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移風易俗

沉思良久,徐平擡起頭來,見在座的龕谷首領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他們的眼神中有期待,也有一絲不安。混跡在蕃部之中,行胡俗,說胡語,中原朝廷視他們爲蕃胡,周邊的蕃胡又視他們爲漢人,這些嗢末人兩頭受氣。但這種生活已經過了一百多年,從生下來他們就已經習慣了,重新改回漢人習俗,能夠適應嗎?特別是對這些首領來說,重新歸於中原王朝治下,是好事是壞事實在說不清,想回卻總是有些怕。

輕呼一口氣,徐平沉聲道:“世間的事,有予就有取,有失總有得。重回朝廷治下,做回漢人,我可以幫你們,你們也要幫自己。朝廷可以爲你們做事,你也要爲朝廷做事。”

一個鬚髮皆白看起來最年長的首領行禮道:“大帥儘管吩咐,朝廷但有所命,我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党項人若是再來犯,我們點起族中兒郎,隨着官軍一起打他們!”

徐平搖了搖頭:“不必要,上陣殺敵是官軍的事,怎麼讓你們冒此風險?王師北來,若是驅趕你們去填溝壕,我如何對得起你們被擄來的祖先?重回中原治下,並不需要你們上陣拼殺,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是了。我允諾你們,三年之內,你們這些部族不稅不賦。朝廷不但不收你們錢糧,還會整修這一帶的道路,通溝渠,修城池,建市鎮,開商鋪。只是你們以後不能再以遊牧爲生,而是要跟你們的祖先一樣,拿起鋤頭來種地。並且,還要並帳爲村,括土爲丁,郡縣其地,編戶齊民。你們要重新蓄髮爲髻,冠帶右衽,說華語,習華俗。總之一句話,移風易俗,說回中原漢人的話,做回中原漢人的民!”

老者一下子愣住,與邢化源對視一眼,小聲問道:“就只是如此?”

“只是如此!”徐平點了點頭,不由地笑了起來。“你以爲這樣做很容易嗎?我不妨告訴你,這比打一場仗還要難!中原的漢人雖然就是這樣過日子的,但你們要這樣做,卻彷彿洗筋伐髓,脫胎換骨!在剛開始的時候,你們會覺得事事不順,一舉一動都不如意。只有堅持過去,纔夠適應下來,打回自己的祖先過的日子。有予有取,有失有得,你們想不到的好處朝廷都會給你們,但相應的,你們也要忍住剛開始時的諸般不便。數年之後,這裡依然是朝廷郡縣,你們自然也就是朝廷治下良民!”

一衆首領聽了徐平的話,怎麼想也覺得這是白送好處給他們,這種好事哪裡去找?幫着修渠開路,起村落,建市鎮,什麼事情朝廷都幫着做,給錢給糧,只是要讓他們過回祖先的生活。他們想不通徐平是爲了什麼,但也不相信徐平一路大帥會騙他們,一起歡呼。

徐平是爲了什麼?這些本來就要去做,能夠同時對人示恩,何樂而不爲?佔住土地只是開拓的第一步,而且是很小的一步,還要在這土地上住上自己的人,過上自己的人該過的生活,推廣開來自己的文化,這才能夠真正成爲朝廷的土地。中原本身的強大,配合邊疆地區強大的向心力,纔是穩定的基礎,兩者缺一不可。

嗢末人本身是漢人後代,他們有意思有決心重新漢化,當然要幫他們一把。不管是從中原移民,還是同化周邊蕃部,代價都比讓嗢末人重新漢化大得多。而且道路、河渠這些投資,只要地方發展起來了,朝廷很快就能收回來。當然徐平敢做這樣的許諾,是因爲他有便宜處置這些事的權力,哪怕下一任來了,同樣也要遵循。

徐平許出去了這麼大的好處,席間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一衆首領紛紛敬酒。

離了康古城,徐平到西市新城,沿着汝遮谷前往榆中城。西市新城其實是党項新築的西使城,不過他們把名字訛稱爲西市,加個新字跟舊城以示區別。

不知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雪,迎面吹來的風捲着撲到臉上,像是無數的冰粒沒頭不沒臉地打來,不大一會,便就覺得臉不再是自己的。爲了擋風雪,徐平戴了一頂大氈笠,騎在馬上與桑懌和張亢等人同行。

在路上歇了一宿,直到第二日中午,纔到了把住谷口的榆中新城。

南邊是大山,北邊是黃河,黃河的北岸依然是大山,山河夾峙間一條一兩裡寬的穀道通向不遠處的蘭州。榆中城的所在是一處天然的關口,自秦朝在這裡設縣治,便把城池築在這裡。這裡不但是蘭州的南大門,而且掐斷了蘭州和會州沿黃河的聯繫。

現在的蘭州城是隋唐舊址,城牆已經傾頹,遺址還在。但如果要說清蘭州的位置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爲緊挨着榆中縣最早設的是子城縣,作爲蘭州州治,後來在西邊又設了一個五泉縣,州治遷到了五泉縣去。再然後子城縣改名爲金城縣,再然後金城縣廢棄,併到了五泉縣中,最終五泉縣改名金城縣,蘭州依然治金城,卻不是原來那個縣了。

冒着風雪,徐平登上了榆中城的城牆。

桑懌緊緊護在一邊,不住地道:“下雪地滑,臺階陡峭,節帥千萬小心!”

徐平一步一步穩穩當當地走上城牆,對桑懌道:“秀才,當年我也是領過兵的。現在依然騎得了烈馬,開得了強弓,你不用如此小心翼翼!”

桑懌嘆口氣:“今時不比往日,現在你是一路邊帥,身上擔着天大的干係,容不得半點閃失!在我這裡出了意外,其他人豈能饒過我!”

徐平笑着搖了搖頭,呵着手,走上前扶着女牆,眺望遠處的蘭州城。

雪紛紛揚揚下來,飄飄灑灑,哪裡能夠看得清楚?只能看見不遠處的黃河和一片大山。

徐平問桑懌道:“左近的黃河結冰了沒有?”

“城附近是處峽谷,水流湍急,倒沒有結冰。我問當地土人,都說就是到了寒冬臘月也不會冰封。不過上游蘭州城一帶河面寬闊,已經開始結冰,只是還行不了人。”

徐平點頭:“北方嚴寒,這裡的河比不得邕州,一到了冬天冰封起來,便就是坦途,大軍也可以通行。這一帶黃河上素無橋樑,我們把渡船一收,党項便就無計可施。他們要來攻這裡,只能在冬天黃河冰封以後,從冰上過河。如此一來,党項什麼時候來攻,我們只要注意黃河上冰能不能行人,便能把握個大概。”

“節帥說得不錯,党項蕃胡習性,不懂造船架橋,只能趁天寒過河。如果我們在黃河對面建一處小城,則管他千軍萬馬,也不敢輕易來犯!”

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46章 收割機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42章 劉小妹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50章 牛羊滿欄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55章 攻城(下)第89章 搶佔要地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01章 抽血第67章 晾到一邊第72章 夜襲第78章 彈劾第75章 世道變了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54章 心有不足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60章 陽光明媚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34章 一城二虎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26章 慶祝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213章 預算第18章 草市第57章 暗箭第37章 階級法第209章 階下囚第37章 三頭目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09章 送禮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75章 世道變了第250章 修兵書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6章 如和縣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22章 新米第17章 回聲第24章 賭鬥第28章 月夜第152章 橫死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3章 放生池第67章 找盟友第45章 白砂糖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82章 立足於打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164章 口袋陣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73章 點將第198章 演練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90章 捉襟見肘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72章 底氣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56章 錢入戶等第56章 國柄第69章 做做樣子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0章 除害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209章 階下囚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34章 期集第167章 情報第24章 賭鬥第217章 追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