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齊魯豪傑

酒過數巡,大家慢慢放鬆,氣氛活躍起來。

幾年的時間,館閣官員發生了不少變化,有的人改爲他任,有的人補了進來。最近一兩年特別是天聖八年和景祐元年的進士逐漸增多,有了許多新面孔。不過以徐平中規中矩的歷史知識來看,景祐年間的這兩屆進士明顯不如天聖年間的幾屆,除了司馬光,就再沒有自己前世記住名字的。想來也是,如同天聖年間那樣的人才濟濟,本就不該是歷史常態。

此時館閣是天聖五年的進士當家,宋祁已經上表要求卸任,不出意外王堯臣會接替他判館閣,管理這朝廷育才之地。

隨着徐平的同年在館閣佔據主導,把持住話語權,館閣官員對新政的興趣明顯濃厚起來。上一代的人傑已經老邁,天聖年間的進士想快速上位,就必須有與衆不同的地方,《富國安民策》正好提供了這個機會。

本來按照歷史的軌跡,他們將分成兩派。一派以韓琦和文彥博等人爲代表,在政治上左右逢源,注重政績,注重培養人脈,是實力派。另一派則以歐陽修等人爲代表,主要把持臺諫言路,以君子小人分黨,利用道德文章鼓吹,思想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現在隨着新政的順利推進,天聖進士的主流都參與到了徐平所引導的新政中來。善寫文章做學問的在思想上用功,注重實績的則利用新政爲自己撈取政績。中進士十年,正是官員的仕途最緊要的時候,抓住機會的就此上去了,錯失良機的可能就此沉淪。

新入館閣的石延年和張方平兩人坐在一起聊了半天,見徐平身邊終於沒什麼人了,才一起走了過來。三人滿飲一杯,便在大樹下面坐下。黃葉不住從樹上飄落下來,灑在幾個人的身上,頗有幾乎詩情畫意。

石延年把身上的落葉撣掉,對徐平道:“不知不覺間,你我相識已有十幾年了。你在中牟時,我貪你家裡的酒好,時常叨擾。一眨眼間,當年懵懵懂懂的鄉村少年,已經成了國之柱石。每每想起往事,便就如做夢一般。”

徐平聽了不由就笑:“曼卿怎麼今日悲春傷秋起來?到底是詩人,見了滿天落葉,就生出了悲天憫人的胸懷。我是個俗人,卻沒有這些心思。”

張方平道:“倒不是曼卿故做小女兒情態,實在是有感而發。前幾天有消息從鄆州傳過來,王沂公身體欠安。有人看到夜裡大星墜其寢室,此是不祥之兆,沂公但言一月之後自然明白星墜是何徵兆。剛纔我與曼卿閒談,只怕沂公命不久矣。”

徐平一愣,一時沉默不語。王曾前幾年離京的時候身體已經不太好,熬了這幾年,可能真熬不過去了。不但是王曾,當時與他一同被貶的蔡齊也身體欠佳,不知什麼時候就可能熬不下去。當年他們一起兌掉了呂夷簡和宋綬,爲新政的推行鋪平了道路,徐平能夠有今日,全是靠這兩個人所賜。只是天意難測,他們自離了京城,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特別是蔡齊,雖然身體欠安,依然積極在穎州推行新政,是地方上支持新政的重要力量。

說起來呂夷簡和宋綬與他們兩個人的年齡相差不多,可在他們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時候,呂夷簡和宋綬倒是康鍵得很。前些日子,宋綬還進爲資政殿大學士,成爲沒有做過宰相而爲大資政的第一人。世事無常,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無奈。

一旦王曾和蔡齊的身體支持不住,呂夷簡便就沒了制約,會不會重回朝堂誰也說不清楚。在他們那一代裡,也只有王曾各方面讓人無話可說,事事都能壓住呂夷簡一頭,換另外一個人,誰能壓得住呂相公?李迪和陳堯佐兩人能在宰相的位子上坐穩,是有徐平管着三司,大部分的朝廷政務都由三司處理了,他們的壓力不大。一旦沒了徐平在三司給他們兩個人撐腰,李迪還好,陳堯佐只怕很難繼續呆在政事堂。

這一點李迪和陳堯佐心知肚明,所以在政事上雖然也與徐平有爭執,特別是最近一兩年三司擴權太厲害,兩位宰相與三司不時鬧些小矛盾,但在大的方向上,還是三司新政的堅定支持者。一旦沒有徐平在三司推行新政,宰相需不需要他們做也就無關緊要了。

嘆了口氣:“吉人天相,但願沂國公身體能夠慢慢好起來,。他年還未滿六旬,正是爲天下做大事的時候,國家用沂國公的時候還多。”

張方平微微搖了搖頭,不再談論王曾的事情,對徐平道:“最近我與曼卿談起他在諒州時的幾年,說起了幾個故人。曼卿在諒州時,正值朝廷開拓交趾之時,用人之處極多。曼卿曾在魯地任職,一時齊魯豪傑齊聚邕諒路,爲朝廷開拓邊地,出力甚多。這兩年邕諒路那裡也慢慢平靜下來,這些人中多有不得意的,遠在異鄉,前程無路,甚是苦悶。”

徐平一邊聽着,一邊連連點頭。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邕諒路平靜下來,而是隨着石延年的回京,特別是去年範諷離開邕諒路回鄉守母喪,那些齊魯逸士沒了靠山。他們大多豪放不羈,爲此時的士大夫主流所不容,哪怕是遠在邊地,還是要受到排擠。

王曾離京的時候,曾經託過徐平照顧這些家鄉的豪傑逸士。徐平並沒有忘記囑託,這兩年也舉薦了他們中的一些人爲官。但那是一個龐大羣體,僅憑着徐平舉薦幾個官員解決不了他們的出路,大多數人還是沉淪。本來邕州軍回京,徐平建議在軍中設僚佐,就有從這些人選人充任的想法,最後卻出了變故,無疾而終。

張方平十四五歲的時候,曾經一個人遊齊魯故地,跟這些人接觸頗多。後來他到應天府投奔舅舅嵇穎,專心學業,跟這些人就沒有什麼聯繫了。後來他連中茂才異等和賢良方正兩次制科,出身類比狀元,早早就進了館閣,才與石延年重新熟絡起來。

嵇穎是徐平天聖五年的同年進士,張方平在他面前算是晚輩,又有石延年這一層的關係在,兩人算是走得近的。也正是如此,張方平纔在徐平面前有話直說。

張方平說完,徐平想了一會道:“此事也急不得,當爲他們徐圖出路。西北不久之後必有大變,那些豪傑之士中,若有不想在嶺外待下去的,可以到西北尋個出路。世人若要博封妻廕子,光大門楣,無非要麼科舉,要麼軍功,最主要的無非就是這兩條路。嶺南雖然也有博軍功的機會,但苦於一直沒有大將主持,有功也不得賞,卻是無奈。”

第265章 瀚海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73章 點將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10章 狄青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30章 殿試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80章 小人難纏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76章 稅改第60章 慶功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56章 城狐社鼠第32章 東華門第152章 渡河第87章 我們投降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84章 蓄勢待發第227章 超市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64章 歐陽修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54章 官與民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42章 強買第231章 購物券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65章 名將第60章 窮人當家第43章 插手忠州第23章 秋意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51章 三路佈防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57章 暗箭第27章 辨司馬光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59章 民間亂相第20章 早朝第168章 大新聞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4章 炒花生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56章 驚變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18章 銀行(下)第20章 送行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51章 新市場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56章 錢入戶等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9章 詠梅第78章 彈劾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04章 學生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87章 攻防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9章 邕諒路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0章 送行第27章 牧草換豆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10章 小大人第47章 帶毒的餌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63章 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