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

年剛剛過去,樞密副使李諮去世,輟朝數日,贈尚書右僕射,諡號憲成。

隨着李諮的故去,樞密院進行了一些小變動。張士遜由樞密使改爲知樞密院事,王德用、盛度和韓億爲同知樞密院事。緊接着,又補前兩年被呂夷簡排擠出京的原御史丞杜衍回京任同知樞密院事,排位在王德用之後,其他人之上。

宰執的地位排序,是宰相在前,樞密使居其次,知樞密院事再其次,然後纔是參知政事,之後是樞密副使,再然後才輪到同知樞密院事,簽署之類排在最後面。

樞密使和知樞密院事都是樞密院的長官,職權相同,但地位有高低,在此之前一般輪流使用。這一次改動,雖然人員和官職變動不大,但樞密院的地位比中書降低了。

自新政開始,朝廷手裡有了錢,諸般政事推進得相當順利。與之相比,去年軍隊出了太多問題,這種變動體現了皇帝和朝廷對樞密院前一段時間所作所爲的不滿。

此時大宋上下歌舞昇平,一片繁華景象。立國這麼多年,到現在才真正做到了用度不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員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覺。政事堂終於開始習慣,不再天天愁着怎麼斂財,而是開始想着減稅,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逐一刪減合併。徐平這兩年一直說的花錢財政,到了現在纔算是被慢慢接受了。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自古以來,官府都是靠着皇糧國稅過日子,只有從下面向上收的事情,哪有向下面發錢的道理?可徐平就是把這種夢想變成了現實。錢監用紙就印出錢來,以三司爲首的各個衙門想的就是把這印出來的錢花出去,很多官員想想就覺得神奇。

危機往往都是在盛世時埋下種子,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放鬆。跟別人不一樣,徐平並不敢放鬆,一心想着要把現在已經證明了的好政策固定下來,制度化,形成法律。從過了年之後,他便帶着三司的人整理這兩年的政策,事無鉅細,上到詳定敕令所裡。

敕令所名義上的任務是整理詔敕,進行刪減合併,把整理後的詔敕編輯成冊。實際上這是立法機構,除了整理出來的敕令,還會對這些敕令進行解釋,合起來纔是法條。換句話說,原來的敕令有可能只是個由頭,真正的意圖是在那些解釋裡。

一州一縣的編敕是由地方長官主持,三司因爲牽連極廣,雖然編的是一司的敕令,還是要由宰執掛名提舉。陳執中和韓億兩人提舉管勾,實際上他們只是掌握大的方向,具體做事要靠徐平帶着三司的人去辦,最後由兩位提舉審查而已。

從宋太祖開始,爲了防止子孫不肖把國事搞壞,一向注重制度的建設。理論上說,宋朝的政事要求一事一制,凡事皆有制度,沒有制度則用成例,如果連成例都沒有,則由朝廷集議。這種情況下編敕極爲重要,一旦制度確立起來,便就形成了政事規範。

新政徐平自己也是邊做邊試,成功了之後把制度確立起來,纔算告一段落。

去年閏年,今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未出正月,陽光照在身上就暖洋洋的。徐平出了敕令所,伸了個懶腰,擡頭眯着眼打個噴嚏,覺得格外舒爽。

有徐平在,三司衙門的檔案整理工作比其他衙門都出色,整理敕令並不麻煩。而且日常徐平跟屬下官員經常討論,在三司內部已經形成了共同認識,對敕令的解釋也並沒有什麼爭議,整個編敕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相當順利。當年呂夷簡編《中書條例》,完成之後曾自豪地說,有了此書,雖一庸人也可爲宰相。徐平希望這次三司編敕完成,自己也可以這樣對人說,有了這些法令,雖一書呆子來做三司使,照樣也可讓天下用度不缺。

慢慢溜達回自己的長官廳,在案後坐下,讓公吏上了茶來,徐平舒舒服服地喝了一大口,隨手拿起案上的朝報觀看。看了幾眼,突然睜大了眼睛,愣愣地看了一會,一口茶就噴了出來。這突如其來把一邊的公吏嚇了一跳,急忙請罪,上來收拾。

把茶放下,徐平指着朝報問道:“這是什麼時候送來的?怎麼不早些給我看?”

公吏道:“省主,您到敕令所的時候,進奏院纔剛剛把朝報送來。因爲未得吩咐,小的沒有急時拿給省主,是小的錯,以後記住了。”

徐平一揮手:“罷了,既然是剛剛送來,便不是你的錯。”

說完,徐平把朝報拿在手裡,站起身來,在官廳裡轉來轉去。思前想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徐平嘆了一口氣:“嫌我一個三司使管樞密院的事情,操心的事情多,若是沒有這些亂七糟讓人看不下去的事情,哪個願管?唉,還是要管一次。”

說完,回到案後,提起筆來寫了奏章。要交給公吏送去的時候,又收了回來,想了想道:“算了,還是我到大內走一趟,此次只怕不面奏要壞事。”

處理了一些緊急公事,看看已過正午,徐平便離了三司衙門,順着皇城,到了大內的垂拱門外。閤門那裡依例辦了手續,才知道趙禎正在聽賈昌朝講經書,只好等着。

賈昌朝跟這個年代的很多學問大家一樣,不是正榜進士。天禧年間真宗出城祈谷,他在道旁獻頌詞,因爲寫得好,又合真宗心意,召試學士院後賜同進士出身。賈昌朝的學問好,又善於講解,後來任國子監說書,得到孫奭的賞識。孫奭致仕的時候,薦舉賈昌朝代替自己,從景祐元年開始任崇政殿說書,專門給趙禎講解經史典籍。

就靠着陪皇帝讀書,賈昌朝一直做到了龍圖閣直學士,位至侍從,多少做死做活的官員都比不上他。學而優則仕,賈昌朝纔是真正詮釋這句話的人。

直等了半個時辰,閤門才知會徐平,讓他進殿,越次入對。

只有宰執要見皇帝的時候不用在閤門這裡排班,徐平還差得遠。正常來說,以他的官位今天求見,明天能夠進宮就算不錯了。趙禎讓他現在進去,是越過了很多排在前面的人。

到了崇政殿,行禮如儀,趙禎吩咐賜座。

見賈昌朝依然在殿裡面安坐,徐平猶豫了一下,還是上前捧笏道:“陛下,臣今日覽朝報,言西北党項酋長山遇惟亮因不滿元昊倒行逆施,舉族來投。沿邊將帥沒有見識,拒納惟亮等人,怕引起党項不滿,朝廷已同意了他們的奏請,不知是也不是?”

第98章 三人成虎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8章 唐大姐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36章 組織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6章 慶祝第187章 包拯第9章 準備抓人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58章 仙人跳第49章 串連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6章 龍門酒家第214章 蠟丸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72章 三個關節第44章 細鹽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2章 準備第80章 起風雷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19章 星空(上)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200章 營田務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314章 偷營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21章 舊人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74章 埋伏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88章 棄杖不殺第62章 劉員外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9章 變夷爲夏第236章 狂徒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27章 衝突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45章 安撫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50章 大典(上)第68章 軍民魚水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13章 預算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章 回到從前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12章 煙花第151章 春狩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32章 東華門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26章 慶祝第56章 驚變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