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

“看到了吧,黃知州,你再不早下決心,祖宗傳下來這數百年的基業,可就徹底毀在你手裡了!這片地方,以後就不是我們蠻人做主了!”

江州韋知州看着窗外,聲音有些陰冷。

思明州知州黃安明站在自己寨裡的最高處,韋知州的話像刀子一樣紮在他的耳朵裡,甚至一直扎到心裡,攪得他心亂如麻。

思明州也是大州,但與其他州不同,這裡同時也是永平寨駐地,知寨衙門與他的知州衙門相距不到三里路。

數年之前,交趾作亂,權知寨李緒戰歿,手下軍隊折損極多。這幾年雖然一直補充,徐平和曹克明總是照顧不到這裡,新任的知寨又是個只知收錢的小官,給了黃安明千載難尋的發展良機,甚至都動了與上思州和忠州搶奪遷隆峒的心思,可謂是意氣風發。

到了今年風雲突變,徐平把基業搬到了太平寨後,緩和下來立即把這裡的知寨換掉了,並把駐軍補到兩都還多,加上知寨親兵有二百六十多人。

身邊這麼多如狼似虎的戰兵睡着,黃安明手下不過三百田子甲,人家隨便一伸手就把自己摁死了,從此死了爭雄的心思,安心守自己的基業。

然而到了現在,眼看着基業也保不住了。

從太平過來的路一直在修,年前就到了兩地之間的山上,本以爲到了雨季會停下來,沒想到不但沒停,還加快了進度。

官家的事情這些蠻人哪裡知道?敢去問不定還要挨訓斥,就只見着蔗糖務的人一直在那裡忙忙碌碌,去看的人還都被趕跑了。等黃安明明白過來,路已經修到思明州的寨外了。

知寨手下二百多廂軍就把他壓得死死的,現在又有大路直通太平,那裡的駐軍沿着大路可是兩天就到,黃安明連心裡的最後一點火花也滅了。

如果沒有“括丁法”的話,黃安明或許就認命了,守着這點基業,平平安安過上一輩子何嘗不是一種活法。

可“括丁法”一來,黃安明連守住基業的希望也破滅了。沒了家丁,再沒有人去給他耕種田地,去給他打獵捕魚,在家裡打掃伺候,供他使喚,即使守着那些田地,又有什麼用?

要想繼續擁有這些,就要給使喚的人發錢。給奴僕發錢?外面這些漢人是怎麼想的?難不成他這知州家裡的錢是天上掉下來的?

右江道一帶“括丁法”實行的情況已經傳了過來,憑良心說,徐平和馮伸己沒有把事情做絕,只是規定不得再強迫人爲奴而已。至於收入,也只是把土官向治下普通提陀百姓收的賦稅改爲朝廷直接徵收,他們那些原來由家丁耕種的田地還是在他們名下,可以佃出去收租子。而且他們現在可以領朝廷的俸祿,這是額外多出來的收入。

這種規模,這種力度,與徐平前世印象裡的翻天覆差得太遠了,他覺得自己已經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心裡對劉小妹甚至有些愧疚。

可土官卻不這麼想,多出來的俸祿數目是死的,以前他們徵收賦稅可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想讓治下哪個人到自己家裡服役多久就服役多久,這之間的差別豈可以道理計!

更何況留給自己那麼多田有什麼用?邕州這裡本來就是地多人少,刀耕火種,看天吃飯,收成微薄。收租子佃出去哪個會要?租田的人不會自己找塊空地放把火種種子下去?那點收成,種田的人就是一年忙到頭,把租子一交也就不剩什麼了。

想想就是心塞,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黃安明這幾天食不下咽,夜不能寐,覺得自己一下子蒼老了十歲。

徐平倒是給出了另一個選擇,土官可以直接領一筆補償,全家搬到太平縣或者邕州去,徹底離開自己原來的地盤。當然地方不能隨便選,右江道的搬到太平縣,左江道的搬到邕州,防止土官領了錢還插手地方。

有黃天彪和申承榮這兩家蠻人中腰纏萬貫讓人眼饞的員外,也有土官選擇了這條路,最近太平縣和邕州隨着這些人的到來也熱鬧了不少。

可那些是什麼人?大多都是一些小縣小峒,甚至就是小村落,很多連土官的身份都沒有,不過一個官典在裡面濫竽充數罷了。

思明州怎麼能比?這可是從前唐時候就存在的大州,他怎麼能帶着一家人與那些以前瞧不起眼的小人物混在一起混生活?

外面人來人往熱鬧非常,黃安明可以清晰地看見蔗糖務的修路人員正在忙碌,那條路已經修到了明江碼頭。水陸相連,從這裡沿明江溯流而上可以直到遷隆峒上思州,躲在深山中的這兩個地方將再無天險可以憑藉。

上思州獨立性最強,多少年來都不理朝廷,但是如果思明州到太平縣的路通了,被泰山壓頂的上思州還敢這麼強硬嗎?

黃安明心裡嘆氣,自己是不敢的。不足兩百人的田子甲,敢與龐然大物的中央朝廷作對,一個太平縣就捏死了它。

沒了上思州這杆旗,還有哪裡的蠻人來對付“括丁法”這種斷他們根的規制?廣源州?儂家與左江地區的黃家一向不和睦,相信他們不如相信朝廷。

長嘆了一口氣,黃安明對韋知州道:“韋知州,你到我這裡也兩天了,我知道你冒了天大的風險跑來,必然是要商量大事。可你總得給我透個底,不然我怎麼做決定?未得官府允許,我們這些土官出境就是違制,再聚到一起商量事情可就有謀反的嫌疑,這是滅族的罪名啊!”

“別說的那麼嚇人,大宋朝廷就這一點好,不管多大罪,什麼時候滅過別人的族了?就算出天大簍子,也不過是自己一條命,和這個知州的位子家裡保不住而已。可一行‘括丁法’,這位子坐着還有什麼意思?”

見韋知州輕描淡寫,就是不提正事,黃安明道:“不管你怎麼說,不給我交個底,我是不會隨你去的!”

“我告訴你,你可要把消息牢牢守住,漏出一點風聲我們可就完了!”

“我們相識多年,我的爲人你還不清楚?儘管說好了!”

韋知州壓低聲音,湊到黃安明耳邊道:“好,我便告訴你,我們有人與南邊搭上了線!只要我們一動,那邊就動,嚇一嚇朝廷,把現在的這位徐平通判弄走,我們就有好日子過了!”

黃安明聽在耳裡,面無表情,只是靜靜地看着窗外,看着從太平來的路伸到了他的地盤,看着兵馬從這條路上過來,看着自己的家業被吞噬。

“好,就這麼定了!我隨你去!”

黃安明猛一拍欄杆,沉聲說道。

(完成了,然而卻打了折扣,好慚愧。)

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59章 合謀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37章 月夜雜談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196章 三角城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43章 插手忠州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69章 光耀門楣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3章 盡頭牙第101章 抽血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章 回到從前第41章 意外第304章 話從前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66章 同年知縣第79章 後苑飲宴第5章 報恩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35章 活字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0章 治術(一)第2章 夜談第3章 護衛鐵騎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45章 三不朽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316章 大火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4章 炒花生第42章 酒名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93章 汝州第11章 德政第3章 洞房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236章 狂徒第80章 花開富貴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294章 養起來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89章 魑魅魍魎第42章 強買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35章 災民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35章 活字第319章 使節第30章 殿試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00章 營田務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8章 種士衡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65章 離開河陰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251章 危機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95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