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以僞收假

“當你通了自己的道理,別人的道理便就鑲滿寶石如花錦秀,那些寶石隨手可以拿來用。信神的道理中,他們立契約弭爭,我們也可以拿來用。他們是神來監契,所以立下的契就是天條,絲毫不能違背。我們不信神,所以民間立的契,由官來監,由我們這些僞君子來斷。憑什麼斷?憑的是天下民心。你如果不通道理,看着人家以契約爲天條,絲毫不能夠違背,自己天下契約卻可依民意而斷,說什麼沒有契約精神,就是裝巫跳大神。通了自己的道理,便就能夠懂得別人的道理,知道立契哪裡可以學,哪裡可以不學。他們立契交稅僱人來治理,稱治理官爲人民公僕理所應當,這不是天條,不要學這個,而是學他們是怎麼在自己的道理下治理的,學人家的辦法。”

“儒就是一個僞字,我們學儒的人,就是學怎麼扮演好一個僞君子。如果做了僞君子而不自知,以爲自己是真君子,那就沒有了真性情。沒了真性情,世間一切皆假,官是個假官,民是假民,皇帝是個假皇帝。這天下什麼都是假的,假道,假德,假理,風俗禮儀什麼都是假的。就連父母祖宗,搞不好也會成了假的。假的不能承祀,怎麼辦呢?就只能靠着身上的那一點骨血,留住祖宗的傳承。你們都聽過滴血驗親吧,其實那靠不住的,只要選些人來試一試,便就知道了。假的成不了真的,不是天條,知道其假,找出其中的道理來,才能夠在條件合適的時候接着用。滴血驗親不成,總還有更能取真的辦法,祖先留下了這一點骨血,總能驗出來。世間一切皆假,這點骨血是真的,那就了不得。他們就驗自己的血,找到祖宗了便歡呼雀躍,找不到便黯然神傷。一定要骨血作數嗎?難道承繼的後人就不是後人了?過繼的子就是不是子了?收養的孩就不是孩了?以爲自己可算是找到了真,那也就有新的假。僞,總好過假,是不是?不承認僞,那就只能想方設法做假。各行各業要找一個祖師爺,在那裡供着,自己手藝好不好,叫祖師爺賞不賞飯吃。管仲世之名相,做了娼婦的祖師爺,唐玄宗莫名其妙,做了唱戲的祖師爺。你們說好不好笑?”

其餘的人皆面面相覷,也不知道是該回答好笑呢,還是不好笑。道理不同,對世事的理解就不一樣。那邊好笑的,這邊莫名其妙。那邊覺得理所當然,這邊覺得沒有道理,互相不理解。理要通,才能夠解啊,自己的理不通,怎麼能理解別人呢?

“朝廷中人做僞君子,惟有收天下之僞於朝廷一身,留下天下的真性情,纔算是有天有地。天地相應,其德自現。人人皆知朝廷中的官員,除了那一身公服,就是僞君子。他們用自己的真性情,來觀這羣僞君子演得好不好。用什麼看?用道理看。所以天下人皆知道理,朝廷演得越好,則有德。百姓接受了你這一套道理,這個理在民間,就成禮。我們在朝廷裡做僞君子,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僞君子,天下人人皆演。我們演得不好,百姓看見了會心一笑,父母演得不好,孩子會心一會,通道理了這就是理解。家國相合,自有天下。”

“如果朝廷裡的僞君子們,不給世間留真性情,不讓百姓通道理,有天無地。你以爲你不講道理,拿着儒家經典,你就是儒巫了,百姓面前就口含天憲了?僞君子滿口道德文章,一肚子男盜女娼,僞君子,真小人,還不許百姓說你實際上是個小人,那怎麼行?你官做得好不好,只在你演得好不好,道德文章,那是公服之外的事。百姓自己可以互相評價你這個人好色好財,你這個人好吃懶做,憑什麼不能評價脫下公服的人?不讓百姓有真性情,有天無地哪裡來的天地應,天地不應哪裡來的道德?沒有道德哪裡來的文化?沒文化憑什麼教化別人?天地間沒有一個道理在,道德、文化哪裡會有,教化無從說起。”

“沒道理,沒道德,沒文化,天下一切就都成了假的。這樣的假天下,假皇帝,假官員,假老百姓,過上幾百年會怎樣?僞君子,裝模作樣這些辦法就臭了,再用天下之民就不認了。那天下有沒有不僞的道理?有啊,有爭就鬥,鬥個天翻地覆。天與民爭,與民去鬥天,地與民爭,與民去鬥地,人與民爭,與民去鬥人。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天地是枷鎖,脫了這枷鎖,帶着天地之民建新天地。”

“這有爭就斗的道理,也是能通的。幾句話,人民當家作主,朝廷爲人民服務,人民造反有理。百姓不是百姓,是人民,官員不是官員,是領導和幹部。領導和幹部從哪裡來呢?從人民中來。怎麼治理天下呢?到人民中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人民不造反,一有私心,人民就要造反。不滿意就造反,一點委屈不受。這個道理通,因爲通這個道理的人,最終連自己都要鬥。與人民一起鬥自己,把自己鬥倒了,天下事就一理貫之。”

“我們是官人,百姓也尊稱另一個百姓爲官人,那是認可我們。你騎百姓頭上,做百姓的主子,他們不會稱另一個人爲主子,騎在他們頭上的沒法才稱聲主子。成了領導和幹部了,他們也會稱領導和幹部。這就是道理通了,在民間化爲禮,理不通不成禮。”

“禮失求諸野,因爲道理總在那些已經不在天下的野裡,作爲禮在留存。我在邕州爲官時,那裡的百姓遇到開心事,皆山呼萬歲。聽到這萬歲,當時心裡怕啊,因爲我的心中沒有道理,心裡有鬼。萬歲是稱聖上的,怎麼亂喊?心中通了道理,便就明白,這就是曾經的禮留存於野。古時之人,認同一個事情、一個人的時候,呼萬歲。後來皇帝把萬歲加於己身,民間便就不呼萬歲了。有沒有道理?不讓人民呼萬歲沒有道理,他們從心裡認同了,就要允許百姓呼萬歲。山呼萬歲,天地相應,這是道德。天下皆通道理,理解萬歲!”

說到這裡,徐平對林照和岑希辰道:“穿公服,穿軍裝,都是扮演。要扮得像,軍容要嚴整。古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軍國不相容。軍是對外的,是對敵的,要凜然有殺氣。這殺氣之軍容,不入國,豈可殺自己的百姓?軍隊去對敵,纔可讓百姓見殺氣。若是於國內,只見其嚴整。演得真,那就是不管自己的小心思,一心去戰鬥,去殺敵。得到了天下之民的認同,允許他們山呼‘禁軍萬歲’,你們要答出來你們在演什麼,‘保家衛國’!”

“我們雖然是僞君子,但是不作假,接着道理來。不要被王莽這個僞君子嚇着了,他的道理沒有通,但卻演得很真。如果他通了自己的道理,僞君子不過是用禪讓的辦法用儒之僞,來守天下。王莽這個沒通道理的僞君子,對天下之理也比儒巫通得多。他做的事很多要一兩千年後才能看明白,不能罵一句,讓他做鬼嚇人。”

第59章 民間亂相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93章 王師北來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70章 蜀兵入隴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25章 官身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25章 官場浮沉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72章 底氣第80章 花開富貴第48章 做假貨的第39章 待以客禮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0章 送行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1章 遇仙樓第122章 甩鍋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章 錢能通神第146章 印錢吧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33章 家信第66章 以民爲師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0章 野味第96章 貴客盈門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56章 破城第270章 震懾第6章 酒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0章 除害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297章 大政第145章 三不朽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46章 意料之外第8章 通判廳第24章 大動作第146章 泉布第2章 父老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5章 歲除第7章 實際演示第188章 百官圖第258章 拆借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309章 徵募結合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62章 劉員外第55章 晏殊之論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14章 盛宴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81章 談不攏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88章 分岐第11章 德政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68章 大新聞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99章 前奏第6章 召對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7章 盼盼第95章 遷隆峒第53章 甘谷歸附第89章 定論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5章 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