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

党項的求和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跟前面郡縣其地還是繼續羈縻的爭論結合起來,數次朝上議論都沒有結果。劉六符已到邊境,朝中後還是派了富弼前去做接伴使。

朝中支持議和的最重要官員是副相晏殊,以及宋庠、張方平等人。李迪已老,呂夷簡身體不佳,這一兩年裡宰相和樞密使都面臨着換人。人是有夢想的,晏殊雖然一直明哲保身,這個時候對這兩個位子也有想法。講資格,李迪和呂夷簡一去,他當仁不讓。

晏殊是神童出身,入仕得早,雖然剛剛年過五旬,資歷卻豐富無比,就是呂夷簡與他也只不過不相上下而已。中生代官員,范仲淹、富弼等人都是他的晚輩,十幾年前徐平還是白身在莊裡種地的時候,晏殊已經位至宰執。

要接李迪、呂夷簡這一代老臣的班,晏殊希望朝政平穩,如果仗一直打下去,變數就太多了。天都山一戰之後,徐平的聲望大振,戰事結束入朝爲宰執是板上釘釘的事。晏殊希望徐平去樞密院,自己接李迪,不然同在中書,他實在沒有底氣壓住徐平。如果入朝爲參政,甚或是爲副相,徐平性格再是沉穩,也不過是話不那麼多、鋒芒不那麼外露的另一個寇準。晏殊與世無爭,但涵養還遠遠達不到呂端等人的程度,難與這樣的徐平共事。

宋庠是詞臣,討厭戰爭,也懼怕戰爭,哪怕前線連連獲勝,仗在打着他就覺得心驚膽戰。從晚唐五代以來,契丹憑藉超強的國力操控中原政局,動不動就大軍南下,在這些人心裡便如夢魘一般,揮之不去。不知不覺間,他們下意識地就把党項與契丹視爲同類,擔心戰爭繼續,一個不好党項大軍進入關中,威脅天下。能夠議和最好,國家周邊從此相安無事,國家安定,他們做個太平相公。

張方平等年輕官員,則是算經濟賬,算來算去覺得打下去不划算。現在朝廷的錢糧充盈,發展蒸蒸日上,與其把精力花在打仗上,不如全心全力把國內經營好。

反對議和一力主戰的,以三司的官員爲主力。每當有官員說打仗要花錢,程琳都是簡簡單單一句話,朝廷有錢,三司現在最愁的就是怎麼花錢。你千言萬語,就頂不過三司手裡拿着大筆錢花不出去的事實。把錢發到獲軍功的軍人身上,總好過亂七八糟不知道花哪裡去了。而且三司屬下有營田務,還有各種場務,他們需要肥沃的興靈兩州,更加需要通向西域的商路。海上貿易換來的是金銀和各種奇珍,西域商路卻可以換來香料和馬匹,特別是馬匹,對於大宋來說有特別的戰略意義。

但在朝中主戰聲音最大,叫得最響的,卻不是三司,而是同知諫院蔡襄和以館閣校勘正編修《崇文總目》的歐陽修。他們兩人素來以敢說,言辭刻薄不留餘地聞名,而且有些刻意地向賞識自己的人動刀。晏殊是一代文宗,對這兩人非常賞識,正好被他們集火。

三司官員主戰是立足於本衙門,擺事實講道理,這兩人卻沒有這麼客氣。特別是歐陽修,充分發揮他的文學專長,旁徵博引,從三代到晚唐,痛陳求和的壞處。

這兩年歐陽修春風得意,已經從被貶夷陵的低谷中慢慢地恢復過來。

先是范仲淹帥延州,曾闢他去做掌書記,歐陽修認爲讓他做“掌箋奏”的工作是大材小用,以要奉養老母爲由婉辭。至於當年因爲支持范仲淹被貶夷陵,應延州徵辟有結黨嫌疑,歐陽修對這說法倒是不屑一顧。所謂“朋黨,蓋當世俗見指,吾徒寧有黨耶!”

回京任館閣校勘,又有宋祁在被授知制誥時,舉歐陽修自代。知制誥是青雲路,以歐陽修現在的人緣,自然不可能,不過也說明了他已經進入了一個小圈子。

有蔡襄和歐陽修兩人主戰,此事便鬧得滿朝風雨,他們的文章被廣泛傳閱。

幾天之後,崇政殿裡趙禎與幾位宰執依然在議論此事。富弼陪着劉六符在路上慢慢向京城來,西北的徐平正整編軍隊,戰事不會在年前起來。但到了年後,不管怎樣朝廷都要定下方向。徐平近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鎮戎軍以北,花費巨大,不能在那裡乾等着。

晏殊還是堅持應該答應党項求和,無非是條件定得苛刻一些,讓元昊去帝號,甚至納子到京城爲質。既然已經把他們打服,再打下去沒了意義,總不能真去佔了那片土地。

程琳不緊不慢地道:“如今錢糧充足,縱二十萬大軍在涇原路,三司錢糧足夠支撐。若要議和,先前佔住的蘭州、會州等地如何說?只怕番賊要來爭。”

晏殊道:“那裡地瘠民貧,無甚產出,本朝佔住了還要派官員去,要撫綏蕃部,處處都要花錢。有利害而無一處的事,縱然還給番賊,也無甚大害處。”

程琳微微搖了搖頭:“先前已讓包拯知會州,他那裡礦苗大發,報回來產銅極多。僅這一項好上,要把那裡讓出去,三司就斷然不能同意!更兼天都山一戰之後,党項已無餘力騷擾本朝,秦鳳路營田務已到蘭會兩州勘量土地,來春便要開墾。現在人力物力齊備,要讓營田務把勘量好的土地不要了,那是斷然不行的!”

晏殊愣了一下,見中書參與三司事務多的陳執中不斷點頭,顯然是贊同程琳的話,知道自己要讓三司讓步絕無可能。佔住了的地,三司已經在那裡安插場務,想讓他們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以現在三司的強勢,他一個副相不夠份量。

見李迪和呂夷簡不說話,晏殊只好道:“如今元昊大勢已去,哪怕有契丹斡旋,我們也可以把佔住的地方郡縣其地,不還給他們便了。元昊若是不允,那便讓隴右都護府接着打下去。隴右二十萬大軍,不信元昊還敢放肆。”

因爲朝中意見爭論太激烈,主持大局的李迪和呂夷簡不管偏向哪邊,都還沒有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總要中下層官員廣泛討論過,他們再出面,纔不會引起反彈。

程琳的意見很明確,三司有足夠的財力把仗打下去,也有足夠的財力把打下來的土地消化掉。而且他也絲毫不掩飾,三司希望得到興靈兩州肥沃的土地,那裡本來就是大宋的州。同樣不掩飾的,不管是要戰要和,三司都要隴右牢牢掌握住通西域的商路。

哪怕晏殊能夠主持跟党項議和,三司的這兩個要求都必須滿足,讓他們把已經佔住的利益再讓出去不可能。會州的銅,蘭州的地,秦州的牛羊馬匹已經是支撐那一片廣大地域的物質基礎,沒了就要讓三司從內地向那裡運錢糧,三司不幹。

正在殿中晏殊已經有些虛火上升的時候,小黃門來報,樞密院副都承旨李璋求見,說是有隴右徐平來的緊急文書。

趙禎讓李璋進來,李璋手捧一書,交給坐在一邊的樞密院主官呂夷簡,退到一邊。

呂夷簡打開徐平的書狀看了一眼,起身捧笏呈給趙禎,口中道:“斷不可和!”

趙禎拿起來,見紙上徐平只寫了一句話:“秦爲周天子牧馬,亡周室者秦。”

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9章 進殿面對第53章 查稅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30章 烈士暮年第58章 夜戰(中)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42章 劉小妹第5章 報恩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64章 金光頂第16章 難處第61章 入社第24章 賭鬥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77章 你倒黴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2章 空調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51章 大典(下)第26章 慶祝第31章 造紙第26章 不要失職第22章 忠州來人第35章 三輪車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30章 約定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17章 自己的路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55章 晏殊之論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146章 分別第135章 **未遂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251章 危機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332章 建節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8章 殿中議事第9章 準備抓人第34章 磨鍊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章 錢能通神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14章 賜名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05章 蛻變第146章 分別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288章 斬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