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

天聖九年十一月初八,羅白縣衙後院。

從一大清早,黃安明、韋知州、黃知縣、黃宗祥就圍坐石在桌邊,面色沉重。除了黃宗祥有些懶洋洋,其他人都正襟危坐,一臉嚴肅。

太陽升起,草地上的露水慢慢消失,夜晚的涼意被一掃而空。

韋知州看看太陽,問一邊的黃知縣:“你可是搞清楚了?從縣裡來的那一指近廂軍要在今天入駐羅白?”

黃知縣道:“沒有錯了,從前天開始他們便打點行裝,新建的軍營裡守着的人也把那裡打當乾淨。”

黃安明看看韋知州,沉聲道:“事情是我們一起定下來的,黃知縣知道的我們都知道,你問來問去幹什麼?憑白攪亂人心!”

“事到臨頭了,總是覺得有些心慌。”

韋知州嘆了口氣,皺起了眉頭。

黃安明冷哼一聲:“事情定下來了,就不要瞻前顧後!你這樣婆婆媽媽的,能成什麼大事?十幾年的知州你是白做了!”

韋知州無奈地搖頭。事前黃安明猶疑不定,是自己冒着風險把他勸到這裡來,沒想到事情定下來之後,黃安明的態度是最堅定的。

或許這就是天生做大事的人吧,與這人一比,自己還真不是那塊料。

太陽升到半空,熱氣開始起來,韋知州越來越覺得有些心慌。

雖然已經儘量減少了知道事情細節的人數,但數州聯手湊起數百人,真地能夠保證消息不泄露出去?偷襲朝廷駐軍,這可是滅族的罪過啊!即使行了“括丁法”,自己還是一州主官,還有偌大的產業,還有榮華富貴,可這件事只要做了,不管成與不成,只要消息走露就再無活路。

江州不同於其他地方,離太平縣不過二十里路,就是自己知州不做了,也還可以憑着地利做個太平員外。

值得這樣冒險嗎?事到臨頭,韋知州心裡越發慌亂起來。

外面傳來馬嘶聲,有人喊叫,越來越近。

“來了!我們上去看看!”黃安明一拍桌子,長身而起。

其他人紛紛起身,沿着梯子上了不遠處寨牆上的望樓。

新修通的從太平縣到羅白縣的大路上,一隊兵馬正遠遠行來,路上的行人攤販紛紛躲避。旌旗招展,旗上大大的“忠銳”兩字格外顯眼。

看見這兩個字,黃安明的臉色一下變得慘白,轉身厲聲喝問黃知縣:“你不是說駐紮這裡的是本州靜江軍?怎麼外面來的是新招的忠銳騎兵?”

“我——我怎麼知道?無論官府文告,還是我打聽來的消息,一直都說是原駐太平寨的靜江軍,誰知道會換成忠銳軍!”

黃知縣一下手足手措,苦着臉在原地轉圈。

“莫不是消息走露了?雖然我們沒告訴調來的人是幹什麼,但只要有人說漏了嘴,有心人也能猜出來。現在徐平發兵來打我們,這可如何是好?”

韋知州本來就心慌慌,突然見了這一變故,急得要哭出來。

“亂說什麼?派兵來打羅白縣會是這個樣子來?”倒是一直不說話的黃宗祥依然沉着,瞪了韋知州一眼。“這些兵馬明顯是行軍,不是來作戰的。你也做了這麼多年知州,沒帶兵打過仗!黃知州說你做不了大事,還真是不錯!”

說完,黃宗祥對黃安明道:“雖然不是來討伐我們,但駐軍現在換成了騎兵,我們計劃的事也做不成了。只有一百多人,再是死士,對上這些人也是雞蛋碰石頭!其實就是原計劃的步兵,也只能趁亂殺幾個人,鬧鬧事罷了,還要靠羅知縣這裡出力才逃得掉。現在這些人有馬,跑哪裡去?”

黃安明嘆了口氣:“事情不能做了,還是想想怎麼善後吧。就是沒動手,消息泄露出去,徐通判會放過我們?”

說完,在原地來回踱步。

外面的忠銳軍已經到了新建的軍營,並沒有解鞍,只是下馬在軍營裡做飯。行軍都是天不亮就出發,天亮之後埋鍋做飯,吃飽之後趕路,要到下午紮營之後才吃晚飯。一天兩頓,行軍的時候與尋常人也沒什麼區別。

沉思良久,黃安明停下腳步,看着其餘幾人道:“事已至此,諸位,黃從貴留不得了!”

羅白黃知縣嚇得一哆嗦:“什麼意思?莫不是想——取了黃衙內性命?”

黃宗祥冷聲道:“黃知州說得夠明白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殺黃從貴還等着他給我們惹禍嗎?這幾年來,沒有我們這些人照顧,他有一百條命也死絕了!保他這麼多年,也對得起我與黃承祥的交情!”

黃宗祥話裡的殺氣讓黃知縣渾身發冷,不敢再說話。

黃安明嘆了口氣:“不是我們心狠,平白要取黃從貴的性命,實在是不得不這麼做。開弓沒有回頭的箭,你以爲我們把人撤回去就能萬事大吉?沒在邕州鬧出事來,甲峒不會放過他,好吃好喝好玩的白招待他了?他不回甲峒,早晚落入官府的手裡,‘括丁法’施行,我們再也護不住他。而他只要到了徐平手裡,黃知縣,你覺得他能不能守口如瓶,不把我們供出來?”

“可——可他死了,我們不就得罪了交趾?”黃知縣還是猶豫。

“我都不怕,你羅白縣離交趾遠着呢,操什麼心!”

話說出口,黃安明見黃知縣還是一副心神不定的樣子,深深嘆了口氣:“唉,說起來我也是與他父親自小相識,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哪裡下得了這個狠心。黃知縣啊,現在提舉司裡兵強馬壯,我們的腦袋都在人家刀底下,不敢有絲毫馬虎啊!”

聽到這裡,黃知縣已經明白黃從貴這次必須死了。從忠州逃出來,黃從貴逍遙這麼久全是因爲土官們覺得他有用,現在成了累贅,那是再無退路了。

黃知縣跟黃從貴沒什麼交情,看着也不順眼,之所以猶豫不決,是被黃安明和黃宗祥嚇着了。需要合作的時候就稱兄道弟,轉頭就亮刀殺人。本來守着一縣之地,黃知縣覺得自己怎麼也算是一方之雄,今天與這兩比起來,才覺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多麼可笑。

上思州和思明州在明江上下游,一頭一尾各自坐大,把夾在中間的遷隆峒壓得死死的。要不是兩州成二龍奪珠之勢,遷隆峒早就被吞併了。這樣兩州的主官,豈是羅白黃知縣這種窩裡橫的貨色能比的。

韋知州也覺得心涼,與這兩尊神混到一起,後悔得要死。自己還巴巴地跑到思明州去勸黃安明,想想就覺得可笑。

“咦,他們怎麼又要走?不是駐紮這裡嗎?”

一直不說話的黃宗祥突然出聲,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向外看去,只見吃罷飯的忠銳軍已經全體上馬,繼續前行。

“他們去哪裡?再向前走沒有大道,全都是山間小路了啊?”黃知縣迷惑不解,看着韋知州說道。

黃宗祥猛地一跺腳:“直娘賊,他們這是要去遷隆峒啊!我們還在這裡想着算計徐平,那個惡賊卻要直搗我們老巢!”

說完,轉身看着黃安明,沉聲問道:“怎麼說?”

黃安明看着寨外正在前行的忠銳軍,不但馬匹配備整齊,還有不少馬跟着馱運物資,粗略一算,竟是大約兩人三馬。要知大宋缺馬,就是禁軍裡面有的騎兵都達不到一人一馬,空佔編制而已。卻沒想到太平軍如此闊綽,對手下的廂軍也下這麼大的本錢。

黃安明只覺得頭一陣發暈,用手扶住額頭,緩緩開口:“遷隆峒一失,提舉司就控扼住了要害,我們兩州成了砧板上的肉,只有乖乖聽話了——”

說到這裡,黃安明猛地手一揮:“不行!我思明州數代傳承,纔有了今天的基業,怎麼能夠如此葬送!天可憐見,讓我們在這裡看到,不然的話這些騎兵一到,什麼都來不及了。天意如此,那就——”

說到這裡,黃安明擡頭與黃宗祥對視一眼,兩人都重重點了點頭。

深吸一口氣,黃安明轉身對韋知州和黃知縣道:“兩位看見了,提舉司的大軍已經出動,必然是直擊遷隆峒。徐平口口聲聲二十五日招見各州主官,還佈告全境,告示在白壁上貼得到處都是。搞得跟真的一樣,卻在今天出兵!所謂兵不厭詐,他纔多大年紀,就學得如此狡猾!”

韋知州和黃知縣異口同聲問道:“那怎麼辦?”

“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既然被我們看見,他這條計也就破了!我們蠻人跟官府周旋了多少年,這種事又不是沒有見過,不用怕。不過我和黃知州不能在這裡呆了,必須馬上回去佈置。”

黃安明說到這裡,緩和了一下語氣,又道:“我們離去之後,這裡的事情就交給兩位,小心應付。”

聽見兩人要走,黃知縣又是慶幸,又是有些心慌,現在他真覺得自己做不來這種大事。

想了一下,黃知縣問道:“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黃安明道:“我提個建議,兩位斟酌。黃從貴先不急着殺,忠銳軍既然已經開拔去往遷隆峒,這裡的軍營想必還是靜江軍駐紮。等他們來了,如果遷隆峒沒被佔住,或者忠銳軍還在行軍,兩位可以按先前計策行事。如果遷隆峒已經在提舉司手裡,那麼——”

說到這裡,黃安明看着兩人,加重了語氣:“你們一定要留下黃從貴的性命,讓他永遠開不了口。這是關係我們身家性命的事,半點意外也不能出!”

(晚上還有一章,可能比較晚。)

第5章 歲除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7章 雜談第56章 驚變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7章 回聲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19章 審問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46章 外戚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60章 陽光明媚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章 再臨鄭州第23章 誥命第69章 光耀門楣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191章 反擊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40章 炸山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230章 約定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61章 轉機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96章 補丁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50章 大典(上)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42章 劉小妹第81章 試探第238章 做事難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167章 獵犬第83章 地形沙盤第2章 黯然離去第5章 報恩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57章 夜戰(上)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66章 文臣武將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69章 做做樣子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73章 夜對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42章 方田均稅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78章 彈劾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74章 埋伏第66章 同年知縣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01章 七源州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59章 夜戰(下)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68章 別有出路第62章 政壇動盪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5章 歲除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46章 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