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假于闐國

認真來說,這些禮物不是送給徐平一個人的,而是給秦州帥府的,跟朝廷一樣要給來使回賜。這本身是一種特殊的貿易,需要對禮物詳細估價,然後再決定回多少。徐平收了禮單,等事後再讓三司詳細算了價錢,纔好決定付出多少。

請了茶,徐平問正使安諤之:“河西數州還在党項番人管下,你們這一路來可還平靜?”

安諤之合什行禮:“託經略相公的福,上國在卓羅城一場大勝,滅了党項人的氣焰。這一路來,雖然州城地方還是党項人在管,不過只要不進城,一路俱是暢通無阻。”

徐平點頭:“如此便好。党項番賊背叛朝廷,天怒人怨,支撐不了多少日子。你們與河西的衆蕃國,安心等上幾年,朝廷必定會剿滅党項叛賊。”

聊了幾句,一邊來自於闐的金三行禮:“小民歷代都在於闐經商,頗有資財,十數年前曾得大汗派遣,到汴京朝貢。此次正好在沙州經商,便與他們的使節一起到來。經略相公威鎮西北,四夷敬畏,正是重新經理周邊番國的好時機。小民肯請經略相公,允各番國商隊可以到秦州貿易,互通有無,也顯天朝上國恩惠。”

徐平看着金三,笑着點了點頭,一時沒有說話。

實際上于闐國已經於數十年前被滅亡了,攻滅他們並維持那裡統治的是黑汗國,又稱喀喇汗。佔領于闐後喀喇汗國一直使用於闐國的名頭入貢,與大宋的朝貢貿易,特別是乳香貿易,是喀喇汗的重要財源。大宋搞不清楚那一帶的各族各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基本沿續歷史慣例,他們入朝進貢便就接待,來的到底是什麼人,什麼身份,實際一頭霧水。

徐平不像前任一樣糊塗,李璋屬下的機宜司,利用商隊的身份掩護,早已經把周邊的關係大致梳理清楚。現在的于闐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徐平心裡有數。

位於于闐西北方的疏勒是伊斯蘭教東傳的一個重要中心,曾經與本爲佛國的于闐發生了綿延數十年的戰爭。最開始於闐佔上風,曾經攻佔過疏勒,還扶植過傀儡政權。但後來喀喇汗從西方調來主力部隊,經過數次大戰,最終於真宗大中祥符年間滅亡了于闐。

佔據了于闐地區的喀喇汗疏勒勢力,因爲倚重於與大宋的朝貢貿易,冒用了于闐國的名號,繼續進貢。而大量的于闐部族,分散四方,不少聚到了唃廝囉的麾下,而唃廝囉幼年時曾經流落高昌,與回鶻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喀喇汗國現在也面臨分裂,入貢的所謂于闐國,實際上是其東部本來的正汗一支,宋人稱爲黑韓王。喀喇汗國的西部是本來的副汗一支,此時勢力壯大,不再認東部汗國爲宗主了。那一帶的形勢異常複雜,雙方貿易無所謂,但一旦政治介入,就要格外謹慎。

伊斯蘭教東傳,西北各佛國紛紛覆滅,是伴隨着一場又一場的戰爭的。突厥語中流傳下了一首詩:“我們如洪水奔流,走進了城市,拆毀了佛廟,在佛像上屙屎。”實際上在徐平前世,西北地區以漢人爲主的地方,大致就是宋朝擴張到的地方,其他各政治勢力是無意於文化擴張和堅守的。意識到這一點,徐平就對這個所謂的于闐國格外謹慎。現在大宋對付的是党項,但剿滅党項之後,勢力必然伸展到河西地區,甚至是西域。正面臨覆滅危險的西域各佛國,幾乎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會尋求大宋的保護,那個時候就和不了稀泥了。

沉吟良久,徐平對金三道:“設榷場,能有無,不管是對本朝還是對你們,都是一件好事。不過,此事要稟過朝廷才行,若是不介意,你們可以在秦州多待些日子。”

金三合什行禮:“除了當作爲使臣入中原,秦州是小民所見過的最大的都會,能夠待上些日子自然是好,又有什麼好介意的!經略相公若能夠開榷場,是一場大功德。”

徐平笑着點了點頭,又對安諤之和李吉道:“朝廷有旨,西北來使一律要停於秦州,未得詔旨不得東行。如果有貢物交朝廷,由地方派廂軍護送。沙州新復,你們的身份不同於一般使節,到底該如何處置,我也要稟過朝廷,你們先在秦州安歇。”

兩人一起行禮:“一切聽從經略相公吩咐。”

又聊了一會閒話,徐平吩咐人把幾位番邦使節送到驛館,專人招待。實際上是派人監視起來,沒有準許,不讓他們隨意走動。秦州到底是戰爭前線,來的人說是使節,誰又敢保證他們就一定是真的?

把人送走,徐平特意把劉渙留了下來,對他道:“大是祥符二年,于闐黑汗王遣使回鶻人羅斯溫入貢,這個黑韓王與以前于闐王室姓名不符。現在我們知道,實際上數十年前于闐國已滅,遺使入貢的是黑汗國。黑汗國不信佛,與周邊高昌回鶻、黃頭回鶻以及吐蕃各部皆爲仇敵,我們與他打交道,要格外謹慎。”

劉渙也是到了秦州之後,才把這些小國亂七八漕的關係理出個頭緒來,聽了徐平的話連連點頭:“確實如此,經略提醒的是。不過,既然如此,又爲何答允金三置榷場?”

“置榷場雙方貿易,各得其利,並沒有什麼壞處,答允他是理所當然。不過,還是要小心謹慎,不能讓軍器銅鐵等物流失出去,所以最好不要在秦州城裡。而且西域自古產名馬,置了榷場之後,我們可以想辦法買些好的馬種來。再者,我們現在跟昊賊作戰,要招攬人心,切忌四面樹敵,不管怎樣,不能讓周邊番國心生怨恨。”

劉渙點頭:“明白了。不知經略有什麼事宜要交待給我。”

徐平沉聲道:“因爲西域偏遠,本朝無意經略,向來不向那裡派使節,對那裡的情況所知不多。我們破党項之後,必然會重收河西之地入朝廷治下,那個時候這些小國就不能再置之不理了。既然他們要開榷場貿易,我乾脆上書朝廷,在秦州專設一地,用於西北諸國和各蕃部貿易。你選得力人手,與西域通商,把那裡的情況瞭解清楚,爲將來做準備。”

劉渙連連點頭,西北各小國實際上也是利用商人瞭解各地情況,他們能做,大宋當然也能做。以前沒什麼合適的人才,從民間招募又不可靠,現在有三司鋪子的商業系統,經商的人才是現成的。只要許以厚賜,甚至加官進爵,就不愁找不到人願意去。

第75章 僵局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59章 洞若觀火第2章 夜談第94章 萬事俱備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36章 往事如煙第81章 談不攏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14章 僵局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63章 工場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54章 官與民第152章 橫死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179章 意外第332章 建節第252章 驚夢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73章 點將第270章 以仁爲本上架感言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6章 越次入對第3章 進城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21章 黃白朮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77章 你倒黴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73章 地方反應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93章 新鐵錢第115章 奇觀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79章 後苑飲宴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96章 神針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39章 文理荒謬第68章 軍民魚水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78章 彈劾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15章 開戰第179章 意外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25章 歸正人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37章 夜對第119章 審問第103章 李覯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