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儒者之僞

張載和劉敞沉默了好一會,才小聲問道:“相公,若儒僞,可否去僞存真呢?”

徐平微微一笑:“這就要問於你本心,人,到底能不能成神。若是能成神,則就可以去僞存真,若是不能成神,那就只能僞。爲學者,不過取最不僞的那一道理而已。”

承認世間有絕對真理,人可以掌握絕對真理,文明最終就只能發展成宗教文明。要麼人可以成神,要麼有一個可以告知人絕對真理的真神,不可置疑。世俗文明,必須承認對於人來說,世間只有相對真理。用相對真理作爲貫穿於文化的道理,必然爲僞。世俗文明在這一點上,相對於宗教文明顯得庸俗,因爲人本來就庸俗。宗教哲學中,去探討人的本性和神性,或者與此關的問題,都是爲宗教文明建立哲學根基。那麼世俗文明的哲學根基應該怎麼建立,就是怎麼建立文化中的道理,

“子墨子言儒僞,而欲取真。真能夠取來嗎?答曰不能。其只能借天,借鬼,不容人置疑,以天命,以鬼言而爲真。這天和鬼存不存在?子墨子之言,無不說其在,但卻看不見,摸不着,只能尋其在世間之跡。天災是,人禍也是,人之善與惡也是。這就是從儒者當中分離出去,欲去僞存真的墨家之言。”

墨家思想,如果發展下去,終究會發展成宗教,實際上他們就是奔着宗教去的。墨家曾經興盛一時,與儒並稱兩大顯學,真成功了,墨子會成爲中國文明的神之使者。而在當時,確是墨家對科學技術最寬容,最重視,他們要從中查找天的詔示。所以宗教文明並不一定是愚昧的,也不一定是反科學的,在某些階段,可能剛好相反。愚昧與落後,智慧與先進,跟文明的發展階段,他們形成的理論體系跟人認識自然的程度差別而定。認爲宗教一定是怎麼樣的,不信宗教就是怎麼樣的,還是神鬼思想作怪。哪怕是曾經大興火刑架的天主教,也曾經對物理極有興趣,並資助研究,培養了優秀的物理學家。而曾經引領了科學技術發展方向,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世俗學者們,也會墮落成反文明、反科學,而放縱追尋人的本性,放飛心靈,建立各種匪夷所思的政治正確的小清新。

不能夠擺脫心中的神和鬼,信科學者會成爲科學教,迷信工業的會成爲工業黨,科學是他們心中的神,不能工業化的是他們心中的鬼。拜了一個神,怕了一個鬼,思想便就會開始腐敗,當有文明崛起的時候,被捲進去成爲肥料。不管宗教文明,還是世俗文明,只要把道理在文化中建立起來,有蓬勃的活力,就會秋風掃落葉般把這些神鬼捲進去,成爲自己生長的養料,迅速興旺發達。肥料耗盡,沒有自我生長、自我變革的能力,迅速衰敗。

能打是不是道理?是的。歷史上的蒙古人證明了,只要一直能打,能打就是道理。帝國主義者證明了,只要一直炮管比別人粗,真理就在大炮射程之內。那麼造反有理是不是道理?是的,無數內內外外的被壓迫者團結起來,推翻了騎在他們頭上的剝消階級,證明了這就是道理。道理一以貫之,成功了,就是證明了的道理。

這些道理跟儒家的道理一樣,都是僞的,是要依靠外部條件的。其實宗教文明的道理一樣是僞的,只是他們立了一個不容置疑的神在那裡,一旦神被質疑,虛僞的本質也就暴露了出來。我有一真理,可救世人,可存萬世,喊這個口號只是心裡的鬼神思想在作怪。

承認人的侷限性,承認人認識自己和認識自然的侷限性,那就只能如此,接受人成不了神的事實。接受了這個事實,老老實實把精神的神神鬼鬼去除,建立人的文明和文化。

王安石變法,之後被罵了一千年,實際上被後人拿來作爲鬼嚇人。他在歷史中的面目也被改變,成了面目可憎的樣子。該不該罵?當然該罵。變法最後成了以暴制暴,行暴政難道不該罵?罵應該罵其暴政,而不是把人變成了鬼,這樣做的人更可惡。對於其本人來說,只是想把其思想種進文明的基因裡,不想做鬼,也不想做神。追隨他道路的人,讓其當神諸鬼退散,反對他的人,讓其爲鬼恐嚇世人,都是對他的不尊重,違其本意。

徐平前世的那場變革其實有相似之處,變革最後成爲暴政,對與不對?暴政肯定是不對的,手段與內容要分開,手段要批判,內容要用道理來檢驗,對不對按道理來。

徐平年輕,自信不需要採用暴政的辦法來推進變革,因爲他有時間,有同伴,來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就算是採用仁政的辦法,會不會有後人罵自己?還是會有。罵就罵了嗎,人不是神,還罵不得?爲政者不要視自己爲神,批評不得。文化人不要到處找鬼,拿着嚇唬當政者,嚇唬老百姓,在文化中跳大神,而應該好好去研究道理。

天地之民要把命運撐握在自己的手裡,不需引一個神來教導自己,道理只能從自己內部去找。背離了這個原則,就是跳大神,文化中不應有這個習氣。徐平前世新儒家,同樣是跳大神的一種,與儒是背道而馳的,只是用儒來跳大神。中唐到宋亡,數百年間也不過有了道學和理學兩家,最終也沒有道理合一而爲儒,你捧哪個聖人能爲儒啊。

徐平對張載和劉敞道:“子墨子以儒僞,而去儒自立其學,然其以天、鬼爲真,其果爲真嗎?其真,反比儒之僞更僞。天命不可求,自在人心,鬼不可信,人世間之道理可去一切鬼神。學問,就是學與問,無上下,無尊卑,其中只有道理。儒者就是通道理,立道德,化風俗,成禮儀,除此之外無他。儒沒有大儒小儒,更加沒有這個人厲害,那一個人更厲害,這種神神鬼鬼的說法。學問只有道理,不可用某聖賢說過如何,你說的不一樣難道比聖賢更厲害?學問是人的學問,不是鬼神之法力,道理面前人人都是一樣。你們兩個現在刪修民間小曲、雜劇,其間既有以民爲師而學,又有以道理化風俗,甚是難得。把這件事情做好了,於你們學問大有助益。當誠心敬意,去心中鬼神而近萬民,勉之。”

劉敞高興地道:“相公今日一言,解我心中諸多疑惑。古人經注,皆不必立爲法則!”

第27章 西南邊事第12章 空調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00章 虎威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3章 秋意第31章 造紙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3章 秀秀(下)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27章 大捷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12章 煙花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253章 收網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04章 多賣酒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93章 新鐵錢第30章 攻略(二)第113章 教閱第109章 補天裂第2章 秀秀(上)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8章 春忙第44章 增兵第11章 遇仙樓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64章 歸來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4章 邊亂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49章 應有權變第75章 僵局第34章 同年歡宴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6章 還錢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39章 先來後到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2章 黯然離去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38章 統計學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7章 第一權臣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50章 牛羊滿欄第25章 官場浮沉第25章 官身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82章 水淹三軍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5章 和尚契嵩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74章 請君入甕第238章 做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