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各有道理

讀書人都覺得很聰明,比別人明白。其實關於人的學問,到最後就是歸於平淡,學到頭髮現自己一點也不比別人知道得多。人與自然,農業、商業、工業諸此種種,經驗都可以積累,懂得多就是懂得多。關於人的學問則不同,是逐漸去除自我意識,從而在心靈上擁抱全體人民的過程,最後就是化爲平凡。

每個文明都在通自己的理,都有無數的文化成果,不同的文明可以相互借鑑。當你知道、明德、通理,到世界去遊歷,看別人的書籍,這一個一個文明的果實便如同寶石一般放在那裡。你可以一個一個撿起來,回到自己的天下,豐富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點綴自己文明上方的那一片天空。人民懂道理,事事按道理來,文明就越發璀璨。

文化是無私的,但也是最自私的。你有道理,則別人的一切成果都無私地給予你,你沒有道理,這些成果擺在你的面前,你也不知道哪些是寶石,哪些是砂礫。

從五四運動起大破舊傳統,文化人中巫和鬼的思想一直去不掉,自己的文化也就無法成長。學習洋人的制度、法律、歷史等等關於人的學問,就把一些東西拿回來做天條,自己或者做巫師或者裝大神,就是不肯通道理。道理最大,制度、法律、管理方法,等等一切,都是從屬於道理之下的。有了自己的道理,別人的成果才能爲你所用,沒有道理就沒有用處。強行去用,就是做巫師跳大神,歷史已經告訴了後人這是一條絕路。

道理很簡單,就是那麼幾個字,只看你肯不肯去通。徐平前世那位偉人用了一生去尋找自己拯國救民守天下的道理,最終化爲了九個字。他生怕後人忘記了,對政府的要求刻在每一個機關的門口,讓你天天看見。對人民的要求,他在生命的最後,自己去做人民的一份子,實踐自己的道理。這樣的好與壞,別人看在眼裡,他也同樣看在眼裡。好多事情明明那麼容易,爲什麼不使用自己的權力和影響力去改正,去阻止?因爲道理最大,道理豈可不通。沒了道理,天下是守不住的,走到最後就是一條絕路。

沒有人天生是聖賢,有學習和成長,要在人民之中成長起來。人會說錯話,也會做錯事,會摔跟頭,承認錯誤不羞恥。同樣的,不能把偉人的話當作天條。天命已經不在,不在就是已經不在了,不能去做巫師假裝在。只要道理在,其他一切都可改,偉人自己的著作也是一樣。他說過的話都可以不做數,但那九個字的道理,誰敢動了,就必須有一套貫穿所有政事得到人民認同的道理,不然小康時代的治世就遙不可及。

在生命的最後,那位偉人可能看着自己的戰友,不管支持自己還是反對自己的,要麼行巫要麼跳神,也是無奈吧。巫和跳神又有誰比誰高明呢?後來人即使明白,多半也是不想說的,說實話就會被人家認爲是罵人,有什麼辦法?人生於世,本來就有兩種活法,做主人做客人,都一樣是活。作爲一個過客,世間的事不過是一場表演罷了。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道理,沒有自己的道理,東取一塊西取一塊是拼不成衣服的。爲人民服務,公務員不是人民公僕,因爲僕人和主人是不平等的,也是有分別的。領導和幹部本身就是人民,是人民的一份子,自己同樣是主人的一員。

守文明之天下,查治亂,辨性情,以此通道理。經濟增長,人民過得越來越好,國內沒有激烈的矛盾,是查治亂。還要辨性情,國民是什麼樣的人,將成爲什麼樣的人。

歐洲人從羅馬和希臘文明的廢墟,發展了性情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形成了社會契約論的道理,同時容納宗教。有契約纔有公僕,不是契約論的道理,哪來的人民公僕。納稅人同樣,是契約論這個道理下的,你有樣學樣拿來,是要放棄自己的道理嗎?放棄自己的道理,照着別人的道理,要通就要有樣學樣,學他們的性情,立契約,找上帝。走到最後,你就是不是你,變成了另一種人。不去通理,就是洋巫。一些人口含天憲,給天下的人刻一模子,你要這麼活,你要這麼想。你們這一些愚昧的人,那落後的文化,沒有契約精神,沒有這個精神,沒有那個精神,聽從大巫的啓示,從愚昧中醒來吧。

人民一直在醒着,睡的不是他們。人民只是在等着一個合乎自己的道理,一起按着道理去生活,走向美好的未來。未來是什麼樣子?誰知道呢。你憑什麼規定一個未來,說走到最後就是這個樣子?說不定萬衆一心,走到大同,突然出現一扇大門,所有的人都進入一個神境呢。爲什麼不可以?不要用這個主義那個主義的天憲來規定,講道理。

不用自己的道理,而用一些手段在國內求治,先秦有無數的例子,這就是治術,用的人就是客卿。商鞅就是秦國的客卿,不能從客卿那裡找道理,客卿不用講道理。法家是沒有道理的,他們只是荀子道理的治術,有了自己的道理,用了可以強國。秦一統,漢代秦後發現天下沒道理不行,用儒家補上了道理。儒家就是一個僞字,真實只在典籍裡。所以儒家給大漢建的天命就是僞天,自己當真了這天也就沒了。

沒有天下人認可的道理,治國者就是客卿,他們用的只是治術而已。統治者要去找自己的道理,找到道理,則世界上所有的治術皆可用。沒有道理,一切就只是權變。

天地之民就是這樣,你把天下看作是自己的,則天下之民皆是過客。私天下要想守得住,那就好好待客。客人向主人付出自己的勞動和智慧,享受從主人那裡獲得的報酬,不滿意了換一個主人去做客。你不但把天下看作自己的,還把天下之民看作是自己的,那就對不起了,他們不會心甘情願地讓主人變成自己的主子。主人不讓客人走,那總有一天客人就把主人趕走,自己做主人,這就是可懷而卷之。

人人都可以講道理,大方寫下來你的道是什麼,你的理是什麼,把這個理於世事中一理貫通,你就是一家。沒有道理,何必稱家?天地間的某家本來就是指道理的。你說古人的話是那個意思,現在意思可以變了,道德、道理、文化、禮儀,我們都重新定義。人家洋人的話裡道德是什麼,人家洋人的話裡道理是什麼,人家洋人的話裡文化又是什麼,我們按照洋人的來。那又何必呢?直接用洋人的話不好嗎?爲什麼非要口含天憲,讓這裡的人民去按照你的話來生活,來思考?你們用洋人的話去說話,用洋人的文字去記錄,讓天下之民留下自己的文明記憶,在這片失去了主人的土地上,等待着他們的道理不行嗎?

天下不一定非要有主人,也可以是無主的,大家都做客人,相安無事,也是一種活法。

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27章 拼桌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46章 泉布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25章 搜尋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3章 又想錯了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2章 虛開中路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318章 解甲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65章 名將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52章 酒鬼亭第142章 配合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65章 智雲法師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56章 國柄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98章 定策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81章 試探第56章 官督民辦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71章 戰場第22章 試學士院第315章 亂戰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2章 清路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65章 因地制宜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74章 春光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40章 誰承其後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34章 磨鍊第38章 統計學第16章 還錢第5章 公路第17章 回聲第179章 宣傳戰第10章 巡視河道第29章 邕諒路第214章 蠟丸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69章 國子監第145章 三不朽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51章 菩薩轉世第12章 煙花第196章 機遇第52章 童七郎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67章 猜測第54章 家賊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30章 烈士暮年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5章 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