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

看了一遍又一遍,說服了自己,這是真的,隴右的軍隊就是比你強這麼多,許懷德才小心把曹克明的手書收了起來。喚過幾個傳令親兵,讓他們手持自己旄節,在已經排好陣勢的大軍面前飛馬馳報。清遠軍已經是大宋的了,不用打仗了,那裡只有美酒和熟肉,而沒有血腥殺戮。一路上擔驚受怕的禁軍可以放下心來,今天大家都睡個好覺。

“大帥軍令,清遠軍番賊已經奉城而降,各指揮約束部伍,準備入城!”

幾匹快馬舉着許懷德旄節,在大軍前面不斷來回飛奔,告訴軍中這個消息。

列好陣勢,手持刀槍做好戰鬥準備的宋軍,有人心中忐忑,有人誠惶誠恐,還有的人已經渾身抖。當然也有不少拉開架勢,戰意升騰,欲要軍前取富貴的。

聽到傳令親兵的話,幾乎所有人都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身邊人,不由有些發矇。千辛萬苦,擺開陣勢又說不打了?

軍紀森嚴,戰陣已經擺開,敢交頭接耳、隨便亂動者斬,敢回頭者斬。一時間數萬大軍鴉雀無聲,排陣時的沙沙聲突然不見,只有傳令親兵的高呼。

每個人都有一種極度荒謬感,特別是一路行來,在軍陣排開的那一刻緊張的情緒達到了最高峰,卻突然說是不用打了。

軍中有人情不自禁地哭了起來,又不能動,只能任淚水向下流。

這不只是恐懼,單純的怕死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壓抑感覺。而是文化和制度,把人心中的恐懼無限放大,又無處發泄,衆人互相感染,營造出來的一種恐怖氣氛。從這種精神重壓之下解脫出來,流淚只是一種宣泄的形式,並不是懦弱。

同樣是這些人,如果換一種方式,讓他趕到清遠軍來,哪怕是要戰鬥,要流血,也不會出現這種可怕的情緒。軍紀森嚴,只能說禁軍把這四個字不好的一面充分表現了出來。

甘昭吉突然想起了什麼,急忙策馬奔到許懷德身邊,叉手道:“太尉,且先不要解散軍陣,且聽我一言!”

許懷德愣了一下,本來他從先前強咬牙關忍耐的情緒中剛解脫出來,正滿心歡喜,不想再跟以前那樣聽甘昭的廢話。甘昭吉來監自己大軍入清遠軍,自己做到了,不管是怎麼得來的這個結果,總是完成了軍令,甘昭吉也就失去了監軍的身份。轉念一想,還是要甘昭吉回去繳令,萬一他說自己幾句壞話,徐都護那裡不知看自己。

露出笑容,許懷德對甘昭道:“承受有話但講無妨,大軍有今日,一路上多靠你照應。”

甘昭面容嚴肅,正對對許懷德道:“太尉,可曾想好如何入城?”

愣了一下,許懷德道:“清遠軍李團練已經獻城,自然大軍開進城去就好。兒郎們一路上辛苦,入城之後好好歇息,駐在城裡等候都護新的軍令就是。”

甘昭搖了搖頭:“我擔心的就是這件事情!太尉,我從隴右軍中來,說給你隴右軍的規矩,你千萬照做!不然,千辛萬苦到了這裡,卻因爲壞了軍規惡了徐都護,取你人頭豈不冤枉!莫當是小節,隴右軍中因爲入城壞軍規被斬的也頗有幾個!”

聽到這麼嚴重,許懷德一下緊張起來,急忙拱手:“請承受教我!”

“隴右軍中的規矩,軍只管打仗,其餘一切除非有軍令,不得插手!是以清遠軍雖然獻城,但獻城之後應當還由獻城的李團練代管。——不是太尉不能管,若是隴右軍中是可以管的,只是怕你拿捏不住其間分寸,不知不覺犯下死罪。大軍最好不要入城,還是紮營在城外面,酒肉儘管由城中取出來,在軍營享用。一樣的道理,只怕太尉一時不慎,縱軍搶掠了城中的百姓,徐都護那裡是死罪!”

聽了這話,許懷德嚇出一身冷汗。不是甘昭吉提醒,自己還真會這樣丟掉性命。別看在路上全軍嚇得魂飛膽喪,入了清遠軍城,個個生龍活虎又是一條好漢。哪怕是許懷德管束得嚴,只怕也免不了士卒在城中搶掠,一個手滑,把清遠軍殺成一座空城也不是不可能。

禁軍同樣有軍紀,同樣嚴禁搶掠百姓,哪怕到了敵境,沒有統兵官允許,也不得私自搶奪百姓財物,不然就是死罪。但制度是一回事,執行情況又是一回事。禁軍就是隻制定了制度出來,而沒有保障制度執行的手段。一切權力都在統兵官,下面士卒犯了事他要連座,那麼如果有屬下士卒犯了軍法,第一反應就是掩蓋。開了殺戒,那就把人全部殺光成了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更不要說,按着五代傳下來的傳統,打了勝仗,入城搶掠一番是天經地義的。這仗雖然不是自己打贏的,入了城,搶一搶有錯?

等到傳令親兵回來,許懷德又叫過他們來,再去傳一次軍令。清遠軍雖然已降,只是前方戰事未知,爲防意外,全軍整肅,依然結陣前行,至城外五里處紮營。

不得不用欺騙的辦法指揮軍隊,許懷德也是沒辦法。大軍前來,一路上他是怎麼擔驚受怕,怕在面對苦戰的心理重壓軍隊崩潰,現在就是多怕自己彈壓不住大軍,他們非要入城鬧事。軍紀森嚴,就能你說什麼軍隊就聽什麼了?有那種好事,就誰都能幹好主將了。

看着歡呼雀躍的軍陣,許懷德渾身冷汗。相處了這麼多天,他第一次覺得甘昭吉這個人挺可愛,甚至前兩天在他面前受杖,他黑着個臉也挺討人喜歡的。

見知道自己已經舉城而降的消息之後,宋軍依然結陣前行,李節不由提心吊膽,不知道許懷德是個什麼心思。直到離城五里,宋軍開始紮營,告訴他不進城才放下心來。

靈州外圍城寨都望風而降,徐平大軍表現出來的良好軍紀功不可沒。如果打一座城就屠一座城,哪裡還有這種好事。一路屠城也能打贏,然後呢?幾十年後党項恢復過來,再出一個趙繼遷,反抗的決心更加堅決。把這裡的人殺光?別天真了,跟着元昊叛宋的又不是隻有党項人。就是殺成一片白地,這裡依然會有鮮血的記憶。

不能光看着一百多年後的蒙古人就可以靠着一路殺過去,打下無數土地,也要看打下那麼多土地之後,最後他們剩下了什麼。曾經偌大的蒙古帝國,在徐平的前世已經成了周邊國家的一個玩物。自己爽過了,就不考慮子孫後代了。

到了徐平這個地步,他還能追求什麼?只有爲子孫後代着想才能算是目標了。

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61章 入社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44章 細鹽第53章 查稅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319章 使節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1章 酒精燈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34章 磨鍊第74章 埋伏第81章 祭奠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98章 定策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152章 糾纏第273章 示威第31章 能否鑄錢?第62章 算計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43章 重逢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45章 京城故事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50章 大典(上)第164章 口袋陣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17章 僵持第279章 黑吃黑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95章 衝突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96章 三角城第173章 佈置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9章 名人第70章 風波起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0章 除害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58章 桃花運第87章 我們投降第36章 組織第64章 善後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91章 災年第11章 酒精燈第3章 護衛鐵騎第21章 衆人到來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6章 手段第67章 找盟友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81章 談不攏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50章 大典(上)第86章 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