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

範祥稱是,又問道:“不過現在番賊也禁馬和駱駝等大牲畜賣出來,與他們貿易,不能買到這些對我們還有何益處?下官想來想去,對此事一直沒有頭緒。”

“不要急,暫時就收金銀和銅錢好了,如果他們有本朝紙幣,也是可以收的。但是他們將印出的紙幣,堅決不要,這一點要守住了。党項那裡金銀、銅錢都沒有多少,等到被我們收得差不多了,番人用我們的貨物也習慣了,那時他們自己會想辦法的。”

不賣牛、馬和駱駝等大牲畜,党項還有什麼貨物來平衡貿易?做生意的人最現實,無利可圖誰跟党項忙來忙去,徐平更加不會用本國物資補貼他們。

趙德明勵精圖治幾十年,党項的社會經濟纔剛剛有了點基礎,興、靈兩州的平原地區水利系統開始恢復,農業有了起色,但是工商業基本爲零。

如今整個党項僅有的一點手工業,也是從屬於牧業的,連給本國提供鐵質農具都做不到。後世歷史上有党項冶鐵業發達的記述,真假不知,但徐平是連個影子都看不到。常被拿出來說的痦子甲,最少現在在党項地區是不存在的。党項人馬帶甲的只有元昊的親衛三千鐵騎,鐵甲和具裝是從大宋、契丹和周邊地區連買帶搶湊起來的,在卓羅城已經被徐平滅掉了一千多。實際上元昊連戰時軍隊用的箭枝的鐵箭簇都提供不了,需要參戰的士卒自備。當然不只是箭簇,刀、槍、馬、甲都要參戰者自己準備,党項樞密院系統僅僅是登記軍籍而已。元昊打仗,就是點起兵馬來,器甲糧食都是參戰者自己的。打起仗來元昊不花什麼,但參戰的人開銷可就大了,一旦不能搶掠到物資,本國生產就會受到極大影響。

以前在京城的時候,徐平也不知道党項國內如此捉襟見肘,還以爲元昊物資充盈,兵精糧足呢。到了秦州一年多,徐平早就看透了元昊的虛實,他不過是一個羸弱病人打了雞血,強充着四面出擊罷了。雙方各提十萬兵,當面鑼對面鼓地打上幾個月,僅僅是消耗的箭枝、刀、槍等武器就足以把党項拖得崩潰。

就這樣的經濟底子,還想着借紙幣搜刮財富,還想着從大宋這也買那也買,還捨不得把自己的牛、馬、駱駝賣出來,徐平是不知道這些番人憑的是什麼。

歷史上元昊能夠在幾次大勝之後成功把宋朝逼和,不是把宋朝打得撐不下去了,而是宋朝軍事動員的能力太差,支撐戰事的主要靠陝西一路。而在幾場大戰的同時,陝西一帶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持續六七年的大旱,陝西路和党項都在天災之下打不動了。

只要元昊敢開大規模走私貿易的口子,徐平就能在一年的時間裡把党項的血抽乾,讓他把自己的地皮刮三尺也支撐不住戰事。

見範祥在一邊有些猶豫,徐平對他道:“通判,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番人吃慣了我們賣過去的酒,用慣了我們賣過去的器物,飲慣了我們賣的茶,穿慣了我們賣過去的綾羅綢緞,一下子讓他們不用談何容易?只要他們想着要用,就總得有貨物來跟我們換。党項地瘠民貧,除了牛、馬、駱駝,還能拿出什麼來?放心,他們早晚會賣的。”

“怕只怕,昊賊此人生性殘暴貪虐,重刑之下,只怕沒有這麼順利。”

徐平笑道:“他能帶着衆番酋搶掠發財,番人才會忍他的殘暴,一旦做不到了,誰還會聽他一個獨夫的話!昊賊一人,還真能壓得下境內衆豪酋!通判,兩國交兵,不只是在戰場上浴血拼殺,通過貿易抽敵人的血,補自己的身體,威力可能比十萬兵更大。這一年你好好地做,一定要記住,我們賺到一貫錢,番賊那裡可能就要損失數貫數十貫。你從那裡賺來的錢越多,上陣拼殺的將士就會少流血。貿易也是一場戰爭,雖然沒有刀光劍影,殺人不見血,但對番人的傷害卻更加致命。初期他們來買貨,可以收金銀和銅錢,這些東西番人那裡並沒有多少,而且周邊各國一樣要他們的。做得好,可能一兩個月党項就拿不出來了。到了那個時候,昊賊不讓賣大牲畜之類,下面的人總有辦法賣出來。”

範祥施禮:“經略說得是,下官回去,再好籌劃一番。”

正在這時,李璋急急進來,叉手道:“經略,河西沙州派使節來入貢,已到秦州。”

“哦,他們還真是迫不急待。前些日子才聽說北亭汗王重奪沙州,這就來使了。”徐平站起身來,“通判先回去,就照着我說的做。沙州來使,不能恕慢,我去見一見。”

說完,一邊向外走,一邊讓李璋去叫劉渙。他是招安番落使,管着這些事務。

西域各國入貢,最開始走的是從蘭州到靈州,就是卓羅城元昊逃跑的路線。不過自從趙繼遷佔據靈州之後,這條道路斷絕,他們改從邈川入秦州。秦州作爲接待西方各蕃國的第一站,有完善的接待設施,甚至還有用於朝貢貿易的榷場。不過元昊叛宋,已經有十幾年沒有使節來了,最後一次,還是天聖三年的于闐入貢。

徐平換了公服,到了客廳,發現劉渙已經到了,正有幾個番胡打扮的人交談。

見到徐平進來,幾個番人上前施禮:“沙州北亭可汗王遣大使安諤之、副使李吉入貢上國,見過經略相公。——這一位是于闐國的金三,我們出發時,他剛好在沙州,便與我們一同前來。過些日子,于闐國也會派使節來,到時一起進京拜見漢家大官家。”

徐平看了看幾個人,打扮都是漢風胡風攙雜,不過看起來並不怪異,想來他們那裡就是如此風俗。自漢武帝開西域,那一帶一向都是漢番雜處,晚唐之後與中原隔絕,不過當地政權還是漢番雜用。派到中原來入貢的使節,慣例都是正使是番人,副使用漢人。

回了禮,徐平讓幾個人坐。沙州大使安諤支取出一份禮單,交予徐平:“經略相公坐鎮秦州,威名遠播,前些日子卓羅城一戰,昊賊小丑連夜遁走,西域衆國無不知漢家兵威之盛。我們可汗深慕相公,只是俗務纏身,不能親身前來。這一點薄禮,是可汗獻於相公。”

使節送禮給徐平這種邊關大帥是慣例,徐平接過來,掃了一眼,就看見寫在最前面的五花馬十匹。後面無非是乳香、玉等物,就算不上名貴了。西域通過朝貢貿易賣到宋朝境內的乳香極多,歷年積攢下來,官私庫裡到處都是,早已氾濫成災。

五花刀,千金裘,徐平前世就背過李白的這一首詩,印象頗深。五花馬是平于闐國的特產,沙州與那裡緊鄰,這次特意出重金買了一批來,其中就有送給徐平的。

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20章 西行第2章 夜談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04章 換相(下)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57章 夜戰(上)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38章 必勝之勢第30章 斥責第236章 堵截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181章 錢明逸第318章 解甲第50章 防秋第61章 官吏鬥法第319章 使節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66章 以民爲師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43章 熊二焦五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62章 這有何難?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26章 龍門酒家第32章 位極人臣第80章 花開富貴第42章 強買第284章 告罪使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0章 詔旨回京第54章 將要離去第88章 紙醉金迷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38章 做事難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85章 你理解錯了第28章 蟾宮折桂第201章 陛辭第179章 宣傳戰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41章 購置新宅第84章 蓄勢待發第219章 星空(上)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199章 外任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1章 回莊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53章 甘谷歸附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01章 七源州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32章 位極人臣第77章 交涉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38章 統計學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26章 峰迴路轉第24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