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民思無邪

思慮再三,徐平對黃金彪道:“京東路不許銀行貸錢給海商,有其不得已處,我雖然爲宰相,也不能違其規制。違規則政亂,朝廷求治不求亂,這種事做不得。不如這樣,我寫一封書,你去找市舶司提舉王彬,由市舶司出面向銀行貸錢。用這錢買貨回來,之後如何還給銀行,讓市舶司與京東路仔細商量。”

黃金彪喜滋滋地謝過,至於徐平宰相當國,爲什麼不直接命京東路做事,黃金彪就不操這個心了。作爲天下之民,自然信得過朝廷,朝廷做事總是有道理的。蠻人出身,黃金彪卻對周邊小國的人,一口一個蠻夷,就是因爲他有這份覺悟。歸明歸正,由化外而成天下之民,轉變的不只是身份,還有文明認同。

政權治理天下就是政治,核心在一個政字上,政就是正。要立得直,行得正,才能夠天下大治。術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權變手段,所以稱權術,沒有重大理由不要用,用了後患無窮。政就是按制度辦事,制度定下來了,徐平作爲宰相也要遵守,趙禎爲皇帝也一樣。

不學無術是無能,沒辦法處理突出意外,不學有術則有害,會亂政。

京東路是產絲絹的重地,隨着棉花布匹的飛速發展,絹被大量賣到海外。既臨海又產絹的京東路,這幾年海外貿易發展很快。商業,特別是對外商業發展過快,隨之就帶來了流通中的貨幣過多,物價上升的問題。

徐平當政,放鬆了對民間海外貿易的管制,京東路不得不限制海商的貨幣使用,儘量讓他們以物易物。實物貿易,讓京東路得到了對外貿易的好害,抑制了害處,這是不許銀行向海商借貸的原因。徐平不按那裡的制度做事,干擾的話,就會讓當地經濟混亂。經濟是一個體系,亂了一點全局皆亂,當地的官員就幹不下去了,所以宰相也得按着規矩來。

市舶司總理對外貿易,由他們出面解決這個問題,爲海商提供流動資金的同時,監管貨幣不大量流向本地。這個年代交通不發達,商業活動不充分,貨幣的流通速度和擴散速度受很大限制,要由官府從大局上進行管控,以免害民。

徐平發了話,事情一定會解決,雖然不知道怎麼解決,黃金彪還是興高采烈。一時興起,忍不住向徐平討酒喝。

徐平笑道:“天近傍晚,左右無事,便與你們小飲幾杯。”

說完,吩咐吏人去叫林照等幾個人,順便把張載和劉敞一起叫來。徐平挺喜歡跟這些鑽研學問的年輕人談話,他們在學問上有一種一往無前的銳氣,符合時代精神。

吏人上了酒菜,張載、劉敞帶幾人向徐平敬過,飲了三巡。

徐平問張載:“子厚,這幾日到都總署司感覺如何?行軍打仗,終不似坐書齋。”

“好,好,軍帳裡身心舒泰,反覺得前些日子在書齋裡氣悶!”

聽了張載的話,徐平覺得稀奇。張載號稱要讀遍天下書的,怎麼厭煩起書齋來了。

劉敞搖頭嘆氣:“前些日子,除了教將校讀書,我與子厚等人還兼刪削各地採風使所上詩哥、雜劇。這差事,唉,一言難盡——”

黃金彪聽了,瞪着眼睛問道:“原來朝廷還採小曲雜劇啊!我最喜歡的是——”

“打住!”張載猛地伸手止住黃金彪,“不要提,我現在聽了沒有心情喝酒!”

徐平大笑:“子厚,你們這個樣子可不像是個做學問的啊。孔子編詩而爲經,豈是容易做的事?你們現在做聖賢事,當誠心敬意而行。”

張載連連搖頭,問徐平:“相公,您看過採風使採來的那些——雜七雜八嗎?”

徐平點頭:“大約有瀏覽,公務繁忙,沒有盡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可採風使採來的,皆是淫詞俚曲,可說滿篇皆邪。編這些,於我等士子而言,實在強人所難。”

徐平道:“民間小曲嗎,就是這個樣子。百姓皆是凡夫俗子,口中所唱,爲其心中所思,其所思爲其所欲。你們以爲百姓的欲是什麼?天理倫常?還是既壽永昌?自然最多的還是吃喝拉撒睡,還是男人想娶個如花美眷,女人要嫁個如意郎君。爲學者,就要從這些各種各樣的小曲、雜劇裡面,找出百姓對政的思,找出爲政的道理。比如鄉間俚曲,便有少女懷春,想嫁一個如意郎君。你覺得少女懷春是離經叛道,敗壞風俗,那就不足以其之爲學。最起碼的,要從看她們想嫁的是什麼人,知道天下以什麼爲美。看她們想的是如何跟意中人結識,看天下之道德。你學的越深,從裡面看到的東西越多。只看少女思春,那是勾欄瓦子裡的話本人做的事情,是他們的眼界,你們若只是如此,可就不對了。”

民歌本來就是泥沙俱下,詩三百里面的內容,是經過了數百年清潔刪減過的。哪怕如此,孔子還要說一句思無邪,告訴後人要看裡面的民所思,不要盯着情情愛愛看。這是民歌的特點,做學問的人就要從這裡面,真正找出政治的道理來。徐平前世,有文化人一本正經地講詩經,說裡面只是老百姓唱的方言小曲,其實並沒有什麼文化含義,不過是後人拜孔子,強行說這些詩是什麼經。這就是,沒文化,別裝文化人。

民所思,本來就是庸俗慾望居多,想當大官,發大財,男娶好媳婦,甚至妻妾如雲左擁右抱,女的要嫁天下所有人都想嫁的那種男人。民思無邪,是他們樸素的想法,政權的學者就是要從這裡面,找出哪些是跟政治的互動,進行引導修正來修德。徐平前世,民歌已經不流行,音樂更多被商業的包裝等因素影響,民思便轉到了其他的地方。比如論壇上對時事的討論,比如最低俗的網絡文學。女頻中的耽美、女強、軍婚、總裁等等,男頻文當中的強者文化,不受一切束縛,毀天滅地打碎一切,睡天下最漂亮的女人,騎天下最烈的馬,把一切不合己意的都要殺光,做天下最強的人,一切皆由我支配,依然着在反映着社會文化。被小姑娘們所幻想的對象,男人要成爲的那一種人,集中承載着人們對社會的觀感。好與不好就在人心,滿意不滿意也是在人心,是由文化投射出來的,政權要做的是從其中理出自己的施政方向。怎麼分析,怎麼整理,怎麼引導,與民互動建立新文化。詩經的形式千變萬化,但其民思民意的本質沒變,有這個本質在,就是經。

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157章 清場第90章 公人世界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65章 瀚海第58章 軍政結合第230章 約定第196章 補丁第56章 國柄第73章 童大官人第46章 外戚第302章 青冢第121章 煙花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30章 約定第151章 春狩第20章 繡花枕頭第54章 家賊第10章 詔旨回京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56章 驚變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62章 宰相氣度第19章 匪訊(上)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6章 組織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88章 開戰第125章 搜尋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4章 規劃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50章 修兵書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52章 橫死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9章 問道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67章 猜測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11章 王素田莊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53章 查稅第43章 重逢第98章 一起發財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80章 伏羌寨前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79章 坐觀成敗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0章 送行第6章 書生張載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6章 難處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187章 時差第21章 舊人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87章 地方耆老第298章 試用期第201章 提舉官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78章 要知恥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23章 蔡襄之錯第67章 猜測第3章 秀秀(下)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4章 邕州城外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8章 種士衡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184章 爲什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