於廣源州的事情再議,並徵求邕州地方官的意見。

對兩人的矛盾徐平很清楚。

一是因爲張存與原轉運使王惟中關係不錯,對新來的章頻各種看不慣。再者章頻自己不乾淨,與前任王惟中相比,吏幹遠遠不如,胃口卻大得多。以前章頻任福州知州的時候就對邕州蔗糖務的財富垂涎欲滴,如今有了機會,蔗糖務的錢和白糖好多都經轉運使轉運,不免伸手撈上一把。

兩個原因疊在一起,張存與章頻的矛盾便爆發了。作爲邊疆路分的轉運使,一時也不會因爲張存的話就定章頻的罪,這種案子要特旨查辦。張存便盯上廣源州,上書說儂家一向恭順,如果允許其納土,優予封賞,必能成爲大宋藩籬,保一方寧靜。

接到朝廷書信,徐平和馮伸己商量了一下。兩人自然知道章頻的德行,但在這件事情上卻沒有做錯,便上書支持章頻的意見。

自劉太后在天聖初年建諫院,臺諫的力量逐漸伸長,雖然沒有達到後來一言可搖動宰執的地步,其勢力卻也不可小視,就憑馮伸己和徐平兩個地方官的意見怎麼可能把這件事情壓下去?朝中以執政是一派,臺諫是一派,對這件事情爭論不休,一時竟然不能平息下去。

就在這時間,三司使宴殊升了官,爲樞密副使,三司使由原權知開封府陳琳接任。陳琳在天聖初年曾給太后上武后臨朝圖,但幾經波折,並沒有成爲劉太后的班底。到了天聖後期,又以開封知府的便利嚴厲彈壓劉太后的親戚和身邊的親信,徹底擺脫了劉太后的派系。

與宴殊相比,陳琳吏幹要強得多,兩任開封府知府,前後加起來有四五年之久。在大多數知府都任不到兩年,甚至很多隻有幾個月的情況下,他和陳堯佐兩個非常顯眼。後世的包公故事,很多原型都是這位經手的事情。實際上包拯本人在開封任上只有一年出頭,政績並不突出。

陳琳接手三司,首先是限制劉太后在佛道法事上的支出。

劉太后已經六十四歲了,到了風燭殘年,神神道道的事情就信得多,最近兩年在佛道法事上花費不少,有做得好的地方官竟然因此青雲直上。

之後,陳琳再次加大了蔗糖務上繳數額,解到三司的數量達到了三千八萬斤。雖然白糖價格已經跌到了三百文,這筆款項卻依然達到了一千多萬貫,藉助這筆款項,三司已經還清了欠內藏庫的借款,並且還有節餘。有錢就能挺直腰板,政事堂的宰相參政們對劉太后已經不再是諾諾連聲。

當然陳琳也不刻薄,讓馬兒跑也給馬兒吃草,蔗糖務的級別提了上去,徐平當了這麼多年提舉,頭上莫名其妙地多了個權字,成了權提舉。這是表明徐平的資歷和官職是不配這職務的,對徐平倒不是壞事,他的待遇也隨之提了上去,就連譚虎都跟着升了一級官。

此時又發生了一件大事,以范仲淹爲首,一批中級文官接連上書,以劉太后年事已高身體不適爲由,要求她撤簾讓皇帝親政。這波浪潮極爲兇猛,把范仲淹外放,又有別人接上,幾個月都平息不下去。

朝中紛紛攘攘,爭論不休,終於邕州這個邊疆小州也受到了波及。

廣源州巴巴地等了一個多月,一直沒個結果下來,到了四月終於按捺不住,兵臨波州和田州,不斷騷擾。

此時各路已通,徐平終於抽出手來,加派了原邕州廂軍靜江軍一指揮到崇善寨,把那個山間壩子上的小寨補到了一千兵力。

右江道馮伸己親自帶兩千五百廂軍進駐橫山寨,給田州黃家壯膽,也扼住他們的歸路,使他們不要心裡亂想。田州和橫山寨都在右江岸邊,相距不過六七十里,廣源州哪怕破了田州也無力對抗橫山寨,壓力便轉到波州這邊來。

這天徐平正在衙門裡閒坐,親兵過來稟報波州的小衙內求見。

“讓他到花廳等我。”

吩咐完親兵,徐平站起身來,在原地想了一會。李道這個時候來,無非兩件事。一是廣源州兵臨波州城下,雖然現在是雨季,雙方行動不方便,但廣源州攜對交趾新勝的餘威,波州還是壓力太大,有點頂不住。再一個就是這兩年被廣源州斷了路,波州的收入銳減,過慣了奢華日子的李家人滿腹怨言。

到了花廳,早等在那裡的李道急忙起身行禮:“小的拜見提舉官人!”

徐平到主位上坐下,擺了擺手:“坐吧,我這裡不用拘束。”

李道坐下,徐平對親兵道:“給衙內上茶。”

上了茶來,李道端着茶偷眼看徐平,見他只是安心喝茶,並沒有看自己,心裡忐忑不安起來。現在這個局勢波州已經沒了倚仗,只能求到提舉司的門上來。求人辦事各種難,現在徐平的一舉一動李道心裡都能想出一百個花頭來。

見徐平一直沒什麼動靜,李道只好硬起頭皮道:“提舉官人,小的這次前來還是因爲廣源州的事情。”

“哦,廣源州那裡又有什麼動靜嗎?”

徐平終於擡頭,看着李道問道。

“倒是沒有大的動靜,不過一直在我們波州下屬村峒騷擾不休。唉,州里家丁提陀不知道被他們捉去了多少!再這樣下去,就是我們波州保下來,也成了空地,以後沒人使喚,要了地又有何用?”

徐平把茶杯放下,語重心長地說:“唉呀,你看看你們,我早跟你說,把下面的人要麼撤到州里,要麼撤到崇善寨。向來古人打仗,未開打前先要堅壁清野,不就這個道理?你人留在外面,敵人來了要抓去使喚,留給他們的糧食就被敵人搶去。不把人撤回來,留在外面就是資敵,你們怎麼就是不明白?”

李道苦着臉,一時竟不知道怎麼接話。

徐平說的貌似句句有道理,可這道理在波州沒用啊!堅壁清野,撤人回城裡,都是朝廷治下編戶百姓當然可以,波州那裡不是啊!下面各個村峒,人家也有首領,要不是廣源州起來,朝廷早在那裡不知又設多少州縣了,怎麼可能李家讓人家搬他們就搬。要是來硬的,那倒好,不用廣源州來,自己先打出腦子來了。那些土人千百年世居那裡,哪裡是想動就動的?

上次來提舉司衙門,徐平就是這套說辭,說是那裡山路艱險,宜守不宜攻,讓波州把屬下的人都撤進州里,州里不好安頓,那最好撤到崇善寨去。

李道聽着這話,怎麼聽怎麼像要在波州行括丁法,怎麼可能答應?只是隨便含混過去。哪裡想到徐平還就認住了這個理,一絲一毫沒提過括丁法,只是說是讓波州堅壁清野死死守住,把廣源州兵馬拖疲了自然會退去。

看着眼前的這位年輕的提舉官人,李道心中實在不清楚他這話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現在這個地步,也只能當真話聽着。

徐平剛來邕州沒多久,李道通過李安仁就與徐平打交道。那個時候波州還雄心勃勃地要向邕州這邊擴張,認李信那個義子就是這個意思。沒想到這才過了沒幾年,別說向這邊擴張了,現在隨時都要小心被蔗糖務吞了。

心中暗暗嘆了口氣,李道覺得有些沮喪。其實自己與徐平的年紀基本差不多,做事情的差距可就太大了。

沉默了一會,李道小心地問道:“官人,不知道廣源州那邊,朝廷裡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我怎麼聽說也有貴人有意封賞儂家呢。”

徐平擡頭看着李道微微笑了笑:“怎麼,想着投到那邊去了?就不知道過去了之後,儂家還會不會讓你李家佔着波州這地方。萬涯州儂存祿是儂存福的親弟弟,武勒州儂當道是他妻子阿儂的親弟弟,爲了吞併這兩個地方,儂存福都是一刀斷了他們的性命。你們波州李家,能比這兩個地方有更好的待遇?”

李道臉色發白,急忙站起來行禮:“官人言重了,小的一家再大膽,也不敢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我們世受朝廷封賞,自當爲大宋藩籬,永遠不起二心!小的問起這事,只是心裡有個底,怎麼跟廣源州儂家周旋。”

徐平擺手:“坐下說話,我這裡不用拘束。”

李道坐下,這次卻只敢虛坐。

徐平又道:“儂家狼子野心,追隨他們的,可沒一個好下場,你們千萬不要犯糊塗。真敢踏出那一步,我這裡可沒有退路,沒後悔藥賣給你們!”

“小的願起誓,李家對大宋絕沒二心!”

“不用了,我相信你們。至於朝廷對廣源州的態度,你們不用打聽,在哪個地方呆着就拜哪方土地,玉皇大帝再是神通廣大,跟你也沒關係。”

李道連連點頭:“小的明白,小的明白。”

徐平點點頭:“明白就好,千萬不要做出不明白的事來。事情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我還是哪句話,好好守住波州就是你們李家的功勞,我這裡會記住的。這些年來,我什麼時候虧待過跟着我乾的人,你說是不是?”

想起現在風光無限的黃天彪和申承榮,李道連連點頭:“官人說得是,這些我們都看在眼裡。”

“好了,事情跟你說清楚了。記住,守住波州,如果實在守不住,只要盡過力了,你們全家可以撤到崇善寨。只要我在這裡,你們失去的都會加倍拿回來,只管放心去做,不要存瞻前顧後的心思!”

徐平說完,站起身來。

李道明白這是送客了,起身告辭,心裡卻還是有些忐忑不安。

第124章飛來橫財第40章 從前第22章 星第78章 提攜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51章 抓捕第81章 談不攏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14章 僵局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93章 新格局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05章 先生第8章 雪第31章 能否鑄錢?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35章 災民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68章 軍民魚水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48章 風波第66章 金光洞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4章 馬政第34章 磨鍊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9章 準備抓人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20章 破陣子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172章 農事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73章 田二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95章 西瓜種子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51章 大案第168章 交權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84章 蓄勢待發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254章 出路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8章 農田輯要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95章 遷隆峒第199章 外任第22章 清路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3章 屬下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40章 出人意料第21章 矛盾第55章 合作社第11章 治術(二)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65章 智雲法師第45章 安撫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