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

城東的桑家瓦子,今天特別熱鬧。三司新開的娛樂公司,今天在這裡開業了。徐平親筆題寫的大招子便就掛在最顯眼的地方,爲了招人來,還印製了廣告,僱了街頭的小兒開封城裡到處散發。小廣告開封城裡本來就有,三司開始開辦各種公司之後,在徐平的有意推動下,愈加繁榮。託三司下造紙公司和印刷公司的福,這些東西現在已經不貴了。

早早了結了衙門裡的事務,徐平邀約了一衆喜歡這種娛樂的官員,包住了臺下最正中的位置。此時說唱最興,而又以說話最擅勝場,捧場的人最多。話做故事講,說話就類似於後世的說書。但這個年代是不能稱爲說書的,因爲說書指的是解說經書,比如賈昌朝等爲趙禎專門講解聖賢之書的,便爲崇政殿說書,民間藝人可不敢跟他們混了。

八大王趙元儼坐在最中間,興致極高,一邊打量着周圍景緻,一邊品頭論足。像他這種身份,以前都是把這些伎藝人請到家裡,想聽什麼,想看什麼,讓他們演就是。徐平的三司開了這幾個公司,再那樣就有些難辦了。

公司一開,八大王便派人問徐平,公司最擅長演的是什麼,徐平答說三分。八大王便就要把人叫到家裡演,結果徐平就給送了賬單來。請人到家裡並不是特別地貴,徐平做生意一向公道,絕不黑心。問題是這說三分足有五六十場,加起來就有些嚇人了,八大王家裡再有錢,也不會這樣被徐平坑了去。最後不得已,還是先來聽一聽,花錢到底值不值。

喝着茶水,吃着瓜果,八大王與身邊的人有說有笑。對這些民間娛樂最熱衷的,自然是有錢有閒的那些人,不是王公權貴,就是外戚近臣,再其次是武將。文臣一是瞧不起這些民間藝術,再一個錢與閒也比不了這些人,喜歡的反而少。

在這些人身後,來的文官主要是館閣裡的幾個閒人,是徐平給他們免了門票拉過來撐場子的。其中包括韓琦和王堯臣,他們不是因爲喜歡,而是因爲主管諫院,再一個就是照顧徐平的面子,特意來捧場。再後面,坐着的則是李覯和柳永。

柳永到河東一任知縣做滿,回京換官,被徐平要到三司跟田況一起主持此事。這個時代諸宮調還只具雛形,連這名字都是徐平依據前世印象起的,非常原始。本來說唱的只是照着說話的話本,加些唱詞,主體還是以說爲主,唱只是點綴。要發展到後世的戲曲,正常還有無數的路要走。戲曲的詞和曲,非要有音樂天賦和文學修養的人來做不可,徐平只能提供一些故事梗概,音樂實在非其所長,只能找專業的人來做。

而柳永,說心裡話,徐平覺得他做州縣親民官有些委屈了。不但是委屈他的才情,更委屈他治下的百姓,這廝實在不是個親政愛民的料子。人盡其才,還是來管娛樂行業好。

跟周圍的王公貴族打完了招呼,八大王對徐平道:“諫議,你這裡諸般都好,就是太過貪錢了些。三司管錢糧是不錯,可你的眼裡也不能只看到錢。”

徐平一愣:“大王,如何這樣說?你看今日賓朋滿座,大家並不覺得貴啊!”

“罷了,別來欺我不懂世故人情!這坐着的人,有多少是你拉來壯場面的?你看別處的瓦子,只要交一文錢兩文錢,便就可以進去盡情玩樂一天,而你這一里,一進門就要交二十文,我們這些座位,更加要五十文。敢這樣收,還不是眼裡只看到錢!”

徐平笑道:“大王,不能只看到收多少錢啊。您坐在這裡,有茶水,有溼毛巾,有冷風吹着,還有小廝隨時聽候使喚,這是其他地方有的?再者說了,別的地方只收一文兩文是不錯,但不管你看什麼聽什麼,人家還要賞錢呢,我們這裡可沒有這規矩。”

八大王奇道:“不要賞錢,那說話的吃什麼喝什麼?不要養家餬口?”

“自然有公司給他們發工錢哪!工錢哪裡來?就從入門時交的那些錢裡來。在我們這裡消遣,不用再給賞錢。一是給您省了錢,再一個也少了無謂的煩惱。其他瓦子裡的說話人,爲了貪賞錢,一到了緊要關節,便就住了不說,非要討夠了錢再說下去。聽的人在一邊聽着該如何着急?到三司的瓦子,交了那幾十文,便就沒這種事了,盡情享用一天。”

八大王笑着搖頭,也不知道是讚賞呢,還是覺得徐平說的並不能讓他信服。

正在這亂糟糟的功夫,只聽一聲鑼響,前面的大幕拉開,李十八郎走上臺來。

此時這種身份的人,不能穿讀書人的衣衫,沒有徐平前世那種要麼長袍要麼西裝的氣派,而是跟勞動人民一樣穿着短褐。更加不能坐着,而只能站着說。如果按着他們往常的規矩,還要連連做揖,先謝過來捧場的人。

徐平把那些舊規矩免了,這是因爲臺上表演和在人羣裡表演不同,必須抓住觀衆的視線。自賤身份固然可以讓人覺得親熱,但說話類的節目,也容易讓觀衆分心。

李十八郎施施然走到臺正中,躬身行禮:“小的李十八郎,原在州西瓦子說話,胡亂討些賞錢餬口。因着三司裡官人賞識,到這裡說幾句閒話,討衆人看官一樂。”

八大王摸了摸腰邊,揚了揚手就要賞,突然想起徐平說的這裡不興打賞,不由又把手放了下來。回過身來,看着徐平大笑。

李十八郎是多年闖蕩的,雖然是第一次這種場合說話,還是能夠鎮住場子。不管臺下人的各種神情動作,只管說自己的。

說話先不說正題,而是先講一個京城裡新近發生的小故事,以吸引衆人的注意。這叫作得勝頭回,又叫作得勝利是頭回,因爲平常聽說話的觀衆多是禁軍兵卒,得勝討他們的彩頭,再一個大人羣是小商小販,利是討好他們。得勝頭回的名字一直沿用到後代,不過最初叫起來,卻正是在這個年代。

李十八郎講的正是前一段時間馮士元招攬人手,從京師銀行騙貸的故事。不過講的比較簡略,只是大致一提,爲以後的發揮留下空間。這是出自徐平的授意,開這幾家公司不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新政的宣傳,當然不能放過一點機會。

聽着李十八郎講完,八大王對徐平笑道:“這說話的倒是伶俐,此事也能說得詳細。”

話音未落,只聽臺上的李十八郎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小的今天說這一段話,是後漢建安年間,三個英雄拯天下危局,結爲異姓兄弟,名爲‘桃園三結義’!”

八大王一愣:“說三分聽過了無數次,怎麼沒聽過這一段?”

當然沒有聽過,桃園三結義是隨着說三分的興盛,後世不斷地增加內容,而演義出來的。這個年代還沒有形成這個故事,是徐平按照前世記憶,把說三分的故事重新編排,安了這個開頭上去。沒有跟別處不一樣的地方,怎麼能夠吸引人來?

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2章 新米第201章 陛辭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60章 騷亂第77章 你倒黴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51章 春狩第59章 掃雪第253章 亮劍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90章 發酒發肉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19章 星空(上)第35章 食物和酒第7章 實際演示第218章 銀行(下)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37章 中牟主簿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58章 仙人跳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3章 生意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27章 大捷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209章 階下囚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04章 學生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2章 煙花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5章 對決第304章 話從前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86章 有錢人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28章 出使歸來第59章 分歧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78章 要知恥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315章 亂戰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43章 算賬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81章 試探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250章 修兵書第177章 決戰第318章 解甲第284章 告罪使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304章 話從前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15章 分工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48章 轉折第315章 亂戰第45章 京城故事第6章 書生張載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83章 炸城門